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或接棒高盛成為Apple Card發行商

摩根大通或接棒高盛成为Apple Card发行商

發布日期:

商業 Business 狂呼金融 Convo Finance


要点:
Apple Card拟由摩根大通接手发卡业务,显示科技与传统金融在经历早期磨合后,正迈向更稳定互补的合作新阶段。

近年来,全球科技巨头纷纷跨足金融业。 Apple Card正是苹果/Apple与高盛/Goldman Sachs于2019年合作推出的尝试之一,但由于信用风险管理、获利结构与监管压力等问题,高盛始终难以在此业务上实现预期回报。

摩根大通/JPMorgan正与苹果展开深入谈判,有望取代高盛成为Apple Card的新发卡银行。若谈判落定,不仅有望改善Apple Card的营运效率,也可能为企业财务与数位支付合作开启新篇章。这场更换合作伙伴的转折,或将标志着科技与传统金融间寻求更稳定、互补模式的新阶段。

苹果杀入信用卡市场

继Apple Pay之后,苹果在2019年正式进军信用卡市场。 2019年3月26日,苹果宣布携手高盛与万事达卡/Mastercard,推出全新信用卡服务Apple Card,并在当年夏季面向美国用户开放。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巨头,苹果此次涉足金融领域,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据苹果介绍,Apple Card是由苹果自主设计并集成于iPhone的Apple Wallet应用中的一种创新型信用卡,用户可通过iPhone直接申请和管理,无需实体卡即可完成支付,并能自动记录消费商家、地点与金额,按颜色分类显示,界面简洁直观,使用体验延续Apple Pay的便捷性。

Apple Card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无卡号”,也就是说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卡号、CVV码或有效期限,用户拥有的iPhone本身就是一张“虚拟信用卡”。此外,用户的手机号码即是Apple Card的卡号。

为了吸引用户,苹果还设立了每日结算的“返现奖励”机制:使用Apple Pay付款可获得2%返现,购买苹果自家产品(如App Store、Apple Music)可达3%,而使用实体卡时返现为1%。此外,Apple Card不收取年费、国际交易手续费或滞纳金,还会根据用户账单智能推荐最佳还款方案。

不过,苹果所谓的“零费用”并不代表完全免除成本。 Apple Card仍会收取信用卡利息,其年利率根据用户信用情况在13.24%至24.24%之间,若未按时还款,虽不收取额外罚款,但应付利息将迅速积累。相比之下,中国如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年利率约为18.25%,略低于苹果的平均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苹果强调Apple Card是“由苹果重新定义的信用卡”,但苹果本身并无发卡资格。 Apple Card实际由高盛发行,依托万事达的支付网络,因此它更像是苹果与高盛联合推出的一款联名信用卡。

自2019年发布以来,Apple Card已积累约1200万用户,未偿还信贷余额达170亿美元。此外,苹果与高盛在金融领域合作愈发密切,陆续推出了Apple Pay Later分期付款服务以及Apple Savings储蓄帐户。但据高盛方面透露,然而,该项目并未为高盛带来预期利润,反而在消费金融业务中造成巨额亏损。尽管高盛与苹果已签订合作协议至2030年,但CEO戴维·所罗门在财报会议上也坦言,这一合作“可能提前结束”。

苹果高盛合作波折之路

有消息指出,Apple Card的推出过程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顺利。据两位曾参与该项目的前员工透露,苹果与高盛在合作初期存在明显文化冲突,尤其是在将苹果位于西海岸、以技术驱动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开发模式,融入高盛位于纽约、强调监管合规与盈利为重的银行体系时,双方出现了诸多摩擦。

苹果专注于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如简洁账单、即时返现等非传统信用卡功能,而高盛则更在意金融合规和控制风险。这种理念上的分歧导致Apple Card在开发阶段就屡屡受挫,包括账单周期设计、物理卡样式、用户协议内容等关键细节都花费了大量时间磨合。

早几年,曾披露一段趣闻。苹果CEO蒂姆·库克也曾参与Apple Card的早期测试,但由于其身份常被冒用,高盛将其标记为高风险申请人,最终竟拒绝了库克的申请,突显出金融系统与科技公司之间的信任鸿沟。

此外,有分析指出,苹果若希望将Apple Card推广至中国市场,面临不小挑战。高盛尚未在中国开设零售银行业务,而万事达也迟迟未能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更雪上加霜的是,2023年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认定苹果与高盛在处理客户争议及免息付款宣传中存在违规行为,合计罚款高达9000万美元,进一步动摇了外界对双方合作的信心。

相比之下,拥有更强全球个人金融网络的摩根大通,或许才是未来更具现实性的合作对象。在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持续加码数字金融领域布局的背景下,Apple Card的命运不仅关乎苹果的金融业务,更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

摩根大通即将接手Apple Card

据多位知情人士报导,摩根大通正在与苹果接近达成协议,拟收购这张联名信用卡的资产组合与相关业务。若交易成行,Apple Card的未来将迎来全新阶段,而高盛则可能结束其在零售金融领域的一场短暂实验。

这项潜在交易的核心不仅是品牌与产品的转移,更涉及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未偿贷款组合。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摩根大通之所以跃跃欲试,一方面是因为Apple Card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与品牌资产,另一方面,这笔交易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美国信用卡市场的霸主地位。作为全美最大的发卡银行,摩根大通旗下已拥有包括联合航空、亚马逊与星巴克等重量级联名卡,Apple Card若能纳入其中,将为其数位金融布局再添一块关键拼图。

与此同时,交易谈判也吸引了众多竞争者的关注。美国运通、Synchrony金融与巴克莱银行均曾短暂参与竞标,试图争夺这项资产。不过据相关资料指出,这些竞标方最终已相继退出谈判桌,留下摩根大通与苹果进行深度磋商。部分知情人士认为,摩根大通与苹果本就拥有密切的合作基础,例如在Apple Pay奖励与支付基础设施上的互通互信,这也使其成为最具接手潜力的选择。

对苹果而言,选择与摩根大通深化合作不啻为一场策略性的再定位。在过去几年中,Apple Card 的运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帐单处理混乱、客服投诉增加,以及高盛自身面临的亏损压力与监管罚款。苹果虽非发卡银行,但品牌声誉与用户体验始终受到牵连。未来若能由更具零售金融经验的摩根大通接手,苹果有望重新聚焦其优势所在,打造卓越的用户介面与数位支付体验。

对高盛而言,出售Apple Card业务有助于其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应对当前挑战。高盛自2019年大举进军信用卡市场,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功发行Apple Card,视其为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的关键步骤。然而,快速扩张的信用卡业务加之严格的会计准备金要求,使高盛陷入困境。据消息人士称,所罗门面对合作伙伴对消费业务的质疑和不满,决定剥离信用卡业务,部分原因是担忧经济衰退期间的贷款损失风险上升。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的信用卡贷款总额达到205亿美元,该行也在将通用汽车信用卡业务出售给巴克莱银行。

然而,这笔交易也并非毫无风险。据悉,摩根大通在谈判中试图争取以折扣价格收购Apple Card资产,原因在于部分贷款组合属于次级信贷,违约风险较高。此外,苹果过去曾要求高盛向所有用户在同一天出具帐单,导致客服量剧增、运营效率低下。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摩根大通以其较高的自律性著称,只有在Apple Card的关键运营问题获得适当调整的前提下,才会签署收购协议。

这场围绕Apple Card的接棒风波,其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科技能否撼动金融的深层试验。高盛的退场提醒我们:科技巨头进入传统金融领域绝非易事,金融业的风控、合规与风险管理需要更深层的结构性理解与经验积累。摩根大通的强势接手,则反映出传统金融巨头在数位转型浪潮中仍具备强大整合与适应能力。未来的金融竞争,或许不再是科技对抗银行,而是彼此深度融合后,谁能在服务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点。

狂呼金融 Convo Finance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信息分享目的,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返回博客
  • QCOM高通財報,業績相對平淡

    QCOM高通财报,业绩相对平淡

    高通公司本季度业绩相对平淡,收入端的超预期主要来自于旗舰新品的提前发布。至于本季度利润端的回落,主要是受公司计入57 亿美元的递延税资产准备金影响。若剔除该影响,公司本季度的净利润约为26 亿美元。

    QCOM高通财报,业绩相对平淡

    高通公司本季度业绩相对平淡,收入端的超预期主要来自于旗舰新品的提前发布。至于本季度利润端的回落,主要是受公司计入57 亿美元的递延税资产准备金影响。若剔除该影响,公司本季度的净利润约为26 亿美元。

  • AMD財報,市場對數據中心AI Capex依然火熱

    AMD财报,市场对数据中心AI Capex依然火热

    AMD 在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2.5 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市场预期(87.4 亿美元)。收入端的同比增长,主要来自于客户端及游戏业务、数据中心业务的带动。公司本季度毛利率(GAAP)51.7%,同比提升1.6pct。

    AMD财报,市场对数据中心AI Capex依然火热

    AMD 在2025 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2.5 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市场预期(87.4 亿美元)。收入端的同比增长,主要来自于客户端及游戏业务、数据中心业务的带动。公司本季度毛利率(GAAP)51.7%,同比提升1.6pct。

  • AMZN亞馬遜AWS本季營收同比增長20.2%到$309億!

    AMZN亚马逊AWS本季营收同比增长20.2%到$309亿!

    久等的AWS 提速终于到来:目前云业务的增速几乎成为了压倒一切、“决定生死” 的单一指标。而AWS 本季营收同比增长20.2% 到$309 亿,相比上季增速明显提升2.7pct。市场久久期待的AWS 增长再提速终于到来。

    AMZN亚马逊AWS本季营收同比增长20.2%到$309亿!

    久等的AWS 提速终于到来:目前云业务的增速几乎成为了压倒一切、“决定生死” 的单一指标。而AWS 本季营收同比增长20.2% 到$309 亿,相比上季增速明显提升2.7pct。市场久久期待的AWS 增长再提速终于到来。

  • AAPL蘋果2025財年第四季度營收1025億美元,同比增長7.9%!

    AAPL苹果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7.9%!

    本季度苹果公司实现营收1025 亿美元,同比增长7.9%,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020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提升,主要受益于iPhone、Mac 和软件服务业务增长的带动。苹果公司毛利率 47.2%,同比增加1pct,好于市场一致预期(46.6%)。

    AAPL苹果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025亿美元,同比增长7.9%!

    本季度苹果公司实现营收1025 亿美元,同比增长7.9%,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020 亿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提升,主要受益于iPhone、Mac 和软件服务业务增长的带动。苹果公司毛利率 47.2%,同比增加1pct,好于市场一致预期(46.6%)。

  • RBLX業績指引隱含增速放緩?

    RBLX业绩指引隐含增速放缓?

    RBLX四季度指引隐含增速放缓过快:在三季度70% 的跳跃式增长下,四季度指引流水增速迅速放缓到50% 达到20 亿,意味着环比只增加了4%,年化未来一年的增速为17% 低于20% 的长期目标。

    RBLX业绩指引隐含增速放缓?

    RBLX四季度指引隐含增速放缓过快:在三季度70% 的跳跃式增长下,四季度指引流水增速迅速放缓到50% 达到20 亿,意味着环比只增加了4%,年化未来一年的增速为17% 低于20% 的长期目标。

  • META財報Opex蹭蹭漲,市場慌了?

    META财报Opex蹭蹭涨,市场慌了?

    META Opex 蹭蹭涨:大模型进展不顺,AI 实验室高薪挖人,挖完又大裁员。再加上高增长的折旧费用,引发市场对支出不受控的担忧。三季度这个担忧正在被印证:研发同比高增35%,管理支出因为法务支出、员工薪资高增等,同比更是增长了88%,彻底重回高增区间。

    META财报Opex蹭蹭涨,市场慌了?

    META Opex 蹭蹭涨:大模型进展不顺,AI 实验室高薪挖人,挖完又大裁员。再加上高增长的折旧费用,引发市场对支出不受控的担忧。三季度这个担忧正在被印证:研发同比高增35%,管理支出因为法务支出、员工薪资高增等,同比更是增长了88%,彻底重回高增区间。

  • MSFT微軟業績不俗,但Azure沒有意外之喜

    MSFT微软业绩不俗,但Azure没有意外之喜

    整体上,本季微软业绩不俗,几乎没有缺点,各项指标普遍好于预期。问题在于作为最被一致看多的标的,市场对微软的期待非常高。可以说,需要大幅度的超预期,才能再让市场感到惊喜。且本季核心Azure 增速并未好于买方预期,让市场对微软本季业绩反应平平。

    MSFT微软业绩不俗,但Azure没有意外之喜

    整体上,本季微软业绩不俗,几乎没有缺点,各项指标普遍好于预期。问题在于作为最被一致看多的标的,市场对微软的期待非常高。可以说,需要大幅度的超预期,才能再让市场感到惊喜。且本季核心Azure 增速并未好于买方预期,让市场对微软本季业绩反应平平。

  • GOOG谷歌2025年三季度財報,交了一份漂亮的業績!

    GOOG谷歌2025年三季度财报,交了一份漂亮的业绩!

    Alphabet 发布了2025 年三季度财报。在顶着OpenAI 的风头靠着全栈AI 的逻辑重估了两个月,直接修复空间有限、市场急需进一步上涨理由的时候,谷歌硬是交了一份漂亮的业绩,来延续自己的重估之路。

    GOOG谷歌2025年三季度财报,交了一份漂亮的业绩!

    Alphabet 发布了2025 年三季度财报。在顶着OpenAI 的风头靠着全栈AI 的逻辑重估了两个月,直接修复空间有限、市场急需进一步上涨理由的时候,谷歌硬是交了一份漂亮的业绩,来延续自己的重估之路。

1 / 8
1 / 4
1 / 4
  • 從中國經濟看背後困境及發展新構想?

    从中国经济看背后困境及发展新构想?

    中国未来发展或许可以参考“五环构想”进行战略布局。这一构想包括高等教育培训、创新科技驱动、产品生产销售、市场推广营销、出海战略布局五大领域。通过“五环构想”的实施,中国经济可能有一个全新的契机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从中国经济看背后困境及发展新构想?

    中国未来发展或许可以参考“五环构想”进行战略布局。这一构想包括高等教育培训、创新科技驱动、产品生产销售、市场推广营销、出海战略布局五大领域。通过“五环构想”的实施,中国经济可能有一个全新的契机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在变革中的抉择:当今大环境下如何实现职业规划与人生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生价值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每个人对于“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时的快乐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则看重长期的进步和自我超越。

    在变革中的抉择:当今大环境下如何实现职业规划与人生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生价值的内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每个人对于“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时的快乐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则看重长期的进步和自我超越。

  •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再见爱人:探索现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纪实观察节目“再见爱人4”邀请黄圣依、杨子,麦琳、李行亮,葛夕、刘爽三对情感关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纪实观察”为切口,呈现出不同婚姻样本在亲密关系中的挣扎与甜蜜、桎梏与觉醒。

    再见爱人:探索现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纪实观察节目“再见爱人4”邀请黄圣依、杨子,麦琳、李行亮,葛夕、刘爽三对情感关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纪实观察”为切口,呈现出不同婚姻样本在亲密关系中的挣扎与甜蜜、桎梏与觉醒。

  •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抖音短剧新风潮:中老年人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为主角的抖音短剧“闪婚五十岁”、“金榜题名之母凭子贵”、“人到五十,闪婚霸总”等等登上热度榜单。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当下短剧创作的“新流量密码”。

    抖音短剧新风潮:中老年人成为新的增长点?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为主角的抖音短剧“闪婚五十岁”、“金榜题名之母凭子贵”、“人到五十,闪婚霸总”等等登上热度榜单。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当下短剧创作的“新流量密码”。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