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作为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年轻人,把原本以年为单位的Gap Year改造成以天为单位的Gap Day。这一个网络新词出现的背后,是年轻人职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工作压力的骤增。 Gap Day这个听上去离谱甚至有点好笑的卑微词语,不同人对此也看法不一。
在“速食”成为主流的视听传播时代,社会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信息。而应该探讨的深度,却永不止于话题或事件本身。我们一起,从社会发展中洞察有价值、有趣、有争论点的生活方式及现象。
狂呼社会研究所聚焦社会变革下不同的声音,向外延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独特的社会视角,引领大众感知社会的“人间百态”。
狂呼,为每一个社会现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讨价值的观点,始于洞察、终于启发。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Gap Year这个词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相当洋气,它指的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留出一年的空闲时间,或长途旅行,或义工服务,总之学生们在步入社会之前,一切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尽情去体验。
但是,"Gap Year"这个词落到最会玩梗中国网友手里,潘多拉的罪恶魔盒一下子就被打开。内卷社会下不配拥有Gap Year的年轻人,近期发明了一个新词:Gap Day。原本以年为单位的Gap,被改造成了以天为计量单位,一种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计量方式。
Gap Day已经是最初级的形态,现在大家连喝口水都得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在Gap,甚至白天享受不到Gap的乐趣,也可以把晚上临睡觉前刷小视频的欢乐时光册封为Gap Night 。慢慢地,中国年轻人已经形成了“万物皆可Gap”的离谱场面。
Gap Day在刺痛每一个打工人的神经同时,又全方位渗透进年轻人的生活,让人欲罢不能。精神状态日渐癫狂的网友们,把Gap的单位通货紧缩,从一天紧缩到一小时,从小时再紧缩到一分钟…如果再疯狂一点,还可以压缩成以秒为计算单位的眨眼,毕竟你每眨一次眼都是在偷偷休息了。
对于打工人来说,每走神一分钟都血赚不亏,积水成渊,再Gap一点点,老板发的工资就白拿了一大半。比如:中午12点,每个打工人短暂喘息的时间缝隙,站起来晃动嘎嘣作响的颈椎,或者去喝个咖啡提提神,还有带薪拉屎,是每个打工人从老板手中“偷工资”必备的技能,现在已有了更为国际化的称呼—“Gap Shit”。
而在Gap作为新鲜热梗在中文互联网横行霸道之前,最开始发明出Gap Day这个词的,是一群全力考研备考的考生。因为对他们来说,在这段为上岸冲刺的日子里,“休息”真的是奢侈品。用一位全校第一上岸985最卷文科专业的学生的话来说,“休周末的那群人全都没考上。”但这段卷生卷死的考研路上,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就是中途她给自己放了一天假,也就是属于她的Gap Day。那一天,她什么都不想干,也就真的什么都没干。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Gap Year往往遥不可及,但Gap Day踮踮脚还是能够到。但是,对于996的打工人社畜来说,Gap Day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就算人已经躺在马尔代夫沙滩椅上了,没处理完的工作和黏人的客户还是会顺着网线如影随行,海浪捶打着岸边的砂砾,工作也捶打着无处可逃的打工人。甚至在景区带着电脑,双手在键盘上翻飞的野生打工人已经成了新网红打卡点。生活被工作搅得稀碎,人在景区坐,脑子里还得想着工作那些事。
有的网友就认为,忙里偷闲根本不算休息,只能叫在被工作追打的过程中喘口气,只有能带给人正向享受的才叫休息,姑且才能被称之为Gap。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Gap能火起来,因为“纯粹”的休息越来越宝贵,Gap一下,无论是蒙头大睡,还是恣意玩耍,都是只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生活并不完全是工作和学习,但显然当代人已经背上了西西弗斯式的诅咒,“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推着工作的巨石上山,一路上还得提防这块石头是否随时会滚落。”
而一旦停下来就会遭受严酷的惩罚
“你要不努力,将来打算去路边捡垃圾吗?”
“不好好读书,就回家种地去吧!”
“你要考不上研,还能找到工作吗?”
对休息的愧疚感,让中国年轻人从小就悄然扎根,即使成为了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也难以认为休息是理所应当。在Gap Day之前,另一个火遍全网的近义词是“摆烂”。摆烂,通常指不想好好干了,蕴含着一种破罐子破摔,你能把我咋地的自我选择傲气。不能说它是个贬义词,但总透露着一股“不想努力”了的颓废之感。
Gap Day这个词爆火后,年轻人就仿佛给自己的不工作找到了更合理的借口:“这一天的休息并不是我不努力了,只是在为下一步努力做铺垫。”
但无论是Gap Day还是摆烂,本质都是休息。当我们使用这两个词来替代“休息”的时候,当代人对于休息这件事的负罪感便显露无疑。这也正是为何,有些人一看到Gap Day,就觉得反感,因为这个词会让人觉得,生活仿佛是死里逃生、夹缝里喘息的一场战争。休息有罪这件事,已经深入我们骨髓,网友们开玩笑提及的Gap Life,甚至可能也并不真的存在。毕竟,在日剧“重启人生”里面,女主去世之后,发现就连投胎都得步履匆匆,没个中场休息的时候,真是太可悲了。
在这种环境下,Gap Day这个听上去离谱甚至有点好笑的卑微词语,其实透露的是对好好休息、认真生活的渴望。在Gap这一天里,能肆意地享受生活本身,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已经足够美好了。卷赢和上岸固然很好,但不去和大家一起追逐同一个目标,过自己的日子,也是一种挺酷的选择。
观点1
Gap这种做法的出现,其实代表了一种新的职场态度,即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成功。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并尝试将工作和生活分开来看待。
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许多人感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使用Gap Day这种方式,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
同时,还有一些公司和企业也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并开始鼓励员工使用Gap Day。他们认为,只有让员工真正地感受到公司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推动公司的发展。
Gap Day的出现体现了当代职场人群对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追求,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工作和生活之间并不一定是对立的,它们可以互相促进和支持。只有让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观点2
社会中也有一些人持有质疑态度。他们认为,使用Gap Day可能会对工作造成影响,让工作进度变得更加拖延,甚至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有一些人担心,Gap Day可能会被滥用,成为一种逃避工作的借口。
而且,适当Gap是可以调剂一下无法宣泄的生活压力,但也绝不是适合每一个人。能选择Gap的前提,是在于你要确定在Gap中能学到什么获得什么,并且至少要拥有满足自己生活的一定储备资金,不然Gap不光不会带来正向反馈,反而会带来后续更加严重的精神焦虑。
Gap Day虽然带着放空与休息的期望,但又并未真正消解休息的"负罪感",只是向现实屈服折中的产物。尽管许多人在小红书分享自己的Gap Day,希望用积极的态度掌控生活与休息的节奏,但也有人认为Gap Day不仅不能实现有效的放松,反而代表着一种持续紧绷的奋斗文化,是在持续传播焦虑。每天按时工作学习,在休息日时听音乐、吃饭、看电影、旅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图景,而在Gap Day的名义下,变成了生活中的小确幸,这像是一场倦怠社会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