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开始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加拿大制造”标签的推广不仅是对本土经济的支持,也成为了抵御外部挑战的一种方式。这股力量正在改变市场的釆购模式,推动本地产品的消费热潮。
面对特朗普不断挥舞的关税大棒,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复杂,尤其是面对贸易摩擦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时,消费者的选择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欧洲开始出现抵制美国商品、用当地产品替代的团体,美国的近邻、盟友和重要贸易伙伴加拿大也掀起了抵制美国货的浪潮。
支持本地产品的“购买加拿大产品”运动迅速蔓延,成为一种抵制外来压力、支持本土经济的力量。这一趋势不仅仅是政治与经济的反应,更反映了消费者在全球不确定性中寻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
“加拿大制造”标签推动本地产品釆购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加拿大的钢铁和铝制品加征25%的关税以来,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开始呼吁超市明确标示“加拿大制造”标签,以便消费者更轻松地选择支持本地产品。
在Change.org上,一项请愿书已经获得了近21,000个签名,呼吁加拿大各大超市在本地生产的商品上加上显眼的“加拿大制造”/Product of Canada标签,让顾客更清楚自己购买的商品来源。
请愿书的发起人,在请愿书中提到,“随着特朗普对加拿大发起贸易战,支持本地农民、生产商和工匠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但在超市中,消费者仍然很难区分哪些商品是本地制造的。”请愿书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我们建议所有加拿大超市在本地生产的商品上醒目标注'加拿大制造'标签。”
目前,这项请愿书已经联系了加拿大主要的超市连锁,如Loblaw、Sobeys、Metro等,呼吁它们尽快落实这一标签政策。
Empire Company Limited(Sobeys、Safeway、IGA、FreshCo、Foodland等品牌的母公司)回应称,公司已釆取策略,优先推广本地产品,并在特朗普关税实施前加速釆购加拿大制造的商品。 Metro Inc.(拥有Food Basics、Super C等超市)也表示,计划加强本地产品的推广,以减少对美国商品的依赖。
尽管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呼吁减少购买美国产品、转而支持本地制造,但加拿大零售委员会/Retail Council of Canada指出,这种抵制行动可能难以真正改变市场格局。 “加拿大零售商当然愿意销售本地产品,因为本地商品更容易釆购,供应也更为稳定。但现实是,加拿大本地制造的商品仅占超市商品的一部分,仍然有大量商品依赖进口。”
不过,该委员会也提到,消费者和商家的这股“支持国产”浪潮确实会推动零售商在釆购时更多倾向于本地生产商,这对加拿大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本地产品,这股“购买加拿大产品”的浪潮不仅限于超市,也开始蔓延到多个行业,包括食品、家居用品以及日常消费品等领域。这种趋势正在推动加拿大本地企业的增长,帮助他们在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稳定的市场份额。
“购买加拿大产品”漫卷多个行业
随着“购买加拿大产品”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表示,加拿大零售商拒绝销售他们的产品,甚至一些零售商已取消了他们的订单。这一运动在美国消费品公司中引发了新一轮的担忧,因为这些公司原本依赖于在加拿大市场销售其产品。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纸尿裤制造商Parasol公司首席执行官Jessica Hung表示,该公司自一月以来一直与一家分销商合作,旨在扩大其纸尿裤和婴儿湿巾在加拿大的零售销售。然而,Jessica Hung表示,由于加拿大反美情绪的高涨,该分销商在三月初终止了合作。 “他们收到零售商的指示,暂停销售任何美国品牌。他们告诉我们,一旦市场条件允许,会重新评估。”Jessica Hung强调,这一冲击令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在此之前,我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加拿大零售货架的变化凸显了爱国消费主义在加拿大的影响力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总值接近3500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有美媒援引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称,加拿大与美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已连续三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美国占加拿大出口总额的75.9%,而加拿大进口总额的62.2%来自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宣称希望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的“第51个州”,并对来自加拿大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甚至威胁对其他产品加征关税。这一系列举措激起了加拿大民间和地方政府的抵制情绪,掀起了反美货物的潮流。
除了纸尿裤,来自美国的酒水和柑橘类水果也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美国酒业巨头百富门/Brown Forman表示,加拿大酒类商店下架美国波本威士忌和威士忌的行为,比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更糟糕,是对特朗普征税政策的过度反应。此外,一位熟悉加州柑橘类水果出口的消息人士透露,加拿大零售商已经取消了他们的订单。
在大型连锁超市Costco/好市客里,抵制美国产品的现象更是突出。在安省一家Costco的货架上,标示为加拿大出产的洋葱被抢购一空,货箱空空如也。反之旁边的美国洋葱同样以6.99加币发售,却堆积如山无人问津。
据相关资料显示,零售商在关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普遍持谨慎态度,例如沃尔玛加拿大分公司就开始减少订单量,从每次订两卡车货改为只订一卡车。沃尔玛表示,它将继续与供应商合作,尽力在这一不确定时期找到最合适的发展路径。
德国麦德龙则表示,优先选择本地产品。一位发言人表示,“如果关税生效,我们并不打算下架美国产品,我们会像现在一样评估所有产品清单,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最具价值的商品。”
面对这种情况,宾夕法尼亚州小众香水品牌Demeter Fragrances更是宣布放弃2025年进军加拿大市场的计划。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克拉姆斯/Mark Crames表示,“加拿大人对美国产品已不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加拿大市场似乎是徒劳的,我们决定取消这一计划。”
这一波“购买加拿大产品”运动的兴起,不仅是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回应,也是加拿大社会对于经济自主性和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消费者的选择不仅反映了对本土产品的支持,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本地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加拿大零售商和生产商开始优先釆购本地产品,这一趋势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还为加拿大经济的独立性和韧性奠定了基础。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尤其是在跨国贸易纷争频发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全球各国经济政策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