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 百度二季度业绩略超预期,广告业务承压,核心广告同比下滑15.4%。
- 智慧云业务增长27%,海外扩张与AI 提效持续推进。
- 回购力度减弱,未来展望聚焦广告拐点与AI搜索变现。
百度的“破釜沉舟”,能否换来新生?
BIDU 二季度业绩于2025 年8 月20 日港股盘后放出,整体来看略超预期,但当期业绩基本定价,后续如何指引才更加关键!
具体来看(只讨论百度核心) :
1. 智慧云预期中高增长:云业务在当下是风口,高增长自然没得说。不过少了上季度的惊艳,二季度的27% 增长符合市场大部分预期,利好早已经打入估值。
2. 广告陷痛苦转型期:转型的阵痛开始变得醒目,目前搜索结果中AI 生成内容的渗透率已经提高至64%,这个比谷歌要激进得多(据seoClarity,TOP20 搜索结果中渗透率26%)。与此同时,变现计划暂且搁置,用户体验为先,这种“创业精神” 鲜少在百度这种商业化熟透的平台上出现。
牺牲的同时,也并非没有换来成效——今年以来手百MAU 持续增长,二季度达到7.35 亿,净增1000 多万。不管是否配得上当下的“牺牲”,至少趋势变好。这在谷歌的情况上同样有印证,AI Overview 短期带来了整体流量的增加。
Q2 广告还有一个次要影响因素,就是YY 并表后,原来大约每季度3-4 亿的YY 广告费需要内部抵消,这个大约影响2 个点的增速。
既然公司主动转型的影响最大,那么后续展望取决于公司的节奏。目前市场对Q3 同样不抱期望,主要焦点在于Q4 能否回暖,也就是开始受益AI 搜索,例如像谷歌受益AI 对搜索量、广告转化效率的提升,以及新库存的释放。
3. 萝卜快跑海外扩张:二季度萝卜快跑动作不少,主要是面向海外市场,先后与Uber、Lyft 在亚洲、中东以及欧洲地区展开合作,预计未来几年将投放数千辆Apollo Go 自动驾驶汽车。不过要体现出对集团业绩的增量拉动,至少要等到明年。
4. AI 提效下费用克制:贡献利润大头的广告不佳,对当期利润拖累(同比下滑40%)非常明显,但没市场想的糟糕。降幅主要体现在毛利润端(包括收入下降和AI 成本增量的双重影响),经营费用Q2 实际是保持克制。
其中销售费用增长2%,可能与二季度AI 新品发布相关的宣发费用有关,研发费用则继续减少14%,主要是AI 提效下对传统研发员工的优化。
5. Capex 扩张跟上步伐:百度的资本开支相比同期的其他巨头,除了规模显著偏小外,变化趋势也不同步。对此公司的解释在于从10 年前就开始的投入积累,以及自身昆仑芯片的部分替代。
不过今年开始,由于集团业务全栈化的AI 转型,百度的资本开支重启扩张,二季度更是加速增长80% 至38 亿,只是绝对规模上仍然与同行有差距。对于资本开支扩张,在当下这个AI 变革的窗口期,海豚君一直倾向于用积极的态度去解读。
6. 回购又少了: Q1 突然增加的回购让海豚君还小小期待了一番,但Q2 回购力度再次放缓,本季度回购规模只有Q1 的一半。若下半年按Q2 的力度来回购,那么全年回购收益率只有3.7%(=11.5/306)。
虽说今年中概整体估值抬升,回购动力减弱,使得股东回报下滑,但对于百度当下的业绩承压期来说,回购能否支撑估值信心尤为重要。
7、财报详细数据一览
海豚君观点
二季度业绩从预期差角度,算是基本达标。当期的广告“惊吓” 已经定价,盈利能力的“亮点” 或许能带来一些奖励,但显然更关键是,短期能否给出广告拐点的信号展望。
但定性来说,百度的激进式转型并非只能负面去解读。相反,如果能因此置之死地而后生,重新挽回用户口碑、心智,反而是一个长痛不如短痛的解决方式。百度全新的AI 搜索,框架上有点类似于谷歌的AI Mode——从“关键词+ 链接”,切换为“Prompt+ 任务” 的多模态内容交互方式。
因此结合谷歌的一些动作,海豚君同时也在反思一个问题,最终情况下,AI 是颠覆搜索还是改进搜索?
二季度关于谷歌搜索量是否增加的辩论,一直压制着谷歌的股价表现。但毫无疑问,绝对规模上肯定是增加的。其中一个驱动点很有意思——为了避免因GPT 等原生AI 应用高幻觉率带来的错误答案,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还新增加了去Google 搜索验证结果的动作。
这样来看,搜索形态的仍然需要保留(陈列信源链接或相关内容的检索),但体验上可以更加生动,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模态的端到端输入输出,还是更清晰友好的结果展示方式。目前看,新百度正在摸索,就看“破釜沉舟” 这步棋能否带来奇效了。
但回归理性投资,业绩承压但拐点未明的时期,如何给估值是个大问题。
1)如果以集团整体来看,随着广告业务的阵痛,百度核心业务价值已经不算低估了,300 亿的市值隐含今年P/E 超过15x。但创新业务本身就是亏损为主,对于已经全栈AI(基础大模型、应用、云、芯片)的百度而言,这种估值方法显然很吃亏,需要分部来估。
2)SOTP 下,最保守的思路就是假设公司固守搜索等待沉沦,最后再分家式派息(能分多少实际存疑),也就是低PE 的广告(5x P/E,预估150 亿美金*90% 集团折扣=135 亿美金)+ 净现金(短期现金类资产- 短期有息债务=136 亿美金*90% 低分红折扣=122 亿美金)=约260 亿美金市值。
3)但现在做这个假设也同样不合时宜,且不论自我革命最终是否能带来“新生”,百度云目前还在风口,萝卜快跑的海外扩张未来也并非毫无看点,这些新业务不排除会吸引关注成长的资金,如果主流资金风格能切换,那至少百度不会回到前几年无故事可讲的阶段。
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广告(135 亿美金)+ 云(假设今年280 亿收入,3x EV/Sales*90% 集团折扣=105 亿美金)两大核心主业合计240 亿美金为基础,净现金按照更高折扣80%(正常发展下,百度会继续保持低分红状态),那么总计对应350 亿美金。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后续百度仍然选择当下较低的股东回购来执行,那么净现金折扣需要继续抬高。
而另外的30 亿美金萝卜快跑(假设28 年10000 辆车,3x EV/Sales,折回25 年为30 亿美金*90% 集团折扣)视作情绪高昂下的向上期权。从确定性和性价比角度而言,在明确广告拐点到来之前,博弈百度最好是依据自身风险偏好留出安全垫,同时保持区间交易。
以下为财报详细解读
百度是互联网公司中比较罕见地把业绩详细拆为:
1、百度核心:涵盖了传统的广告业务(搜索/信息流广告),以及创新业务(智能云/DuerOS 小度音箱/阿波罗等);
2、爱奇艺业务:会员、广告与版权转授权等其他。
两项业务的拆分泾渭分明,加上爱奇艺作为独立上市公司数据详尽,海豚投研在此也将两项业务详细拆解。由于两大业务有大约1% 左右(2-4 亿之间)的抵销项,因此海豚君拆分的百度核心细分数据与实际报数可能稍有差距,但无碍趋势判断。
一、广告陷痛苦转型中
二季度百度核心广告同比下滑15.4%,基本符合指引和市场预期。下滑有多方面因素,除了竞争、环境压力等外在原因,自身对搜索业务激进式AI 转型是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回暖节奏把握在公司手中,建议关注电话会如何展望。目前市场预期不高,但对于Q4“是否回暖”、“回暖多少” 仍然聚焦。
全面转型AI 虽然短期商业化承压,但也看到一些好的迹象,今年以来手百MAU 已经连续净增长。
单纯看AI 聊天机器人终端流量,除了豆包明显有相对优势一骑绝尘外,其他平台要么在大力推广下短期波动上升,要么就持续放缓。而从嵌入式AI 应用看,各家就基本依靠原先的产品流量优势。
二、智慧云预期中高增长
百度核心的其他业务(非广告业务)中,近65% 的收入来自智慧云,剩余的35% 主要是自动驾驶技术方案、智能音箱等收入,二季度还包含了YY 直播收入(结合公司交流,预计8-10 亿)。
二季度其他业务收入100 亿,同比增长增长34%。其中智慧云增速为27%,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除智慧云之外的其他业务上,同比增长15%。
虽然AI 云符合预期,海豚君依据腾讯雲加速增长的趋势,原本对百度AI 云也有更高的期待。在广告承压的时候,非常需要AI 云能够超预期的站出来。
本身的创新业务,还是智驾业务最亮眼:
二季度萝卜快跑接单220 万单,同比增长148%,环比上季度明显加速。这里面应该包含了香港、中东等地在二季度刚刚开启测试的新增量。
在境外业务推进上,二季度萝卜快跑动作不少,先后与Uber、Lyft 在亚洲、中东以及欧洲地区展开合作,预计未来几年将投放数千辆Apollo Go 自动驾驶汽车。不过要体现业绩拉动,至少要等到明年。
三、AI 提效带来持续的人员优化
收入下降和AI 成本增量的双重影响下,集团层面的毛利率继续下探到49.7%。
从资本开支上看百度对AI 服务器、芯片的投入,二季度资本开支加速扩张,尽管规模还有差距,但百度在趋势上重新跟上巨头们的步伐。
经营费用上,AI 对内部的提效影响还在持续,尤其是传统研发人力。二季度研发费用继续下降了13%,全员SBC 费用同比下滑31%,主要体现为人员优化的影响。
最终二季度百度核心的经营利润 33 亿,利润率 13%,同比下滑了8pct,略微超预期。业务结构的变化会对整体集团变现效率产生长期影响,只要广告承压期不结束,利润表现会继续差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