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由颜宁领衔的年轻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在科研的道路上,除了耀眼的科研成果外,颜宁深深感慨,女性在科学界面临着重重困境。在学术界,存在着对科学家性别上的“刻板印象”以及“性别歧视”,只要是女科学家,在科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被其性别所困扰。
在“速食”成为主流的视听传播时代,社会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信息。而应该探讨的深度,却永不止于话题或事件本身。我们一起,从社会发展中洞察有价值、有趣、有争论点的生活方式及现象。
狂呼社会研究所聚焦社会变革下不同的声音,向外延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独特的社会视角,引领大众感知社会的“人间百态”。
狂呼,为每一个社会现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讨价值的观点,始于洞察、终于启发。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在大家的印象里,一提起“科学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一个严谨、不苟言笑的形象。但在清华大学,却有一位集实力与美貌于一身的“女”科学家,深受学生们爱戴。由颜宁领衔的年轻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初步揭示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
中国央视“开讲啦”节目,曾经邀请了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作为分享嘉宾。一上台她即语出惊人,提出“为什么要在女科学家前加个女字”的质疑,引起全场观众强烈欢呼。她表示科学的世界对性别没有偏向性,认为每个女孩子都应该遵从内心,勇敢做自己。科研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产生疗法长路漫漫,她建议每一位女性都要给自己做好定位,对每一个选择负责。
有趣的是,取得如此大科学成就的她,却不像大众对科学家固有形象般严肃、不苟言笑。相反,打扮时尚、风趣幽默的颜宁深受学生的喜爱,被奉为“学术女神”。平日里她也以科研和教学为主,把长发扎成马尾不施脂粉,有时还会穿着印有清华字样的连帽衫,一眼乍看就像个大学生的模样。此外,也曾有学生问她,论成就地位,她不亚于电视剧“欢乐颂”当中的安迪,但为什么每天工作14小时却和安迪获得的薪酬相差甚远?在颜宁的角度,她认为金钱是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而真正区别于每个个体之间的本质差异,是给世界留下了什么、创造了什么。
在科研的道路上,除了耀眼的科研成果外,颜宁还深有感慨,女性在科学界面临着重重困境<br>在学术界,存在着对科学家性别上的“刻板印象”以及“性别歧视”,只要是女科学家,在科研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会被其性别所困扰。因性别而产生的不公是结构性的,它存在于女科学家学术生涯中的每一阶段。而“性别偏见”,往往是女科学家们遭受不公的重要原因。
不仅是在当今社会,早在2015年,就曾有一篇研究发表了题为“科学仍然被视为男性的事业:基于性别偏见的国际研究”的文章。其表明,在世界各国内,“科学是男性的事业”这种刻板印象非常普遍。即使是在所谓性别平等的国家,科学家是男性的刻板印象也普遍存在,科学总是习惯性地与男性关联在一起,这样的偏见导致了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常常被贬低、被忽略。 1993年,美国科学史家玛格丽特·罗西特/Margaret Rossiter在“科学界的玛蒂尔达效应”一文中提出了“玛蒂尔达效应”一词,专门用以指称很多女性科学家的成就得不到正名,也未被历史赋予合理的地位的现象。在中国,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女性研究者在高校中总体所占比例由37.35%上升到了2015年的48.71%。从单纯的数字来看,说女性不适合学术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实的。那么是什么让人们产生了女性在学术界地位弱势的印象呢?从女性研究者各职称比例来看,2015年,女性在中国高校中无职称(54%)、初级(57%)和中级职称(54%)三个等级上的数量都比男性要多,但在副高级(副教授)上男性研究者数量(55%)开始超越女性(45%),而正教授级别上女性的比例更是陡然降到30%。
颜宁认为,“女”科学家的说法带有“不尊重”的含义,这是一种歧视。这种表述的感觉就像是,你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别人没有看见,却一眼看见的仅是你的外表。但科学的世界,对性别不应有偏向性。她补充分享,自己曾去参加瑞典结构生物学全国会议,那里汇集着全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前往进行主题报告的分享。报告人里竟然有一半是女生,让她非常惊讶。在中国,科学独立研究所中女性的比例的确很少,但在瑞典这个比例却高达50%。此外,很多国际学术会议也会有一个要求,就是女性演讲者的比例不能低于20%,而在美国科学院的华裔院士中,女性的比例更是要高于男性。
在颜宁回到清华大学后,她也担任了长达5年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主席。在她面试的过程中发现,女孩子不管从知识还是表达上,都表现好极了。但她回想在科研路上,当读到博士后或者进入到独立科研工作阶段,女科学家却少之又少。她坦言,自己曾培养了一个女学生,非常优秀并且研究成果已经到了尾声。但有一天,女学生却前来告知,自己不想再研究下去,担心错过社会招聘的时机以后找不到工作。经过颜宁三番四次的劝阻,最后女学生还是选择放弃科研,踏上社会招聘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女生博士毕业时,刚好是成家、生子的高峰时期,而这一切都会给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颜宁认为,而作为女生,我们应该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选择做全职妈妈也好,或文职人员都没问题,但每一个选择都必须是经过思考后作出,而不应该是屈服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而作出的“被动”选择。狂呼媒体曾有一文“张桂梅老师和她的女子高中,用13年改变2000名农村女孩命运!”揭示了张老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全免费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以为农村的女生免费提供教育及配套设施。这举动的背后,正式张老师多年实地家访后发现当地重男轻女严重且普遍、贫困而做出的决定,希望能从教育的源头改变女性未来的命运。
科研做得好不好,与一个人的性别并无直接关系。对于如何改变科学界这种性别不平等状况,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发展促使更多本科女性毕业生走上科学与工程学道路的项目、建立聘用前消除潜意识偏见的培训委员会、规范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薪水和培训途径、鼓励类似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韩特学院的女性职业发展计划、发展帮助女性获得家庭和工作平衡的计划等等。希望有一天,每一个有志于科研事业的人都能尽情发挥其才能,即使她是一名女科学家。
观点1
“重男轻女”思想,让女性倍感压力从而影响人生规划。在颜宁分享后,有一位学生代表坦言,自己出生在中国广东一个沿海城市,父母对重男轻女的家庭观念很重,而这一家庭观念让她感到非常大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开始面临父母逼婚、结婚生子的常规道路影响。而进入职场后,对外更是称她为“女创业者”、“女技术宅”,处处充满着对性别的偏见。
“重男轻女”思想在社会中存在时,往往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她们的人生规划。这种思想强调男性在社会地位、职业选择和家庭传承方面的重要性,而相对地贬低女性的地位,这可能产生以下影响:
作为女性,在家庭和婚姻方面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压力。社会上的“重男轻女”观念可能导致女性在婚姻中被期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而在职业上的追求则受到限制。女性会感到需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艰难的“二选一”抉择,从而在人生规划上感到迷茫和焦虑。另外,女性还可能面临职业选择上的限制和压力。由于“重男轻女”思想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一些高地位、高收入的职业,女性在选择职业时可能受到限制。这会使女性感到只能从事某些特定类型的工作,而对于其它职业的追求被阻碍,从而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此外,“重男轻女”思想也可能影响女性的自尊和自信。不断受到这种思想的贬低和偏见,女性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导致自信心的下降。这可能使她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时感到更大的困难,甚至放弃一些本应追求的机会。
针对“女”科学家领域,重男轻女的思想甚至会导致女性被社会贴上“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标签,从而影响女性选择科研职业的决策。社会对女性更多地被强调的是家庭角色和外貌身材,而不是职业发展,这一切都可能让女性在追求科学事业时感到压力和困难。而在职业发展上,社会上对于女性科研角色模型、薪酬以及相关支持体系上仍不完善,使女性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随着社会观念的逐渐演变和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努力被投入到打破这种思想的束缚。科研界开始认识到多样性对创新的重要性,许多倡导性别平等的举措也得以推广,包括鼓励女性参与科研、创建平等的工作环境以及提供性别平等的机会。在科研路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科学家的男女性别比例产生了影响,但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希望能够逐步减少这种影响,为更多优秀的女科学家创造公平的机会和环境。
观点2
但也有另外一个声音认为,相比女性,男性迫于社会压力其所面临的选择更少。
有学生代表认为,女性其实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特别是在一个有着哥哥的混合家庭中。男性从出生开始,家庭便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在社会角色扮演、职场发展规划中,都带着深刻的“男性偏向”。因此,男性很大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会因家庭、社会责任而作出让步,比如:顺应父母安排去考公务员。在一定程度上,正因为男性在家庭中的妥协,才让家庭中的另外一个女性妹妹,有了更多的人生、职场选择。
在社会上,男性和女性分别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和期望,这些压力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差异。
男性可能面临的压力包括:
经济责任- 男性通常被期望在家庭中承担经济支持的角色,为家庭提供稳定的收入。这可能导致一些男性感到压力,必须承受工作和职业发展的挑战,以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
社会期望- 男性可能在社会中面临对自己的期望,例如要显示出自信、坚强和领导力。这些期望可能导致一些男性在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感到压力,因为他们可能不愿表现出脆弱或寻求帮助。
职业竞争- 在某些行业和领域,男性可能感受到更大的职业竞争压力,因为他们可能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女性可能面临的压力包括:
外貌和身材- 女性通常受到社会对外貌和身材的强烈关注。她们可能感到压力去符合社会对美的标准,这可能会影响她们的自尊和自信。
职业与家庭平衡- 女性常常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这可能导致她们在职业发展和家庭责任之间感到压力,难以做到两全其美。
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可能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压力,被期望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温柔、体贴和依赖的特质,这可能限制了她们在不同领域的发展。
而对于有男性、女性混合的家庭而言,哥哥的存在可能改变了家庭内的性别动态。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观念下,男性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期望,但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这可能包括对妹妹的照顾、支持和保护。因此,哥哥可能会在家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妹妹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以实现家庭中的平衡。
其次,哥哥的社会关系网络和资源可能对妹妹产生积极影响。在家庭外部,哥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建立社交关系、获取信息和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兄妹之间的互惠关系传递给妹妹,帮助她在学校、职场等领域获得更多机会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父母可能试图通过关注哥哥和妹妹的平等来弥补重男轻女观念带来的不公平。在努力平衡对兄妹的关注时,父母反而会给予妹妹更多机会,以强调家庭内的平等和公平,从而帮助妹妹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