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奥运会,这一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不仅是运动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一场巨大的经济和商业盛宴。其从“为爱发电”到“商业变革”在1984年迎来了转折点。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经济的催化剂。各大举办城市都希望通过奥运会加速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引发多个领域的变革,塑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会结构。我们一起,从科技创新中洞察社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创新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独特、前瞻的科技视角,洞察科技时代下涌现的“创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术塑造我们的未来,为大众捕捉科技商业先机,探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赛事推进,主办方法国为了控制成本釆取了多项节俭措施,包括奥运村不装空调、食堂主打素食、使用纸板床,甚至取消了传统的开幕式表演,改为运动员绕塞纳河游行等做法。这些节省开支的举措让人不禁疑惑,奥运会这一商业模式总体而言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
奥运会作为现代体育最重要的IP,其商业化进程却走得相当曲折。回顾历史,奥运会从最初的“为爱发电”到“商业改革”,这一转变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才能完成。然而即使在高度商业化的今天,奥运会依然未能全部实现真正的盈利。
130年的奥运会发展历史<br data-mce-fragment="1">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简称奥运会。作为当今全球的最重要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莫属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也是各国在不同运动领域的专业运动选手们为国争光的重要时刻。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各城邦之间通过在奥林匹亚举行的运动赛事来进行公开较量。由于赛事的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这些比赛便被称为“奥林匹克”。
西元前8世纪在希腊奥林匹亚开办了第一次古代奥运会,传说举办奥运的起源是为了宗教庆典或是古希腊城邦间的体育竞技活动比赛,其中项目以田径运动赛跑为主,后来又逐渐增加了摔跤、拳击、角斗、赛车、赛马、跳远、掷标枪、掷铁饼等等的运动项目,最多时曾达23项。
但和现今奥运不同的是,古希腊奥运会参赛者必须具有纯正的希腊血统,奴隶、非希腊人及有犯罪纪录或有不良道德纪录的都严禁参赛。另外也禁止女性参赛,也不允许观赏比赛。除此之外,古代奥运参赛的运动员都是全裸参赛,运动员会涂上橄榄油,以展示身体肌肉线条。
古代奥运一直举办到西元394年,因基督教兴起,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认为古奥运会是异教徒的活动而废除。再停办了1000多年后,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986年在雅典举办,重新将奥运精神带回给世人一直到今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法国的皮耶·德·顾拜旦男爵于1896年创立,旨在恢复奥运精神,每四年举办一次。从1994年起,冬季奥运会的创立使得之前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被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作区分。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分开举行,每两年轮流举办一次。现代奥运会只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过五次(分别是1916年、1940年和1944年的夏季及冬季奥运会,以及2020年因全球疫情延期的夏季奥运会)。
自顾拜旦在1894年宣布现代奥运会诞生之时,就确立了非商业化、非职业化的原则。结果,自1896年首届奥运会开始,举办奥运会常常成为一项亏本的生意。尤其是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产生了经典的“蒙特利尔陷阱”(本届奥运会出现了10多亿美元的巨额亏空,致使该市的纳税人直到20世纪末才还清这笔债务。为了15天的奥运会使该市的纳税人负债20年,人称“蒙特利尔陷阱”),成为许多后续申办城市的警示案例,提醒它们在控制成本和管理资源上需更加谨慎。
然而奥运会这一“赔钱买卖”在1984年迎来了转折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通过转变经营思路,交由私人运营,使奥运会首次实现了盈利。
奥运会商业神话的开始<br data-mce-fragment="1">在此之前,由于缺乏商业投资,奥运会常常是一个赔本的项目。然而,1984年,Peter Ueberroth/尤伯罗斯被选为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面对公共基金和彩票筹款模式被禁用后,他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这种困境中,尤伯罗斯充分发挥了他在商业领域的才华,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为奥运会开辟了多种筹资渠道。这不仅弥补了资金缺口,还为奥运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奠定了未来奥运会商业运作的基础。这届奥运会首次实现了2.5亿美元的盈利,为后续奥运会的运营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尤伯罗斯的创新措施包括通过招标出售转播权、设立行业独家赞助商制度、出售特许经营权,并突破了传统的门票现场销售模式,成功尝试了分销预售制<br data-mce-fragment= "1">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尤伯罗斯釆取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策略,使得奥运会的资金筹集和盈利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在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中引入了招标机制,为奥运会筹集了首笔资金。除了通过向各国出售转播权获得的收入外,尤伯罗斯还规定意向方必须支付75万美元的招标定金。这部分定金存放在银行中,每天带来1000美元的利息,这为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了初步资金支持。
尤伯罗斯的另一个重要创意是引入“赞助商PK制”。他准确预见到各行各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因此改变了传统的奥运会赞助模式。与之前奥运会分散而琐碎的赞助方式不同,他釆用了一个“长线钓大鱼”的策略,将赞助商数量严格控制在30家以内,并且每个行业仅允许一家赞助商获得标。 400万美元的底价起叫,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强烈竞争。最终,经过优胜劣汰的过程,产生了32家赞助商,共筹集了3.85亿美元的资金,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在门票销售方面,尤伯罗斯更是打破了传统模式,实行了分销制。观众可以通过邮购和上门等方式购买门票。为了严格控制赠票数量,并使“最佳座位”价格合理化,他的策略使得即便票价提高,门票依然受到热烈抢购。
不仅如此,尤伯罗斯还对火炬接力做出了创新调整,不再仅仅由优秀运动员担任传递者,而是开放给任何能够支付3000美元的公民。这一措施,轻而易举就为奥运会带来了额外的4000万美元收入。
此外,尤伯罗斯还设计了一系列创新的赞助和纪念品策略。奥运迷们只要个人赞助2.5万美元,就能每天获得两个最佳看台的观赛机会、未能获得赞助权的商家只需支付50万美元,就能在奥运场馆内开展业务。同时,奥运会的热度带动了纪念币、纪念章和纪念邮票的热销。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成功增加了奥运会的收入,还为今后的奥运会商业模式树立了重要的范例。
相比于1976年奥运会耗资30亿美元,几乎让当时的蒙特利尔市政府破产,市民们不得不花费十几年时间偿还债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无疑实现了巨大的转变。
但即便如此,自1984年奥运会开始商业化运作以来,举办的奥运会中大多数却还是亏损状态<br data-mce-fragment="1">东京2021年奥运会成为亏损最严重的一届。尽管初期预算为74亿美元,但由于特殊时期的延期和额外投入,最终成本飙升至超过200亿美元。结果,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中亏损了21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过去40年中仅有三届奥运会实现了盈利。排名第三的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凭借环保理念和庞大的中国市场,北京奥运会成功实现了1.44亿美元的盈利。紧随其后的是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而排名第一的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虽然悉尼奥运会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被视为最成功的,但由于其精细的成本管理和有效的商业运营,该届奥运会为澳大利亚带来了3.6亿美元的直接盈利,成为盈利最多的一届奥运会。
这些情况引发了人们对奥运会经济效益的深思:奥运会究竟是否真的能够赚钱?盈利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奥运经济”背后的商业逻辑
奥运会,这一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不仅是运动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一场巨大的经济和商业盛宴。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7月中旬发布的报告,巴黎奥运会预计将对法国经济产生短期刺激作用,为法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贡献0.3个百分点。这一影响主要来自门票收入和转播权收入。
截至7月20日,巴黎奥运会组委会已售出超过880万张门票,刷新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830万张的销售纪录。这一票务销售的火爆为巴黎奥运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奥运会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赛事转播权、赞助收入、门票收入和许可授权商品收入。其中,转播权和赞助收入是奥运会创收的主要渠道。
奥运会的转播权收入来源于国际奥委会或主办城市的奥组委授权转播商进行赛事的电视转播,包括实时直播、延时转播、视频点播(回看)以及短视频制作和分发等形式。转播权收入通常由国际奥委会与举办城市的奥组委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在奥运会的收入来源中,转播权收入是国际奥委会最大的收入来源。 1992年之前,国际奥委会从电视转播权收入中抽取70%。随着奥运电视转播权收入的不断增加,奥委会的抽取比例调整为60%。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为了将更多资金用于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将抽取比例进一步下调至49%。
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通常包括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的打包销售。 1997至2000年间,全球奥运会转播权收入为18.5亿美元,而2017至2021年期间,这一收入增至41.7亿美元,翻了一倍多。尽管国际奥委会与主办城市按照50:50的比例分成,但随着全球转播权收入的逐年增长,主办城市的实际收入也明显上升。
除了转播权收入,商业赞助也是奥运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运会作为顶级的国际品牌平台,自然吸引了众多品牌的青睐。赞助商通过资金投入,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还能利用奥运会的全球影响力,将其产品和服务推广到世界各地。对于举办城市而言,赞助商的支持不仅带来了资金,还能够借助赞助资源进一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力,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根据巴黎奥运会官网的信息,本届奥运会设立了四个赞助级别,共计80家企业成为官方赞助商。其中,15家为国际奥委会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65家为巴黎奥运会的本土赞助商。最备受关注的可谓是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中的奢侈品牌LVMH,其作为主要赞助商,提供了1.5亿欧元高额赞助,在开幕式上便直接赢得了全球观众极大的关注。
此外,奥运会的许可授权商品销售也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独特可爱的吉祥物,还是各种运动装备、服装和纪念品,由于其独特的纪念和收藏价值,都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种消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奥运文化的热情,也为奥运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根据国际奥委会的数据,历届奥运会中,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授权收入最高,达到了1.63亿美元。
从长远来看,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既复杂又深远。法国利摩日大学体育法律与经济中心/CDES预测,2024年巴黎奥运会将为巴黎地区带来67亿至111亿欧元的净经济收益,且中长期经济影响预计约为89亿欧元。这一预测相比2016年预估的53亿至107亿欧元,增长了26%。
说完奥运会的收入,那么奥运会又会产生哪些支出呢?
奥运会是一个极其昂贵的工程,其资金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奥运会的运营费用,二是直接与奥运会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
奥运会的运营费用涵盖了行政人员的薪资、交通、安保、餐饮、开闭幕式的组织、媒体服务等各类支出。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了竞赛场馆、奥运村、国际转播中心和媒体中心的建设等。此外,还包括间接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如城市基础设施、能源供应、交通系统和水资源等。
有趣的是,由于众多不可控因素,奥运会的实际支出常常超出预算,这已成为常态。据相关数据显示,自1992年起,每届奥运会的最终花销均高于预算,平均超支率达到103.75%。
根据法国经济研究咨询机构Asterès的估计,巴黎奥运会的总成本预计将达到118亿欧元,远超巴黎奥组委最初提出的68亿欧元预算。成本的超支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以及赛事组织费用。尽管奥组委尽力控制支出,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挑战和额外支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巴黎奥运会的主办方釆取了多种节省开支的措施。巴黎奥组委表示,他们希望这届奥运会成为历史上最具可持续性的奥运会。根据这一理念,巴黎奥运会不会建立专门的奥林匹克公园来接待记者和运动员,而是利用已有的地标性场所,如凡尔赛宫和战神广场。为了节省开支,他们还计划使用二手地毯、一次性塑料餐具,并釆取太阳能发电,不安装空调,减少礼宾车数量,并缩短场馆设施的运营时间等措施。
在近13届夏季奥运会中,除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财务数据尚未公开外,其余12届中,东道主的亏损和盈利情况各占一半。总体来看,各届奥运会的亏损额明显高于盈利额,亏损方通常面临严重亏损,而盈利方的收入也相对有限,基本只能维持收支平衡。
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亏损高达80亿美元,而因疫情延期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则亏损了71.3亿美元。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外,其他奥运会几乎都面临亏损。北京奥运会在这一系列中独树一帜,成功实现了1.46亿美元的盈利。
那么既然不赚钱,各国为什么还要争相申办奥运呢?
申奥:是大赌注还是新机遇?
申办奥运会不仅仅是“想赚钱”那么简单,关键在于奥运经济的“超能力”。除了直接的收支之外,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主办城市和国家可以利用奥运会带来的资源优势和商业机会,实现更多隐性收益。这些收益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和创新技术的培育,以及国际形象的提升等。
因此,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经济的催化剂。各大举办城市都希望通过奥运会加速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整体趋势来看,大多数举办国在奥运会前的8年里,经济增长通常开始加速,而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许多国家的GDP增长率也会有所提升。然而,这并不直接证明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因为申办奥运的城市本身通常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并且处于上升期。
除了商业成功给主办方带来直接收益的激励之外,奥运会的长期收益和间接收益也逐渐得到重视。以举办奥运为契机,主办国可以展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交通通信升级、进行国家形象和文化宣传,并有望获得丰厚的回报。
但对“奥运会利大于弊”这一问题,社会的看法分歧颇大<br data-mce-fragment="1">许多人认为,奥运会能够为主办国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提升国际声誉,推动旅游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然而,也有声音对奥运会的经济效益提出质疑,认为其成本远远超过了预期收益。
比如,七年前里约申奥成功时,巴西仍是经济腾飞的金砖四国之一,吸引了大量关注和期望。然而近年来巴西经济急剧下滑,面临严重的衰退、失业率飙升、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当年奥运会的筹备与举办,变成了巴西经济困境中的沉重负担。为了节省开支,筹备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受到影响。
巴西民众对奥运会的态度也变得日益负面。抗议和游行成为了他们表达不满的主要方式,指责政府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一个过度奢华的项目中,而忽视了民众的实际需求。尽管当地政府坚持认为奥运会将有助于振兴经济,帮助里约甚至巴西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但实际效果却显得难以如愿。
此外,商业化并非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举办奥运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办方要想成功管理各项挑战,并不容易。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不仅面临诸多问题,还严重超出预算。这种情况导致了各国对申办夏季奥运会的热情明显下降,2024年和2028年的奥运会,巴黎和洛杉矶分别成为唯一的申办方。未来,为了分摊主办压力,可能会出现合办奥运会、使用临时和旧场馆等做法,国际奥委会也有可能调整策略,将奥运会改为自营模式。
而有了前车之鉴,近年各国对申办奥运也更加慎重<br data-mce-fragment="1">曾有超过30个城市,包括中国北京在内,表示有意申办千禧年奥运会,最终只有8个城市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申请。随后的2004年奥运会申办阶段创纪录地有11个城市参与,而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数量也达到了10个。
然而,在2024年奥运会的申办过程中,最初有5个城市报名参选,但由于其中3个城市因内部反对而退出,最终仅剩巴黎和洛杉矶两个城市竞争。鉴于申办城市数量减少,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巴黎和洛杉矶分别确定为2024年和2028年的奥运会主办城市。
对于2032年奥运会,只有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城市申请,因此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举办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运申办热情逐渐冷却,各主办城市也在寻求“降本增效”的新策略。今年的巴黎奥运会提出了“让奥运融入城市”的口号。正如之前所述,这届奥运会仅有5%的比赛场馆为新建,其余场馆均为现有或临时搭建的设施、交通服务主要依靠现有的地铁系统,不再新增专门的摆渡车,甚至开幕式也移至塞纳河举行。整体策略是依托现有资源办大事,追求简约而高效的办奥运方式。
举办奥运会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主办方需要在筹备过程中精细控制成本和有效管理资源。早期的奥运会筹办资金主要依赖政府资助,这导致了主办国的财政压力巨大。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引入了行业赞助和转播权竞标等商业化机制,成功实现了盈利,开创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新模式。随后的奥运会,如1988年汉城、1992年巴塞罗那和2008年北京,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还推动了城市的综合发展和提升了国际形象。但成功盈利的奥运会依然是少数,随着举办规模的不断扩大,奥运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从“为爱发电”到“商业变革”的转变,无疑标志着奥运会在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奥运会从最初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政府资助,逐渐演变为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全球盛事。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全球化,奥运会逐渐转变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平台,不仅在体育领域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也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和国际品牌建设的重要工具。
尽管如此,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实际经济效果仍然难以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举办成本的不断上升,奥运会的商业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巴黎奥运会的成功与否将不仅影响到奥运会自身的经济回报,也可能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重要的经验教训。在这一背景下,奥运会的商业模式势必需要不断演变,以应对新的经济现实和社会需求。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更是一个战略挑战,要求主办方在全球化、数字化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从古希腊时期的运动竞赛到现代奥运会的全球盛事,奥运会始终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而演进。正如古希腊的奥运会旨在促进城邦间的和平与合作,现代奥运会也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满足当代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未来的奥运会可能会在举办形式、经济模式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化。奥运会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一全球性体育盛事又将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在如此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你会选择怎样投资?
一起深入了解资深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认识金融市场,才可提高投资回报率。关注狂"思钱想后"栏目,紧密跟踪股市走势,寻找更多投资机会。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财富,更是一种洞察宏观经济的态度,见证社会演变与科技发展。我们一起,从大变局中看清发展趋势,希望从不确定中找到确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于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金融与经济对当今世界日益凸显的影响。以全面、理性的投资视角,洞察分析每一个趋势与机会,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高质量、更独特的金融投资观点。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场,让大众洞察金融经济的核心。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