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美英貿易協議象徵美國重啟多邊談判進程,為即將展開的中美貿易磋商營造基礎氛圍,釋放出緩解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積極信號。
在全球供應鏈重塑與地緣博弈持續交織的當下,國際經貿政策的每一次調整,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牽動多國利益格局與市場預期。尤其是對主要經濟體而言,如何在維護本國經濟利益的同時,重建穩定的貿易關系與政策信任,已成為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近期美英貿易協議的達成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被視為未來更復雜談判場景中的試驗平台。
美英達成新貿易協議,或為后續中美談判奠定基礎
本周四,美國與英國正式宣布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這是自美國於4月2日啟動新一輪關稅措施以來,首次簽署的此類協定。雙方表示,未來將繼續就擴大協議范圍展開談判。
根據當前協議條款,美國將繼續對大多數英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統一關稅、英國對向中國出口的前10萬輛汽車維持10%的關稅,超出部分則適用25%的關稅、英國將降低或取消部分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涵蓋乙醇、牛肉等農產品、美國則同意取消對英國鋼鐵與鋁產品的進口關稅。
該協議釋放出積極信號,但其短期內對美國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能有限。截至2024年,英國僅占美國出口總額的約4%,進口比重亦不足2%,美方在美英貿易中長期維持順差狀態。
盡管如此,此次協議的政治與象徵意義不容忽視:它標志着美國貿易談判機制的重新啟動,并可能成為與其他國家展開進一步協商的藍本。值得注意的是,與美國存在顯著貿易逆差的國家在未來談判中面臨的挑戰可能更為復雜。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與貿易代表杰米森·格里爾將於本周末在瑞士日內瓦與中國官員會晤,開啟新一輪中美貿易磋商。盡管相關結果尚難預料,中美協議的搆建過程預計將復雜且冗長,但任何緩和緊張局勢的舉措,都可能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產生正面影響。即便只是短期下調關稅以爭取談判空間,也有助於緩解當前的貿易動蕩局面。
聯准會維持利率不變,關注失業和通膨風險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本周三結束5月會議,并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之間,符合市場普遍預期。這是聯准會連續第三次按兵不動,主要考慮到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在最新發布的政策聲明中,FOMC調整了措辭,強調當前經濟面臨的雙重風險有所加劇:一方面是通脹回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則是失業率上行的壓力。聯准會公布的最新“點陣圖”顯示,決策者預計今年內仍可能降息兩次。而債券市場的定價則反映出更加寬松的預期,投資者普遍押注從7月起將啟動降息周期,全年可能降息三次,并於明年繼續放寬貨幣政策。
盡管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仍表現穩健,失業率維持在4.2%的低位,為聯准會保留了觀察和評估政策效果的空間,但關稅的不確定性正成為新的風險源。聯准會希望進一步評估這些外部沖擊對物價水平和整體經濟動能的中期影響。
考慮到當前聯邦基金利率處於4.33%左右,而聯准會偏好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為2.3%,當前的利率水平可能已略高於中性利率,具備一定的緊縮效應。理論上,中性利率應較通脹率高出約一個百分點。盡管關稅可能在短期內推高部分商品價格,但專家們認為其對核心通脹形成長期壓力的可能性較低。
如專家在2025年宏觀展望中所指出,預計聯准會將在年內適時調整政策,逐步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3.5%至4.0%。一旦貨幣政策回歸寬松,利率下行將有助於降低企業與家庭的融資成本,進而提振消費、投資與企業盈利,有望為經濟提供新的支持動能。

美國服務業維持擴張勢頭,政策不確定性抑制預期
4月標准普爾美國服務業釆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50.8,雖較前月回落,但仍高於榮枯線50,顯示服務業整體仍處於溫和擴張區間。不過,貿易政策等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對需求動能及企業預期搆成抑制。
與此同時,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4月服務業PMI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由3月的50.8升至51.6,標志着服務業連續第十個月保持擴張。雖然就業分項指數仍處於收縮區間49.0,但較3月的46.2明顯改善,顯示勞動力市場壓力略有緩解。商業活動指數則由55.9降至53.7,為整體數據的主要拖累項。
作為占美國經濟約72%的關鍵支柱,服務業盡管面臨增長放緩的挑戰,依舊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大多數服務行業受到關稅直接影響有限,因關稅主要適用於進出口商品。但若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加劇并影響消費者信心,服務業也可能通過消費回落間接受到沖擊。

美國股市出現反彈,政策與貿易緩解提振市場信心
近期,美國股市持續走高,大中型股已收復此前的大部分跌幅。市場受到貿易緊張局勢緩解、勞動力市場穩健以及企業盈利超出預期的共同提振。盡管未來數季盈利增速可能放緩,專家們認為,較低的利率環境疊加減稅與放松監管等政策支持,有望對經濟形成持續支撐。
若貿易談判進一步取得進展,將有助於提振消費者、企業與投資者信心。不過,與美國存在顯著貿易逆差的國家(包括部分大型經濟體)之間達成協議仍面臨較高談判難度。
展望后市,專家們仍看好美國大槃與中槃股,預計其將從穩健的就業數據、貿易不確定性下降及政策利好中受益。金融業因業務重心偏向本土、關稅敏感性低,有望持續受益。醫療保健行業則因估值合理及受關稅影響較小,亦具備防御與成長雙重優勢,同時可能從稅改及監管寬松中獲得正面效應。
在固定收益方面,專家們認為7至10年期投資級債券具備吸引力。若美聯儲在年內啟動降息,中期債券不僅可在更長時間內鎖定較高收益率,其價格對利率變化更敏感,也提供了更多資本增值機會。同時,美聯儲為平衡資產負債表繼續購買國債的操作,亦可能為市場價格提供支撐。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動蕩、地緣風險上升的大背景下,美國政策制定者在貨幣、財政與貿易領域逐步展現出更強的協調性與應變能力。美英協議雖影響范圍有限,卻釋放出“務實推進、多邊協商”的信號,有望帶動一系列更具結搆性意義的改革與談判。而美聯儲在平衡就業與通脹目標之間的靈活調節,也體現出制度框架的韌性。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能否在跨領域政策之間建立協同機制,將成為未來穩定經濟基本面與增強全球市場信任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