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特斯拉将于6月12日在德州奥斯汀启动首批自驾计程车内部测试,与Waymo、Uber等企业共聚该地,借助友善监管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掀起未来交通革命的新篇章。
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Tesla传出,即将于6月12日在德州奥斯汀/Austin启动首批自动驾驶计程车Robotaxi服务,将以改装版Model Y车队投入测试,初期仅供特斯拉内部员工使用,之后才可能向大众开放。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证实此消息,并强调过去几日的公开道路测试皆无事故、安全顺利,显示特斯拉已领先原定进度,进一步迈向全自动驾驶商业化。
而德州奥斯汀已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竞争核心战场,Waymo、Uber、Zoox、Avride等企业积极投入自驾车服务测试与扩展,受惠于德州统一且友善的监管环境,促进技术快速发展与商业化推进。这场自动驾驶技术的竞赛,不仅是科技与创新的较量,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刻挑战。
启动Robotaxi实测:正式迈向FSD量产时代
根据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近期已在德州奥斯汀街头实地部署数辆无人驾驶Model Y车辆,进行首次“真正全自动驾驶”的公开测试。测试期间车内无驾驶员,仅有工程师搭乘副驾,全程由系统自动操控,亦未出现任何事故,也未接受远端介入。
不同于竞争对手Waymo需耗费一年以上时间分阶段进行测试,特斯拉显然大幅加快脚步,并声称已提前一个月达成内部目标。预计下月起,将启动首批出厂即具备全自动驾驶能力的量产车型交付。特斯拉仍坚持使用纯视觉摄影机方案,舍弃LiDAR与雷达感测。这一策略虽具争议,却显示其对技术路线的高度自信。
此次无人计程车试营运初期将以10至20辆配置Full Self-Driving/FSD系统的Model Y为主,尚未导入马斯克先前展示的未来概念车Cybercab。测试范围目前限于奥斯汀市内特定区域,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持续优化行车路线与系统效能。
特斯拉强调,初期服务仅开放内部员工使用,目的是在正式商用前验证技术稳定性并修正潜在问题。截至目前,内测车队已完成逾1500条往返奥斯汀与旧金山的路线,不仅检验自动驾驶功能,也同步测试后勤支援,包括充电、车辆清洁、远端协助与车队管理,透露其打造无人参与的智慧交通网络之野心。
马斯克日前亦在X(前Twitter)发文指出,无安全驾驶员的Model Y车队已于奥斯汀上路测试数日。该服务将以10辆车起步,若进展顺利,规模将迅速扩大至数千辆,并拓展至更多城市,预示特斯拉自动驾驶计程车市场即将正式启动,而奥斯汀也将成为这场技术革新的前线战场。
尽管自动驾驶计程车市场尚处于初期阶段,特斯拉已经面对来自各方的激烈竞争。随着服务启动日逼近,一连串监管与伦理问题也随之浮上台面。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要求特斯拉说明其自驾系统的安全验证程序,特别关注是否涉及“远端操作”问题。据部分资料显示,特斯拉可能需为每辆车配置一名远端操作人员,这与其所主张的“完全自动化”理念背道而驰,也对其未来规模化部署的可行性提出挑战。
此外,外界也质疑特斯拉是否将速度凌驾于安全之上。目前,特斯拉尚未公开测试中可能发生的失误情况、错误处理机制或系统的容错能力等细节。专家指出,未来是否展现透明度,将成为评估其整体计画可信度的关键指标。
特斯拉此番计画,有望成为全球首批真正实现无人驾驶:即无驾驶人员、无远端干预、无辅助雷达设备的公共交通服务。这种大胆尝试雄心勃勃,却同时充满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势必对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与大众信任造成重大冲击。
监管机关正密切监视其进展,产业界与媒体也高度关注这场被称为自驾革命的实验究竟是划时代的创新突破,还是科技过度自信所酿的潜在危机。马斯克所强调的效率与创新,是否能换得市场对安全性的信心,仍有待观察与实际验证。
而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并非唯一选择奥斯汀作为自动驾驶落地试验场的业者。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机器人与AI技术人才、对科技接受度高的居民、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加上有利于自驾导航的城市结构,如水平交通号志与笔直宽阔的道路设计,成为众多自驾新创与科技巨头竞相进驻的试金石。
自动驾驶竞争升温:奥斯汀成为新战场
目前,奥斯汀已成为多家科技巨头和新创企业角逐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战场。 Alphabet旗下的Waymo自今年3月起已与Uber展开合作,在奥斯汀正式提供自动驾驶计程车服务。 Zoox早在去年便已启动测试,而ADMT自2023年起就在当地投入大众电动ID车型的自驾试验。 Avride则在市中心部署了一支由约12辆Hyundai Ioniq 5改装而成的自驾送货车队,不仅测试配送功能,也计画于今年稍晚开放收费的无人计程车服务。
根据Uber执行长Dara Khosrowshahi的说法,该公司与Waymo在奥斯汀的合作初见成效。他在5月向投资者透露,使用者对自驾车的偏好超出预期,并计画在未来几个月内将自驾车队扩编至数百辆,同时于年底前将服务拓展至亚特兰大。他指出,“以日均完成的行程计算,这支约100辆的车队,其服务量已经超越奥斯汀99%的人类驾驶。”
此外,Avride的发展也在加速。自去年自俄罗斯科技公司Yandex独立以来,该公司正逐步壮大在奥斯汀的自驾营运,计画将当地车队扩充至100辆,并于2025年与Uber合作,在达拉斯启动自驾计程车服务。 Waymo高级产品与策略主管也指出,奥斯汀不仅拥有良好的营运架构,也因监管友善而脱颖而出。 “奥斯汀是一座科技前瞻的城市,对新技术接受度高,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德州于2017年通过法律,明文禁止市政府介入自驾车监管,将相关权限集中于州政府,确保全州标准一致。这与加州各城市法规碎片化形成强烈对比。
依德州法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与一般车辆一样,遵守注册、保险与交通法规,并需搭载事故数据记录装置/black box以备追踪与稽核。德州交通运输部在声明中指出,部门的责任是与自驾企业密切合作,确保基础建设能支援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部署。
此外,德州交通运输部于2019年设立自动驾驶车工作小组,每年召开2至4次正式会议,成员涵盖州内多个公部门代表及主要产业利害关系人,共同擘划州内自驾技术的发展框架。
事实上,奥斯汀与自驾车的渊源可追溯至更早。早在Waymo进驻之前,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彼得·史东/Peter Stone便率领团队参加2007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城市挑战赛,派出名为“奥斯汀机器人技术”的参赛车辆,这是奥斯汀街头首次测试部分自驾技术。
身为德州大学学习代理研究小组的主任指出,他任教逾23年,培育出不少学生,如今活跃于Waymo与其他自驾技术公司。他表示,经过多年机器学习的进步与大量路测,自驾系统的驾驶表现,已在某些情境中超越一般人类驾驶者。
德州自驾法规:能否成为全球范本?
有专家指出,美国乃至全球的政策制定者普遍期望德州能为自动驾驶法规树立典范,但部分规范尚在研拟阶段。
奥斯汀市助理交通局长刘易斯·莱夫/Lewis Leff表示,越来越多城市主动联系奥斯汀,询问“你们如何处理自驾车相关问题?”据市府透露,来询的城市包括新奥尔良、田纳西州纳许维尔,以及一些国外城市。
目前,自动驾驶产业正积极推动联邦层级的规范,以降低各地法律差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曾在2023年第3季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若特朗普赢得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他将动用自身影响力,推动联邦自驾车监管标准。
Waymo联合执行长Tekedra Mawakana亦在今年5月透露,特朗普及交通部长Sean Duffy均支持推动全国统一的标准,她对法规在本届任期内成案表示乐观。 Waymo方面则确认,公司已明确支持该提案,并向特朗普政府表达立场。
然而,专家警告,当监管权高度集中于州政府时,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束手无策。
2023年9月,德州参议院交通委员会曾召开听证会,讨论该州对无人车缺乏应变机制的问题。德州民主党参议员表示,“对许多第一线急救人员而言,自驾车是全新领域。拦下一辆无人车,你该怎么做?它发生事故,又该如何处理?”例如,2023年Cruise一辆自驾车曾在休士顿蒙特罗斯大道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地方政府欲采取措施时,却遭遇州层级指令迟迟未下的窘境。
根据奥斯汀交通部门说法,德州正考虑进一步立法,厘清相关责任归属与执法机制。
多家在奥斯汀营运的自驾车企业已主动建立安全协议,并与当地急救部门合作。 Zoox发言人表示,公司已为急救人员提供专门培训,并定期与市府官员会晤。不过,奥斯汀市也坦言,目前法规并未强制自驾车业者与紧急服务单位合作。据市府说法,部门已建立专门仪表板记录所有自驾车事件通报,其中约半数来自市政体系内部。
尽管个别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彼得·史东/Peter Stone仍呼吁社会不应以“零风险”作为标准。他表示,“公众往往期待自驾技术达到完美,但真正该追求的应是优于人类驾驶。若自驾车能显著降低致命车祸,这本身就是重大的社会进步。”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城市交通生态。全球各大科技巨头与汽车制造商纷纷投入巨资,竞相开发更智能、更安全的自动驾驶系统,试图引领下一波交通革命。在这场激烈的竞赛中,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业界与监管机构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