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Coinbase推出整合钱包、社交、支付与迷你应用的新平台Base App,旨在让链上体验更简单、实用,推动加密技术真正融入主流生活。
在过去十年里,加密产业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全球瞩目的飞跃,但其主流化始终面临一道关键门槛:如何让链上技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从加密交易所到金融服务平台,再到如今全功能应用的探索,产业巨头们纷纷意识到,唯有打造简洁易用、用途广泛的应用体验,才能触及更广泛的用户族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Coinbase正式揭晓了其下一步雄心,打造一个链上世界的“超级入口”。
Coinbase推出了一款“万能应用程式”Base App,将原有的Coinbase Wallet升级为集社交、迷妳应用、交易咊USDC即时支付于一体的“万能应用”,旨在让更多人加入加密经济。

从交易所到超级应用
微信与支付宝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应用”,是因为它们成功地将支付、通讯、社交、叫车、购物与政务等功能整合于同一平台,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日常操作流程。在中国,它们已不仅仅是工具,而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数位基础设施。这种全功能、一站式的应用形态长期以来被视为金融科技发展的理想模式,也被西方科技企业羡慕与效仿。
然而,尽管这种超级应用模式在亚洲市场极具吸引力,西方国家却迟迟未能复制其成功。原因在于多方面,包括监管限制、用户隐私观念差异、数据整合的技术挑战,以及现有科技平台间的激烈竞争。例如,在美国,用户倾向于将支付、社交与通讯服务分散在不同应用中使用,而非集中于单一平台。
即便如此,一些西方科技巨头仍未放弃超级应用的梦想。 Meta(原Facebook)与X(原Twitter)等平台近年来相继尝试整合多项功能,包括即时通讯、电子支付、短影音与电商等,试图将自己打造成“西方的微信”。不过迄今为止,这些尝试尚未取得明显突破,主要仍局限于平台自身用户的社交与媒体互动范畴。
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领头羊之一,Coinbase也开始朝这一方向迈进。该公司意识到,若仅依赖用户买卖加密货币的手续费收入,将使业务高度依赖市场波动,缺乏稳定性。因此,它开始寻求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发展路径,希望透过推出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吸引不熟悉甚至尚未接触加密货币的新用户。
这一战略的核心体现是Coinbase推出的Base区块链与全新Base App。该应用不仅是用于交易的平台,更是一个试图实现整合身份、支付与Web3功能的超级入口。 Base App基于以太坊Layer 2 Base生态,用户可在社交动态中实时查看好友交易、直接兑换代币,并通过Farcaster协议实现内容创作者的收益变现。
此外,Base App还内置数百欵迷妳应用,支持NFC一键USDC支付咊加密聊天。 Coinbase表示,此举旨在让链上撡作像使用普通App一样简单,未来将逐步开放公测,并邀请开发者集成“Sign in with Base”功能。 Coinbase希望透过Base App,不再仅是加密交易的中介,而是建立一个具有主流吸引力的去中心化应用生态。
为支撑这一愿景,Coinbase同步推出了两项关键配套工具:一是Base Account,一种简化使用者验证与身份管理的机制,让非技术背景的用户也能轻松进入Web3世界;二是Base Pay,一个基于USDC稳定币、结合Circle支付系统的快速结帐工具,旨在让链上支付像日常刷卡一样顺畅。这些创新不仅服务于Coinbase的平台战略,也标志着加密科技向更广泛应用场景的延伸。
Coinbase重新定义加密商业模式
目前,Coinbase正试图透过与Shopify的合作,将加密支付推向主流零售市场。双方共同开发的Base Pay是一种一键式的USDC稳定币网页支付功能,目前已在Shopify平台上向数万家商家开通使用。根据Shopify产品经理的说法,这项功能将在年底前全面推广,并且未来还将拓展至支援“点击支付”的实体零售场景,使加密支付从线上渗透至实体生活。
为了进一步刺激用户采用Base Pay,Shopify宣布将于今年稍晚推出一项奖励计划:凡是在美国透过Base Pay使用USDC结帐的顾客,将可获得1%的现金回馈。这种现金回馈机制不仅与传统信用卡的回馈策略看齐,更试图将稳定币支付塑造成一种便捷、安全、具诱因的消费选择,有望吸引不熟悉加密货币的一般用户尝试新方式。
截至目前,Base区块链的发展仍主要集中在开发者社群,实际使用者以技术爱好者与加密创建者为主。尽管如此,部分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场。例如,摩根大通上月宣布,计划在Base区块链上推出“存款代币”/deposit tokens概念,象征着主流金融对该网络潜力的关注和初步认可。
Base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之一,是它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以不到一美分的成本完成支付。这使得它比现有大多数加密支付方案更高效、更经济,也强化了其在微支付和高频交易场景下的竞争力。支持者认为,这种低延迟与低费用的架构,将有助于推动加密支付进一步扩展到消费级应用,而非仅停留于投资与投机。
Coinbase正希望借助这些基础建设与应用工具,推动加密货币的“去投机化”转型,并强化其在内容创作者经济中的角色。藉由Base App的推出,公司希望创造一个集身份、支付、社交与创作于一体的全新数位平台,让创作者能以更低的门槛、更高的自主性,在链上变现其内容并掌握自己的数据与社群。
为吸引创作者与普通用户加入这一生态系,Coinbase承诺将提供创作者奖励资金,并免除App内聊天使用USDC的手续费。虽然短期内这些举措可能不会为公司带来明显营收,但它们在策略上至关重要,因为这代表Coinbase正在布局一个长期可持续、去中心化的用户生态,而非单纯依赖市场起伏赚取手续费。
这款消费者导向的新应用推出之际,正值整个加密产业出现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顺风”。美国政坛因总统大选趋势而转向更加亲加密立场,预计国会近期将通过一项明确的加密监管法案,为产业未来奠定制度基础。 Coinbase亦趁势与美国运通合作推出首张加密信用卡,并与Stripe联手开发USDC支援的支付接口,快速扩张其产品版图。
Coinbase执行长Brian Armstrong对此战略的终极目标表达得十分明确。他表示,Coinbase与合作伙伴的共同愿景是让USDC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取代目前由Tether主导的USDT,成为市占第一的稳定币。同时,他也立下另一个宏大目标: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将Coinbase打造成“全球第一的金融服务应用程式”,一个整合身份、支付、创作与社交的加密超级平台。
这场由Coinbase发起的超级应用革命,或许不仅关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重塑,更是一场关于数位主权与金融民主化的深层探索。在这个日益去中心化的未来世界中,谁能率先让普通用户真正“拥有”自己的资产、数据与身份,谁就有可能定义下一个时代的数位生活方式。对Coinbase而言,Base App不仅是一次产品升级,更是一场价值观与未来架构的全面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