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Eolo Pharma公司研发的小分子药物SANA治疗新路径,为以GLP-1为主的减重药物体系带来突破口,开启了以能量代谢为核心、机制导向的新一代肥胖治疗思路。
放眼当前全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医疗系统、经济结构与公共健康的重大议题。虽然GLP-1类药物在减重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高成本、依赖性强以及副作用问题也引发持续讨论。
近日,一项小规模的初步人体试验显示,一种作用机制与广受欢迎的Ozempic截然不同的口服实验性药物,有望为减重治疗提供新选择。 Eolo Pharma公司研发的小分子药物SANA治疗新路径,代表了一种从基础代谢机制切入的新尝试,不仅为患者提供更多元、更安全的选择,也象征着代谢性疾病治疗模式正在迈向更精细、机制导向的新阶段。
首创小分子药物SANA治疗新路径
Eolo Pharma是一家专注于开发针对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首创小分子药物,以调控尚未被充分开发的代谢通路,促进能量消耗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其主打候选药物SANA/水杨酸硝基烯烃,亦称MVD1,为首个证实可药理性活化人体肌酸依赖性产热机制的分子。
SANA为一款口服小分子药物,透过活化细胞的肌酸代谢路径以提升能量支出。在动物与人体模型中,SANA已展现出促进体重减轻、改善血糖控制与逆转胰岛素抗性的潜力,为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与心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策略。
今日,Eolo Pharma宣布在权威期刊“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谢上发表首项人体研究成果,重点评估SANA的安全性、耐受性与初步疗效。这篇题为“SANA诱导肌酸依赖性产热并促进减重”的同行评审论文指出,SANA能安全地启动细胞内肌酸驱动的产热作用,其独特机制不依赖抑制食欲,而是透过增加能量消耗来达成代谢改善,为现有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主的疗法提供潜在的辅助或替代选项,尤其在后者可能引发肌肉流失或肠胃副作用的情况下。
事实上,肌酸最为人熟知的用途,是作为提升运动表现的补充剂,有助于增加肌肉量。然而,肌酸其实天然存在于人体中,对能量生成至关重要。
“肌酸在新陈代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早已广为人知。”Eolo Pharma联合创始人暨首席科学官Carlos Escande博士表示。早在1970年代,研究人员便观察到,当大鼠暴露于低温环境时,其肌酸消耗量大幅上升。直至近十年前,哈佛大学研究团队才进一步揭示,脂肪组织在寒冷下会利用肌酸进行热能产生。这一过程,即“肌酸依赖性生热作用”,指的是肌酸分解在脂肪细胞中引发的能量释放与热量产生。 Escande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SANA能够有效启动这一路径。”
在第一阶段试验中,研究团队随机分配17位体重正常的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或不同剂量的SANA单次口服药物,结果显示SANA在各剂量下皆安全,无严重不良事件。随后进入第二阶段,团队对24位肥胖受试者进行连续15天的治疗,每日两次服用安慰剂或低、中、高剂量SANA,期间所有人接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并入住临床机构。每组受试者中有六人服药、两人为对照。
试验结果令人鼓舞。使用最高剂量SANA的组别在短短两周内平均减重达3%,与现行注射型药物如Ozempic和Wegovy的短期效果相当。然而,不同于这些GLP-1类药物,SANA并未改变受试者的食欲或饱腹感,显示其减重效果并非源于进食减少,而是来自于能量消耗的提升。
这项研究为肌酸代谢调控作为肥胖与代谢疾病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初步临床证据,也代表着Eolo Pharma在开拓代谢疾病创新疗法上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Eolo Pharma原本的研发目标并非减重,而是针对与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发炎反应。然而,早期在小鼠上的实验显示,SANA不仅减缓了发炎,也在不改变饮食的情况下降低体重。九个月的研究证实,即使小鼠持续摄取高脂饮食,其体重最终仍可恢复至初始水准。
更重要的是,SANA可在不减少热量摄取的情况下保留甚至提升瘦体重。根据EchoMRI扫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NA治疗组小鼠虽脂肪明显减少,但瘦体重百分比更高。这些效果被认为与SANA 促进脂肪组织肌酸代谢与粒线体呼吸活动有关,进一步佐证其与现行抑制食欲药物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 “现行治疗手段仍无法完全满足患者需求,这正是Eolo Pharma希望切入的机会。”执行长María Pía Garat指出。
尽管目前研究规模尚小,但其潜力已引发广泛关注。 Eolo Pharma预计于2025年展开规模更大的第II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约100名肥胖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追踪评估,并希望能在美国开展该研究。 “SANA是拉丁美洲十多年严谨研究的结晶,让我们成为南美首家成功将首创小分子推进至临床阶段的生技公司。我们期待推进后续试验,为全球急需更安全有效选项的患者带来真正改变。”执行长María Pía Garat补充道。
近年来,随着“减肥神药”的兴起,GLP-1类药物因其显著的体重控制效果而广受追捧,但与此同时,其高昂的用药成本(在美国每月超过1000美元,尚不包括保险)以及常见的副作用,如胃肠不适、恶心、甚至肌肉质量流失等,也引发广泛争议。在这一背景下,Eolo Pharma的创新候选药物SANA提供了以提升能量消耗为核心的新路径,有望突破现有治疗瓶颈,重塑减肥药市场格局。
重塑减肥药市场
2024年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与柳叶刀/The Lancet合作发表的最新全球调查显示,全球肥胖人口首次突破10亿人,即每8人中就有1人属于肥胖人口。其中,儿童与青少年肥胖问题尤其严峻:2022年的肥胖率是1990年的4倍,呈爆炸式成长。
与此同时,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迅速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减重疗法。仅2023年,该药物的制药公司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便创下超过200亿美元的销售额。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原用于治疗第二型糖尿病(商品名Ozempic),自2021年起也被批准用于减重(商品名Wegovy)。该药可模拟GLP-1荷尔蒙的作用,透过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与降低热量摄取来帮助体重控制,并同时改善血糖代谢。
然而,随着使用人数快速攀升,一个核心议题浮上台面:停药一年,体重多数部分回弹。
2021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临床试验对此进行了观察。约800名参与者接受为期20周的司美格鲁肽疗程,并搭配饮食、运动与行为咨询,平均体重减少10.6%。之后,部分参与者停药并改为安慰剂,再持续观察48周。结果显示,停药者平均回升6.9%的体重,而持续用药者则进一步减重7.9%。也就是说,原先减重的三分之二在停药后近一年内回升。研究人员形象地比喻,人体有如一条被拉紧的橡皮筋,GLP-1 类药物能暂时减缓这种张力,但一旦停药,这股“生理倾向维持原体重”的力量便迅速反扑。
而在2024年1月,一项针对20,274名使用司美格鲁肽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提供了更大规模的佐证。结果发现。约18%的人在停药一年后,体重完全回到起始水平,甚至变得更重、26%的人回升了25%至99%的体重、仅有56%的人体重维持稳定或持续下降。
体重回弹是相当普遍且个体差异大的现象,但更为严重的是,体重反弹不只是数字问题,更关乎内脏健康。
在临床研究中,科学家还观察到另一令人担忧的变化。停药后,参与者腹部脂肪开始回升,而腹部脂肪与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胰岛素阻抗密切相关。相比之下,持续使用司美格鲁肽的受试者不仅腰围持续下降,脂肪重分布的情况也更为健康。
如果患者在停药后继续维持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习惯,往往能有效控制体重回升。反之,若重返高热量饮食或因心理压力导致生活习惯恶化,则容易出现快速反弹。这也说明,即使药物发挥了生理干预的强大作用,长期减重仍需生活方式的共同配合。
目前,越来越多药厂投入开发新一代GLP-1受体激动剂,并将其应用拓展至肥胖与糖尿病以外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癌症,甚至HIV等慢性疾病。
相比之下,SANA作为口服药物,不仅具备成本优势,更可能避免相关副作用。这也使其成为许多患者与药厂渴望投入的新选项。
Eolo Pharma表示,SANA具有潜力成为单一疗法,也可与GLP-1类药物联用,以提升整体减重与代谢改善效果。 “我们如今面对肥胖的工具过于单一,就像是拿挖土机去做精细装修。我们需要更多作用机制各异的新工具,尤其是那些不仅靠抑制食欲的药物。”前美国肥胖医学会主席Knownwell公司首席医疗官表示。
面对全球肥胖危机与现有疗法的局限,未来的减重药物发展不仅需要追求疗效,更须在安全性、可负担性与长期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 SANA所代表的创新思维,象征着从“限制摄取”到“优化代谢”的根本转变,为代谢医学注入全新想像,也昭示着未来治疗策略或将进一步趋向个体化、多靶点与机制互补的整合路径。在这场对抗全球健康挑战的长期战役中,唯有跳脱既有框架,才能真正为更多人打开通往健康的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