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中国为反制加拿大对其电动车课征关税,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75.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举不仅让加国农民措手不及,也使中加两国贸易关系急转直下。
近日,中加两国持续一年的贸易争端再次升级。中国于本周二宣布,将对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Canola”加征高达75.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举是对去年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最新反制。这项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立即在加拿大油籽市场引发剧烈震荡。消息一出,买家迅速撤回了未来几个月的收购报价,使得正值收获季的加拿大农户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
中加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正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急转直下。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是占据加拿大农业出口半壁江山的关键作物。中国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加拿大贸易政策的强硬反击,更是一次将政治分歧直接转化为经济制裁的典型案例,让长期依赖中国市场的加拿大农民和贸易商措手不及。
中加贸易关系急转直下
中国商务部周日发布声明,宣布将从本周四起,对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征收高达75.8%的临时反倾销税,并以保证金形式征收。这一高达75.8%的保证金税率,在市场中引发了剧烈反应。一位新加坡油籽贸易商直言,“谁会支付75%的保证金将加拿大油菜籽运往中国?这相当于告诉加拿大,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油菜籽。”这项政策的实质,几乎等同于变相的贸易禁运。消息一出,中国最活跃的郑州油菜籽粕期货价格应声下跌3%,创下近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显示出市场对此举的担忧情绪。
此外,这项政策的颁布,也标志着中国官方态度的戏剧性转变。就在今年6月,中国总理李强在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通话中,还曾表示两国之间并不存在“深层次的利益冲突”。然而,短短数月后,中方不仅对油菜籽征收高额保证金,还同时启动了对加拿大豌豆淀粉的反倾销调查。这对加拿大政府构成了额外的压力,迫使其必须认真应对与中国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
2023年,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总额高达50亿加元,这项新关税将对加拿大农民造成巨大打击。与此同时,中国还启动了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豌豆淀粉的反倾销调查,这项调查预计将持续一年,并可能延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豌豆出口国之一,加拿大,特别是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其农业经济将受到显著影响。
近年来,在中国豌豆市场,加拿大的地位已不再稳固。去年,俄罗斯超越加拿大,成为中国最大的豌豆出口国。在2023至24农业季,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49.1%,而加拿大的市场份额则从过去的95%左右骤降至44.6%。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中国对豌豆淀粉启动反倾销调查,无疑会让加拿大的处境更加艰难,使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被削弱。
这项高额保证金政策的实施,不仅是中加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更是全球贸易格局的一个新变数。它表明,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即使是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也可能因为地缘政治或其他非经济因素而迅速恶化。过去强调合作共赢的基调,正逐渐被关税制裁和贸易摩擦所取代,这对所有依赖全球化供应链的国家和企业来说,都敲响了警钟。
加拿大油菜籽农民或面临毁灭性冲击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的贸易制裁,正对加拿大农业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去年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总价值高达50亿加元,占加拿大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然而,中国商务部宣布征收临时保证金税率,使得洲际交易所/ICE油菜籽期货价格应声下跌至四个月低点,让整个产业陷入恐慌。
对此,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克里斯·戴维森/Chris Davison直言,这一税率实际上关闭了加拿大油菜籽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而对于加拿大农民而言,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正值收割季即将开始,油菜籽价格的暴跌让农民措手不及,例如阿尔伯塔省的农民,仅一个上午,他作物的价值就缩水了9万美元。
事实上,这并非中方首次对加拿大农产品采取贸易行动。今年以来,中方已陆续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并对水产品和猪肉加税25%。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明确指出,此举是对加拿大政府加码针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关税的反制。此次对油菜籽征收高额保证金的同时,中方还宣布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对卤化丁基橡胶征收保证金,显示贸易摩擦正从单一产品扩大到多个领域。
这一系列贸易制裁,让加拿大总理卡尼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尽管今年6月中国总理李强曾表示中加两国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希望加方相向而行,但卡尼政府并未纠正前任政府的错误对华措施,反而在与美国贸易谈判失利后,将矛头对准中国,加码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有专家认为,中方的最新举措将给加拿大政府带来额外压力,迫使他们解决与中国的贸易摩擦。
作为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和豌豆产区,农业大省萨斯喀彻温省首当其冲。省长斯科特·莫伊/Scott Moe呼吁卡尼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他强调油菜籽产业的规模远大于钢铁、铝和汽车制造业的总和,理应得到联邦政府同等的关注与扶持。面对作物价值缩水的农民,莫伊的呼声体现了地方政府在联邦层面外交失利后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让加拿大更焦头烂额的是,除了中国,他们与另一个油菜籽进口大国,美国的关系也陷入紧张。而在加拿大与全球两大经济体同时陷入贸易冲突之际,中、美却发布联合声明,同意再次相互暂停实施高额关税,这与中加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加拿大在外交和贸易上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尽管加拿大业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国短期内无法找到足够的替代来源,但有专家对此指出,中方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供应多元化,并已开始从澳洲、印度等国采购。值得注意的是,澳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在经历多年贸易冻结后,正与中方积极协商。如果两国能够就植物检疫要求达成协议,澳洲供应商有望恢复对中国的油菜籽出口,这将为中方提供一个重要的替代供应源,进一步削弱加拿大在中国市场的谈判地位。
这次贸易冲突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博弈,更是全球化时代,各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多重因素交织下进行的一场复杂较量。加拿大政府在与中国陷入贸易困境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在处理多边关系上的脆弱性。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全球合作,将是加拿大乃至所有国家都必须深思的重大课题。这场贸易战的走向,不仅关乎农民的生计,也将重塑全球农业供应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