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亚马逊在全球机器人部署突破100万台,并推出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DeepFleet,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协同效率,推动智能物流网络迈向更高效、低成本的未来运营模式。
近日,跨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在日本东京举办的“Delivering the Future”大会上宣布,其全球机器人部署量已突破100万台。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器人已被交付至日本的一座运营中心,正式加入亚马逊遍布全球300多个设施的智能物流网络。亚马逊方面表示,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其在自动化物流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也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移动机器人制造商与运营商的领先地位。

此外,亚马逊也将推出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基础模型,旨在进一步提升其机器人团队的智慧与效率。该项名为“ DeepFleet”的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将用于协调其整个配送网络中机器人的运行,预计可将机器人行驶时间缩短约10%,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将包裹送达客户手中。
让机器人更智能
DeepFleet的功能类似于一套智慧交通管制系统,能够在配送中心内协调机器人的运行,就像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网络能为车辆提供最佳行驶路线、减少拥堵与等待时间一样。透过这项技术,亚马逊的机器人能以更高效率导航,减少路线重叠与堵塞,不仅提升作业流畅度,也加快了订单处理速度,让包裹能更快速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款全新的AI模型建立在亚马逊在仓储与物流作业中累积的大量库存与移动数据之上,并透过AWS包括Amazon SageMaker在内的工具加以训练与部署,彻底重塑了车队管理的效率。它不仅有助于将更多商品部署于更靠近消费者的位置,以提升配送速度与降低营运成本,更因具备持续学习与优化的能力,未来将能主动探索与发现提升机器人协作效率的新方式。
机器人技术创新的十年
亚马逊发言人表示,“我很荣幸能见证亚马逊机器人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早在2012年刚起步时,我们仅有一款机器人,专门负责在仓储楼层间搬运货架。如今,我们已拥有一支高度多元化的机器人团队,致力于让员工的工作更加轻松、安全,同时大幅提升整体营运效率。”
举例来说,Hercules机器人能搬运重达1250磅的库存货架、Pegasus则结合了高精度输送技术,专门处理单件包裹、而Proteus作为亚马逊首款完全自主移动的机器人,能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中灵活避开人员,同步推动装满订单的重型推车,展现出真正人机协作的未来形态。

这些机器人与亚马逊的员工密切合作,负责处理高强度与重复性的作业任务,同时也为前线同仁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与应用新兴科技技能。
自2019年以来,亚马逊已透过多元培训项目协助超过70万名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其中不乏针对自动化与先进技术领域的重点课程。以去年底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启用的新一代履行中心为例,该设施导入高度自动化设备后,更需要增加约30%的技术人才,包括从事系统维护、设备可靠性分析及工程支持的专业人员。
创造现实世界的价值
DeepFleet展现了亚马逊对AI创新的一种务实路径,聚焦于如何解决具体问题、提升作业效能。透过这项技术,亚马逊成功将机器人的行程时间缩短了10%,不仅优化了作业流程,还实现了多重效益:加快配送速度、降低营运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亚马逊的目标是让生成式AI真正在实务中落地,为客户与员工带来切实成果。亚马逊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始终将创新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此外,亚马逊选择在美国本地生产机器人,与供应链伙伴协作,并推动全球部署,这不仅有助于维持制造品质,更促成了设计端、制造端与一线操作人员之间的高效回馈循环。

有专家认为,亚马逊所开发的技术不只是用来提升物流效率,更在根本上改善了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并为员工创造了全新的职涯发展机会。透过自动化系统接手重复性与高强度的搬运工作,前线员工的身体负担大幅减轻。同时,亚马逊也透过“亚马逊职涯选择计划”/Amazon Career Choice等预付学费的支持机制,协助员工进修与培训,让他们能转型成为掌握系统运作与其他高需求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亚马逊机器人展望未来
目前,亚马逊达成百万台机器人部署的里程碑,并与全新人工智能系统DeepFleet结合,预示着物流与配送领域将迎来崭新未来。机器人技术与AI的深度整合,正在重新定义亚马逊履行订单与服务顾客的方式。
回顾十二年前,亚马逊从一个简单问题出发:如何让员工更高效地存取库存。今天,亚马逊运用先进的AI技术,使整个机器人团队具备更高的智能与协同能力,最终实现更快速的配送、更低的营运成本,并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随着DeepFleet不断从海量数据中学习与优化,亚马逊的系统将持续变得更聪明、更敏捷,在更接近顾客的地点解锁新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物流的应用边界。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的持续演进,亚马逊的营运模式势必将进一步朝向智慧化、自主化迈进,不仅缩短从仓库到顾客手中的距离,也重塑了供应链效率的新标准。这不仅是一场物流领域的技术革新,更是一场驱动产业升级的深层变革,为全球电商、制造与运输业提供了可参考的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