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數字化時代,性勒索日益成為一種嚴重的網絡犯罪,尤其在青少年中間,男性成為主要受害者。性勒索不僅僅是經濟敲詐,還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深遠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自殺。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在數字化時代,網絡犯罪的形式愈加多樣且隱蔽,其中“性勒索”/sextortion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這類網絡犯罪不僅涉及個人隱私的泄露,還會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生活造成深遠影響。
近日,印第安納州的一名年輕男子在約會應用上與一位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女孩開始聊天。那時,他正躺在床上感到孤單和無聊,於是她提議交換一些私密裸照,他滿心興奮。然而几分鐘后,談話內容突變,他的心跳急劇加快。
事實上,這位女孩是尼日利亞的一名網絡犯罪分子,她威脅道,如果他不支付1000美元,她將向他的家人和朋友公開這些裸照。騙子通過他的Facebook資料找到了一些私人信息,并將他們的短信、裸照、大學畢業照以及他的全名和電話號碼的截圖拼接在一起。
他成了美國日益增多的網絡犯罪受害者之一:性勒索。這是一種通過誘導受害人發送露骨圖片或視頻,然后以此威脅受害人支付贖金,否則就公開這些內容的犯罪形式。
數字時代的性勒索:青少男性成主要受害者
“性勒索”/Sextortion犯罪自人類社會形成以來就已存在,但在現代技朮的推動下,它與其他陳舊的犯罪手段一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性勒索,顧名思義,是指犯罪分子威脅公開受害者的私密信息,除非受害人支付贖金。在這個信息高度互聯的數字化時代,受害者的私密內容可能是一段性暗示的短信、裸照甚至性視頻。在某些情況下,犯罪分子甚至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朮制作逼真的假圖像,盡管受害者并未發送任何裸露照片,仍可能遭遇勒索。其中最常見的受害者是年輕男性,尤其是13至17歲的青少年。
性勒索犯罪團伙大多活動於西非或東南亞,他們常常偽裝成異性,通過社交平台與受害者建立聯系。這種攻擊通常始於透過Instagram或Snapchat發送一條看似無辜的訊息,“嘿!我透過朋友推薦找到了您的頁面。隨後犯罪者會將談話引向性話題,有時會主動向青少年發送裸照,通常會施加壓力或要求青少年交換自己的裸照。
然後勒索就開始了。詐騙者會要求受害者支付一定金額(通常是500美元)來刪除圖片,否則可能會將其發送給受害者的朋友和家人。為了增強這種恐嚇感,犯罪者經常設定受害者需要多長時間匯款的倒數計時,並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向青少年發送數十條威脅訊息。
此外,從地理位置來看,美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和韓國的受害案例較為普遍,而歐洲國家則相對較少。在亞洲,韓國的性勒索案件最為頻繁,其次是澳大利亞和美國,而比利時、荷蘭、波蘭和西班牙則較為罕見。
而更值得註意的是,盡管男性更有可能成為性勒索的施害者,但他們也更容易成為受害者
據最近的一項涵蓋10個國家、近17,000名受訪者的研究顯示,約14.5%的受訪者表示曾經曆過至少一次性勒索,而4.8%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曾進行過性勒索。研究表明,年輕人、男性以及LGBTQ+群體更容易成為性勒索的受害者和施害者。
有專家對此指出,男性更有可能報告自己成為受害者的一個可能原因是,性勒索詐騙常常以年輕男性為目標。據相關研究發現,85.2%的施害者也曾是受害者。這可能是因為親密圖像常常在報復或“以牙還牙”的情況下被利用:一方威脅要公開另一方的親密圖像,而之后又自己遭遇了類似的威脅。
性勒索案件的激增與網絡犯罪的不斷升級密切相關,尤其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隨着社交媒體和在線溝通平台的普及,網絡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機會針對弱勢群體進行侵害。
性勒索案件激增:疫情爆發以來網絡犯罪不斷升級
疫情期間,青少年和年輕人更多依賴在線平台進行社交和交流,這使得他們更容易成為性勒索詐騙的受害者。犯罪分子通過虛假身份與受害者建立聯系,在短時間內獲得信任,并利用受害者的私密信息進行敲詐勒索。
據美國國家失蹤與受虐兒童中心/NCMEC受虐兒童部門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勒索事件的報告激增:隨着孩子們上網時間的增加,網絡犯罪分子的效率和組織規模也在不斷提升。此外,尋求支持的受害者數量激增,反映了犯罪率的上升。在過去10年中,Google上關於“性勒索”的搜索量增加了5倍。
最大的金融性勒索支持論壇之一Reddit的r/Sextortion自2020年成立以來,會員人數已增至33,000人。根據2022年關於這一主題的研究,在包含性別信息的論壇帖文中,98%為男性。該帖子的主要管理員對此表示,過去兩年,來自18歲以下受害者的帖子數量顯著增加。
自2021年以來,美國FBI記錄的性勒索通報案件數已增加了10倍
2022年,聯邦調查局發布公共安全警報,稱性勒索行為“激增”,當年針對3000多名未成年人的性勒索案件已達到這一水平。2023年,性犯罪集團成員、現年33歲的尼日利亞籍男子Olamide Shanu因在Instagram和Snapchat上實施性勒索以及共謀販賣性勒索指南等罪行被英國政府通緝。最終,他在美國被警方逮捕并被引渡回英國接受調查。2024年5月28日,Shanu在倫惇西敏區治安法庭出庭,警方在Shanu用於收取敲詐資金的加密貨幣賬戶中,發現來自數百名受害者的6,000多筆交易,三年內共勒索超過200萬英鎊。而近期一名蘇格蘭青少年莫瑞/Murray Dowey成為性勒索受害者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性犯罪問題也再度引發英國社會震驚。
更值得註意的是,最近發現性勒索犯罪團伙在網絡平台如YouTube、Instagram和TikTok等出售“性勒索教學指南”。這些指南詳細介紹了如何偽裝成年輕人,誘導受害者發送性隱私照片或視頻,教授聊天技巧和誘騙話朮,還教授如何設置難以追蹤的電話號碼、創建假賬號并設立收款的秘密賬戶等。通過這些教學內容,犯罪團伙能以更高效、更隱蔽的方式實施性勒索,造成更廣泛的社會危害。

由於這些犯罪團伙的日益專業化和技朮化,性勒索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敲詐,更成為了對青少年和年輕人心理健康的嚴重威脅。許多受害者在長期的恐懼和羞恥中,無法及時獲得幫助,甚至選擇隱瞞問題,這使得性勒索的影響更加深遠。
性勒索成為新威脅:對心理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Thorn.org前身為DNA基金會,是一家致力於開發科技保護兒童免受性虐待的非營利組織。該組織成立於2012 年,致力於創建產品和項目,以增強平台和有能力保護兒童的人們的能力。其研究與洞察副總裁表示,青少年現在比以往更加依賴網上好友,他們往往願意向網上好友透露一些他們可能不會告訴現實生活中好友的信息。

截至目前,大約25%的性勒索是金融勒索。90%的金融性勒索受害者是13至17歲的年輕男性。男孩披露遭受性虐待的可能性較低,但在青少年時期進行性和戀愛探索時冒險傾向更高,這為勒索者創造了絕佳的機會。在性虐待預防對話和資料中,男孩的出現頻率也不高。
由於人類大腦要到25歲左右才能發展完成,年輕人對壓力和決策的反應與成年人不同,這會影響他們應對這些騙局的能力。有專家對此表示,“恐懼會不斷積累,在他們的大腦中變得難以承受,然後事情開始變得越來越大。因為威脅往往不僅僅針對他們自己,還針對他們認識的其他人,他們感覺責任重大,這就是他們感到不知所措的地方。”
此外,早期遭受虐待的經驗會對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與重要他人建立健康關係和信任的能力產生長期影響。美國國家性暴力資源中心通訊主管表示,受害者可能會出現焦慮、憂鬱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將來更容易遭受網路虐待。
性勒索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自殺
根據最新的FBI數據和私人案件的統計,自2021年以來,性勒索事件已導致至少30起青少年男孩自殺身亡,這一數字顯示出這種犯罪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青少年正處於人生的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他們往往會與新的同齡人建立關係,探索自我認同,並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然而,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認知和情感發展尚未完全成熟,缺乏成年人所具備的判斷能力和應對壓力的韌性。
對青少年來說,這是一個既充滿機會又充滿危險的時期。他們可能會傾向於信任互聯網上的新朋友,並在某些情況下與陌生人分享私人信息和照片。然而,這些信息往往未經過足夠的保護,且青少年在情感上可能存在漏洞,容易受到外界的情感操縱。這恰恰是網路犯罪分子所尋求的“機會”。犯罪分子可以通過黑客入侵、假冒他人、或是與青少年建立虛假信任關係,從而成功地獲取私密內容。一旦掌握這些信息後,他們便會進行勒索,威脅受害人公開這些私密內容,從而迫使青少年屈服於他們的要求。
這種情況帶來的後果遠比一般人想象的更為嚴重。青少年在面對性勒索時,通常感到羞恥、尷尬,並且對自己的隱私暴露感到極度恐懼。這使得他們不敢向家人或朋友求助,並且往往選擇忍氣吞聲,將痛苦獨自承受。心理學研究表明,這種長期的恐懼與壓力可能會導致焦慮、抑鬱,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在極端情況下,無法承受精神壓力的青少年可能會走向自殺,這也是為何性勒索已被視為一個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性勒索的增長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教育、心理健康與法律保護的綜合問題。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為青少年創建一個更加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能夠自信、無憂地面對數字世界的挑戰。
觀點1
專家指出,當青少年遭遇性勒索時,應該立即舉報涉事犯罪者的帳戶,同時保存所有相關的帳戶資料及通信證據。
保留包含時間戳記和詳細信息的書面記錄對於追查犯罪者的身份至關重要,這有助於調查機構快速了解案件背景,並對罪犯進行追蹤。根據專家的建議,如果勒索者要求發送圖片或視頻,這通常會在接觸後的兩週內發生。一旦圖片被發送,勒索者的威脅效力會大幅減弱,通常會繼續以其他方式施壓。
此外,受害者應通報美國國家失蹤和被剝削兒童中心/NCMEC的網絡舉報熱線/CyberTipline,並聯繫當地的FBI辦事處或透過FBI的報告網站tips.fbi.gov進行舉報。對於遭受性勒索的青少年,及時告知值得信賴的成年人是非常重要。如果需要心理健康幫助,青少年可以撥打或發送簡訊至988自殺熱線尋求支持。
與此同時,受害者還可以利用NCMEC的Take It Down服務,將受害人拍攝的色情照片或影片從網絡上刪除。這項服務的運作原理是通過為未成年人的色情照片或影片分配唯一的數位指紋(哈希值),進而使得線上平台能夠在不查看原始內容的情況下自動刪除相關不當資料。
專家們強調,基於問題的嚴重性,僅僅告訴青少年避免使用社交媒體或不與陌生人接觸,已經不再是一個有效的建議。對青少年男孩進行性羞辱可能會適得其反,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無論孩子是否曾分享過裸照,他們都可能成為性勒索的受害者,因此更應加強防範措施。
為了有效保護自己和孩子免受性勒索犯罪的侵害,家長可採取以下建議:
1. 理解網絡共享信息的風險 - 家長應該讓孩子了解,任何在線共享的信息都可能被公開。泄露者不僅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信任的朋友或家人,甚至可能是黑客入侵了他們的設備。因此,在發送任何內容之前,孩子應該三思而後行,並意識到這些信息可能會被廣泛擴散,甚至落入陌生人手中。
2. 加強網絡安全保護 - 家長應確保孩子使用強密碼和啟用雙因素認證,這可以顯著提高社交網絡、即時通訊應用和電子郵箱的安全性。此外,始終保持安全軟件更新是防止設備被入侵的重要措施,且某些專業安全軟件(如卡巴斯基)能夠防範未經授權的攝像頭訪問。
3. 保持警覺並了解最新的網絡威脅 - 網絡犯罪如性勒索等對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威脅。家長和青少年應該時刻保持警覺,及時了解最新的網絡安全威脅並分享相關信息,以提高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
4. 與孩子進行開放的對話 - 雖然與孩子討論性與性勒索等敏感話題可能令家長感到不安,但這樣的對話是必須的。家長應幫助孩子理解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並關心學校是否提供網絡安全教育,這些資源可以成為家長與孩子進行深入討論的依據。
面對網絡性勒索等現代網絡犯罪,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為青少年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護,並幫助他們理解數字世界中隱藏的風險。
觀點2
全球范圍內,也有不少國家做出了很好的示範性作用。在英國,為了有效應對青少年面臨的網絡性剝削問題,網路觀察基金會/IWF和ChildLine攜手合作,開發了一個名為“Report Remove”的匿名舉報網站。
這個平台的目的是為那些不幸傳送涉及性隱私影像的未成年人提供一個安全的求助渠道。未成年人可以匿名向該平台報告,專門的人員將會協助他們追蹤並刪除這些不當影像。無論這些影像出現在哪些社交媒體平台或網站上,Report Remove的專業團隊都會釆取措施,確保它們被及時刪除,避免進一步流傳和公開。
此外,早在2024年4月29日,英國NCA向教育工作者發出了警報,呼籲教師們積極參與提升對性剝削與網絡性勒索的警覺性。這一警報的發出,標誌著英國政府對這一問題的重視。除了向教師傳遞最新的犯罪數據和應對策略外,NCA還開始推動針對性勒索的教育課程,幫助學生理解網絡性剝削的法律後果,並學習如何應對這些情境。
這些課程的設立,目的是加強青少年的危機意識,讓他們清楚了解散播未成年人性訊息和影像的法律後果,並知道如何處理當他們自己成為受害者時的負面情緒。學生將學到如何通報這些行為、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以及如何通過報警等合法途徑保護自己。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能幫助青少年提高防範性勒索的能力,也為未來的社會創造了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
但儘管政府機構為未成年受害者提供了寶貴的保護機制,這仍存在一定的限制。
專家指出,許多青少年可能不會主動尋求幫助,這使得事後的干預變得更加困難。大多數情況下,未成年人會選擇隱瞞或自行處理這些問題,直到家長或教師發現並介入。因此,專家呼籲家長和教師與青少年保持開放的對話,讓他們了解若不慎拍攝或傳送了性隱私影像,依然可以通過有效的途徑求助並尋求補救。
此外,專家還強調了社交媒體平台監管的重要性。隨著社交媒體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些平台成為了性勒索案件的溫床。不少受害者的家長都批評現有的社交媒體科技公司未能充分承擔起責任,儘管它們從平台營收中獲取了巨大的利益,卻未能有效防止加害者利用這些平台威脅和勒索年輕人。這種情況造成了青少年在無法應對的情況下,面臨精神健康和安全的重大威脅。
解決“性勒索”這一問題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教育機構、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以及家長和青少年之間的合作至關重要。只有大家共同關注並積極應對,才能有效減少網絡性勒索對未成年人的影響,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