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禁止兒童使用社交媒體,背後的“成癮產業化”不可忽視

澳洲政府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背后的“成瘾产业化”不可忽视

發布日期:

想法 Ideas 文化 Culture


要点:
随着数字时代的迅速发展,“儿童是否应该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背后是科技公司为了最大化利润,推出各类功能,“沉浸式”地使用户越来越难以自拔,从中获取巨额收益,打造出一条成熟的“成瘾产业化”商业模式。

在“速食”成为主流的视听传播时代,社会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信息。而应该探讨的深度,却永不止于话题或事件本身。我们一起,从社会发展中洞察有价值、有趣、有争论点的生活方式及现象。

狂呼社会研究所聚焦社会变革下不同的声音,向外延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独特的社会视角,引领大众感知社会的“人间百态”。

狂呼,为每一个社会现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讨价值的观点,始于洞察、终于启发。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近日,澳洲政府宣布计划在今年通过立法,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旨在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们已经步入了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社交媒体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一个禁令是否能真正意义上产生积极效果,还是会带来反作用,对儿童造成更为深远的负面影响?如何看待社交媒体背后,科技巨头利益驱动下的“成瘾产业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限制年龄仍为未知数
9月10日,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在首都堪培拉对外宣布,政府计划在2024年底前提出一项“关于社交媒体使用最低年龄限制”的立法草案,并启动相关立法程序。此外,政府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展开与年龄相关的验证试验。

根据这一提案,澳洲计划禁止特定年龄以下的儿童注册社交媒体平台,并要求相关的社交媒体公司在允许符合规定年龄的儿童使用其平台之前,必须获得其家长的同意。虽然具体的年龄限制尚未最终确定,但政府正在重点考虑将限制年龄设定在14至16岁之间,而他个人更倾向于将16岁定为允许访问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媒体的最低年龄。

对此澳洲政府强调,这一由联邦政府主导的立法旨在保护儿童免受网络伤害,并协助父母应对网络风险。此外,这项立法也是政府持续努力保护年轻人免受网络伤害的重要一环。

阿尔巴尼斯指出,“社交媒体使孩子们远离现实中的朋友和家人,剥夺了他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危害了身心健康,也让家长们感到担忧。我希望看到孩子们能放下电子设备,去足球场、游泳池或网球场活动,希望他们能与真实的人进行真实的互动。澳洲的年轻人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与他们及所有澳洲父母站在一起,共同守护我们的孩子! ”

澳洲通讯部长也对此表示,作为母亲和通讯部长,她深刻理解父母对于有害网络环境和儿童沉迷社交媒体的深深担忧。她强调,政府还将要求大型科技公司承担更多责任,因为社交媒体平台和线上服务对用户安全负有的重大责任,不可避而不谈。

提案宣布后,有61%的澳大利亚民众支持政府禁止17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民众也对此有不同的声音:“这提案很好,但我也认为父母需要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让政府为他们做这件事”、“这一提案事实上是侵犯了儿童的人权”、“我非常怀疑政府是否真的关心儿童在使用社群媒体,还是更关心更深层次的东西。”

事实上,除了澳洲,美国和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都已针对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或社交媒体平台,作出了对应的政策或平台使用限制。随着数字时代的迅速发展,过去“儿童是否应该使用社交媒体”本该是作为家长的责任,如今却已经演变为一个全球性政府介入的问题。

从家长责任到国家政策:共同应对新挑战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和普及,全球范围内的生活习惯和互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下的年轻人几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依赖于社交媒体,新闻资讯、分享个人动态或参与各种在线讨论和活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核心平台。

在过去,关于儿童是否应使用社交媒体的决策本应由家长负责。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对儿童的巨大吸引力,许多家长面临管理上的挑战。这种情况在实际中表现为许多孩子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导致了诸多负面影响。

据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在社交媒体上的平均使用时间达到了3至4小时,这种过度使用与他们的学业成绩下降、睡眠质量差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有着显著关联。甚至,30%的青少年因社交媒体使用过度而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症状。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许多国家开始纷纷釆取行动,推出限制政策以应对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
今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签署了一项州议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该州不满14岁居民不得开设社交媒体账号、14岁以上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开设社交媒体账号需要获得家长同意。据相关资料显示,一旦付诸实施,这将是美国迄今最严厉的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法律之一。

欧盟委员会也在今年5月宣布,已根据欧盟“数字服务法案”在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启动对社交媒体平台“Meta”和“Instagram”的调查程序。欧委会认为社交媒体”的算法、界面设计等存在风险,系统可能会利用未成年人的弱点和缺乏经验等特点,导致未成年人成瘾,被平台内容和算法吸引、无法轻易离开,导致其逐渐脱离现实生活。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网信办研究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计划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从一开始的手游、视频观看应设定为“青少年模式”到覆盖范围一扩再扩,足以显示政府对此的介入力度。

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正纷纷推出针对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政策,旨在加强对儿童网络安全的保护。这一趋势标志着政府在儿童网络保护领域的干预力度日益加大,反映出对社交媒体对儿童潜在影响的高度关注。

但是,尽管政府介入旨在保护儿童的网络安全,实际情况却表明,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不仅复杂多样,不仅涉及社会和政策等多个层面,还涉及每个家庭内部具体千人千面的现状。面对这些挑战,单纯依赖政府的立法干预可能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

作为家长,或许也应该深思熟虑,积极参与到儿童的网络安全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的经历,同时教育孩子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网络威胁。家庭内部的网络安全管理同样重要,家长可以设置适当的网络使用规则,确保孩子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成长。只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复杂挑战,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此外,澳洲近期提出的相关提案进一步揭示了这一问题背后潜藏的利益驱动。该提案不仅反映了政府在儿童网络保护方面的强力干预,还突显了政策制定背后所面临和科技巨头间复杂的利益博弈。

社交媒体背后的“成瘾产业化”
澳大利亚官员指出,“有证据表明,过早接触令人上瘾的社交媒体正在对我们的孩子造成伤害,这与香烟或酒精的危害并无本质区别。”

在Facebook和TikTok等平台上,内容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平台上的信息常常以视觉和感官刺激为主,容易引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问题和情感依赖。例如,Facebook和TikTok上的大量内容,包括完美无瑕的照片和成功的生活方式,极大可能会让儿童和青少年感到焦虑和自卑。他们常常会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内容作比较,从而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这种持续的比较和压力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或会引发焦虑和抑郁症。

有专家对此指出,科技巨头公司之所以如此“刺激”用户,在于它的商业模式深度依赖于用户,尤其是年轻人。他们通过复杂的算法和设计手段,旨在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和互动频率,从而提升广告收入和平台盈利。这种以用户成瘾为基础的盈利模式,牵动着他们的每一处利益。

“制造这些产品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巨头公司,都是带着吸引人的目的在操作。他们竭尽所能保证的并不是我们的幸福,而是确保我们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在他们的产品、程序和软件上。他们的核心目标就是:打造一款让人们用得停不来而有利可图的产品,而不是一款因人们喜欢而有利可图的产品。”专家补充表示。

科技公司为了最大化利润,往往会优化其平台的各类功能,以引导用户更长时间地沉浸在社交媒体中。这种“沉浸式”设计不仅使用户越来越难以自拔,也将儿童作为主要的目标群体,从中获取巨额收益,打造出一条成熟的“成瘾产业化”商业模式。

而最为讽刺的是,很多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创造了科技产品,却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
曾参与创立Facebook的首任总裁西恩·帕克/Sean Parker却是拒绝使用Facebook的头号支持者。 Parker形容,“Facebook就像是要每隔一段时间给用户一点多巴胺,用户就会像上瘾般不断在平台上留言、按赞。换句话说,Facebook就跟垃圾食物一样,使用社群媒体时马上可以得到满足,但得到的一切都很虚幻。此外,用户乐衷分享能引起公众共鸣或者激发相关情绪的内容,这种恶性循环会驱使人们不断分享自己认为能够获得他人认同的贴文。而这一切,都是虚幻的。”Parker不仅自己不用Facebook,也禁止自己的小孩使用,并建议大众也尝试开始戒掉使用社交网站。

类似地,Bill Gates/比尔·盖茨也对自己三个孩子的科技使用行为进行严格管控。他规定,直到孩子们年满14岁之前,他们不得使用手机。在家庭聚餐期间,他更是坚决禁止孩子们使用手机,以确保家庭时间的质量。同时,他也严格要求孩子们在睡前不使用手机,以保障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尔·盖茨多次强调,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孩子们建立健康的科技使用习惯,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儿童因年龄较小,普遍不具备信息辨别、筛选的能力。通过此次提案,澳洲政府不仅试图为儿童设定更为严格的社交媒体使用标准,也在呼吁大众对科技公司行为进行更为深入的审视。政策的提出强调了需要在技术进步和用户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以确保儿童的成长环境不被商业利益的驱动所侵蚀。这一举措不仅可能会成为其他国家的参考,还可能促使全球范围内对社交媒体平台商业模式的更大审查和改革!

观点1

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交媒体的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其在儿童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也不断提高。然而,政府对儿童社交媒体使用的全面禁止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现预期效果,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事实上,尽管政策旨在遏制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趋势,但实际效果却可能非常有限。儿童总是能找到各种方法绕过这些限制,从而继续接触社交媒体。例如,尽管一些国家实施了严格的年龄验证措施,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依然通过伪造年龄信息、使用家长账号等方式继续使用社交平台。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美国约有30%的未成年人通过伪造年龄信息成功注册了社交媒体账户,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政府的“介入政策”实施效果并不如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完全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不如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其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实际上,社交媒体对儿童的“知识启蒙”方面有不可替代的效果。许多儿童通过社交媒体学习到了实用的技能或获取了有价值的教训。例如,在Facebook、Tiktok等平台上,有无数视频创作者提供了如何使用电炉的教学视频。一些青少年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会了如何进行简单的家电使用,虽然有时会因操作不当出现导致自己受伤的问题,但这些经历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从而去掌握正确的方法。

如果完全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他们将缺乏辨别“正确与错误”的机会。社交媒体就如同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尽管其中有大量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但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通过实际的接触和尝试,儿童可以在错误中学习,逐渐形成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比如,某些教育内容可能初看不完整或存在错误,但通过亲身实践和不断纠正,他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哪些信息是准确的,哪些是需要质疑的。这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有助于儿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据一项研究显示,当儿童被禁止使用某些网络平台时,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往往会激增,促使他们寻求绕过限制的方法。据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约70%的青少年表示,他们在面对限制时会变得更加渴望尝试被禁止的内容,进而釆取隐蔽手段绕过家长的监控。这种“反弹效应”不仅使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加深,还可能导致他们在未受监管的环境中进一步暴露于网络风险中。

尽管社交媒体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它也能为儿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与其试图完全禁止儿童使用社交媒体,不如探索如何在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教育潜力。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封杀”,否则可能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出现。

观点2

儿童过早接触社交媒体确实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其中包括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网络霸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隐私泄露等问题。

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的良莠不齐是一个显著问题。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未经验证的内容,尤其是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例如,2019年,有关“神奇减肥饮品”的虚假广告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这些信息声称可以快速有效地减重,但实际上,这些饮品往往含有大量不健康的成分,如高糖分和化学添加剂。儿童接触到这些虚假健康信息后,可能会盲目跟随,从而影响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虚假信息不仅误导儿童,还可能影响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过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担。平台上的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内容变化多样,常常导致儿童感到焦虑和压迫。据一项2017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信息的过度流入和社交比较会导致他们产生低自尊和焦虑症状。特别是在节假日或特殊事件期间,社交媒体上大量的照片和更新可能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不满,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这种情况在接触社交媒体过早的儿童中尤为明显,他们尚未具备处理这些信息的成熟能力。

网络霸凌,也是儿童过早使用社交媒体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社交媒体的匿名性和虚拟性,欺凌行为往往更为隐蔽和难以监管。 2018年,美国一名13岁的女孩因为在社交媒体上遭遇持续的辱骂和威胁,最终选择了自杀。网络霸凌的隐蔽性和受害者的沉默使得这种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受害者可能因为羞耻感或害怕报复而选择沉默,这种长期的心理创伤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而更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隐私泄露在儿童这一群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风险。儿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时,往往没有足够的网络安全意识。许多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了他们的家庭住址、学校和其他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被恶意用户或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导致身份盗用、诈骗或其他安全问题。儿童在未充分了解网络安全的情况下,过度分享个人信息使他们面临的安全风险显著增加。

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平台的算法设计也会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平台通常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推送个性化内容,而这种算法可能会加剧儿童对特定内容的依赖。有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平台的推荐算法可能不断推送暴力、极端或低质量内容,导致儿童对这些内容的过度依赖。这种依赖不仅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还可能导致他们形成不健康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以上种种危害儿童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还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和社会需要釆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儿童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健康和安全。

 

在“速食”成为主流的视听传播时代,社会每天都在产生大量信息。而应该探讨的深度,却永不止于话题或事件本身。我们一起,从社会发展中洞察有价值、有趣、有争论点的生活方式及现象。

狂呼社会研究所聚焦社会变革下不同的声音,向外延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独特的社会视角,引领大众感知社会的“人间百态”。

狂呼,为每一个社会现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讨价值的观点,始于洞察、终于启发。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返回博客
1 / 8
  • SiPhox開發微型硅光芯片血液檢測系統,創新性實現在家驗血

    SiPhox开发微型硅光芯片血液检测系统,创新性实现在家验血

    SiPhox Health正在通过一种创新的基于硅光子芯片的血液检测技术,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家中便捷地管理病情。该设备大小类似于一台咖啡机,能够精确检测20种不同的生物标志物,极大简化了检测流程,使患者无需离开家门便可完成检测。

    SiPhox开发微型硅光芯片血液检测系统,创新性实现在家验血

    SiPhox Health正在通过一种创新的基于硅光子芯片的血液检测技术,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家中便捷地管理病情。该设备大小类似于一台咖啡机,能够精确检测20种不同的生物标志物,极大简化了检测流程,使患者无需离开家门便可完成检测。

  • AI與量子計算:誰將引領未來科技?

    AI与量子计算:谁将引领未来科技?

    多年来,科技公司多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于量子计算机,寄希望于它们能在金融、药物研发、物流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学领域,这种期待更为强烈,因为量子力学的独特效应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I与量子计算:谁将引领未来科技?

    多年来,科技公司多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于量子计算机,寄希望于它们能在金融、药物研发、物流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学领域,这种期待更为强烈,因为量子力学的独特效应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金剛石晶片的崛起,或引發全球AI半導體競爭新角逐

    金刚石晶片的崛起,或引发全球AI半导体竞争新角逐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加快金刚石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步伐,并将其视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材料。从高效能晶片散热解决方案到量子计算和光电应用,金刚石的潜力被各大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看好。

    金刚石晶片的崛起,或引发全球AI半导体竞争新角逐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加快金刚石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步伐,并将其视为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材料。从高效能晶片散热解决方案到量子计算和光电应用,金刚石的潜力被各大研究机构和企业广泛看好。

  • “微塑膠”成科學界關注焦點,或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微塑胶”成科学界关注焦点,或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塑胶制造、加工和拆卸的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塑胶废料。这些废料往往被不当处置或遗弃,经过时间的推移,这些废弃塑胶在风力、雨水等自然条件下分解成微塑胶颗粒,进入土壤和水体。

    “微塑胶”成科学界关注焦点,或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塑胶制造、加工和拆卸的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塑胶废料。这些废料往往被不当处置或遗弃,经过时间的推移,这些废弃塑胶在风力、雨水等自然条件下分解成微塑胶颗粒,进入土壤和水体。

1 / 4
1 / 4
  •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在变革中的抉择:当今大环境下如何实现职业规划与人生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生价值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每个人对于“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时的快乐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则看重长期的进步和自我超越。

    在变革中的抉择:当今大环境下如何实现职业规划与人生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生价值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每个人对于“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时的快乐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则看重长期的进步和自我超越。

  •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再见爱人:探索现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纪实观察节目“再见爱人4”邀请黄圣依、杨子,麦琳、李行亮,葛夕、刘爽三对情感关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纪实观察”为切口,呈现出不同婚姻样本在亲密关系中的挣扎与甜蜜、桎梏与觉醒。

    再见爱人:探索现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纪实观察节目“再见爱人4”邀请黄圣依、杨子,麦琳、李行亮,葛夕、刘爽三对情感关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纪实观察”为切口,呈现出不同婚姻样本在亲密关系中的挣扎与甜蜜、桎梏与觉醒。

  •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抖音短剧新风潮:中老年人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为主角的抖音短剧“闪婚五十岁”、“金榜题名之母凭子贵”、“人到五十,闪婚霸总”等等登上热度榜单。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当下短剧创作的“新流量密码”。

    抖音短剧新风潮:中老年人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为主角的抖音短剧“闪婚五十岁”、“金榜题名之母凭子贵”、“人到五十,闪婚霸总”等等登上热度榜单。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当下短剧创作的“新流量密码”。

  • 京東楊笠事件背后:愚昧的社會何去何從?

    京东杨笠事件背后:愚昧的社会何去何从?

    临近双十一,没想到第一场公关战就炸在了京东身上。而更万万没想到的是,翻车的点不是价格,也不是带货主播,而是更尖锐更为敏感的“男女性别”话题,还把脱口秀演员杨笠推向了风口浪尖。

    京东杨笠事件背后:愚昧的社会何去何从?

    临近双十一,没想到第一场公关战就炸在了京东身上。而更万万没想到的是,翻车的点不是价格,也不是带货主播,而是更尖锐更为敏感的“男女性别”话题,还把脱口秀演员杨笠推向了风口浪尖。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