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美国终结低价包裹免税政策,重塑跨境电商游戏规则,冲击Shein、Temu等依赖“最低限度豁免”模式的企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跨境商家的核心战场。尽管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但美国市场因其高支付能力与政策红利,一直是创造高利润的首选。其中,“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的实施,让大量商品能以极低成本进入美国,成为跨境商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推手。如今,这一政策的变动,或将改写现有的全球竞争格局。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终止原本允许低价值包裹免征关税的最低限度豁免政策。这项变动直接冲击了依赖此规则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其中PDD在消息发布后股价下跌,亚马逊也因旗下第三方卖家市场与低价平台Haul受到影响,股价同步走低。
什么是“最低限度豁免”政策?
美国的“最低限度豁免”/De Minimis政策,立法初衷在于避免政府为征收微薄税收而付出不成比例的行政成本与不便。依据美国法典第19编1321条制定,规定个人每天可免税进口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商品,且通关流程也可采用简化报关方式。不过,部分类别商品并不适用此政策,包括需要FDA许可的化妆品、食品、酒类和烟草产品,或是被认定为反倾销、反补贴项目的货品。
这项政策源于“1930年关税法”第321条/Section 321 of the Tariff Act of 1930的修订,通过后新增的最低限度豁免条款,目的在于简化对低价值商品的进口流程,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当时几乎所有进口商品都需缴税,导致海关处理成本与税收收益不成比例。为缓解海关压力,1938年国会引入“De Minimis Rule”(拉丁语意为“法律不理琐事”),对礼品设立5美元免税额,其他商品则为1美元。
随着经济发展与贸易活动频繁,早期设定的免税门槛逐渐显得不足。 1994年,“海关现代化法案”/Customs Modernization Act将该限额提高至200美元。 2016年,奥巴马政府为促进国际贸易与经济活力,通过“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执行法案”/Trade Facilitation and Trade Enforcement Act,将门槛进一步上调至现行的800美元,为跨境商家带来前所未有的通关便利。
事实上,“最低限度豁免”并非美国独有,大多数国家也设有针对小额进口的免税门槛。例如欧盟对150欧元以下商品免征关税,日本的门槛为1万日圆,加拿大则仅为20加元。相比之下,美国高达800美元的免税额度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对跨境电商尤其友好。
最低限度豁免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影响
为进一步落实这项原则,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于2019年推出“Type 86 清关”模式。该模式针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符合低价豁免资格的进口商品,设计出一套快速、高效的简化通关机制。 Type 86使得这类包裹通常可在48小时内完成清关,且查验率较低,大大提升了入境效率。
这一政策与制度的设计,近年来被大量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所采用,成为中国卖家拓展美国市场的重要工具。包括Temu、SHEIN在内的电商平台,其商品价格普遍设定在800美元以下,成功利用最低限度豁免规则免于缴纳关税,并透过Type 86快速进口。这不仅降低了通关时效成本,还规避了美国海关的高频检查,为中国商品在美市场建立了明显的价格与效率优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透过低价豁免进入美国的货物多达10.5亿批次,其中至少一半来自中国。以服饰和鞋类等商品为例,若依正常税率进口,美国海关会征收高达32%的关税,其他类型商品也常面临25%以上的进口税。因此,中国卖家透过最低限度豁免政策节省的税金金额十分可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此外,这些中国商家大多采取“小包直邮”的方式,货品直接从中国发送至美国个人消费者手中,既无需设立美国境内实体店面,也避免了进口税的缴纳,形成对美国本土零售商的双重压力。
随着Temu与SHEIN等平台在美迅速扩张,低价商品大量涌入美国,导致国会和业界愈发关注最低限度豁免政策被滥用的问题。白宫指出,目前CBP每天处理的低价值包裹数量超过400万件,远高于2015年的1.34亿件年均数量,2025年预估将突破14亿件。
尽管最低限度豁免政策曾长期支撑跨境商家的发展,并为美国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如今,这一机制所带来的贸易失衡与本土产业压力,也促使美国政界开始思考调整政策的必要性。部分国会议员已提出要限制中国商家使用低价豁免规避税负与查验的提案,象征着这一政策或将面临重新评估与收紧的转折点。
800美元最低限度豁免终结
今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终止了针对从所有国家运送的低价值包裹的最低限度豁免贸易漏洞。该命令将于8月29日生效,所有进口到美国的、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商品都将征收关税。透过国际邮政网路运送的任何货物都将根据包裹的价值和原产国征收关税。
白宫指出,为了遏制外国托运人利用最低限度豁免漏洞规避美国关税和法规、走私危险物品(如致命的合成阿片类药物),特朗普总统已签署一项行政命令,针对这一制度展开重大修正。该命令被形容为“堵上灾难性漏洞”,象征着美国针对外贸秩序与国内产业保护迈出了关键一步。白宫在情况说明书中强调,“特朗普总统正在制止全球托运人日益滥用最低限度豁免特权来逃避关税、规避查验与破坏美国法律体系。”
近年来,特别是Shein和Temu等中资平台,长期依赖最低限度豁免政策,以极低的成本将大批未完税商品直送美国消费者,绕过了传统关税与合规监管程序。据统计,这类低价商品已构成美国进口货物中的绝大多数。此前在5月,特朗普已率先终止了中国与香港地区对应商品的豁免资格,直接冲击了这些平台的业务模式。 Temu随即暂停从中国出货,只能依赖其美国仓库内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市场销售一度受挫。
此次新命令进一步推进改革步伐,白宫更表示,此举快于国会已通过的OBBBA/一项美丽大法案要求的时程,凸显其应对当前国内经济与边境安全紧急状况的决心。未来透过邮政系统进入美国的商品,将需依照两种新规之一缴纳税金:要么按原产国关税标准征收税,要么根据六个月内的关税趋势缴纳80至200美元的定额税。
这项措施的推动不仅体现美国政府对公平贸易与国内企业利益的重新重视,也揭示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转变。在跨境电商盛行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不再只是简单的进出口税率问题,而是如何在促进自由贸易与守护国内秩序、产业与安全之间取得新平衡。
而更深远地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最低限度豁免政策漏洞的封堵,象征着美国贸易政策正从效率优先逐步转向“保护本土”,并预示着全球跨境电商将迈入一个更具规范与责任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