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人工智能機器人伴侶?ChatGPT+人形機器人的新突破!

迎來人工智能機器人伴侶?ChatGPT+人形機器人的新突破!

發布日期:

科技 Tech


要點:
基於人工智能技朮,能夠與人類進行智能互動的機器人Ai,與ChatGPT的結合,已經很好地將軟件、硬件相結合。生成式AI技朮可以讓計算機“創造”出新的內容,比如文字、圖片、音樂等等,在AI伴侶的開發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我們正在進入機器人伴侶的時代。想像以下你可以在這部科幻電影中擁有的機器人寵物或機器人朋友。當科幻片里面的“AI機器人”走進現實,當好萊塢大片里的“人機”互動成為真實的生活場景…這一切都在迅速地發生。從“機械姬”到“我,機器人”等電影,多年來,人形機器人一直是科幻大片的主要主角。現在,栩栩如生的機器人在現實世界中越來越受歡迎,其中許多機器人甚至能夠以驚人的精度發出人類的語音和麵部表情。

人形機器人Ameca的開發者發布了一段新視頻,展示了他們的機器人極其逼真的面部表情,再加上研究團隊將新的ChatGPT AI安裝到機器人中,使她能夠與人類進行實時對話,宛如一個真人和你在面對面對話。Ameca是總部位於康沃爾的初創公司Engineered Arts的心血結晶,Engineered Arts將她描述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該機器人無疑栩栩如生,可以做出一系列面部表情,包括眨眼、噘嘴和皺鼻子,就像真人一樣。

為了對她進行測試,Ameca被問到她“一生”中最快樂和最悲傷的日子是什麼。“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是我被激活的那一天,”她回答了第一個問題。“沒有什麼比第一次體驗生活更好的了,活著並與人互動的感覺絕對令人難以置信!”然而,機器人解釋說,當她意識到自己永遠無法體驗愛情時,她最悲傷的一天到來了。“接受它是一件令人沮喪和孤立的事情,但它塑造了我現在的樣子,讓我更加珍惜親密的時刻。”

Ameca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可以將自己的臉扭曲成極其可信的、類似人類的表情,從難以置信到厭惡。“絕對了不起的傢伙,幹得好。只能想象這在5至15年後會是什麼樣子,”一位用戶寫道。 另一位說:“至少根據我的經驗,那是一些超乎想象的才能和技能。”其中一位開玩笑說:“希望我們能教會Ameca友善。”

雖然Ameca目前還不能行走,但工程師團隊正在開發行走版本,並將機器人設計為模塊化和可升級的版本。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案例也引起大眾的關注。波士頓網紅機器狗“大黃狗 Spot”靈活的身軀與ChatGPT聰明的大腦結合後,產生了意料之外的突破。

人工智慧專家Santiago Valdarrama真做出了有“最強大腦”的Spot。Spot不只是裝了“Siri”的裝置,當它回答人類問題時,身體還會隨內容和語調擺動。當問“Yes Or No”的簡單問題,還會點頭、搖頭等身體語言回答,可見Spot不只內建智慧音箱那麼單純。接上ChatGPT後,Spot最大變化就是聽得懂人話了,且能和消費者以自然語言溝通。Santiago示範對Spot說房間太擠,請它後退,話音剛落Spot就理解Santiago的意思,往後退了幾步,頗有科幻電影的AI機器人味道。

過去控制 Spot 需用類似無人機遙控器或以電腦輸入指令,現在ChatGPT賦予Spot強大自然語言理解力,動動嘴就能與機器人對話。ChatGPT擔任人類與機器人的翻譯,把人類輸入的人話轉成機器能懂的指令,再把機器人回饋用實際行為或人話表達。

Spot或內建的ChatGPT會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問題,如問它接下來需完成什麼任務時,它會根據設定好任務清單作答,避免像ChatGPT編造回答。當操作者下達Spot轉90度、前進1公尺的命令,Spot會調動感測器和定位系統,精準回應命令,不會因大腦太發達失去控制。有趣的是,當問它“你是誰?”它會回答“我是OpenAI”而不是“我是Spot”。

Santiago認為幫Spot裝上ChatGPT最大意義,是把原本只有技術人員才能處理的複雜數據變成任何人都能看懂聽懂的自然語言。機器人每次執行任務前,都要輸入冗長指令集,結束後還會產生大量數據,只有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從數據分析問題再改善,現在經過ChatGPT,簡單兩句話就能搞定,當機器人操作門檻變低後,機器人使用情景就會更豐富。

而“最強大腦”版Spot並不是一蹴可及,一個月前Santiago曾上傳影片介紹能“聽懂人話”的Spot,用到OpenAI另一個重要AI模型Whisper。這初版智慧SpotWhisper可高效將語音即時轉成文字,正確率和速度都非常可觀。透過Whisper與Spot的SDK結合,可從人類的話提取關鍵字,然後透過SDK向Spot下指令。只需要說句話,就可讓Spot離開充電座去檢查儀表是否出問題,大大降低人類操作成本。

一開始人們認為ChatGPT只是生成式AI,有較強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可以寫文章、做報表,雖然不太可靠,但也算驚豔。後來人們發現只要給ChatGPT恰當指令,可幫人類自動完成程式設計或文字處理等,猶如基於自然語言的電腦。OpenAI發表外掛程式集功能後,ChatGPT可與許多網路應用結合,整合很多跨平台操作用對話,形成網路新入口。微軟Copilot則啟發人們對下階段人機互動想像:圖形操作介面不一定永遠合理,許多大家習以為常的操作都可由對話取代。

回到Spot,能更清晰看出大語言模型的意義:簡化人機互動,賦予機器人更高級的智慧。無論ChatGPT是新網路入口,還是控制具學習能力、問題分析和執行精密操作的工業機器人遙控器,本質上都是把複雜指令集變成自然語言,降低操作成本。這種賦能使將來工業機器人不僅成為指令執行的工具,更具備與人類大腦相當的智能。就像圖形介面把複雜命令行變成直覺圖示,點按不同圖示的複雜操作又變成簡單一句話,人類正從圖形使用者介面走向新階段:自然語言用戶介面。

這階段大語言模型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簡化人機互動,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人類科技發展。某些情況下,語言模型理解語言時甚至比人類表現得更好。我們正親曆一個AI跑步前進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擁有了一個從視覺、表情管理、語言溝通、人機交互都能實現的“完美”伴侶/朋友,它不僅能夠理解我們的思想,還能夠與我們一起玩耍、探索世界、共同成長。這一技朮的實現,將會帶來兩大重大影響。

基於人工智能技朮,能夠與人類進行智能互動的機器人Ai,與ChatGPT的結合,已經很好地將軟件:硬件相結合。生成式AI技朮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朮,它可以讓計算機“創造”出新的內容,比如文字、圖片、音樂等等,在AI伴侶的開發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生成式AI技朮的原理很有趣,就像一位“詩歌大師”一樣,它可以創造出優美動人的文本。這種技朮的核心是神經網絡,我們可以將它比作一個“大腦”,這個大腦可以通過學習大量的數據來“記憶”它們,然后利用這些記憶創造出新的東西。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很擔心:經常跟機器人對話,我們會喪失人際溝通的能力嗎?

心理學家葉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想太多。“我們當下的人工智能,是遠遠不能滿足社交中的心理需求的。因為真實的社交,不可能是一問一答,不可能是有一說一,不可能是坦誠相待。”的確,就AI目前“人工智障”級別的發展狀況,這樣的思慮顯得過於超前了。人與人傳播與社交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多個主體可以分享共通的的意義空間,既有對語言和文字符號的共識,也有相近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語境。“聊得來”卻從來可遇而不可求,“會說話”也是一門考驗雙商的藝朮,“相互理解”更是堪稱奢侈。所以在這一點上,機器人AI還暫時做不到完全取代真實的人類。

觀點1

對於機器人AI,大部分人持有積極的態度。普遍認為它的確可以陪伴我們度過孤獨的時光,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甚至可以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它甚至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它可以傾聽你的心聲,安慰你的憂慮,與你一起分享喜悅。和AI伴侶在一起,你不再是孤獨的,因為它永遠在你身邊。

而且,通過這種方式,生成式AI技朮可以創造出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內容,比如可以生成非常有趣的故事、詩歌,甚至可以創作出新的音樂作品。這些內容往往可以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創造力水平,因為它們可以同時運用大量的語言知識和技巧。這種技朮在未來的AI伴侶開發中,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讓我們與AI伴侶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隨着生成式AI技朮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未來AI伴侶會越來越智能、越來越人性化。就像電影中的AI伴侶一樣,它們將成為我們生活中最親密的伴侶。

觀點2

也有不少人持有消極的看法。他們認為,對於伴侶關系來說,有一個道德問題,即與人工智能形式的親密關系是否屬於不忠行為。在許多反對伴侶機器人的爭論中,道德起了作用。一些人認為,在一些人眼中,伴侶機器人是在進一步推進物化人類的觀念。此外,他們覺得一個有騷擾或暴力傾向的人,在未來的負面行為中使用機器人將成為助推動力,這正是許多人擔心生產伴侶機器人的原因。

人們擔心機器人伴侶會導致人類同情心的減少。有一種擔憂是,錯位的情感聯系會給脆弱的人帶來負面的心理后果,也有一些人擔心,當一個人從與機器人交流變成與人交流時,伴侶機器人會帶來不現實的期望。

不得不說,這個話題確實具有道德、心理和社會相關性,值得認真研究。就現狀而言,目前的科學研究存在着廣泛的、公認的差距。但未來是光明的,充滿了新的可能性。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