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宗教衰落! 科技發展帶來的必然後果?

全球宗教衰落! 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后果?

發布日期:

文化 Culture


要点:
现在我们有了技术上的支撑,不再需要“问神灵””。一些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全球范围内宗教信仰的人数在减少。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四项实验。随着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宗教的衰落可能会持续甚至呈现加速的趋势。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引发多个领域的变革,塑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会结构。我们一起,从科技创新中洞察社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创新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独特、前瞻的科技视角,洞察科技时代下涌现的“创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术塑造我们的未来,为大众捕捉科技商业先机,探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自21世纪以来,宗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大不如前。根据2007年至2019年间进行的世界价值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44个国家中,有39个国家对宗教的信仰正在下降。此外,在过去十年中,新加坡、冰岛、智利和韩国等国家的“无宗教信仰者”比例上升了10%以上。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更是从2007年的16%上升到2019年的26%。从数据来看,宗教正在西方国家逐步“消失”。

几千年来,对超自然生物、神灵的信仰和崇拜一直是人类生存的习惯,但宗教的衰落却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了。消失的宗教信仰背后,到底是什么导致的?

消失的宗教信仰
技术进步作为一种潜在的解释,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过去,人们会通过宗教信仰来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有了技术上的支撑,不再需要“问神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写道,“当人们能够利用技术来预测天气、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及制造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减少对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依赖。”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降低宗教信仰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工智能形式的自动化,它们在21世纪变得尤为突出。

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全球范围内宗教信仰的人数在减少。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可能不如过去那样普遍。此外,随着科技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也在增加,这也可能导致人们的宗教信仰意识减弱。然而,也有一些人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因此人们的宗教信仰人数也可能保持稳定或者有所增加。例如,一些年轻人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对宗教的信仰意识可能更强。

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研究人员进行了四项实验
首先,他们通过对超过200 万受访者提出的“是或否”的调查问题,追踪了2006年至2019年间68个国家的宗教衰落情况,“宗教是你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吗?”然后,他们将这些数据与每个国家进行相关联。结果显示,科技发展与全球范围内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在下一个实验中,科学家们仅关注美国宗教的衰落,比较了2008年至2016年的宗教信仰和科技领域的增长。结果显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宗教信仰每十年就会下降约3%。

在第三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2009年至2020年间跟踪了社区中的46680名个人,测量了他们的信仰以及他们在工作中接触科技的程度。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更多接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工作的人的宗教信仰下降幅度更大。

在第四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对一个组织内的238名员工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追踪,直接监控他们对人工智能的接触程度和宗教信仰。结果再一次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宗教信仰的下降有关。

所有已完成的研究总的来说,都强烈支持了本文的论点,即科技发展减少了宗教信仰。科技发展与多种宗教传统(例如基督教、穆斯林和佛教)、世界地区(例如北美、南亚和大洋洲)以及分析水平的宗教衰落有关。此外,这个发现与其他学者的想法一致,包括曼尼托巴大学专业与应用伦理中心主任。他在今年早些时候曾撰文预测,一些人可能很快就会崇拜人工智能而不是神。例如,像ChatGPT 这样的生成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通常与神灵相关的特征,比如不朽、看似无限的智慧,以及缺乏人类的弱点,比如疼痛和饥饿。随着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宗教的衰落可能会持续甚至呈现加速的趋势。

科技发展推动“无神论”
最早的宗教发源于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来自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对自然的不可抗拒。因此,在远古时期,农耕和游猎文明就对着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理解。

对于农耕文明,影响生存发展的是天气和自然因素,当天气干旱的时候他们会进行最早的祭祀活动“祈雨舞”,期盼自然对他们的祭祀活动给予回应。与之相对的是,当大洪水来临,制造灾难和救助他们的,也会被奉为神明,比如“诺亚方舟”、大禹治水的故事。而游牧文明,他们更倾向于万物皆有灵的看法,在狩猎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野兽,对他们的狩猎行动造成威胁,而猎人们通常是不能与大自然交流的,所以通常游牧民族主要与神灵们沟通的方式是通过“祭祀”这一特殊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神也早就有了不同的意见。在生活还过得去的时候,宗教信仰对人民提供的帮助大多为思想上的,比如“我们从何而来,向何处所去”、“人为什么会痛苦,如何解脱”等等。在有助于封建君主统治,西方则更胜于东方,“君权神授”论的出现,让人民在心理上接受了自己被统治的现实,安心回归生活从事生产。与此同时,中国的做法则更早的从神论的领域迈向了思想的领域,更集中在皇权本身,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封建制度先于中国崩坏。

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过往信奉宗教的人已经慢慢转为“无神论者”。

科技的普及和便捷性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过去,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等重大问题的解释,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更多地依赖于科学和理性的解释,减少了对宗教解释的需求。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和实际的成就,而宗教往往强调灵性和超越物质的境界。科技给予人们实现物质成功的工具,导致一些人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减少,反之他们认为科技和物质成就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此外,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可能带来了对宗教观点的挑战。例如,科学的发展可能对一些宗教信仰中的神话、神迹等产生质疑。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寻求科学合理的解释,而不再把一切都归因于神秘的力量。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宗教信仰的下降。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与来自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交流,这可能促使他们思考不同的观点,并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社交媒体还强化了世俗价值观和物质主义,进一步减少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宗教运动与20世纪风格的邪教策略大相径庭,可能更加危险。

当今的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都花了数百年的时间传播。但如今,依靠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可以让一种“信仰”迅速传播,甚至成为舆论导向。

阿拉伯之春、黑人生命也是命和#ClimateStrike等运动,就是通过利用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不公正感而扩大传播规模。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经济不平等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明显,而科技正在将所有这些受众连接到一起,并以“反抗”形式进行宣泄。这些运动不是依靠法律或经济变革,而是依靠社会协议作为其首要成果。社会共识是强大的,代表了一种群体思维,当达到临界点时,它可以迅速演变为“示威行动”。

如今,我们有能力将受众规模扩大到极致,并可以即时访问最能传达信息的Reddit或Facebook群组。和以往不同,我们不再需要在中世纪欧洲的平原上徘徊寻找人们皈依,社交媒体已经将数十亿人只需轻轻点击一下屏幕即可聚集。一旦遇到不合法或者不符合道德的运动,科技的发展会使社会不公正变得更加明显。虽然科技主导的社会运动还不是宗教运动,但它们为“变异”的精神运动奠定了基础,以复制类似的价值观和条件来扩大规模。

纵观历史,我们都在提倡相信科学、拒绝宗教神学的趋势下进步。但有趣的是,历史上几位很聪明的科学家,到了研究的尾声,竟然都转向了神学领域。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在科学界的泰斗爱因斯坦、牛顿都是我们最为熟知的物理学家,他们作出的贡献足以推动人类数十年的发展。对于这两位最杰出的物理学家,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他们晚年都不再致力于研究科学,而是把目光转向神学,并相信这世界上存在“造物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成长史犹如一个圆圈,随着我们接触到的东西越多,这个圆圈会越来越大,正因为圆圈越来越大,我们所想解谜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当太多的迷题阻挡中在我们面前并不能解开的时候,我们就会怀疑所处的环境,开始相信造物主的存在。我们所处的宇宙就像这个圆圈一样,而我们人类在这个圆圈里面不过冰山一角,每当我们发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总会出现更多的未知现象。

同样,牛顿在40岁那年开始研究天体运动,但碍于设备的落后造成严重的偏差,他已经知道继续研究下去难有进展,于是把目光投向神学,如果站在上帝的视角,那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尽管牛顿晚年致力研究神学,但处于科学发展期的当时并没有得到其他科学家的认可,随后他写了一些论著来证明该观点,遗憾的是这些论著没有公布于众,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种种事件,都不得不让人觉得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在一些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其实“科学的尽头”就是“哲学认识论”的尽头,哲学大多也是由以前的神学中诞生出来的。我们无法认识“存在之外”或者说不存在的东西,更或者说是存在本身,因此解释这些概念时就无法避免添加当初神学中的一些元素。另外,我们也无法认识“发出认识的主体”,也就是我们自身。因为,想要认识某事物,都必须将其视为“对象”,而我们自己不可能将自己视为“对象”,但这反而造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因此,“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自己认识到达尽头的反应,更是人类自身认识局限的反应。这些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他们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深入探索宇宙和人类的本质,思考人类的意义和存在,探寻上帝和信仰的意义。他们转向神学研究,并在这个领域做出了一些令人惊叹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引发多个领域的变革,塑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会结构。我们一起,从科技创新中洞察社会转型和升级的机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创新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独特、前瞻的科技视角,洞察科技时代下涌现的“创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术塑造我们的未来,为大众捕捉科技商业先机,探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返回博客
1 / 8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网红经济,是陷阱还是机遇?

    随着中国品牌出海,网红经济席卷北美、东南亚两大市场。在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也催生了网红主播、MCN机构一条成熟的“全产业链”。网红主播为了流量可能会采取什么极端的手段? MCN机构和主播间到底又存在哪些内幕?

    出海网红经济,是陷阱还是机遇?

    随着中国品牌出海,网红经济席卷北美、东南亚两大市场。在网红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也催生了网红主播、MCN机构一条成熟的“全产业链”。网红主播为了流量可能会采取什么极端的手段? MCN机构和主播间到底又存在哪些内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国年轻人“逃离”一线城市,一线城市风光不再还是迫于现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去到二、三线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了重新回归,在一线城市漂泊、打工、旅行,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回笼漂”。

    中国年轻人“逃离”一线城市,一线城市风光不再还是迫于现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去到二、三线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了重新回归,在一线城市漂泊、打工、旅行,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回笼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温哥华明星脱口秀抽奖赠票!中外喜剧,以幽默形式传递思考

    作为喜剧的“非常态”表达形式,“即兴喜剧”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题、线索或是关键信息,再由喜剧演员们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们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讨即兴喜剧背后的思考。

    温哥华明星脱口秀抽奖赠票!中外喜剧,以幽默形式传递思考

    作为喜剧的“非常态”表达形式,“即兴喜剧”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题、线索或是关键信息,再由喜剧演员们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们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讨即兴喜剧背后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韩剧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后的思考

    大多数人将霸凌与童年联系在一起,但任何年龄段的任何人都可能发生欺凌行为。它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言语骚扰到身体虐待等等。欺凌行为也不只发生在操场上。个人可能会在网上、办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韩剧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后的思考

    大多数人将霸凌与童年联系在一起,但任何年龄段的任何人都可能发生欺凌行为。它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言语骚扰到身体虐待等等。欺凌行为也不只发生在操场上。个人可能会在网上、办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