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确定加剧、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年轻毕业生面临就业市场严峻挑战,理想与现实差距扩大,许多人陷入长期失业与职业困境。
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与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发展的双重夹击下,“找到一份工作”对年轻人而言,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艰难。过去,那些象征稳定与希望的高等教育文凭,如今不再是就业的通行证,而更像是一张尚未兑现的支票。在多重因素叠加的现实之中,新一代劳动力正面临一场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
加拿大年轻人面临失业率困境
近日,在加拿大大学的毕业典礼前夕,不少应届毕业生纷纷反馈,目前仍未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甚至其中有部分,考虑继续升学、攻读硕士学位,以应对就业危机。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一季数据,除了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外,15至24岁的毕业生正面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最严峻的就业困境。

2025年,加拿大最年轻的劳动力正面临一场完美经济风暴:前几年因移民政策调整,移民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就业岗位的扩张。而今年以来,美国贸易战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使得加拿大正步入经济衰退的边缘。
对此,专家形容,年轻人失业率就像煤矿中的金丝雀,预示着整体劳动市场可能出现更大问题。她进一步指出,“这是一种早期警示信号。这不仅关乎年轻人能否获得工作和技能经验,更关乎他们即将进入的整体结构性支持系统与环境。”
加拿大劳动市场的冲击与挑战
近年来,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与挑战。疫情限制解除后,企业纷纷加大招聘力度,经济逐步回暖,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享受到暑期工作机会的增多。然而,由于疫情期间劳动力大幅减少,雇主很快面临招工困难,职缺难以填补。
为应对劳动力短缺,联邦政府调整了移民政策,增加了计划以外的移民人口数量,进一步推动了劳动人口的增长。

经济学家指出,疫情结束后招聘热情一度高涨,但这一势头难以持续。随着招聘积压问题逐步缓解,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自2021年中期爆发的剧烈通胀引发连锁反应,消费者支出减少,加拿大央行启动大幅加息周期,企业因经济信心减弱而推迟招聘。
在负担能力危机中,不少年轻人纷纷转为兼职以应对开销,部分专家担忧自动化可能减少入门级岗位,但目前缺乏充分数据评估其普遍性。他表示,随着经济环境恶化,雇主招聘兴趣下降,年轻人就业状况随之变差。
更为现实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一些年轻人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而从事与专业不符的工作。数据显示,年轻毕业生从事只需高中学历的工作的现象相当普遍。加拿大的研究表明,经济衰退期间年轻人失业,可能导致多年后持续但非永久性的收入损失,这被称为“工资疤痕”,且还可能影响个人健康。
20世纪80年代初及90年代初加拿大的经济衰退曾体现出这种创伤效应,当时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8.3%,随后几年17至24岁群体的实际工资显著下降。有专家强调,年轻人缺乏机会对美国其他地区同样不利,“年轻人是宝贵资源,我们需要支持并受益于他们。”而有专家则持不同看法,“我不确定这对经济的整体影响有多大,因为年轻人在经济中的角色已更为显著。”
目前,加拿大联邦政府为缓解年轻人就业困境,宣布将增加多达6000个暑期工作岗位,试图为即将步入职场的一代提供更多喘息空间。然而,这一政策只是杯水车薪。如今的失业困境不再仅仅是周期性的阵痛,而是在人工智能加速渗透与企业收缩人力的双重夹击下,对整个年轻群体投下的结构性阴影。
AI与裁员潮共同影响失业困境
近年来,就业寒潮不仅席卷普通行业,也深刻影响着曾被视为“增长引擎”的美国科技产业。从2023年起,裁员潮在硅谷持续蔓延,一大批科技巨头为削减成本、应对市场压力,陆续启动大规模裁员计划。
据相关资料统计,过去18个月内,全球科技大企业累计裁撤超过30万人。与以往裁员主要集中于后勤与制造岗位不同,此次波及的多为拥有高学历、具备专业技能的年轻白领,这一变化在就业结构上带来了实质性冲击。
以Google/谷歌为例,该公司本月初在多个部门推出自愿离职与裁员计划,涉及“知识与信息”/K&I部门、中央工程部门及营销、研究等职能团队。与此同时,今天Amazon/亚马逊也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未来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取代部分职能岗位,进一步减少公司员工总数。这预示着科技行业正从“扩张为主”的用人策略转向更加精细、自动化与成本导向的运营模式,而AI的技术变革正是其中的重要推手。
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这一转变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冲击。过去,科技公司提供的高薪职位和成长机会是许多STEM专业毕业生的理想归宿,如今却变成了不稳定与焦虑的源头。 AI对初阶分析、编程、文案撰写等工作的替代效应,正迅速压缩这些岗位的存在空间,也使得“经验不足”的应届生在竞争中愈加边缘化。
不仅如此,新兴科技领域的用人门槛也在不断上升。随着AI、机器学习、数据安全等专业赛道的迅速成熟,企业更倾向于寻找经验丰富、能即刻上手的中高阶人才。这导致不少年轻人虽有学历,却难以匹配职位要求,进而出现“高学历低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甚至在部分岗位上,企业更愿意借助外包与AI工具取代固定人力,以规避成本与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开始重新评估职业路径,思考如何在不断演化的职场中保持自身的价值与竞争力。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的就业困境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波动,更是整个社会结构与经济模式转型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