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通用汽车宣布将对其与上汽集团的合资企业进行重组,此举反映出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中国政府透过大规模补贴扶持本土汽车品牌,迫使多家外国车企撤出中国市场,通用汽车也面临着这一新挑战。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引发多个领域的变革,塑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会结构。我们一起,从科技创新中洞察社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创新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独特、前瞻的科技视角,洞察科技时代下涌现的“创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术塑造我们的未来,为大众捕捉科技商业先机,探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12月4日,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对外宣布,因中国市场的非现金支出和减记成本总额已超过50亿美元,将对其与上汽集团/SAIC Motor的合资企业进行重组。此消息公布后,通用汽车(GM)周三盘前股价下跌1.34%,每股52.94美元。
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补贴,积极扶持本国品牌汽车制造商,旨在使它们成为国内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策略迫使多家外国车企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过去六年来,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车企纷纷关闭或出售其在中国的工厂,并退出与本地企业的合资企业。如今,也是全球汽车巨头之一的通用汽车在中国消费者转向中国本土品牌后,所面临的最新挑战。
GM中国业务陷入困境
通用汽车表示,预计将对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进行价值减记,金额介于26亿至29亿美元之间。此外,该公司预计将花费27亿美元进行业务重组,其中包括关闭工厂、减少不获利的车型并优化投资组合。虽然通用汽车此前已宣布重组中国业务的计划,但并未透露具体的关厂细节。
通用汽车在声明中指出,“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我们专注于资本效率和成本控制,并与上海通用汽车/SGM密切合作,重塑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确保能在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我们即将与合作伙伴达成重组计划,预计2025年我们在中国的业绩将较去年有所改善。”此外,该公司表示,合资企业有信心在不需要新增现金投资的情况下完成重组。
通用汽车强调,“相信该合资企业能够在无需美国汽车制造商进行额外现金投资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重组。”大部分的重组成本将在第四季度作为非现金特殊项目费用进行确认,根据通用汽车提交的文件,尽管这些费用和减记将影响公司的净利润,但不会对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造成影响,这同时也是华尔街关注的关键财务指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过去,通用汽车逐步将中国市场打造为其全球业务的重要支柱。尽管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通用汽车依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玩家,并持续对其业务进行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通用汽车中国发展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浪潮中,尤其是汽车产业,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和转型。这个时期,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关口。
通用汽车于1990年代末期通过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上汽通用”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通用汽车在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其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当时,通用在中国拥有18家组装厂,仅次于北美的19家。
1997年1月,上汽通用浦东金桥工厂正式开建。仅仅23个月后的1998年12月,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便下线,标志着上汽通用旗下的产品正式进入市场竞争。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者,上汽通用自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 2001年,产销突破十万辆、2018年,年销量突破千万,到2020年,年销量更是突破两千万。
自成立之日起,上汽通用与中国汽车市场一起发展壮大,并通过别克新世纪、君越、GL8,凯迪拉克SLS、CTS,雪佛兰赛欧、科鲁兹等明星车型,结合现代化技术,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为一家国外汽车厂商,上汽通用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不仅见证了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获得了出色的销量成绩。同时,它也是技术的推进者。上汽通用在诞生的当天,也建立了泛亚研发中心。泛亚作为中国首家合资设立的专业汽车设计开发中心,专注于打造本土化的技术,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了整车及架构、造型设计和动力驱动系统的全过程开发能力。
近年来,在电气化领域,通用汽车也坚信“零排放”的未来。 2016年至2020年间,通用汽车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能源车,预计到2023年在华新能源车型总数将再翻一番。截至今年8月,通用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在中国累计里程已经超过1亿公里。为配合在中国新能源产品的陆续上市,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
但随着中国政府支持的本土汽车制造商竞争愈加激烈,再加上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观念发生代际变化,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业务已从盈利转变为亏损。
通用汽车中国业务和合资企业的股权收入在2014年和2015年曾达到超过20亿美元的高峰。然而,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市占率(包括其合资企业)自2015年的约15%骤降至去年的8.6%,这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跌破9%。这一数字自2014年达到高峰以来下降了78.5%。通用汽车旗下的别克、雪佛兰等品牌销量下降幅度超过了与上汽集团、五菱汽车等合资企业的销量下降。
在2023年之前,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唯一季度亏损发生在2020年第一季,当时因新冠疫情造成亏损1.67亿美元,另外在2022年第二季也亏损了8700万美元。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曾在2017年突破400万辆,达到顶峰,但到了2023年,其年销量几近腰斩。今年,通用汽车报告称,其中国业务的股本收入连续三个季度亏损,总亏损达到3.47亿美元,其中第三季亏损1.37亿美元。
与中国品牌竞争激烈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提供的巨额补贴和消费者对一系列新车型的热烈需求,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蓬勃发展,并迅速崛起为国内市场的主导力量,也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种政策和市场趋势使外国汽车制造商面临巨大压力,迫使它们撤出中国市场。过去六年来,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相继关闭或出售在中国的工厂,并退出了与本地企业的合资企业。
通用汽车无疑未能幸免于这种压力,并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巨大变革
今年前九个月,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亏损3.47亿美元,而2017年时,它曾实现过20亿美元的年利润。这一剧变反映了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衰退,并表明公司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根据另一份文件显示,通用汽车在宣布减记之前,将截至2023年底与上汽合资企业的股权估值为64亿美元。这一估值显示出合资企业的价值大幅下降,反映出该地区业务的获利能力已无法回到过去的水平,未来的发展仍将面临更多挑战。
但尽管面临来自中国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通用汽车仍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建立一个可盈利且可持续发展的业务。
在今年的8月,通用汽车的高层曾对外表示,尽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他们仍对在中国的业务前景保持信心。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Paul Jacobson强调,尽管目前情况艰难,通用汽车的中国业务仍然具备成为有价值资产的潜力,但需要进行重组以提高盈利能力。 “我认为通用汽车在中国可以盈利,这只需要我们做出一些调整。”
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推出了功能丰富且价格实惠的车型,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愈发加剧。过去十年中,通用汽车的中国业务从原本的盈利引擎逐渐转变为财务负担,这也让公司在投资者面前承受了更大的审查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通用汽车宣布将与上汽集团合作,或许会改变其在中国未来的业务结构
在摩根大通组织的一次汽车会议上,财务官Paul Jacobson强调,“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维持现金稳定,并在不依赖外部资金的情况下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亏损达到了1.04亿美元,这让该公司的高层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原本预期通用汽车能够在中国实现盈利。在中国,我们一直在积极减少库存,使生产与需求匹配,并降低固定成本,但显然我们所采取的措施还不够。 ”
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的重组计划,但坦言,“我们已经看到市场份额的急剧下降,价格竞争也异常激烈,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通用汽车未来如何调整策略以应对这一挑战,仍将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继续密切关注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重组策略,并观察其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调整自身运营模式。随着中国本土车企的崛起,特别是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品牌的迅速崛起,通用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土品牌不仅在价格上具备优势,还能提供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电动车型,这对于依赖传统燃油车型的外资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除了市场竞争的压力,通用汽车还需要处理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需求转变。电动车和智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车辆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汽油车型,而是更倾向于具有创新科技和更高性价比的电动车。这要求通用汽车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如果通用汽车能够成功地将其产品线转型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并且能够在价格上与本土品牌竞争,则可能会为其盈利回升铺平道路。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通用汽车要实现盈利转型,还需要克服其他内外部挑战。对此,企业的资金运作和成本控制变得尤为重要。通用汽车在中国的重组策略能否在不依赖外部资金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并带来足够的回报,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业绩表现。我们不仅要关注通用汽车是否能够扭转目前的亏损局面,还需要关注其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可持续性,这将成为评估该公司投资价值的核心指标。
在如此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你会选择怎样投资?
一起深入了解资深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认识金融市场,才可提高投资回报率。关注狂呼"思钱想后"栏目,紧密跟踪股市走势,寻找更多投资机会。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创造财富,更是一种洞察宏观经济的态度,见证社会演变与科技发展。我们一起,从大变局中看清发展趋势,希望从不确定中找到确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于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金融与经济对当今世界日益凸显的影响。以全面、理性的投资视角,洞察分析每一个趋势与机会,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高质量、更独特的金融投资观点。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场,让大众洞察金融经济的核心。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