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尽管国际贸易关系复杂且关税议题持续,美国股市仍受惠于利好经济数据,上周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
全球经济在多重不确定性中寻求平衡之际,金融市场的表现往往成为衡量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近期,尽管国际贸易关系错综复杂,美国股市却展现出令人瞩目的韧性与活力,一系列关键经济数据的释放,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更推动主要股指攀上新高。
上周,美股市场持续缓步上扬,其中标普500指数上涨约1%,并创下历史新高。自4月8日触及低点以来,该指数已累积超过26%的涨幅。这波涨势主要受惠于一系列利好的经济数据。上周公布的6月通膨数据符合市场预期,零售销售额更是超出预期,同时,第二季企业获利成长也仍有望超越原先的预估。
然而,关税议题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8月1日新的关税截止日期,以及潜在的行业关税生效前,投资者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尽管如此,即使年初以来关税税率已大幅调升,但通膨依然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经济成长也维持稳定。
经济数据超预期助推美股创新高
上周,美国股市持续小幅走高,标普500指数和那斯达克指数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两者今年迄今均已实现约7%至8%的涨幅。
金融市场的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一系列超出预期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提振了投资者情绪,帮助市场消除了疑虑。过去一周,我们持续看到积极的经济数据,包括:
通膨数据符合预期,尽管关税上调-美国6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膨数据与市场预期相符,整体CPI年增2.7%,略高于预测的2.6%和上个月的2.4%。虽然服装、家电和家居等部分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但新车和二手车等类别的价格则有所下降。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通膨数据低于预期-令许多投资者意外的是,6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通膨数据低于预期,此前市场预计关税上调会在此类别中产生更明显的影响。整体PPI通膨率为2.3%,低于预测的2.5%和上个月修正后的2.7%。专家们认为,虽然通膨目前仍处于可控状态,但如果关税税率继续走高,到年底通膨可能攀升至3.0%至3.5%。尽管如此,专家们预计关税的影响可能只是价格的一次性上涨,通膨率应该会在未来一年开始再次正常化,逐步向联准会2.0%的目标迈进。

消费者支出依然健康,零售额超出预期。美国6月整体零售额成长了0.6%,远高于预期的0.1%,也扭转了上个月-0.9%的跌势。消费者在汽车、汽车零件以及部分服装和食品服务上的支出有所增加,不过家居装饰和家电类别的支出则有所下降,这可能反映了这些领域的价格上涨。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对美国GDP的贡献率约为70%,而这些零售数据表明家庭消费依然保持良好势头。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第二季获利有望超出预期。随着第二季财报季上周正式拉开序幕,迄今为止,各公司的业绩表现亮眼。约有12%的公司已公布财报,其中高达86%的公司业绩超出预期,远高于过去十年75%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金融公司,迄今为止带来了最大的意外收获,例如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大型银行都表示,其交易收入和资本市场活动均好于预期。
虽然现在仍处于财报季初期,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几个月的获利门槛已经有所降低。第二季获利成长预期已从年初的约11%下调至6月底的5%。即便如此,专家们预计第二季的获利成长仍有望超越这个下调后的门槛。展望全年,获利可能会保持在中高个位数区间。鉴于未来利率可能降低且关税情势更加明朗,专家也预期2026年企业获利可能再次加速,有望达到两位数成长。

美国6月零售额数据再次印证了消费者支出的持续成长。整体零售额增长了0.6%,远超市场预期的0.1%,更扭转了上月-0.9%的跌势。消费者在汽车、汽车零件、部分服装和食品服务上的支出有所增加,尽管家居装饰和家电类别的支出有所下降,这可能反映了这些领域价格的上涨。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消费对美国GDP的贡献率约为70%,这些零售数据表明家庭消费依然保持良好势头。
随着第二季企业财报季正式启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业绩表现令人振奋,迄今为止普遍超出预期。已公布财报的约12%公司中,有高达86%的业绩表现优于预期,显著高于过去十年75%的平均水平。其中,金融公司带来了最大的惊喜,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大型银行报告交易收入和资本市场活动均好于预期。
虽然财报季尚处初期,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个月的获利预期门槛已有所降低,第二季获利成长预期已从年初的约11%下调至6月底的5%。即便如此,专家们预计第二季的获利成长仍有望超越这个下调后的门槛。展望全年,获利可能会维持在中高个位数区间。鉴于利率未来可能调降且关税情势更加明朗,专家们也预期2026年企业获利可能再次加速,有望实现两位数成长。

尽管关税税率有所上调,但尚未观察到其对通膨产生显著影响,也未见其对消费或整体经济造成过大冲击。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
多方承担关税成本-关税税率的提高已被供应链上的多个环节所吸收。这包括了出口商承担部分成本、企业吸收更高的生产费用,以及仅有部分成本被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这种分摊机制有效缓冲了关税对价格的直接冲击。
企业库存缓冲效应-许多公司可能在关税上调前,甚至在10%关税税率实施之初,便已大量囤积库存。这种预防性措施使他们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以相对稳定的价格向消费者供货,延缓了成本转嫁的影响。
能源价格走低提供对冲-今年以来,石油和能源价格的走低也为经济提供了对冲。例如,西德州中级原油/WTI价格基本维持在每桶60至70美元区间,这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燃油成本和企业的能源开支,部分抵消了关税带来的潜在通膨压力。
贸易谈判的积极信号-投资者同时也关注着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中的一些正面因素。上周,美国政府宣布可能放松出口限制,这将允许像英伟达这类公司再次向中国销售某些人工智能AI半导体晶片,为科技产业带来利好。
供应链多元化与新合作机会-此外,苹果等公司已积极寻求与中国以外的供应商达成稀土磁铁(电子产品制造必不可少的材料)的交易。与越南和印尼等国家正在进行的交易和谈判,也有助于确保在中国以外找到替代的供应链选项,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因此,美国政府对贸易和关税的持续关注,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有助于推动各国市场对美国商品更加开放,促进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并逐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为未来的经济稳定和成长奠定基础。
布局下半年增长契机
总体而言,股市似乎已成功克服了4月初因关税大幅上调威胁而引发的恐慌与不确定性高峰。自那以来,投资者见证了关税上调的延迟,以及通膨和经济数据所展现的韧性。
展望未来,专家们预计市场不会继续直线上涨,特别是即将迎来季节性波动的8月和9月。随着8月1日关税截止日期的临近,市场还需消化更多关税相关消息。这可能意味着许多贸易伙伴将面临新的、甚至更高的关税,届时企业和出口伙伴或许会更不愿意承担这些不断攀升的成本。因此,可能会看到价格上涨,消费在下半年降温。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未来几周引发市场波动。
然而,专家认为投资者依然可以保持信心,因为最坏的情况,即高关税、贸易谈判毫无进展以及通膨失控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展望今年底和2026年,预期物价和通膨将再次企稳,联准会将启动降息,同时美国税收法案也将带来一些刺激措施。
因此,专家们相信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回调和波动的机会,来布局更为稳定的市场环境,并为未来一年的重新加速成长做好准备。专家持续看好美国大盘股和中盘股,并建议关注成长和价值板块,包括非必需消费品、金融和医疗保健。
专家相信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回调和波动的机会,来布局更为稳定的市场环境,并为未来一年的重新加速成长做好准备。有专家表示,持续看好美国大盘股和中盘股,并建议关注成长和价值板块,包括非必需消费品、金融和医疗保健。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变局,持续监测关键数据、审慎评估潜在风险并灵活调整投资策略,将是驾驭市场波动、把握未来成长机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