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在内外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加拿大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反映其在通胀与经济放缓之间艰难权衡,也凸显当前政策已难单靠降息提振信心。
今天,加拿大央行对外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2.75%不变,理由是近期经济数据表现出出人意料的韧性,以及美中贸易政策走向仍存高度不确定性。
在高利率与全球需求疲弱的双重夹击下,加拿大经济正在一条充满变数的路径上谨慎前行。尽管市场对降息的呼声不断升高,但央行的每一次决策,必须在通胀压力与增长放缓之间取得艰难平衡。眼下,不论是企业投资意愿、消费者信心,还是房地产交易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脉动都显示出一种“停滞中的犹豫”。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不仅是调节经济的工具,更是市场信心的风向标。
加拿大通膨压力仍存: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在记者会上表示,加拿大经济“虽有疲软迹象,但并未显著恶化”,并指出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此次利率决策上达成共识。这是自3月以来,央行连续第二次按兵不动。
与此同时,印度第一季GDP环比年化增长达2.2%,远超市场预期。这一超预期表现促使一些原本预期加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的经济学家修正了判断。印度的强劲增长主要受出口推动,企业为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春季启动的首轮关税,提前增加了库存。
不过,麦克勒姆淡化了这类数据所带来的乐观情绪,强调第一季的经济活力“实际上是提前透支了未来的增长动能”,因此预计第二季度的表现将明显减弱。
而在通胀方面,4月整体物价涨幅已回落至1.7%,主要因消费者碳税取消所致。但央行更为关注的核心通胀率,剔除价格波动较大的能源和一次性税收变动因素后,却突破3%,远高于其2%的政策目标。
麦克勒姆指出,“这一趋势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他补充称,核心通胀的持续攀升“的确表明潜在价格压力可能比我们原先估计的更为顽固。”
加拿大房市观望、企业迟疑:央行降息难救低迷房市
多伦多房地产经纪人对此指出,即使加拿大央行在本周降息25个基点,对当前低迷的住房市场也不太可能产生显著影响。他认为,利率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真正制约房市的,是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普遍不安。
他表示,近期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买卖双方普遍陷入犹豫。他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种经济不确定性。如果人们担心失业,即使利率较低,也不会让他们有信心做出重大财务决策,例如购房。”
加拿大央行在周三的政策声明中同样指出,今年第一季的全国房地产交易活动有所下滑,主要受二手房市场走弱的影响。同时,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小幅下降,反映出市场缺乏上升动能。这些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他的观察。
对于未来走势,他坦言,除非出现政策面的进一步松动,否则短期内市场不太可能出现显著回暖。他预计今夏房市将继续保持疲软状态,但若央行在未来几次会议中将利率逐步下调至2%,或许在今秋会看到购房活动的回温。
然而他也强调,仅靠货币政策的宽松仍不足以扭转整体趋势。他指出,降息需要与更明确的经济政策讯号及对贸易局势的稳定预期相配合,才能真正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买家重返市场。 “目前的问题不是房价负担能力,而是信心缺失。”在经济环境充满变数的背景下,即便财务条件略有改善,消费者若缺乏对未来的确定性,也难以做出长期的资产配置决策。小型企业关注的不仅是削减开支。
加拿大央行在4月发布的第一季商业前景调查中指出,企业对经济走向的信心下降,受与美国邻国的贸易冲突影响,受调查的企业投资和招聘的热情降低。
新不伦瑞克省蒙克顿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经济部主任也表示,她认为小企业可能同意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她表示,降息总是有利于小企业。然而,他们目前真正寻求的是央行相信经济能够成长的迹象,以及对企业实际投资和不裁员的一定推动力。 “我们希望企业消费,我们希望企业投资,我们希望刺激需求。这对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其他产业领袖也认为,企业目前寻求的不仅是降息。多伦多汽车零件制造商协会会长表示,该协会对此充满希望。 “但坦白说,调整税率并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他说。加拿大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总裁兼执行长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加拿大推动与美国关系的确定性至关重要。
加拿大通膨未稳、经济转弱:央行谨慎决策引发市场担忧
有专家补充指出,加拿大央行周三选择按兵不动,展现了一种谨慎但潜藏风险的政策取向。他认为,央行延后启动降息周期的决定,虽然表面上是出于对通膨与经济数据的审慎评估,但实际上也可能对市场信心造成潜在损害。
他进一步分析,当央行选择观望,市场可能会解读为决策者不愿主动为经济提供支持,从而动摇企业与家庭的信心。他指出,“这传递出一种讯息。当风险升高时,政策当局不一定会伸出援手。这样的氛围可能会导致资金撤出、投资计画延后,甚至企业开始削减扩张规划。”
他补充道,在当前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这种缺乏积极回应的政策态度,或将加剧经济放缓。他警告说,“企业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人会出手应对即将到来的贸易冲击,那他们只能自保,而这会对整体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虽然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承认,未来仍有降息的空间,并未排除7月政策会议启动降息的可能性,但他也坦言,目前的政策取向是在高度不确定性下的权衡结果。麦克勒姆指出,央行内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已趋一致,但对未来利率路径仍存在明显分歧。
他在演讲中强调,“我们面对的是异常不确定的局势。这促使我们行事更加谨慎,并对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他坦率指出,目前央行的前瞻性与过去相比显著下降,因为当前的政策决策需要在通膨回落与经济放缓之间寻求微妙平衡。
对此,有经济学家也认为,加拿大央行正处于一个政策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通膨核心指标意外上升,增加了政策收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基本面疲弱,包括就业市场恶化、消费需求下降与房市持续低迷,却又需要货币政策放松来加以支撑。
专家们指出,目前的经济局势对央行形成了夹击:如果通膨上升的势头持续,加拿大央行将很难正当化快速降息;但如果不降息,经济衰退的风险将显著上升。因此,他们认为,央行的回应需更加灵活与前瞻,以避免陷入既不能降息,也无法加息的政策僵局。 “除非未来几周内,加美贸易局势出现实质性突破,否则加拿大经济在下半年陷入技术性衰退的可能性很高,而这将迫使央行采取更多的宽松措施来稳定局势。”这一观点也反映出市场普遍对央行未来政策走向的焦虑与不确定感。
在这场关于利率去向与经济前景的拉锯战中,加拿大央行所面对的不仅是数据的变动,更是信心的重建。当市场等待政策明确性的同时,央行则在寻找一条能兼顾通膨控制与经济支撑的中间道路。未来政策的成败,或许将取决于央行能否在资讯不足、风险交错的情况下,展现出更强的沟通能力与政策预测可信度。因为真正稳定经济的,不只是利率的高低,而是人们对未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