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本田成功完成可重复使用火箭测试,象征全球商业航天正从国家主导转向企业驱动,并揭开日本民间力量进军太空新时代的序幕。
在全球掀起的新一轮太空竞赛中,商业航天正从国家主导迈向企业驱动的新阶段。尤其在小型火箭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领域,各国科技企业纷纷入局,寻求突破太空发射高成本、低频率的瓶颈。
在日本北海道广尾郡大树町的一片测试场地,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本田/Honda完成了其首枚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发射与回收测试,标志着其正式跨入航天产业这一全新领域。对于本田这样的跨界玩家而言,进军太空不仅是技术延伸,更是拓展未来资料通讯、智慧移动与低轨基础设施布局的战略抉择。在这场融合航空、汽车、AI与能源的未来竞赛中,一场由民间力量主导的新太空时代正在悄然展开。
完成首次垂直起降:56.6秒高精度飞行
6月17日,本田技术研究所宣布,其小型火箭再利用技术验证取得突破性成果。在位于北海道大树町的试验基地中,本田成功将实验火箭垂直发射至约300米高度,并实现高精度回收着陆,标志着日本民营企业首次完成此类技术的实地验证。这一里程碑进一步推动本田向2029年前挑战抵达卡门线(太空与大气层边界)的开发目标迈进。
据介绍,本次使用的火箭全长6.3米、直径85公分,起飞重量达1,312公斤。火箭在56.6秒内完成飞行任务,成功升空至271.4米后垂直返回地面,着陆偏差仅为37公分,远优于原定5米误差目标。此次试验核心验证了三项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关键技术:发射过程的姿态控制、下落阶段的推力调节与精准着陆能力。
本田方面强调,整个测试过程严格遵循安全原则,并在飞行前与地方政府及居民充分沟通,确保对当地环境与社区无任何不良影响。
对于此次成功,本田全球执行长三部敏宏表示,“这是本田迈向航太领域的重要一步。这不仅体现了我们的技术实力,也展现了我们持续挑战未知、拓展技术疆界的决心。”他进一步指出,本田将继续秉持“创造人类愉悦时间与空间”的使命,以技术创新解决环境与安全挑战,致力于研发具有社会价值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本田早在2019年便设立专门团队推进航天相关研发,核心思路是通过火箭重复使用技术降低发射成本,从而打破小型火箭一次性发射费用高企的行业瓶颈。随后,在2021年,本田就曾对外透露其正积极研发包括可重复使用火箭在内的航天技术,但始终未对外公开测试进展。本次试飞结果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公布,令外界颇感意外,也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尽管此次试验属于内部技术验证性质,但本田明确指出,其背后蕴含深远的商业潜力。未来,公司可望通过自主火箭发射自研卫星,构建覆盖空地一体的专属数据网络,为自动驾驶、精准定位、物联网等核心业务提供实时、可靠的支持。
目前,该技术是否推进商业化尚无定论,但本田强调,在全球对太空数据服务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火箭发射能力将成为关键战略资产。根据规划,本田目标在2029年前完成首次亚轨道飞行,进一步探索低成本、高频次的太空运输模式,技术方向与国际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高度一致。未来几年,公司将持续优化火箭发动机性能、提升着陆安全性,并强化系统冗余与自动控制能力,逐步走向商业化应用。
在这场全球太空产业竞速中,不仅是航天企业在争夺新高地,传统制造业巨头也正加速跨界突围。 SpaceX凭借其可回收火箭技术与“星链”通信系统确立了商业航天的行业标杆,日本初创公司SpaceOne也试图以小型火箭切入市场,尽管仍面临成本高企的现实困境。而本田则依托其在小型喷气发动机与航空平台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除积极推进eVTOL飞行器等未来空中移动方案外,还与太空服务企业Astroscale携手,在太空垃圾治理等新兴领域展开探索,逐步绘制出属于自身的“空天版图”。
这股跨界融合趋势正不断重塑全球太空产业格局,日本车企的加入,正是这一转型潮流的缩影。
全球太空产业发展雄心:日本车企入场参与竞争
本田并非唯一一家具备太空野心的汽车制造商。近年来,全球多家汽车与科技巨头正悄然将目光转向太空产业,寻求新一轮技术突破与业务拓展。今年年初,丰田/Toyota也对外正式宣布,透过其研究部门对日本民营火箭企业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进行投资,旨在加速商用火箭发射载具的量产进程,进一步进军卫星与太空基础设施市场。
这一趋势背后,离不开日本政府在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为推动“民间太空化”战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正加快火箭重复使用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并配合政府于近年设立的数十亿美元太空产业基金,为国内初创企业与大型工业集团提供研发资金与商业化支持。根据规划,日本目标在2030年代初期将国内太空产业总规模扩大一倍,达到8兆日圆。
在此背景下,本田选择结合其在自动驾驶系统与高性能小型发动机方面的研发积淀,投入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开发挑战。虽然目前尚处于技术验证与基础研究阶段,但本田明确表态,这项技术将是未来可持续交通与资料通讯基础设施的潜力支柱。其中期目标是在2029年前实现亚轨道发射能力。
此次小型火箭升空与垂直回收的技术成功,为本田的太空布局奠定了积极基调,也象征其正式踏入全球可重复使用火箭开发阵营,与SpaceX、蓝色起源/Blue Origin等技术领导者形成竞合格局。值得注意的是,NASA早在1980年代即以航天飞机为基础实现重复使用的构想,而真正将其商业化落地的是马斯克主导的SpaceX。如今,这股创新浪潮也开始在亚洲萌芽成形,从国家机构如JAXA,到企业力量如Honda、Toyota与Interstellar,共同构筑起日本未来太空战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