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市场在夏季持续升温、波动趋缓之际迈入关键节点,投资者需在政策转折与经济数据交织下寻找平衡策略,应对可能骤起的短期波动。
随着夏季气温逐步升高,股市同样延续热度。本季度至今,标普500指数稳步上扬,波动幅度维持在相对窄幅区间,近一个多月涨幅从未超过1%,却已连续创下11次新高。在不确定性逐渐消退、政策走向更加明朗的背景下,投资人情绪普遍稳定。
然而,接下来这一周可能打破夏季的平静局面。大型科技股财报、重要交易截止期、联准会决策会议,以及最新就业报告将密集登场。专家们认为市场的自满情绪正在升温,短期内波动风险增加,但整体基本面仍具韧性,支撑对下半年维持谨慎乐观的展望。
在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中,投资人既要面对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也需掌握机遇以寻求稳健回报。从国际贸易协商到央行利率决策,从企业盈余表现到投资者情绪的微妙变化,环环相扣的动态正共同塑造全球金融市场的新格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唯有将宏观政策与产业趋势并重,方能在风险与机会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拟定更具韧性与灵活性的投资策略。
关税贸易发展:从风险到缓解
今年,关税与贸易政策成为市场最大的变数之一,曾导致4月股市重挫近20%。然而,随着美国政府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临近,多项贸易协定陆续公布,使得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步缓解。以美日协议为例,美方承诺5500亿美元的投资,并将关税税率由25%降至15%,为其他国家提供潜在的协商模板。
目前,欧盟已与英国、越南、印尼、日本以及中国部分地区达成初步协议,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如加拿大、韩国与印度仍在磋商中。尽管整体关税水准仍高于去年,但最坏的冲击已被避免,政策透明度的提升也有助于企业恢复信心、重新启动资本支出。

美国经济:目前处于“金发姑娘”状态
“金发姑娘状态” /Goldilocks State在经济学中,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经济状态,即经济增长适度,通货膨胀温和,利率水平也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既不过热也不过冷。
对美国而言,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明显,但近期数据有助于缓解市场对滞胀的担忧。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显示劳动市场依旧稳健。 6月零售额增幅超出预期,表明消费支出仍具韧性。虽然通膨压力尚存,但整体已被有效控制,主因在于商品与生产资料价格虽有上升趋势,但受到占比更高的服务价格下滑所抵消(商品占消费篮权重约25%,服务则高达75%)。
不过,关税上调的潜在影响仍可能干扰未来几个月的市场乐观情绪。但另一方面,最新通过的税改法案为财政政策带来更大明确性。专家们预计明年将有温和的财政刺激出台,包括减税、鼓励企业投资与监管放宽,有望支持经济活动回升。综合判断,虽然进入秋季后滞胀疑虑可能升温,但2026年起外部压力预期缓解,经济整体仍具备抵御波动的韧性。

联准会:降息压力加大,正处于风暴眼
白宫近日对联准会施加更大降息压力,强调其宽松步伐已落后于其他央行。例如,欧洲央行已在过去一年内将利率下调两个百分点,尽管目前暂停降息。相较之下,联准会仅降息1%。随着主席鲍威尔任期将于明年结束、总统急于尽早宣布继任人选,市场对联准会政策独立性的担忧升温。
尽管如此,联准会的制度设计具备多重制衡机制,旨在防止政策受政治干预。首先,联准会主席人选必须经参议院确认,这意味着极端或不具备资格的提名可能遭到否决。其次,货币政策的最终决定权属于由12位投票成员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而非主席一人即可主导。
考虑到近期经济展现出韧性,且通膨风险仍存,专家们预期联准会本周可能按兵不动。然而,若8月1日后贸易与关税政策更加明朗,9月降息仍存空间,鲍威尔或于8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释出信号。专家们预估2025年下半年将进行1至2次降息,并在2026年期间,随着政策逐步迈向中性利率区间(3%至3.5%),可能采取进一步宽松。若经济表现延续90年代中期的强劲态势,这一节奏温和的降息周期仍有望为市场带来良好回报。

股市获利:从现在开始可能成为重中之重
在过去三个月内,股市估值持续攀升,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预期本益比已突破22倍,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新高。如今,市场焦点转向企业财报,期待业绩成为推动股价进一步上行的主要动力。本周是本季财报高峰期,将有近四成的标普500成分公司公布业绩,包括微软、Meta、苹果与亚马逊等重量级“七巨头”。
截至目前,本季财报表现优于预期。已公布财报的企业中,有83%超出市场预估,平均超出幅度达7%。因此,市场对整体标普500企业的本季盈余成长预期也上修至5.5%,高于几周前预估的4%。其中,银行股表现亮眼,反映出消费者支出与信贷状况依旧稳健。
“七巨头”预计将继续领衔财报成长,其获利年增幅预计达14%,远高于其余493家成分公司的3%。人工智能AI需求持续旺盛,是主要推力之一。此外,美元走弱也进一步助力获利成长。考虑到标普500企业约四成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汇率波动与出口竞争力提升将成为支撑利润的有利因素。此外,科技与工业板块因海外营收占比较高,料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风险与自满:注意谨慎之言
正如风险逐渐退去时常见的情况,自满情绪开始蔓延。近期,迷因股/Meme Stocks热潮似乎再度升温,一些散户重新聚焦于被大量放空的股票,推高其价格,造成剧烈波动,这些波动往往与公司基本面无关,甚至可能出现快速反转的风险。这类现象或可被视为市场泡沫的早期信号。然而,根据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调查中的整体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仍远未达到过往牛市顶峰常见的高度乐观水准。

未来定位:掌握市场重要机遇
专家认为,创纪录高点通常证实了市场强势,而非即将出现逆转。市场内部因素也支持了这个观点。股票表现优于债券,周期性股票表现优于防御性股票,高收益债券利差收窄,而基于市场的通膨预期似乎表明长期通膨将保持稳定。
不过,无论是贸易谈判、企业获利或联准会决议,任何偏离预期路径的情况都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季节性因素也提醒投资人不要过度自信,因为夏末秋初往往会带来更多市场动荡。虽然很难把握时机,但典型的回调或调整在所难免。专家认为,投资人最好避免追逐投机性投资的诱惑,并在资产类别、风格和产业之间加倍进行适当的多元化投资。因此,专家们建议增持美国大盘股和中盘股。此外,在金融、医疗保健和非必需消费品领域也看到了投资机会。对于那些寻求收益的投资者,专家们认为目前收益率约为5%的7至10年期投资等级债券相对于近期历史而言具有诱人的价值。
波动性依然是风险,不确定性并未消失,但情况似乎变得更加明朗。专家认为,当前的趋势是向上,战术性回调应被视为买入机会,尤其是在明年预计将推出降息和财政支援措施的情况下。
当前市场所处的环境,是政策、企业基本面与投资者情绪交错运作的结果。从贸易政策的缓解、经济韧性的展现,到企业获利的持续动能,这一切都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信号与机遇。而真正考验投资人的,从来不是是否看好市场,而是能否在不确定与波动中,保持纪律与远见。当市场逐步从危机中重建信心,真正的竞争力将来自于那些能够穿越短期杂讯、聚焦长期价值的投资策略。在这个充满转折的过渡时期,冷静评估风险、谨慎拥抱希望,或许才是走得更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