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美英贸易协议象征美国重启多边谈判进程,为即将展开的中美贸易磋商营造基础氛围,释放出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积极信号。
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与地缘博弈持续交织的当下,国际经贸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牵动多国利益格局与市场预期。尤其是对主要经济体而言,如何在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重建稳定的贸易关系与政策信任,已成为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近期美英贸易协议的达成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被视为未来更复杂谈判场景中的试验平台。
美英达成新贸易协议,或为后续中美谈判奠定基础
本周四,美国与英国正式宣布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这是自美国于4月2日启动新一轮关税措施以来,首次签署的此类协定。双方表示,未来将继续就扩大协议范围展开谈判。
根据当前协议条款,美国将继续对大多数英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统一关税、英国对向中国出口的前10万辆汽车维持10%的关税,超出部分则适用25%的关税、英国将降低或取消部分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涵盖乙醇、牛肉等农产品、美国则同意取消对英国钢铁与铝产品的进口关税。
该协议释放出积极信号,但其短期内对美国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有限。截至2024年,英国仅占美国出口总额的约4%,进口比重亦不足2%,美方在美英贸易中长期维持顺差状态。
尽管如此,此次协议的政治与象征意义不容忽视:它标志着美国贸易谈判机制的重新启动,并可能成为与其他国家展开进一步协商的蓝本。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存在显著贸易逆差的国家在未来谈判中面临的挑战可能更为复杂。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将于本周末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官员会晤,开启新一轮中美贸易磋商。尽管相关结果尚难预料,中美协议的构建过程预计将复杂且冗长,但任何缓和紧张局势的举措,都可能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产生正面影响。即便只是短期下调关税以争取谈判空间,也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贸易动荡局面。
联准会维持利率不变,关注失业和通膨风险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本周三结束5月会议,并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之间,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联准会连续第三次按兵不动,主要考虑到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
在最新发布的政策声明中,FOMC调整了措辞,强调当前经济面临的双重风险有所加剧:一方面是通胀回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失业率上行的压力。联准会公布的最新“点阵图”显示,决策者预计今年内仍可能降息两次。而债券市场的定价则反映出更加宽松的预期,投资者普遍押注从7月起将启动降息周期,全年可能降息三次,并于明年继续放宽货币政策。
尽管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仍表现稳健,失业率维持在4.2%的低位,为联准会保留了观察和评估政策效果的空间,但关税的不确定性正成为新的风险源。联准会希望进一步评估这些外部冲击对物价水平和整体经济动能的中期影响。
考虑到当前联邦基金利率处于4.33%左右,而联准会偏好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年增率为2.3%,当前的利率水平可能已略高于中性利率,具备一定的紧缩效应。理论上,中性利率应较通胀率高出约一个百分点。尽管关税可能在短期内推高部分商品价格,但专家们认为其对核心通胀形成长期压力的可能性较低。
如专家在2025年宏观展望中所指出,预计联准会将在年内适时调整政策,逐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5%至4.0%。一旦货币政策回归宽松,利率下行将有助于降低企业与家庭的融资成本,进而提振消费、投资与企业盈利,有望为经济提供新的支持动能。

美国服务业维持扩张势头,政策不确定性抑制预期
4月标准普尔美国服务业釆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8,虽较前月回落,但仍高于荣枯线50,显示服务业整体仍处于温和扩张区间。不过,贸易政策等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对需求动能及企业预期构成抑制。
与此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4月服务业PMI表现优于市场预期,由3月的50.8升至51.6,标志着服务业连续第十个月保持扩张。虽然就业分项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49.0,但较3月的46.2明显改善,显示劳动力市场压力略有缓解。商业活动指数则由55.9降至53.7,为整体数据的主要拖累项。
作为占美国经济约72%的关键支柱,服务业尽管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依旧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大多数服务行业受到关税直接影响有限,因关税主要适用于进出口商品。但若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并影响消费者信心,服务业也可能通过消费回落间接受到冲击。

美国股市出现反弹,政策与贸易缓解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美国股市持续走高,大中型股已收复此前的大部分跌幅。市场受到贸易紧张局势缓解、劳动力市场稳健以及企业盈利超出预期的共同提振。尽管未来数季盈利增速可能放缓,专家们认为,较低的利率环境叠加减税与放松监管等政策支持,有望对经济形成持续支撑。
若贸易谈判进一步取得进展,将有助于提振消费者、企业与投资者信心。不过,与美国存在显著贸易逆差的国家(包括部分大型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仍面临较高谈判难度。
展望后市,专家们仍看好美国大槃与中槃股,预计其将从稳健的就业数据、贸易不确定性下降及政策利好中受益。金融业因业务重心偏向本土、关税敏感性低,有望持续受益。医疗保健行业则因估值合理及受关税影响较小,亦具备防御与成长双重优势,同时可能从税改及监管宽松中获得正面效应。
在固定收益方面,专家们认为7至10年期投资级债券具备吸引力。若美联储在年内启动降息,中期债券不仅可在更长时间内锁定较高收益率,其价格对利率变化更敏感,也提供了更多资本增值机会。同时,美联储为平衡资产负债表继续购买国债的操作,亦可能为市场价格提供支撑。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动荡、地缘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美国政策制定者在货币、财政与贸易领域逐步展现出更强的协调性与应变能力。美英协议虽影响范围有限,却释放出“务实推进、多边协商”的信号,有望带动一系列更具结构性意义的改革与谈判。而美联储在平衡就业与通胀目标之间的灵活调节,也体现出制度框架的韧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能否在跨领域政策之间建立协同机制,将成为未来稳定经济基本面与增强全球市场信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