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钻石冷黄金热”已经成为新的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致命一击的就是“人造培育钻石”/Lab Diamond的出现。此外,当下经济不景气,天然钻石市场消费场景单一、二手市场回收价格低等原因,也导致了天然钻石市场需求下滑、价格持续下跌。因此,买黄金成为很多年青人的理财新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金饰品的水其实比许多年轻人想象中要深得多。热衷“攒黄金”的年轻人,最终也难免发现买黄金也免不了遭遇“智商税”。
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财富,更是一种洞察宏观经济的态度,见证社会演变与科技发展。我们一起,从大变局中看清发展趋势,希望从不确定中找到确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于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金融与经济对当今世界日益凸显的影响。以全面、理性的投资视角,洞察分析每一个趋势与机会,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高质量、更独特的金融投资观点。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场,让大众洞察金融经济的核心。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近日,中国各大黄金首饰档口有不少人在问询试戴。 “今天是周二工作日,人还是比较少的,周末我们这里挤满了人,连口水都喝不上。”一黄金档口销售人员表示。相比之下,各大钻石档口则“门可罗雀”。除了商家以外,问及即将结婚的青年男女,他们也普遍认为“钻石是智商税,还是买黄金比较划算。”
“钻石冷黄金热”已经成为黄金珠宝市场当下的真实写照。据相关数据分析,2023年七夕,中国电商平台上售价不过百的廉价“DR钻戒”受到网民热议,有不少人更是表示真假分不清,适合求婚或结婚当天佩戴防止丢失。钻石日渐遇冷,让人不禁发问:现在的年轻人不再为爱情买单了?
天然钻石价格一路暴跌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珠宝大王戴比尔斯/De Beers在1951年所用的广告词。当时主打一个稀缺性,天然钻石确实很美、很珍贵,戴上戒指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寓意。狂呼媒体曾发布一文“钻石的世纪营销骗局,背后全是消费陷阱?”,揭示了钻石作为世界上最为经典的消费主义陷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全球垄断。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技术塑造了钻石的价值,同时正在颠覆钻石的价值。带来致命一击的就是“人造培育钻石”/Lab Diamond的出现<br>所谓人造培育钻石,就是在实验室中人为制造出高温高压的环境,使得碳元素按照特定的立方结构加速结晶出钻石。使用一个六面顶压机,仅一周时间,就可以生长出1克拉以上的钻石,而在自然环境下,可能需要上亿年。
其实形成钻石的原料并不罕见,就是碳,地球上到处都是,和石墨的组成也差不多,只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天然钻石和人造培育钻石的区别也不大,就好比:一个是北极天然形成的冰块,另一个是你家里冰箱的冰块。本质上,它们都是冰块,北极的和你家里的没区别,甚至你家的冰块大概率品质和质量还要更好。因此,人造培育钻石,杂质更少、亮度更闪,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20%,本质上也是真钻石。
人造培育钻石的出现,让这个忽悠了全世界一百年的“钻石骗局”就这么被击穿了。而从那时候起,天然钻石在市场上的价格便一路暴跌。
近期,DR钻戒母公司迪阿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数据显示迪阿股份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2.42亿元,同比下降40.45%;归母净利润0.5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90.77%。迪阿公司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虽呈恢复态势,但消费环境依然面临压力,可选消费增长乏力,钻石镶嵌市场短期内需求仍显不足。无独有偶,六福集团2023财年业务报告也指出,虽然品牌店数目增加,但钻石产品销售疲软,中国市场批发业务主要收入为钻石产品销售,该部分收入下跌30.6%至20.47亿元,其分部溢利则下跌37.6%至2.55亿元。
种种迹象和数据均可说明,由于培育钻石的加入,天然钻石已经失去了其珍贵的垄断地位。近年来,中国人工培育钻石产业发展加速。在中国市场上,梵迪/Venti、豫园珠宝旗下品牌露璨/LUSANT、新晋时尚品牌小白光Light Mark等,都专注培育钻石零售。在今年6月18日的电商节,中国黄金也推出培育钻石系列产品,正式加入培育钻石赛道。而在国际市场,钻石巨头戴比尔斯甚至早在2018年,就推出自有培育钻石品牌Lightbox,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大众认为,连以天然钻石起家的戴比尔斯都开始提出培育钻石,从一定程度说明天然钻石市场已不再风光、大不如前。
此外,当下经济不景气,天然钻石市场消费场景单一、二手市场回收价格低等原因,也导致了天然钻石市场需求下滑,导致其价格持续下跌。而相比天然钻石,黄金因极具保值性和投资属性受到年青人的青睐,不少人纷纷投入到“买金条,攒金豆”的消费中去。
黄金迎来了“新的春天”?
“买金条,攒金豆”前两年火过,最近又火了。据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显示,不少用户热衷分享自己购买小金豆的故事和方法。消费者普遍认为,“攒金豆可以控制消费、算是变相存钱了、黄金保值不怕跌”。因此,买黄金成为很多年青人的理财新选择。
据“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显示,黄金珠宝的消费主力趋于年轻化,在金店消费的人群中,25至35岁的群体占比达75.59%,18至24岁人群对金饰的购买意愿更是从2016年的16%升至2021年的59%。一年来沪金价格上涨迅猛。 2022年9月16日,黄金延期价格为384.99元每克,到了2023年9月15日,黄金延期价格已高达471.70元每克。一年价格涨幅超过22.5%。近日,中国北京珠宝品牌“周生生”门店员工表示,“当天首饰金价为每克606元。一个兔子金饰爆款,6月份单价为每克660元,目前已经调到每克770元。”
当前市场偏好正日益从高溢价的产品转向兼具准投资性和保值性的首饰,这种转变从老年消费群体拓展至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中,年轻消费者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和黄金首饰兼具的准投资属性,已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仅如此,在国潮崛起的背景下,各家黄金珠宝企业也纷纷瞄准年轻群体,热衷于搞联名款,迪士尼、故宫博物馆等超级IP纷纷成为联名对象,甚至直接推出“小金砖”吊坠,在背面刻上“暴富”“暴瘦”等流行语。在工艺方面,黄金饰品也不断推陈出新,逐步走向年轻化、定制化。此外,3D硬金、5G黄金和古法金等工艺类型,也使得足金产品变得更富时尚感和设计感,不断成为消费者讨论的热点。
在对形象、产品、工艺这三方面进行升级之后,黄金珠宝零售商们在宣传零售渠道上面也开始向线上转型。
从黄金珠宝行业的情况看,已经有超半数的零售终端门店开通了线上经营渠道。从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微信朋友圈广告,到小红书、抖音、B站,再到电商渠道如天猫、京东,微信小程序、直播平台等等线上渠道中,黄金品牌已经不再依赖单一的线下渠道,而是通过全面铺设开的线上渠道来触及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在诸多“种草”方式中,直播也起到了极大助力作用。除了和专业机构合作,目前市面上的知名黄金商家都有自建的直播间。在一系列的操作影响下,黄金不断在生活场景和网络信息中频频出现,自然也占据了年轻人的“饰品”心智。
从各家黄金首饰企业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来看,多家企业都实现了营收增长。老凤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403.44亿元,同比增长19.57%;中国黄金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95.67亿元,同比增加16.73%;菜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3.61亿元,同比增长56.85%,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65.81%。各大黄金首饰企业相继爆发的盈利现象,也反过来增加了消费者对黄金的“保值执念”。
黄金饰品≠黄金,警惕“智商税”
近年来,不少年青人在购买首饰时更为理性和谨慎,“是否保值”成为年青人珠宝消费的重要考量之一。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高价买的钻戒在回收时经历了价格的大跳水:8000元买的钻戒回收价仅有600元,3万元的钻戒5年后仅值2000元。甚至有人表示,自己1万元买的钻戒,到头来最值钱的竟然是18k金的戒托。
针对钻戒二手市场回收价格较低的问题,一家位于河南的珠宝首饰回收店表示,“钻戒买的时候贵是因为商家的广告打得好,毕竟买的时候代表意义不同,且品牌附加费高。现在钻石也不是稀缺产品了,是被市场炒起来的价格,购买的时候也都是一口价。如果钻石回收进入二级市场,只能按照成色给价。”从需求端来看,钻石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结婚时对钻石饰品的需求,另一方面,钻石和爱情的关联度也在减弱,经历了数个世纪的营销,消费者普遍出现了审美疲劳。
而从黄金一侧来看,黄金每年的供给量有限,不会出现供给量突然暴增的局面,所以作为投资品,黄金价格较为稳定。此外,由于美元信用的起起落落,黄金作为一种价值、财富锚定工具,也会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对于黄金,首饰是次要的,投资保值才是主要的。
但是,一众黄金品牌面向年轻人的主动出击,是这场买金热潮的最大推手<br data-mce-fragment="1">狂呼金融研究所认为,年轻人愿意开始买黄金饰品的重要原因在于,黄金珠宝品牌零售商们终于认识到年轻世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与自身产品设计美学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黄金饰品开始变得年轻化。当然,黄金品牌和其他消费品牌一样,早已看到年轻人的消费潜力,预谋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品牌与年轻人之间的链接。
因为贵金属的特性,让年轻人对黄金首饰多了“保值”的预期。这份预期一定程度上有据可依,相比许多贵重商品“离店即半价”的折价,黄金首饰的确是一个“不容易掉价”的选项。但要是真的是为了投资,金条是更直接的选择,只是硬邦邦的金条似乎难以吸引年轻人。而比起市场大槃的金价,年轻人愿意为这份情感买单的额度,才是黄金首饰的标价所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金饰品的水其实比许多年轻人想象中要深得多。比如黄金手镯的价值,很难单纯从镯子粗细来判断,古法手镯许多只是厚壁中空。另外,许多品牌的一口价黄金首饰,相比当日金价溢价高太多。此外,在实际购买的过程中,消费者对于金条和金饰的质量和纯度无法辨别,这也给一些不良商家可乘之机。有网友就曝光了自己在某电商平台上买到假冒伪劣金手镯的事情,通过后续维权和投诉,最终获得3倍售价的赔偿。
因此,热衷“攒黄金”的年轻人,最终也难免发现买黄金也免不了遭遇“智商税”。虽然比起钻石来说,黄金已经算是在冲动消费之后,最能保值的“防割”消费策略。但在市场越火热的前提下,消费陷阱也会随之出现,作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我们应该抛开黄金和钻石的“是是非非”,认真、谨慎我们的每一次消费行为。
在如此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你会选择怎样投资?
一起深入了解资深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认识金融市场,才可提高投资回报率。关注狂呼“个股分析”栏目,紧密跟踪股市走势,寻找更多投资机会。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