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去年的12 月底,「羊毛党」的话题词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一名羊毛党利用平台机制漏洞,发起大量仅退款,由于其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而被判刑。
卫诗婕| 商业漫谈Jane's Talk | 播客Podcast | 国语| 2025年3月15号
315 特辑之「羊毛党」的前世今生
羊毛党案不仅仅是一起法律个案或是社会个案,就我过去几年对电商行业的跟踪,过去3 ~ 5 年中国互联网电商经历的混战中,商家和消费者的矛盾日益尖锐,双边的行为和习惯逐渐被平台重塑,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形。
「羊毛党」如何从一个中性词汇,演变成一种恶性的社会现象?
这个过程的背后,也穿插着一部中国电商变迁史。
有关电商生态的探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回顾一下商业漫谈的第3 期和第13 期节目,但今天我选择讨论的切面是:
在一个健康的消费社会,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双边信用如何建构。
过去多年来,商家侧的信用体系已经被平台建立的相当完善,但消费者的信用体系和行为规范约束却是一个很新的议题,也是一个更为敏感、更难处理的难题。
互联网电商平台作为生态的建构者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过去他们做出哪些努力和今日看来不理性的决断?
这一期我邀请了电商平台生态治理专家袁布一起探讨这个主题。
本嘉宾:袁布(电商生态治理专家)
本期Podcast Shownotes: ▼
03:42 涉案金额数百万元,「羊毛党」冲上微博热搜
04:00羊毛党,如何从一个中性词汇,演变成恶性的社会现象?
04:57 几个特征改变了:组织化、专业化、套利金额规模化
05:47 薅运费险:与快递公司合作,透过大量退货套利
07:29 中国电商变迁:从渗透时代到饱和时代
08:44 2018年开始,薅羊毛成风:零成本获赔付-单件商品拍100件
10:41 黑灰产藉由社群媒体扩散,形成分散而庞大的产业链
12:54 平台的奖惩机制是如何失效的?
13:26 2014 年,淘宝开始完善消费者保障体系
14:41 2018-2020,电商增速放缓,渗透见顶
14:13 疫情之后,商家治理越来越严,售后纠纷变主动赔偿
15:23 2021: 拼多多大量实施「仅退款」,各家平台跟进
16:22 中国电商走入「弯路」:「坚守可能失去市场」、「中国不缺供给」
海量激增的商家申诉,如何治理?
19:44平台甄别用户风险,后台提示商家
21:03 疫情后退货率上涨一倍,叠加恶意攻击,商家压力空前
22:15 多买、多试、多退,「已是不可逆了」
22:52 高风险族群的画像:损失厌恶、骇客爬虫、高频投诉
26:56 电商法49条的空白:消费者有不买的权利,商家有没有不卖的权利?
27:57 打击维权难:实操成本太高,羊毛党的特征是「小额、高频、大交易」
34:09 「店群」:走进一间房间,里面几千台手机
37:27 无货源的店铺:干一票就跑,早年还贩卖用户资讯
电商平台,双边信用的建构:
30:48双方的互信,是建构消费者信用体系的关键,也是难点
32:07 灭黑灰产帐号就像「灭蚊」,治标难治本
32:50 和网诈一样:动态博弈,攻防之间
正在松绑的「仅退款」:
40:46 隐私泄漏的恐惧: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喜欢「仅退款」
41:07 生态的分层治理:高评分的店家首先「松绑」
43:13 淘天的「(无条件)仅退款」,享年18个月
44:47 政策风向有明确的讯号:终止内卷,回归良性产业升级
46:33 「一天拦截下40 万笔恶意订单」
46:55 和闲鱼打通:恶意消费者的连结行为可追踪
电商平台的治理成本
49:05 「仅退款」是平台转移合规治理成本的一种狡猾方式
49:49 设定好奖惩机制是关键:鼓励错误行为会造成失序
52:41 中国电商的弯路,会使新目标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