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本周美国赤字与债务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引发股债市场的回落。尽管新关税与评级下调加剧担忧,但适度财政刺激仍被视为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在过去数月,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持续呈现出复杂交织的走势:股市强劲反弹、消费与就业维持韧性,但背后却潜藏着多项尚未解决的结构性风险。从联准会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到财政赤字与联邦债务问题逐步浮现,再到新一轮贸易摩擦的升温,这些因素正逐步重塑市场对未来的预期。随着关键政策时点接近,投资者也面临着对当前局势做出重新评价的压力。
自4月8日触及低点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已上涨近20%,但近期债券殖利率的攀升与新一轮关税威胁正逐步削弱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尽管贸易问题已获得广泛关注,市场情绪的转变还受到三项重要因素的影响: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20年期美债拍卖需求疲软,以及众议院通过了一项的预算和解案。该法案延长了部分即将到期的减税条款并新增新的减税措施,虽然获得众院支持,但仍需提交参议院审议并可能面临调整。
与此同时,30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突破5%,美元对主要货币走软,股市亦因市场重新聚焦美国赤字与债务负担而回档。眼下的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动态是否意味着市场即将出现转折,或只是短期波动,以及债市当前所释放的讯号应该如何解读。
穆迪、标普和惠誉,一致下调美国信用评级
穆迪成为最后一家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三大评级机构,理由是国会与政府长期未能有效遏制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与上升的利息负担。此举意味着继标准普尔于2011年、惠誉于2023年降级后,美国已全面失去3A评级。
与15年前标准普尔降级时市场剧烈反应不同,这次市场反应较为平静,原因在于穆迪自2023年11月以来已将美国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市场早有预期。此外,由于主要债券指数根据三家评级机构的中位或最低评级定级,美国债券早已被纳入AA级,因此此次降级不会引发被动基金的被迫抛售。
虽然穆迪此举对市场影响有限,但它凸显了当前财政状况恶化的现实,尤其是在国会刚通过一项预计将在未来数十年进一步推高赤字的法案之际。

众议院通过税收法案,财政赤字压力加剧
5月22日,美国众议院以最微弱的票数优势通过了一项和解法案,成为近期财政政策辩论中的关键进展。该法案核心内容是延长2017年实施的减税政策,并纳入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的多项新税收减免措施,包括针对小费、加班工资及高龄人群的税收优惠,并将州与地方税/SALT扣除上限从1万美元提高至4万美元,适用于年收入低于50万美元的纳税人。
为弥补税收减免可能造成的财政缺口,法案草案亦提出数项增加政府收入的条款,包括削减再生能源补贴、收紧医疗与食品援助计划资格,以及对医疗补助实施工作要求等。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该法案在税收减免、新增支出、收入增补与利息成本等因素综合影响下,预计未来十年将使联邦赤字增加近3兆美元。
许多减税措施将自2025年至2028年间陆续实施,而支出削减则被安排在较晚阶段,这可能导致未来两年赤字水准升至GDP的7%左右。从短期经济效果看,赤字扩张在统计上可能刺激GDP增长,虽然部分效果可能被新一轮关税对经济的拖累所抵消。专家们认为,这种温和刺激的财政政策将有助于经济成长,但也将进一步加剧对赤字可持续性的担忧。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通过的仅是众议院版本,未来在参议院的讨论与修订中,法案内容仍可能出现重大变动。国会的目标是在7月4日国庆日前达成最终协议,这一进程预计将充满波折。

债券殖利率上升,美国信用度下降
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殖利率突破4.5%,而30年期国债则升至5%以上,接近2007年以来的高点,显示债券市场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日益加剧。这一现象可能预示市场开始重新评估联邦债务路径与财政纪律。
由于长期债券对未来利率和通胀风险更敏感,当借贷需求上升时,对长端殖利率的影响也更显著,导致殖利率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反映出投资人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以补偿不确定性。专家们认为近期收益率的上行,部分体现了这些新风险,正如穆迪下调美债评级所凸显的。
然而,这并非收益率变动的唯一驱动力。随着美国政府近期对贸易政策立场有所软化,市场对经济衰退的忧虑有所减轻,股市反弹回到年初水准。同时,财政刺激政策的推动降低了成长动能放缓的风险,促使市场重新调整对联准会政策的预期。目前债市普遍认为,2025年降息次数可能仅剩两次甚至更少。此外,10年期殖利率亦回升至年初水准。
这一长端殖利率上行不仅是美国特有现象,也反映出全球市场的同步压力。上周,日本30年期国债殖利率创下历史新高,德国、英国和澳洲的长债利率同样面临上行压力。
投资建议方面,专家们相对偏好配置7至10年期中期债券,而非超长期债券。目前的利率水准对于希望再投资到期存单或现金部位过高的投资组合而言,提供了锁定较高收益的良机。专家们认为,债券殖利率的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因为:一是更高利率将吸引更多买盘。其次,利率上行对经济活动和通膨具有抑制作用,最终促使联准会转向宽松。最后,政治压力可能迫使立法者削减支出或寻求财政调整,从而改善市场对赤字的预期。

赤字飙升与债务风险,给投资者带来的警示
近年来,美国联邦赤字快速恶化的趋势令人忧虑:十年前,赤字规模为4720亿美元,约占GDP的3%。到了2019年,即2017年减税实施后、疫情爆发前,赤字已增至9840亿美元,占GDP的4.6%。 2023年,赤字更是飙升至2兆美元,占GDP比重高达6.7%。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总回报率达到230%,显示市场仍持续上行,尽管财政压力不断加剧。
但如今,这一趋势面临更大挑战。即使尚未实施最新的税收立法,国会预算办公室已预测,美国债务与GDP的比率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攀升至破纪录的150%。高利率环境加剧了债务负担,使利息支付成为联邦预算中愈发沉重的一项开支。目前,联邦政府支付利息的规模已占美国GDP的3%,重回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高位水平。

在经济处于扩张期、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的当下,联邦赤字和债务迅速扩张的趋势确实令人担忧。然而,与企业和家庭不同的是,美国政府以本国货币发债,并拥有无限期展期的能力。这使其不会像个人或公司那样资金耗尽,但若货币发行过度,则可能带来通货膨胀风险。
虽然财政挑战不是新问题,也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专家不认为目前的债务水平会立即对经济构成威胁。但长期而言,政府必须做出艰难抉择,可能包括加税与削支并行,甚至改革社会保障等福利体系。
尽管面临压力,专家们仍认为美国国债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这并非仅仅因其信用评级,而在于其市场规模深厚、流动性极强,让全球投资人能放心配置资金于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政府债务,而美元本身也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目前市场上并无其他资产具备同等规模与稳定性可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中国与英国的政府债务/GDP比率甚至高于美国。
从历史来看,主要已开发国家的债务水平与殖利率之间并无必然正相关。例如1997至2001年美国政府出现财政盈余时,10年期国债殖利率反而维持在6%左右;而在疫情后赤字激增之际,殖利率却跌至历史低点。这表明,与其单看赤字数字,不如关注经济增长前景与联准会政策,因这些才是影响殖利率的核心因素。
总结来说,赤字与债务问题对投资人而言确实重要,但在财务规划层面可能更具意义。目前税负处于相对低位,投资者可考虑提前采取积极的税务策略以因应未来可能加税。而就投资配置而言,这些财政问题对组合构建的实质影响则相对有限。

贸易紧张升温,短期挑战与机遇并存
5月23日,美国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并针对苹果产品加征25%关税,再次凸显贸易政策仍是市场焦点。在过去两个月股市大幅反弹的背景下,市场对此类消息出现负面反应并不令人意外。与此同时,殖利率下滑,推动债券价格上扬。
专家们认为,短期内市场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可能有限。部分原因在于,目前多数关税仅为暂缓而非取消。例如,首轮关税的90天暂缓期将于7月到期,而针对中国的部分低关税也预计在8月失效。这些时点与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紧张节奏相重叠,或将加剧市场波动。虽预期最终会达成妥协,但可能仍需等待至最后关头。
尽管如此,专家们认为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市场对不确定性的反应也有望逐渐趋缓。从历史经验来看,自4月8日低点以来的强势反弹往往具有后续动能。事实上,过去一个月的涨幅在过去40年中排名第五,尽管未来一个月的走势仍具变数,但此类反弹通常预示着接下来12个月仍有良好报酬潜力。
对此,专家建议投资人面对波动时采取平均成本策略,保持资产配置的多元性,并分批配置于中长期固定收益资产,以把握2026年前后殖利率下行的潜在契机。

在当前全球经济与政治环境高度复杂交织的背景下,美国财政的挑战不仅反映出短期市场波动,更揭示了长期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投资者须认识到,面对赤字扩大与债务负担的压力,政府与市场将在政策协调与风险管理间寻求平衡,而这种动态演变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遇。唯有透过谨慎分析与灵活应对,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持续增长的潜力,为资产保值增值创造稳固基础。未来的投资道路,正是在风险与希望并存的交织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