要点:
在美国贸易政策放缓与市场对联准会信心回升的带动下,股债市反弹,虽短期震荡,但多元化投资组合和医疗、金融板块的成长潜力有望超越美股表现。
随着美国贸易立场缓和与市场对联准会信心回升,股债市出现反弹,虽短期仍将区间震荡,但在国际股市领先、企业获利稳健等因素支撑下,多元化投资组合有望跑赢美股,医疗与金融板块则具备成长潜力。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充满变数的当下,投资者的情绪与信心往往受到外部政策和市场走势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对全球市场的波动性造成了直接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稳定的投资机会,并洞察经济发展的潜在转机,成为了当前市场分析中的核心问题。
美国高关税政策转向缓和,市场波动或已过去
起初,外界担忧美国在4月2日宣布的历史性高关税将长期实施。但一连串正面讯号显示,美方正逐步缓和其贸易强硬立场。虽然90天暂缓征收新关税是一项重要起点,但针对中国的报复性加税仍可能使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从去年约2.5%跃升至逾20%。
不过,上周有资料指出,美国正考虑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降温紧张氛围。与此同时,中方也因成本压力考虑对部分美国商品予以关税豁免。财政部长贝森特则表示,美韩贸易谈判非常成功,有望迅速达成协议,并强调美印贸易磋商也在取得重大进展。
近几周的发展显示,贸易局势的转变速度非常快。在与主要经济体达成具体协议前,市场的不确定性仍会持续,但随着美方展现出降低关税的意愿,最剧烈的波动期或许已经过去。

联准会独立性担忧暂缓,政策走向仍待观察
在对联准会未如预期进一步降息表达不满后,特朗普上周表示“无意撤换”主席鲍威尔,这一声明有助于缓解外界对联准会独立性受损的担忧。事实上,维护联准会的独立性是确保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根本,而这类担忧一度推升美国公债殖利率。随着市场情绪趋稳,10年期美债殖利率已回升至4.0%至4.5%的中段水准,不少专家预估今年大致将维持在该区间。
在专家的基本预测情境中,若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施加10%的广泛关税,并对中国及半导体、制药等特定产业加征更高税率,将导致GDP成长率降至1.5%至1.7%,低于趋势水准。随着内需转弱,核心通膨可能在3.5%至4%左右见顶,随后回落。考量到经济虽趋缓但尚未衰退,且关税水准若稳定于10%至15%而非目前超过20%的高位,联准会大幅放松政策的空间有限。
目前,联准会处于观望阶段,预期5月7日的会议将维持利率不变,而至6月或7月,政策官员可能对关税影响有更清晰评估。若经济与就业市场持续降温,联准会在今年内可能会降息两至三次。

从恐慌到理性,市场修正后的反弹与挑战
自4月9日关税暂缓措施宣布以来,市场情绪明显回暖,带动标普500指数自低点反弹约10%,目前仍较2月19日的高点低约10%。价格目前正处于关键震荡区间,介于4月2日政策转折前的低点与之后的高点之间。尽管市场已脱离先前的极度悲观,但若要进一步推升,仍需依赖更具体的贸易进展与实质性协议,而非仅止于缓和局势的言论。
历史经验显示,在出现如今年这般的大幅修正后,市场波动性通常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回落至正常水准,股市触底往往是个反覆测试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也存在例外,例如2018年和2020年分别因联准会政策转向与疫情下的强力财政与货币刺激导致的V型反弹,但在当前高通膨与财政压力限制下,类似快速反弹的条件难以重现。
尽管如此,专家们不认为股市将步入长期熊市。与2008年不同,目前经济并无明显失衡或泡沫迹象。家庭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低于长期平均,失业率维持低位,过去23个月实质薪资持续正成长。此外,联准会也已进入降息周期,与2022年的紧缩环境大不相同。
展望未来,市场走势将高度依赖贸易政策进展及能否转向促进成长的经济议程。在基本情境下,预计股市将持续区间震荡、呈周期性波动,并于2025年初回升至年初水准。尽管标普500指数今年表现预期持平,但多元化投资组合仍有望表现更佳,特别是国际市场在部分情境下仍领先美股,甚至可能扩大领先幅度。

市场转向观察,关税与消费前景
在4月21日至5月2日这两周内,标普500指数中约60%的公司将公布财报,其中包含七大科技巨头中的六家。尽管财报季开局强劲,约75%的企业盈余优于市场预期,远高于过去10年平均约65%的水准。但这些数据尚未体现近期关税上升对营收与获利的潜在冲击,因此市场更加关注企业对未来的展望。
部分消费相关企业已开始示警,在经济前景不明与消费信心趋弱的背景下,预期全年业绩将承压,导致市场对2024年整体获利成长的预估由年初的14%下调至9.5%。有专家对此认为,在基本情境中,只要经济成长放缓不恶化,中低个位数的企业获利增长仍有望实现。虽然今年企业估值可能下调约10%,但这部分压力有望被盈余成长所部分对冲。此外,以过去两年的不确定性和高估值基期来看,这样的结果仍属合理。
就行业配置而言,专家们表示,特别看好医疗保健与金融板块。医疗保健具备防御性与成长性兼备的特质,预计将引领本季获利增长。而金融业不仅较少受到贸易变数影响,还有望受惠于美国政府在下半年可能实施的减税与监管松绑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整体市场氛围偏向保守,但上周金融类股的表现已相对优于大盘,对经济回温的敏感度亦有所体现。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观察期,投资者不仅需关注即将公布的企业财报,还应密切留意美国及全球贸易政策的最新动向。尽管短期内市场情绪可能依赖于政策缓解与企业获利增长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高通膨压力将成为决定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随着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逐步转向合作与妥协,市场可能迎来稳步复苏的机会,但仍需谨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与金融风险。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保持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灵活调整风险敞口,将是对抗不确定性、抓住潜在增长机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