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这一首次月背釆样任务,对深空探测、探索太空奥秘、拓展人类生存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引发多个领域的变革,塑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会结构。我们一起,从科技创新中洞察社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创新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独特、前瞻的科技视角,洞察科技时代下涌现的“创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术塑造我们的未来,为大众捕捉科技商业先机,探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2024年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从月球背面升空,携带着宝贵的月球样品。经过约6分钟的3000牛顿发动机工作,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的环月轨道。这标志着人类探索月球的一个历史性时刻,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釆样并开始了回家的旅程。
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阿波罗环形山完成釆样工作后,于当天早晨重新起飞。这也是人类航天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进行釆样返回任务。如果一切顺利,嫦娥六号将在6月底重返地球。
月背采样任务克服多重挑战<br data-mce-fragment="1">嫦娥六号的首要任务是在月球背面首次釆集样本并安全带回地球,这将有望揭示关于我们最近的邻居、我们自己的星球以及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内幕,同时也是更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的奠基石。
这艘探测器已成功着陆在人类此前未曾到达的月球背面。约一个月后的发射,中国至今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的探测器接触到了月球表面,嫦娥六号飞船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四部分组成。
嫦娥六号探测器通过钻取釆样装置、表面釆样装置、表面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设备,釆用深度钻取、浅层钻取,以及挖土、夹土等方式,釆集月球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据相关资料显示,钻取和表面釆样的重点各不相同。钻取需要釆集一定深度的月球表下层样品,力求让釆样装置釆得更深,以增加样品种类的丰富性。而表面釆样则是在一个区域内进行多次釆样,主要釆样目标是月球表面的风化层样品。两种“挖土”模式实现的技术途径、釆集的月球样品种类各有不同,科学价值也有所不同。
针对月球背面着陆区月壤特性,科研人员还对嫦娥六号釆样封装程序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釆样的控制算法和釆样策略,进一步提高釆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以增强月壤釆样效率、釆样能力和轨道工作可靠性。
在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了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釆样,并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按预定方式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在釆样和封装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在地面实验室根据鹊桥二号中继星传回的探测器数据,对釆样区的地理模型进行了仿真,并模拟釆样,为釆样决策和各环节操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智能釆样是嫦娥六号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通过钻取和机械臂表面釆样两种方式,分别釆集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釆样。此外,嫦娥六号着陆器配备的多种有效载荷如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和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等均正常开启,按计划展开了科学探测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钻取釆样前,月壤结构探测仪对釆样区地下月壤结构进行了分析判断,为釆样提供了数据参考。嫦娥六号着陆器还携带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等国际载荷,并顺利完成了相应的科学探测任务。此外,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安装在着陆器顶部,成为月球背面用于距离测量的位置控制点。
表面釆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成功展开了携带的五星红旗,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展示国旗。与地面起飞不同,嫦娥六号上升器没有固定的发射塔架系统,而是将着陆器作为“临时塔架”。在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顺利进入了预定的环月飞行轨道。
随后,上升器将与在环月轨道上等待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进行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在环月飞行,等待合适的返回时机进行月地转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再入大气层,计划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将嫦娥四号的月球背面着陆与嫦娥五号的月表釆样两项任务结合,增添了更多挑战。据路透社引述欧洲航天局技术官员尼尔·梅尔维尔-肯尼的话称,在月球背面着陆极为困难,因为缺乏视距通信,必须依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来控制正在发生的事情,或将流程自动化。
在过去,人类已经进行了10次月球釆样返回任务,但这些任务都集中在月球正面进行。在中国之前,没有其他国家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这片始终背对地球的表面充满了各种大小的陨石坑,地形崎岖不平。加上通信信号难以传达到月球背面,因此探测器在登陆时如何与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联系也是一大挑战。
与嫦娥五号的月面起飞相比,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起飞也是本次任务的难点之一。由于月球背面位置的特殊性,地球无法直接发送控制信号,形成了信号覆盖的盲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利用鹊桥中继卫星进行实时控制。尽管有了中继卫星的支持,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遥远距离仍然导致信号传输存在不可避免的延迟问题。
来自月球的样品非常珍贵,尤其是来自月球背面的样品更加神秘。自从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样品返回后,中国已将月球样品分发给上百个科研团队,取得了在月球形成、演化以及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成果,比如证实月球上最“年轻”的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推迟了月球火山活动的结束时间约8亿年。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取样并返回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月球背面与更为熟知的月球正面之间的差异。这次任务也将为科学家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演化提供重要数据,并推进中国的探月计划。
中国加速推进航天梦<br data-mce-fragment="1">今年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迈入了20周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探月工程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详尽勘测的漫长历程,从月面的观测到月背的探索,从遥感观测到样品的取回。在实现“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基础上,中国探月工程稳健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一直以稳健的步伐推进航天事业发展,这反映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实现了巨大增长。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开启了中国探月征程,踏上了奔月之路,获得了中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也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2010年,嫦娥二号的发射实现了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 2013年,嫦娥三号携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升空,圆了人们落月的梦想。 2018年,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嫦娥五号将1731克月球样品带回地球,持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在203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中,分别计划在2026年前后和2028年前后,中国将开始探索月球南极是否存在水资源,并计划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雏形,以实现2030年前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宏伟目标。
外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中国的航天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更为广泛。中国在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领域的稳步前进。法新社称,中国正在加速推进航天梦想,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政府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俄塔社指出,中国正在积极发展航天事业,涉足气象、通信、导航卫星以及月球探测技术,并实施小行星和火星研究项目。
另一项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嫦娥六号的交会对接并非对取回月球样本必不可少。然而,这项技术对宇航员登陆月球并返回地球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嫦娥六号任务的复杂性也验证了这一点。
去年,中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计划,计划将一对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几小时后返回绕月轨道并与另一宇航员会合。这些操作与嫦娥六号的轨道器、上升器设计相似,与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计划类似。
中国并不仅仅计划进行短期的月球探索,他们的野心更接近于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而非阿波罗计划。中国计划在2026年到2028年之间对月球背面的南极进行两次探测,包括探索使用3D技术打印月壤砖块,作为建造月球基地的先驱。
在科学方面,中国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以及系外行星探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太空科学研究主管本月透露了一系列旨在取得突破的任务,包括正在形成的卫星群,利用月球背面来克服地球干扰,以及收集来自早期宇宙的微弱信号等。
另一项任务是探索像地球这样的太阳系外行星,以及银河系中那些没有恒星和轨道的漫游行星。此外,对月球的探索能够获取关于太阳极地的第一手信息。
中国太空官员甚至提到了创建地球月球经济带,这表明,与美国等其他太空强国一样,中国正在探索太空计划的商业化。目前,中国的重点是在6月底之前让嫦娥六号将样本带回地球。未来,中国的太空样本之旅将由其宇航员在几年后完成。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釆样创造了人类纪录,这次任务将扩大中国在国际太空竞赛中的优势,并使人类登月目标更加接近。作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探月任务之一”,嫦娥六号任务对中国航天能力是一次关键考验,标志着中国在努力建设航天强国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嫦娥六号探月将改变太空探索格局,并产生长期的战略和地缘政治影响。
嫦娥六号探测器不仅携带了中国制造的装置,还搭载了包括法国氡气探测仪、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和巴基斯坦立方星在内的多种国际科学载荷。许多专家认为,嫦娥六号任务釆集到的样品将与国际社会共享,以进行深入分析,这与中国其他空间科学任务的数据分享方式相似。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嫦娥六号任务是建设性国际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