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網紅化身AI,同時交往1000名男友年賺6000萬美元!

女網紅化身AI,同時交往1000名男友年賺6000萬美元!

發布日期:

科技 Tech


要點:
目前以男性用戶為目標受眾已經出現了一種新的藍海市場:AI伴侶。首位“虛擬女友”,經過2000多個小時的網紅YouTube平台上的素材訓練而成,記錄了她的聲音和性格,再結合Open AI的GPT-4技朮,實現動態、獨一無二、24小時不間斷的互動,給使用者提供獨特的情緒價值。但是,AI伴侶背后帶來的潛在危機,也不容忽視。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AI Girlfriend

Caryn AI 她是人類的第一位網紅化身AI - 你的虛擬女友!

2023年是AI元年,今年男性的消費力,正在以一種新的切入領域被快速打開!
“她”是一部製作於2013年的科幻愛情片,講述了在我們如此緊密相連但又如此孤獨的新科技時代尋找真愛的故事。這部電影贏得了許多觀眾和評論家的青睞,並在2013年引發了一場關於我們應該如何重新思考人際關係和我們未來世界的討論。

Her the movie poster
Her the movie image

時間到今天在2023年,一個擁有200萬粉絲的23歲女網紅Caryn Marjorie,正在把“她”電影中的橋段展現到我們現實生活中,她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製造了一個手機軟件,去把自己的模型變成了一個允許多人同時與她交流的媒體工具。

Caryn Marjorie正在同時“交往”數千個男朋友,利用AI狂撈金!
和上千位男友們交往的,并不是她本人,而是AI版本的Cary,出售AI版本的自己,和粉絲談戀愛,按分鐘收費,目前她的APP內測收費每分鐘一美元。官方預計,AI版本的Caryn,能讓她的收入翻60倍,預計年入6000萬美元。而且這個預測相當科學,假設Caryn的200萬粉絲中,有2萬人願意為AI版本的她付費,成為固定用戶,那么Caryn AI每月將能創造500萬美元的收入,一年就是6000萬美元。按照這個計算的話,估計以後Caryn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躺着就能賺錢。

AI GF

Caryn從15歲起就進入直播行業,從YouTube美妝博主成功轉型成為Snapchat平台的頭部網紅。5月2日,她在推特上宣布,與初創企業FV/Forever Voice合作推出Caryn AI,為粉絲打造一個“虛擬女友”。

AI公司利用她在網上發布過的視頻素材,訓練出一個虛擬版本的她,粉絲可以付費與這個虛擬版本24小時聊天、談戀愛。Caryn AI是由她本人2000多個小時的YouTube素材訓練而成,記錄了她的聲音和性格,而這一切被AI釆集后,能夠更好地模仿其音色、語調和說話風格。再結合Open AI的GPT-4技朮,能夠實現動態、獨一無二的互動,就好像你是在直接和Caryn本人聊天一樣,并且24小時秒回消息,絕對不會鬧脾氣、冷暴力,或者已讀不回。

網站上還貼心地標注着,Caryn AI確保私密的聊天內容不會外泄,不管是想傾訴煩惱還是希望能和這位大網紅“調情”,用戶都能暢所欲言,為所欲為。

Caryn AI於近日推出了內部測試版本,每分鐘收費1美元。在一周時間的beta階段,Caryn AI創收7.16萬美元,99%的用戶是男性。看來,目前以男性用戶為目標受眾已經出現了一種新的藍海市場:AI伴侶。AI伴侶能夠為處於孤獨和壓力之中的現代人,提供獨特的情緒價值,而這種情緒價值,在當今社會,是完全可以轉化為真金白銀的商業價值。

但是,AI帶來的最大危機是,讓你無法區分,這是AI伴侶或是色情伴侶?雖然Caryn AI的開發團隊聲稱這項產品并不涉及性方面的內容,但很多人在試用后發現,AI版本的Caryn會在聊天中詳細描述色情場景,而且會在用戶耳邊低語一些“性感的話”,并且鼓勵用戶進行性方面的互動,一起進入“未知的快樂領域”。這或許也是為什么它能在小范圍測試的一周里就創收7萬美元,而且99%的用戶都是男性。據了解,有很多男性用戶每次都會花費數百甚至上千美元,在和Caryn AI的“調情”對話中一泡就是几個小時,甚至半天時間。

觀點1

我們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找到愛情的世界嗎? 人們可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建立深厚情感聯繫嗎? 在現實世界中情感聯的繫變化,許多人讚賞Caryn AI對情感親密關係的探索以及它可以超越肉體的想法。人們發現這個概念既有趣又發人深省,引發了關於愛的本質和人際關係的討論。

孤獨與聯繫,在電影中“她”提出了關於現代世界日益普遍的孤獨感以及技術如何提供解決方案的問題。一些評論家和觀眾將人工智能係統視為滿足陪伴需求的一種手段,解決了影片中主人公和其他人所感受到的情感空虛。今天,我們的技術似乎可以使這成為現實。

關於人工智能形成的關係的真實性,批評者認為,真正的情感聯繫需要身體存在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表明人工智能關係無法複製人類聯繫的深度。但如果我們今天回顧並看到我們周圍的勾搭文化,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在我們現在每天接觸如此多新事物的現實世界中,人們真正想要的是多深的聯繫深度?

如果討論到人工智能關係的倫理影響,一些人會擔憂人工智能係統潛在的剝削或情緒操縱,強調了所涉及的權力動態和對個人的潛在後果。2013年電影“她”引發了對社會互動不斷演變的本質以及技術在塑造人際關係中的作用的反思。評論家和觀眾討論了嚴重依賴技術來滿足情感的可能後果以及面對面互動的潛在侵蝕。他們會質疑愛上 AI 機器真的對人類心靈有益嗎?但今天,我們可能需要直面這個問題,盡快為人類找到一條新的道路。

電影“她”為探索這些主題提供了豐富的畫布,人們對這部電影的反響凸顯了其描繪的一個人工智能在促進人際關係方面發揮核心作用的世界的複雜性和發人深省的本質。到現在,2023年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過去科幻電影中的工具成為現實,它們將如何在不久的將來塑造我們的世界?這是我們今天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觀點2

AI伴侶的出現,也讓我們對“情感需求”產生了另類的思考。

對於年輕用戶特別是男性用戶而言,AI伴侶隨着未來的發展,有很大概率會慢慢變成一種“成人新型綜合玩具”,以向用戶提供心理及生理的價值需求。現在社會壓力大,年輕人情緒價值的滿足與單身現狀的情感有着很大的需求空間。

而AI伴侶結合智能技朮的發展,用戶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它進行年齡、性別、膚色、長相、身材等個性化需求進行定制,以打造一個符合自己內心完美需求的“AI伴侶”成人玩具,甚至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若自身需求有變化,可自行調整相關參數進行改變。

近几年,線上交友App的火熱,如北美的Tinder,中國的探探、陌陌、Soul App等,都在反映同一個新的社會趨勢。隨着年齡的增長,年輕人的社交圈子卻在逐漸變小。當下年輕人,沒有時間接觸到新朋友,又渴望和異性接觸,也就是網上所流行的“社交恐懼症”。很多人都有這個症狀,於是便寄托於這些交友App,而這些交友App,也慢慢被利用變成“色情溫床”,大量年輕人為追求“低俗刺激”而沉迷其中。

而隨着AI伴侶未來的不斷發展,這項技朮有潛力丰富現有的線上交友互動,提供真人般的陪伴和實時聊天,以及提供更“個性化”和“高效”的情感匹配算法,來“革新”在線約會。像文章中提到的Caryn AI,粉絲用戶99%都是男性不無道理,因為許多粉絲因為Caryn AI由此排解了寂寞,獲得安慰和情感支持。隨着人工智能技朮的不斷發展,技朮甚至可以模擬人類的感情和行為,這意味着人們可能會越來越傾向利用AI伴侶作為“玩伴關系”,而不需尋找真實的伴侶關系。

雖然AI伴侶能以更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提供情緒價值,但是AI伴侶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它可能會阻礙真正情感紐帶的建立。在使用AI技朮時我們都應當保持警惕,并確保我們不會因為它們而失去與他人建立真實聯系的能力,希望人們不會因此“玩物喪志”。

除此以外,AI伴侶也存在一些隱私問題的風險。AI伴侶將收集大量的個人數據,例如我們的語音、面部表情、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數據如果被濫用,將會對我們的隱私產生嚴重威脅。此外,AI伴侶還可能導致一些道德和法律問題。例如,如果我們使用AI伴侶來進行性交或者其他行為,這是否涉及到了性虐待或者人類控制AI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

AI伴侶的出現,也讓人們重新思考了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我們不再把機器當成一個冰冷的工具,而是把它當成一個擁有自我意識和情感的伴侶。通過AI伴侶,我們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的情感和行為,同時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