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Precision Neuroscience获FDA核准推出非侵入式脑机介面植入技术,以更安全微创的方式进军临床应用,抢占全球脑机产业竞赛先机。
在未来的科技版图中,“用大脑直接控制机器”不再只是科幻,而是正迅速成为现实。随着人工智能AI、脑神经科学与高阶运算技术的融合加速,脑机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 简称BCI,成为新一轮科技竞赛的核心战场。这场竞赛的主角不只包括Neuralink、Meta、Google等科技巨头,一批由神经科学家领军的新创公司也正迅速崛起,试图用更安全、快速进入临床的方式颠覆传统医疗与人机互动的边界。
就在这场脑机竞赛如火如荼之际,一家名为Precision Neuroscience的初创企业,悄然从实验室走进手术室,并以获得FDA核准的最新进展,向外界正式宣告:人类与科技之间的连结,将迎来全新的方式。
Precision Neuroscience脑部植入物比Neuralink侵入性更小?
由Neuralink前联合创始人Benjamin Rapoport共同创办的新创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可开始生产一种新型脑机介面植入物。与传统深入脑组织的植入技术不同,这款装置仅安装在大脑皮层表面,并具备可逆、安全、微创的特性。
Precision近期已在一名63岁帕金森氏症患者体内成功植入该设备。医师将一块比发丝还薄、内嵌1024个微电极的柔性贴片安装于患者大脑表面,患者经简单训练后,即可透过意念控制机械手臂发出动作指令。患者形容这次经历为奇妙,并期望该技术未来能帮助他恢复日常精细动作的能力。
这款被称为“第七层介面”/Layer 7 Cortical Interface的装置可作为临时植入物使用长达30天,适用于开颅手术期间的大脑映射等医疗场景,并具备记录与刺激神经活动的双重功能。其设计允许通过极小切口进行植入与取出,不会对脑组织造成永久性损伤。
Precision声称,FDA的许可是其脑机介面平台迈向临床与商业应用的重要里程碑。公司目前已在美国五家医疗机构对37名患者进行测试,并计划于2026年展开商业分销。未来,Precision的愿景不止于手术辅助,还希望开发出能帮助瘫痪者用意念交流与控制装置的全新穿戴式或植入式系统。
此外,该公司已筹集逾1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与多家知名医疗中心开展临床合作研究。外部专家指出,该技术能大幅提升大脑功能区域的精准定位,对癫痫、语言与认知研究具有显著价值。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累积大量神经活动数据,用于训练更高效的脑解码演算法。随着脑机介面从实验室走向临床,Precision的出现正为这一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行性与希望。
“非侵入性”医疗成未来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交叉融合加速,脑机介面已成为下一波科技巨头押注的焦点。除了Elon Musk的Neuralink、Meta在脑讯号解码领域的研究,微软与谷歌亦透过收购与投资布局脑神经科技。 Precision Neuroscience以更安全、低风险的技术切入临床应用,迅速建立市场差异化,正好抢占Neuralink尚未完全启动商业化的空档期。
与深入脑组织、风险较高的传统植入式技术相比,Precision采用的“皮层表面贴片式”介面更容易获得医疗监管部门的认可,也能更快进入临床场景。这种低风险、高灵敏度的设计模式,为脑机介面应用拓展到癫痫监控、术中辅助、甚至康复治疗创造了新的可能,技术转化效率明显优于竞争对手。

Precision的产品不仅能读取大脑讯号,也能精准刺激特定神经区域,这为双向通讯型BCI打下基础。在这条赛道上,谁能更早建立起高解析度神经数据库、精准建模人脑讯号与行为的对应关系,谁就更有可能率先开发出具规模化应用价值的个人化大脑技术平台。
在BCI领域,演算法与硬体之间的融合正成为突破关键。 Precision利用其平台累积的高品质神经数据来强化AI解码模型,实现从神经讯号到实际控制指令的无缝转换,这种大脑到数位世界的直接接口,预示未来BCI将成为元宇宙、虚拟现实、甚至AI助理互动的核心技术基础。
随着临床应用稳步扩展,Precision有望逐步转型为一个以神经数据为核心的SaaS平台供应商,为医疗机构、康复中心什至消费级应用提供订阅式服务。与此同时,大量神经图谱资料亦有望为药物研发、精神健康评估等场景提供基础资料支持,延伸产业价值链。
目前,Precision成为首批获FDA正式批准进入临床应用的BCI初创之一,这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意味着该领域将迎来监管标准竞赛的开局。谁能定义设备安全性、数据隐私、操作流程等业界准则,谁就有可能成为脑机介面产业标准制定者,进一步拉开与后进者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