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中國為反制加拿大對其電動車課徵關稅,宣布對加拿大油菜籽加徵75.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舉不僅讓加國農民措手不及,也使中加兩國貿易關係急轉直下。
近日,中加兩國持續一年的貿易爭端再次升級。中國於本週二宣布,將對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Canola”加徵高達75.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舉是對去年加拿大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最新反制。這項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立即在加拿大油籽市場引發劇烈震盪。消息一出,買家迅速撤回了未來幾個月的收購報價,使得正值收穫季的加拿大農戶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
中加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正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急轉直下。而這場風暴的中心,是佔據加拿大農業出口半壁江山的關鍵作物。中國的這一舉措,不僅是對加拿大貿易政策的強硬反擊,更是一次將政治分歧直接轉化為經濟制裁的典型案例,讓長期依賴中國市場的加拿大農民和貿易商措手不及。
中加貿易關係急轉直下
中國商務部週日發布聲明,宣布將從本週四起,對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徵收高達75.8%的臨時反傾銷稅,並以保證金形式徵收。這一高達75.8%的保證金稅率,在市場中引發了劇烈反應。一位新加坡油籽貿易商直言,“誰會支付75%的保證金將加拿大油菜籽運往中國?這相當於告訴加拿大,我們不需要你們的油菜籽。”這項政策的實質,幾乎等同於變相的貿易禁運。消息一出,中國最活躍的鄭州油菜籽粕期貨價格應聲下跌3%,創下近兩個月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顯示出市場對此舉的擔憂情緒。
此外,這項政策的頒布,也標誌著中國官方態度的戲劇性轉變。就在今年6月,中國總理李強在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通話中,還曾表示兩國之間並不存在“深層次的利益衝突”。然而,短短數月後,中方不僅對油菜籽徵收高額保證金,還同時啟動了對加拿大豌豆澱粉的反傾銷調查。這對加拿大政府構成了額外的壓力,迫使其必須認真應對與中國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
2023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總額高達50億加元,這項新關稅將對加拿大農民造成巨大打擊。與此同時,中國還啟動了對從加拿大進口的豌豆澱粉的反傾銷調查,這項調查預計將持續一年,並可能延長。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豌豆出口國之一,加拿大,特別是薩斯喀徹溫省和阿爾伯塔省,其農業經濟將受到顯著影響。
近年來,在中國豌豆市場,加拿大的地位已不再穩固。去年,俄羅斯超越加拿大,成為中國最大的豌豆出口國。在2023至24農業季,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已攀升至49.1%,而加拿大的市場份額則從過去的95%左右驟降至44.6%。在這種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中國對豌豆澱粉啟動反傾銷調查,無疑會讓加拿大的處境更加艱難,使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被削弱。
這項高額保證金政策的實施,不僅是中加兩國之間的貿易糾紛,更是全球貿易格局的一個新變數。它表明,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即使是長期穩定的貿易關係,也可能因為地緣政治或其他非經濟因素而迅速惡化。過去強調合作共贏的基調,正逐漸被關稅制裁和貿易摩擦所取代,這對所有依賴全球化供應鏈的國家和企業來說,都敲響了警鐘。
加拿大油菜籽農民或面臨毀滅性衝擊
中國對加拿大油菜籽的貿易制裁,正對加拿大農業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進口國,去年從加拿大進口的油菜籽總價值高達50億加元,佔加拿大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然而,中國商務部宣布徵收臨時保證金稅率,使得洲際交易所/ICE油菜籽期貨價格應聲下跌至四個月低點,讓整個產業陷入恐慌。
對此,加拿大油菜籽理事會主席克里斯·戴維森/Chris Davison直言,這一稅率實際上關閉了加拿大油菜籽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而對於加拿大農民而言,這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正值收割季即將開始,油菜籽價格的暴跌讓農民措手不及,例如阿爾伯塔省的農民,僅一個上午,他作物的價值就縮水了9萬美元。
事實上,這並非中方首次對加拿大農產品採取貿易行動。今年以來,中方已陸續宣布對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餅、豌豆加徵100%關稅,並對水產品和豬肉加稅25%。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明確指出,此舉是對加拿大政府加碼針對中國電動汽車、鋼鐵和鋁產品關稅的反制。此次對油菜籽徵收高額保證金的同時,中方還宣布對加拿大豌豆澱粉發起反傾銷調查,並對鹵化丁基橡膠徵收保證金,顯示貿易摩擦正從單一產品擴大到多個領域。
這一系列貿易制裁,讓加拿大總理卡尼政府面臨巨大壓力。儘管今年6月中國總理李強曾表示中加兩國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希望加方相向而行,但卡尼政府並未糾正前任政府的錯誤對華措施,反而在與美國貿易談判失利後,將矛頭對準中國,加碼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有專家認為,中方的最新舉措將給加拿大政府帶來額外壓力,迫使他們解決與中國的貿易摩擦。
作為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和豌豆產區,農業大省薩斯喀徹溫省首當其衝。省長斯科特·莫伊/Scott Moe呼籲卡尼政府“立即採取行動”,他強調油菜籽產業的規模遠大於鋼鐵、鋁和汽車製造業的總和,理應得到聯邦政府同等的關注與扶持。面對作物價值縮水的農民,莫伊的呼聲體現了地方政府在聯邦層面外交失利後所承受的巨大壓力。
讓加拿大更焦頭爛額的是,除了中國,他們與另一個油菜籽進口大國,美國的關係也陷入緊張。而在加拿大與全球兩大經濟體同時陷入貿易衝突之際,中、美卻發布聯合聲明,同意再次相互暫停實施高額關稅,這與中加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形成了鮮明對比。這讓加拿大在外交和貿易上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儘管加拿大業者抱有僥倖心理,認為中國短期內無法找到足夠的替代來源,但有專家對此指出,中方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實現供應多元化,並已開始從澳洲、印度等國採購。值得注意的是,澳洲作為世界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國,在經歷多年貿易凍結後,正與中方積極協商。如果兩國能夠就植物檢疫要求達成協議,澳洲供應商有望恢復對中國的油菜籽出口,這將為中方提供一個重要的替代供應源,進一步削弱加拿大在中國市場的談判地位。
這次貿易衝突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博弈,更是全球化時代,各國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多重因素交織下進行的一場複雜較量。加拿大政府在與中國陷入貿易困境的同時,也暴露了其在處理多邊關係上的脆弱性。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如何平衡國家利益與全球合作,將是加拿大乃至所有國家都必須深思的重大課題。這場貿易戰的走向,不僅關乎農民的生計,也將重塑全球農業供應鏈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