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市場波動成為常態。投資者需要通過理性決策、資產配置調整和多元化投資來應對風險,確保資產穩步增值。
在全球經濟環境日益復雜的當下,市場波動已成為投資者必須面對的常態。尤其是當各國政策趨於保護主義時,經濟的不確定性會進一步加劇,令投資者對未來的走向產生疑慮。在此背景下,本文將探討關稅政策對經濟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審慎的投資策略來應對這一挑戰,確保資產能夠在動蕩中穩步增值。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宣布了備受關注的美國互惠關稅計劃。美國將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關稅,該措施將於4月5日生效。同時,對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提高關稅,該措施將於4月9日生效。對中國的關稅將提高至34%,這一稅率將與今年稍早徵收的20%關稅重疊。此外,歐盟、越南和日本等其他主要貿易夥伴也將面臨20%或更高的關稅。
美國最大的兩個貿易夥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受此次互惠關稅政策的影響。儘管如此,這兩國仍將對鋼鐵、鋁、汽車以及所有不符合USMCA規定的商品徵收關稅,但相比今年稍早提出的對所有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其中能源產品徵收10%),這次的稅率較低。此外,中國成為首個宣布“報復”的國家,對美國商品徵收34%的關稅,與美國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一致。
市場反應較為避險,逆轉了本週初的漲勢並收低,債券殖利率也隨之下降。為了評估市場未來的走向,專家們分析了關稅對經濟和通脹的潛在影響,並探討了投資者在當前環境下的應對策略。

經濟成長將受關稅影響而放緩
早前宣布的關稅措施,可能會對美國經濟增長產生壓力。這些關稅可能通過提升企業的投入成本,對其利潤率造成壓力,同時也可能因為通脹調整後的收入減少,對家庭支出造成影響。由於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情緒受到了干擾,2025年初的消費者支出數據已顯示出放緩跡象。此外,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可能對那些依賴出口來推動銷售的企業帶來挑戰。
從2000年到2024年,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僅為1.7%。根據已公布的關稅措施,預計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將上升至20%至25%之間。2024年,美國進口了大約3.3兆美元的商品。假設平均關稅稅率為20%,這將意味著美國將收取約66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約佔2024年GDP的2.3%。

如何運用關稅帶來的增量收入,對於評估經濟影響至關重要。如果這些收入的大部分用於支持增長領域,例如為減稅提供資金,則經濟增長可能會保持穩健。然而,若大多數關稅收入被用來減少美國財政赤字,那麼美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顯著放緩。
儘管關稅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阻力,美國經濟仍以強勁的勢頭進入這一時期。在過去兩年中,實質GDP增長速度超過趨勢水平,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第四季每股收益增長了18%,是自2021年第四季以來最強的增長率。家庭資產負債表依然穩健,家庭的平均債務償還率(即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比例)低於疫情前水平。
儘管預計勞動力市場未來會放緩,但總體而言,勞動力市場仍然健康。截至目前,2025年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平均約為22.1萬,顯著低於30年來的平均水平36萬人。3月的非農業就業人數增長了22.8萬,遠超預期的13萬,而失業率小幅上升至4.2%。
儘管經濟衰退的風險明顯增加,專家們認為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強勁的經濟基礎可以為美國經濟提供支持。此外,由於貨幣政策處於緊縮區間,如果經濟出現明顯放緩,聯準會有足夠的空間進行降息。
聯準會或關注經濟成長的下行風險
擬議的關稅可能在短期內對通脹造成上行壓力,因為美國進口商可能將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在2018至2019年關稅公告期間,商品價格從低點略有上升,隨后迅速回落。根據上周宣布的關稅規模,這次對通脹的影響可能更加顯著。
然而,也存在一些潛在的緩解因素。外國制造商和美國進口商或零售商可以選擇吸收部分成本,而不是將更高的價格傳遞給消費者。但對於某些利潤率較低的商品,如易腐食品,任何額外成本更有可能完全轉嫁給消費者。美國進口商也可能會尋找替代品,隨着時間推移,供應鏈可能發生變化或轉移到本土,盡管這需要額外的投資和時間。
此外,美元走強可能使外國商品以美元計價變得更便宜,從而部分抵消價格上漲的影響。雖然在2018至2019年的關稅期間曾出現這種情況,但即使面臨關稅威脅,今年美元依然走弱。
總體來看,有專家認為關稅更多的是一次性的價格上漲,而不是長期的通脹壓力源。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作為衡量未來10年通脹預期的市場指標,自3月底以來已從2.4%降至2.2%以下,接近三年來的低端。這表明長期通脹預期仍然穩定,經濟下行風險可能大於通脹上行風險。如果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這將為聯邦儲備委員會提供足夠的靈活性來降息。
如何在市場波動中應對經濟不確定性
盡管4月2日的聲明在一定程度上闡明了美國政府的貿易框架,但受影響國家將如何應對仍然不確定。一些國家可能會釆取類似中國的做法,對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而其他國家則可能通過談判逐步降低關稅稅率。專家們預計這一過程將在未來几周甚至几個月內持續,并可能在短期內維持市場波動。
鑒於未來几周可能仍存在不確定性,專家們建議投資者避免情緒化決策,保持長期投資策略。重要的是要記住,標准普爾500指數平均每年會經曆三到四次5%的回調和一次10%的回調。此外,平均每兩年會出現一次15%的回調,大約每三年會出現一次20%或以上的回調。
從長期來看,專家們認為,與試圖把握市場時機相比,持續參與市場才是更好的投資策略。事實上,如果錯過了過去30年間標准普爾500指數表現最好的几天,投資回報率將大幅下降。此外,許多市場的最佳表現日恰恰出現在市場波動期,這進一步強調了在動蕩市場中堅持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在美國大槃股在過去兩年獲得丰厚回報后,多元化在2025年展現出了其獨特價值。盡管美國股市波動較大,但截至目前,國際股票和美國投資級債券表現優異,有效抵消了美國股市表現不佳對投資組合多元化投資者的影響。專家們認為,多元化仍將是2025年剩余時間內的核心主題。通過將資產配置到多個不同的資產類別中,投資者能夠在波動期間平滑風險,并從市場領漲板塊的輪動中受益。

對於美國股票,專家們建議投資者在成長型投資和價值型投資之間保持平衡。醫療保健和金融行業的投資機會相對具有吸引力,因為這兩個行業受關稅影響較小。此外,專家們建議投資者保持對美國投資級債券的策略性配置,這些債券在市場波動時起到了避險作用。
盡管波動性常常讓人感到不安,但它始終是投資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在這種時期,投資者應堅持與自身財務目標一致的投資策略,而不是盲目反應於短期新聞。
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復雜局勢的背景下,關稅措施對美國經濟和全球市場的影響仍在不斷發展。盡管關稅可能帶來短期的價格壓力和經濟放緩風險,但從長期來看,穩定的市場參與和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仍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有效方法。曆史經驗表明,市場波動不可避免,但正是在這些波動中,堅守長期投資戰略的投資者往往能夠在最終收獲中受益。如今,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釆取理性的投資方法、關注資產配置以及避免短期的情緒化反應,將為投資者創造持續的價值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