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2025年投资市场历经剧烈震荡与快速反弹,在地缘、政策与经济多重变数交织下,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与前瞻性成为投资关键。
进入2025年,投资环境面临重重挑战与转变。全球经济从疫情与高通膨的阴霾中逐步复苏的同时,又迎来地缘政治紧张、关税政策动荡与货币政策调整交织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愈发关注资产配置策略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以因应快速变动的市场节奏并掌握潜在机会。这段时期不仅考验风险管理能力,也对市场趋势判断提出更高要求。
2025年上半年,投资市场历经波动。政策变动一度使标普500指数下挫近20%,但随后在贸易紧张局势缓解与强劲经济数据的带动下,标普500于6月底前创下历史新高。展望仍充满变数的下半年,专家建议聚焦三大核心主题与对应的投资机会,以掌握趋势、迎接挑战。
成长放缓但方向不变
2025年上半年,政策环境充满变数。美国于4月初宣布大规模加征关税,将有效关税税率自2024年底的2.3%大幅调升至逾25%,引发对经济衰退的广泛担忧。随着后续贸易紧张局势逐步缓和,有效税率回落至约15%。目前市场聚焦于7月9日90天关税暂停期届满前的贸易谈判结果,未来关税可能进一步下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上周与越南达成协议,将先前宣布的46%高关税下修至20%(针对非原产于越南的转口商品则征收40%),显示近期贸易政策略有缓和。
尽管目前关税压力已有所舒缓,但其仍是美国政府政策核心之一,且与近年相比仍处于相对高位。虽然通膨目前已基本受控,但随着企业去库存与成本转嫁效应逐渐显现,下半年关税的影响恐将转化为消费品价格上涨,不仅削弱家庭实质购买力,也可能压缩企业利润,对整体经济活动造成潜在压力。
尽管如此,近期经济数据展现出相对韧性,主要来自稳健(尽管略为放缓)的劳动市场。上周公布的6月非农就业新增14.7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11.8万人。同时失业率回落至4.1%,初领失业金人数亦降至六周新低的23.3万,显示就业市场仍具支撑经济的能力。

此外,拟议中的“一揽子美丽法案”/OBBA旨在延长2017年实施的减税政策,并增设针对小费收入、加班工资与年长者的税收减免措施。基于这些政策支撑,尽管短期内经济成长可能放缓,专家们认为2026年有望迎来再度加速。整体而言,温和的财政刺激与宽松货币环境应能为经济活动与企业获利提供有力支撑。
虽然美国经济动能正逐步放缓,但专家们不认为这将演变为全面停滞。在当前环境下,股市的投资前景优于债市,因此建议投资者提高对美国大型与中型股的配置,同时减码国际债券与美国高收益债。
在产业配置方面,建议在防御型、景气循环型与成长型产业间维持均衡布局,因为部分专家预期2025年的产业领先格局将持续分化。具体来说,建议增持金融、医疗保健与非必需消费品板块,相对减持必需消费品与原物料类股。
美国股市追赶国际股市
自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成长表现优于多数已开发国家,使美股在过去15年中有12年跑赢国际市场。然而,这一优势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逆转,国际股市,特别是欧洲市场,领先上涨。受到德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及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推动,欧洲股市走强,并带动区域经济成长预期上调。相对而言,美国近期的政策调整可能在短期内抑制经济扩张,导致美国相对优势收窄。
尽管美国与其他市场间的成长差距正在缩小,但美国企业的获利能力仍预期将优于全球同业。有专家认为,未来美国企业利润的成长动能将更加明显,主因包括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红利与更具支持性的政策环境。反观国际市场,关税政策可能限制海外商品需求,对国际企业获利构成压力,进而影响其市场表现。

美元大幅走弱是上半年国际货币表现优异的另一个关键驱动因素,由于美国经济成长放缓以及对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担忧,美元指数下跌逾10% 。然而,专家们认为美元短期内可能会获得一些支撑。美国债券殖利率仍高于大多数已开发市场,尤其是日本和许多欧元区国家。此外,专家们认为短期内没有可行的美元替代货币,美元仍将维持其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然而,从长期来看,美元在经历了15年的上涨趋势后可能会走弱,这凸显了全球资产多元化的重要性。

上半年国际股市的亮眼表现再次突显了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保留国际曝险的重要性。然而,从短期前景来看,专家们认为美国市场具备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因此,建议投资人适度减码已开发市场的大型国际股票,并将资金配置转向美国的大盘与中型股。
有专家认为,推动国际市场上涨的多数利多因素已大致反映于当前股价中,而美国企业强劲且具持续性的获利表现,有望成为美股的重要支撑力。此外,美元短期内可能企稳,将削弱货币因素对国际投资回报的正面效应。
联准会秋季恢复降息
专家们仍预期10年期美国公债殖利率将主要维持在4%至4.5%的区间内震荡。尽管短期内可能出现突破该区间的情况,但市场的上下行动能皆有限,形成一定压制。
尽管上半年通膨意外趋缓,联准会仍选择按兵不动,持续观察关税对经济与物价的实际影响。在6月会议中,FOMC最新点阵图显示,多数委员仍预测2025年将降息两次,与3月预期持平。而对2026年的展望则较为保守,预期仅降息一次(低于原本预估的两次),并计划于2027年再降一次息,显示政策宽松节奏将更为谨慎。
有专家认为,关税可能引发的滞胀风险,即通膨升温与经济成长放缓并存,将使决策难度加剧。然而,专家们预计联准会将于今秋开始降息,这将可能对中长期债券殖利率带来下行压力。

联准会的宽松政策虽可能压低债券殖利率,但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的担忧,则构成潜在的上行压力。根据预估,拟议中的税收改革法案未来十年将使国家债务增加4.1兆美元(含利息),使联邦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从目前的约100%升至130%。随着债务水准攀升,投资人可能要求更高的报酬率来反映更大的信用风险,特别是在长天期债券方面。
在此背景下,专家们建议投资人降低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尤其是殖利率偏低的国际债券,以及风险报酬比下滑的美国高收益债券。尽管美国高收益债的利差仍处于历史低位,有部分专家仍认为相较之下美国股票具备更具吸引力的回报潜力。
针对美国投资级债券,专家们建议投资人适度延长投资久期,并聚焦于7至10年期的中长期债券。这一区段有助于锁定较高收益率,同时较不容易受到预算赤字恶化与债务负担升高的影响,相较于短期债券与30年期超长债更具平衡性与防御力。
下半年维持稳定投资
尽管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坚韧的经济数据、缓和的贸易紧张局势以及潜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支持,为谨慎乐观提供了理由。投资者可能受益于在成长和价值领域保持多元化,同时将投资组合向美国股票倾斜。在美国投资等级债券中,专家们认为适度延长久期,重点关注7至10年期债券具有价值。随着情势的发展,维持一个高度多元化、注重机会的投资组合,可以帮助投资者抓住机遇,应对市场波动,同时确保实现其财务目标。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投资人不仅需要关注短期风险,更应培养长线思维与灵活应变的策略能力。 2025年下半场的投资挑战或许仍充满未知,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转折点,审慎与果敢的配置将成为穿越周期、累积资产的关键。透过对政策走向的前瞻判断、对全球趋势的深度理解,以及对资产多元化的坚持,投资者将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准方向,稳健推进财富增长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