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特朗普对全球征收高额关税,引发市场动荡并加剧经济衰退担忧,多个国家被迫与美国重新谈判,全球贸易格局成为博弈焦点。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至少10%的基准关税,并对约60个贸易伙伴征收最高可达50%的关税。这一措施引发全球市场遭遇大规模抛售,金融市场的动荡更是加剧了对经济衰退的忧虑。
随着恐慌蔓延,许多国家从上周开始陆续纷纷“低头迎合”特朗普的要求,试图通过重新谈判来减少关税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今天,据白宫内部官员透露,全球50个国家已经开始寻求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博弈中的重要棋子,通过此来操控全球贸易格局,以满足他的利益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能继续延续他的“剧本”?我们静观其变。
特朗普“对等关税”:引发全球经济震荡
上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启动了全面的新对等关税政策。这一关税政策被认为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秩序的最大变化,白宫公布了一份包含约100个国家的名单,列出了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
该政策规定,从4月5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基准关税。被征收基准关税的国家较少,仅包括:英国、新加坡、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哥伦比亚、阿根廷、萨尔瓦多、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
此外,特朗普对包括欧盟和中国在内的约60个贸易伙伴征收了更高的关税,这些国家被描述为“严重违规国”/worst offenders,“严重违规国”是指那些对美国商品征收更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或者釆取美国政府认为损害美国经济目标的措施的国家。这一税率将于4月9日起生效。
被加征高额关税的主要经济体包括:
欧盟:20%
中国:34%
越南:46%
泰国:36%
日本:24%
柬埔寨:49%
南非:30%
台湾:32%
在新关税的发布后,被影响的国家及地区也立即表明自身的态度
台湾发言人表示,“这一税率未能准确反映台美经贸的实际情况,对台湾来说不公平。”她进一步指出,行政院已经指示经贸谈判办公室槃点这一高额关税的合理性,并将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明确解释。
澳大利亚总理表示,这一措施“毫无逻辑基础”且“完全没有必要”,但他同时表示,澳大利亚不会通过征收关税来进行报复,而是希望重回谈判桌。
瑞典总理表示,“我们不希望不断增加贸易壁垒,也不希望爆发贸易战。我们希望与美国一同回到合作与贸易的轨道上,让两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韩国代理总统表示,“全球贸易战已经成为现实,政府必须集中全力应对这场贸易危机。”
哥伦比亚外交部长表示,“我们正在研究这些措施,尤其是如何保护国内产业和我们的出口商。”
巴西政府也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评估所有可能的措施,以确保双边贸易的互惠性,并考虑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捍卫国家的合法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关税措施中对中国商品增加了34%的关税,加上已存在的20%的关税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水平将至少达到54%。因此,中国成为这一新关税政策中受打击最重的国家。
而在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后,中国商务部已发表声明,坚决反对这一决定,并表示将釆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商务部指出,美方声称在国际贸易中遭遇不公平,基于所谓“对等”原则提高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关税,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多年来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果,也无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获利的事实。
但是,仅仅过去数天便传出最新消息,约50个国家也在寻求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以应对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
全球50个国家及地区:寻求与美国新的贸易谈判
今天,特朗普政府内的两名内阁成员暗示与个别国家进行谈判的可能性。美国财政部长表示,特朗普已经为自己创造了最大的筹码,并透露已有50多个国家向美国提出要求,希望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以及停止货币操纵。农业部长也支持这一观点,并表示有50个国家正在与白宫进行沟通。
目前,白宫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尚未公布具体有多少国家在寻求谈判,但据相关资料显示,包括欧盟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已表示希望达成协议。具体如下:
印尼称不会对美国关税采取报复措施-
印尼对特朗普对其征收32%新关税的决定做出了首次回应。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表示将通过外交手段和谈判寻求达成互利的解决方案,而非选择报复措施。
印尼首席经济部长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我们的做法是基于对双边贸易关系长期利益的考量,并旨在维护投资环境及国家经济稳定。”他强调,政府将全力支持可能受到影响的产业,特别是服装和鞋类等行业,以减轻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他还表示,印尼政府将寻求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关系,以此作为替代美国和中国的贸易策略。政府此前也已宣布,将派遣高级代表团前往美国,直接与华盛顿进行贸易谈判,寻求解决方案。
越南寻求推迟对美国征收46%关税-
越南在最后一刻向美国请求推迟对其所有进口产品征收46%的高关税。
越南前总统表示,他已经任命副总理为与美方进行协商的主要联络人,旨在“尽快达成协议”。专家指出,这一新关税将对越南的海鲜、服装、鞋类、木材、电子产品和智慧型手机等产业造成最严重的影响。像Nike/耐克和Adidas/阿迪达斯等公司可能会缩减在越南的生产规模,这可能导致工厂规模缩小并引发裁员。
目前,越南共产党总书记林郑月娥已经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函,要求将关税措施推迟至少45天。此外,林郑月娥还表示希望能在下个月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并达成关于该问题的最终协议。
特朗普上周五表示,他与林郑月娥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通话,并透露林郑月娥希望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尽管如此,在新关税政策的背景下,有迹象显示越南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据相关资料显示,越南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6.93%,略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7.55%。
台湾经济体考虑与美国实施零关税-
台湾提出,作为与美国谈判的基础,希望以零关税为起点,而非对特朗普对台湾征收32%新关税进行报复。鉴于台湾经济体对贸易的高度依赖,经济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关税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降到最低。台湾希望透过谈判来化解贸易壁垒,并建议从台美之间达成“零关税”协议入手,并参考美国与加拿大及墨西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
台湾强调,将全力消除贸易壁垒,并表示台湾企业将增加对美国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并不涵盖台湾的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台湾是全球半导体生产的重要基地,超过60%的晶片和90%的最先进晶片都来自台湾。上个月,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制造商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显示出台湾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投资与贸易意图依然强劲。
欧盟委员警告欧盟将“捍卫自身利益” -
欧盟主席表示,欧盟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以捍卫自身利益”,以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将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在与英国首相通话后,欧盟主席发表了上述声明,指出英国已经面临10%的关税。她重申,欧盟将继续致力于与美国进行谈判,寻求解决方案。
欧盟委员会负责协调欧盟的贸易政策,并计划于周一向欧盟成员国提交一份清单,提出对价值28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这些商品包括美国的肉类、谷物、葡萄酒、木材和服装等。
这些报复性措施主要是回应特朗普政府对钢铁和铝的高关税,而不是上周宣布的更广泛的互惠征税政策。自周三起,欧盟的27个成员国将对钢铁、铝和汽车出口征收25%的关税,并对几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20%的“互惠”关税。这些新征税,将影响到欧盟对美国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以色列总理在白宫会谈期间惇促削减关税-
以色列总理表示,他希望在下周与特朗普于华盛顿会晤时,能够说服特朗普取消对以色列征收的关税。
他在谈及关税问题时表示,“我希望能在这个问题上提供帮助,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他还强调,“我是第一位与特朗普总统就这一对以色列经济至关重要的问题进行会谈的国际领导人,也是第一位外国领袖。”
根据特朗普的关税计划,来自以色列的商品将面临17%的美国关税。以色列财政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早前透露,该国的目标是将这一关税率降至10%。
上周,以色列宣布计划取消对美国进口产品剩余的关税,只有2%的产品仍需征税,主要是高端机械和医疗设备。然而,以色列制造商协会警告以色列总理,新关税可能会对以色列经济造成高达30亿美元的损失,并可能导致数千人失业。
同时,以色列钻石交易所的负责人也致函以色列总理,惇促他确保特朗普不会对以色列的钻石出口征收关税。以色列钻石交易所的负责人在信中写道,“如果不采取行动,可能会对数千个家庭的生计造成严重影响。”
特朗普“剧本”初步实现:全球关税博弈下的挑战
面对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政策,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跪下妥协”。这些国家不得不调整自身的经济战略,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关税增加,尤其是那些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关系的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特朗普显然已经实现了他“剧本”的第一步。他通过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成功迫使许多国家在压力面前做出妥协,进而削弱了这些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独立性和谈判优势。通过关税杠杆,特朗普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推动全球经济秩序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无疑达到了他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目的。
然而,接下来的局势仍然充满变数。特朗普是否能够继续利用全球各国的关税政策来收割市场,继续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关系,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虽然一些国家暂时做出了妥协,但长期来看,这样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引发贸易伙伴之间的反击,甚至加剧全球贸易的动荡和不确定性。特别是那些无法接受美国单方面强硬政策的国家,可能会联合起来对抗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让一些全球性企业面临重大挑战。许多美国跨国公司依赖全球供应链进行生产,特别是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制造基地。随着美国对这些国家征收更高关税,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压缩。这将迫使这些公司重新评估生产布局,考虑是否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区,或者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然而,全球市场的反应也并非单一。部分国家虽然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面前暂时低头,但他们也在寻找反制措施,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变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能够长期维持并继续带来预期的效果,仍然需要观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内,全球贸易格局将持续动荡,特朗普是否能够最终赢得这场“关税战”仍然不确定。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一消息被视为偏“利好”。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特朗普此次实施的对等关税更多是一种谈判策略,而非意图通过加重部分国家的关税来影响美国的商业和品牌,例如NIKE。因此,金融市场可能会对这一举措产生较为积极的反应。下周,市场将如何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最新动态作出反应?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