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近日,臨沂大學文學院邢斌的外賣員經歷讓大眾更了解了外賣員背後的真實處境。冷暖自知、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外賣公司的隱形控制結搆,都讓大眾更清晰認知到背後的真相。雖然主流聲音都在表示讚賞。但也有聲音認為他此文是一種“精英凝視”,不僅改變不了現實,還會讓真正的社會底層群體感到不適。受此啟發,狂呼媒體大膽假設,中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可通過引入基於區塊鏈,打造一個“自由競價的點對點區塊鏈”食品配送智能平台,以消除中間商,實現顧客和外賣員兩者之間的“點對點交易”。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近日,臨沂大學文學院邢斌老師以“2022年冬,我在臨沂城送外賣”為題,講述了自己在去年12月底為期一個月的外賣員體驗生活。邢斌每天工作十几個小時,行走3萬多步,爬了110層樓梯,一個月內送出2000多單,共計收入7000多元。
文章記錄了他從送外賣的基本情況、個人體驗與觀察、底層民眾的生存成本,其中有被顧客暖心舉動打動的時候,也有被無禮對待、努力維權的時刻。這篇文章包含了邢斌全程的真實經曆和個人感受,也包含了他對於知識分子“信息繭房”的反思。
文章發出后,立刻受到了社會大眾的熱議,逐漸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揭開外賣員的辛酸背後
2022年,是很特殊的一年。當年一份報道里提到,在中國上海當騎手送外賣,每天能賺1000多。而另一份報道卻說,北京人社局副處長親身體驗當外賣騎手,送餐12小時卻僅賺了41元。如此大的數字反差,在信息快速迭代的當下,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邢斌的經歷讓大眾更了解了外賣員背後的真實處境。
外賣員冷暖自知 - 除了妻子、女兒以及几位詩歌老友,邢斌并沒打算告知其他人自己做外賣員的經曆。在做外賣員的時間里,邢斌總是一路小跑穿梭在臨沂的各個小區內,做好了遇上熟人的心理准備。“我不怕尷尬,更多時候是因為一些不好的行為而傷心”。邢斌在送外賣的過程中會遇到顧客要求把垃圾帶下樓的要求,如果拒絕,對方則會拿“好評”來威脅,盡管這并不在外賣員的工作范疇之內。
最讓邢斌傷心的一次,是某天他同時接了兩單,按照平台要求分配先給一家送去,再將一份水果撈送給旁邊一學校家屬樓的男孩。“我在去第一家的路上,這個男孩就給我打電話,上來就破口大罵,問我為什么拐去其他方向。”邢斌稍作解釋后掛斷電話,隨后來到他家門前,准備把水果撈掛在門把手上拍照時,這名十几歲的男孩打開門并開始推搡辱罵邢斌,就連其父母也加入其中。
除了不被理解和委屈,在邢斌當外賣員的過程中,也不乏遇到暖心的事情。比如,一個母親因為兒子半夜想吃餛飩點了外賣,收到后不僅向邢斌解釋,還特意打賞兩元;住在鄉鎮的夫妻倆,怕邢斌半夜里找不着路,打着手電把他送到路口;還有一對夫妻,老人住在人民醫院五號樓,心腦血管疾病中心。因為把他們給老人訂的餐灑了一些,邢斌又買了一份送去。結果,他們把第二份餐的錢退給自己,又打賞了10塊錢。這一切舉動,都讓邢斌收穫難忘、暖心的慰藉。
外賣員的安全隱患 - 針對目前中國的頭部外賣公司,當公司旗下外賣員出車禍了,只能靠每天扣的3元保險 (公司扣了60%,只把1.2元交給保險公司) ,即使賠款也只能提供最高6000塊錢的傷亡保險。假如賠償不夠,則有縣區運營商承擔。如果還不夠治病,縣區運營商甚至會直接跑路,你連起訴都找不到人。值得註意的是,像這種重大傷亡事故,據了解各大城區每個月都有。按照外賣平台公司的條款,這與外賣公司總部毫無關系,即便外賣員自行起訴都是白白浪費錢。截止目前,即便外賣員工作期間遭遇意外或致人傷亡的案例報道不在少數,但起訴的案例中卻沒一個是勝訴的。
據北京福茂律師事務所主任表示,3元意外險是商業保險,其與國家強制的工傷保險不一樣。首先,3元意外險的賠償金較低。另外,3元意外險在外賣員第一單搶單成功之后才會生效,在此之前,盡管開始上班,但騎手出了事故是沒有保障。在他看來,這3元錢是勞動者個人出,賠付率又很低,他認為,注重外賣騎手的權益保護,是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的必要之舉。
外賣公司的隱形控制結搆 - 正常來說,外賣公司總部把所有城市都分包給每個城區的運營商,然后運營商再次分包,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結搆。像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企業,它們都有自己的外賣隊伍: 無論專職還是業余,都有正式簽約,並購買五險一金,即便受傷也有公司保險,從不設置送餐倒計時催促你馬上將外賣送到顧客手上,也不會設置遲到罰款等規定。
但回看中國這几家外賣公司,早幾年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有嚴格的季度財報和年度財報。但自創辦以來,大多數企業卻是十几年几乎沒有一年是盈利的。像某外賣平台對外官方數據顯示,18年虧損1155億,21年虧損235億,22年虧損67億。
這背後是否存在著我們不曾發現的問題?每一單外賣,商家需要額外支付貨品價格30%的送貨費用,顧客需要支付每公里0.5元的送貨費用。舉個例子,午餐定一個20元的飯,3公里,顧客支付20+2=22元;商家拿到14元,快遞員拿到3元,外賣公司拿到5元。以上的抽成比例基本大同小異,那麼眾多外賣平台公司究竟為何虧損如此之大?看回他們當中部分對外呈現的財報得知,某外賣公司在2021年,行政開支88億、研發開支167億。在22年,行政開支更是去到98億、研發開支高達208億。可想而知,錢都到哪裡去了。
對於外賣平台而言,所有分公司都是外包出去的,總部平台需要多少行政人員大家也可以大約估計。而所謂的外賣平台,也就是一個不複雜的手機APP,每年需要多少研發費用來支撐,大家也大概心知肚明。有時候,“精心修訂”的數字會誤導世界。外賣員干着全世界強度最大的外賣工作,卻拿着最低比例的收入。商家一批一批地退出,不再接受平台這么重的抽成。而這一切,都和財報數據顯示的完全不想符合。
錯位的悲憫情結
雖然讚賞邢斌揭示外賣員背後的不為人知的故事,受到主流聲音的讚賞。但也有聲音認為他此文是一種“精英凝視”,不僅改變不了現實,還會讓真正的社會底層群體感到不適。
事實上,外賣員不是第一次受到社會各界的集體注視。從人物雜志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到體驗送一天外賣的北京人社局副處長,再到送半年外賣寫論文的北大博士,外賣員群體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極高輿論關注度的群體。外賣員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農民工在大眾傳媒中的生態位,成為了“社會弱勢群體”的代名詞,而這其中的原因則并不難理解。
近幾年,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讓外賣員數量迅速膨脹,而外賣員又几乎是城市中產階級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體力勞動者群體,因而最能符合人們對於所謂“社會底層”的想象,畢竟許多城市居民一輩子也不會近距離接觸几個工地上的力工或是流水線上打螺絲的產業工人。因此,當知識分子體驗外賣員生活的新聞每隔几個月就會出現在頭條上并收獲一片贊譽時,有的人便會思考:這種體驗究竟是讓誰的生活變好?以及,為什么知識分子們不去體驗打螺絲和扛鋼筋?
因此,出現了部分聲音,認為這種頻繁見諸報端的“體驗外賣員生活”帶着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因為這種行為會將外賣員塑造成需要被人們憐憫的悲情角色。雖然不一定真的能改善外賣員的生活處境,但的確極大滿足了知識分子自身的情感需求,這也就是所謂的“精英凝視”。
實際上,外賣騎手在本質上其實不過是一份普通工作,甚至可以說是眾多零門檻工作中收入相對較高的一種。在邢斌的這篇文章中,他利用節假日時間在臨沂做外賣騎手,一個月的時間賺取了7000多元的收入。平心而論,這份收入并不算低,如在廣東省二線城市而言,2023年平均薪酬標準為7577元,如果對於靠提成拉高總工資銷售崗位來說,底薪甚至要遠低於7000元。
因此,批判外賣騎手工作的背後顯得不恰當,我們還要結合當下的經濟大環境進行全面考慮。疫情後,中國經濟依然處於恢復期,隨著今年失業率飆升,許多人都會把外賣員作為失業後的選擇之一。看回外賣行業,因其和人們息息相關的原因,即使遭遇經濟大環境不好,卻還能維持相對穩定的招聘,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外賣公司提供了平均收入水平崗位去給有需要的人,這一點在當下已經相當不容易。
外賣平台的未來設想
移動信息時代已經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餐飲行業逐漸完善了新興的外賣模式。外賣平台的用戶呈爆發式增長。但現有的外賣平台大多收取高額佣金,且存在餐廳虛假點評多、餐廳評分真實性低,推薦菜品顧客滿意度低等問題。
近日,由韓國專家學者提出的概念“基於智能合約的點對點智能送餐平台”受到關注。他們提出,通過引入基於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點對點架構來解決這一問題,並利用智能合約的自動化來提供自主、免佣金的食品訂購和配送服務。
在中心化的外賣平台中,外賣信息受到更大程度的人為乾預。從而導致外賣平台數據信息的真實性降低,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當前的首要目標。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在外賣平台上將解決上述問題。簡而言之,區塊鍊是一種分散的數據庫,它將數據存儲在“塊”中,這些“塊”連接起來形成分佈式賬本技術,提供所有交易塊的不可變和不可更改的記錄。鏈技術提供的安全性和透明性足以有效規範商業運作。例如,食品行業供應鏈包含原材料供應商、餐廳、外賣平台、配送代理商和消費者等多個參與者。區塊鏈有助於驗證行業之間的真實性,有效構建高效、基於信任的生態系統。本文將區塊鏈應用於外賣平台,具有以下優勢:
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 - 區塊鏈可以幫助用戶驗證供應鏈的真實性。如原料的新鮮度、保質期等。
送餐人員與餐廳之間無縫佣金分配 - 由於關聯方存在關聯,佣金分配和支付都必須通過外賣平台支付。利用區塊鏈可以進行點對點支付,取消中間外賣平台的高額成本——服務佣金金額。外賣平台存在高佣金、虛假評論、信任問題、中心化平台訂單偏差等問題。
區塊鏈有助於維護食品行業嚴格的安全標準 - 它跟蹤送貨員和餐廳執行的所有操作;在支付佣金之前可以追蹤任何監管違規行為,從而減少因調查而造成的付款延遲。
去中心化權力和信任問題 - 借助區塊鏈驅動的應用程序,解決送餐平台、餐廳、送餐人員和顧客之間的信任問題變得輕而易舉。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系統為生態系統的所有成員提供透明度。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區塊鏈在外賣行業的應用可以引發整個外賣平台行業的革命,但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一個點對點區塊鏈食品配送智能平台,以消除中間商,實現餐廳和顧客之間的點對點銷售,並提高行業效率和信任度。區塊鏈外賣平台上的應用,實現了點對點的外賣服務,消除了中間商及如何使用智能合約來提高用戶的安全性和信任度,並以參與智能合約的形式收集用戶信息。因此,區塊鏈可以通過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隱私性和可訪問性來顯著提高推薦系統的效率,而點對點的外賣平台服務可以大大降低用戶的消費成本對於改善現有外賣平台的弊端具有重要意義。
受此啟發,狂呼媒體大膽假設,中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可通過引入基於區塊鏈,建設一個全新的非盈利國有外賣平台來解決這一問題。打造一個“自由競價的點對點區塊鏈”食品配送智能平台,以消除中間商,實現顧客和外賣員兩者之間的“點對點交易”,並提高行業效率和信任度。例如,當顧客想在下雨天點一份炸雞外賣時,可以自定義派單,列明要求和外賣費用,當此訂單被上傳到區塊鏈平台後,各外賣員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此訂單並可以因其條件、價格選擇接受或拒絕。消費者得知沒人接單時,則會選擇加價以加大被接單的可能性,不再需要中間商平台操縱價格,而是將價格的商議權利交給了顧客和外賣員兩方,從而實現大大降低用戶的消費成本。
此外,參考其他地方的外賣平台,它們的規定是顧客和騎手雙方都可以進行差評投訴。一旦騎手被差評五次,則要暫停工作重新培訓,而顧客被騎手差評五次,則會被外賣平台系統封號一年不能再點外賣,必須自己去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雙方的公平利益。而這一做法,對中國而言,也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假象,更多的細節需要更多的深究。但是,這一個概念,也讓我們想象到一個更加公平的未來,讓Gig Economy/零工經濟可以在中國社會實現一個升級,令除了外賣以外,其他的零工種類也可以一個去中心化的新型經濟體內獲得一個突破空間,以作為全新的經濟推動力。
觀點1
社會是一個復雜而多樣化的領域,其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現象和事件。然而,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往往受到個體觀點和情感的影響,有時會傾向於釆取悲觀的觀點。看待社會現象時,不應總是從悲觀的角度出發,而應該釆用辯證思維,這是至關重要的。正如,本文提到的“外賣員真實經歷”。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只關注社會問題如失業率或犯罪率的上升,而忽視了創新和社會進步方面的積極跡象,那么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社會的復雜性。辯證思維鼓勵我們同時考慮問題的多個方面,從而更好地把握社會現象的本質。
辯證思維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當我們僅僅從悲觀的角度看待社會現象時,往往容易感到無望和無能為力。然而,如果我們釆用辯證思維,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識別問題的根本原因,并尋找創新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如果我們關注外賣員問題,那么不僅可以看到外賣騎手辛酸背後的現實問題,還可以尋找擺脫現有平台,尋找一個更公平方式的解決方案,如我們文中提及的“自由競價的點對點區塊鏈”。
辯證思維還有助於個體的成長和發展。通過看待社會現象時釆用積極的態度,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悲觀主義往往會束縛個體的能力,而辯證思維則鼓勵我們追求目標并充實自己的生活。這有助於個體更好地融入社會,并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總而言之,釆用辯證思維是非常重要,它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社會現象,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維持樂觀態度,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合作,以及個體的成長和發展。
觀點2
在造成外賣騎手生存艱難這件事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加害者,都是這個復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將“24小時外賣”視作現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得益於發達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供應充沛的廉價勞動力,中國的城市居民僅僅只用花几塊錢就能讓騎手跨越半個城市在30分鐘里送來任何你需要的物品,這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几乎都不可想象。這樣的現實狀況,讓我們每個人在同情外賣騎手時都陷入了同一種道德困境。
我們當然可以在口頭上聲援外賣騎手,但我們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改善騎手們的生活狀態?例如我們是否可以接受外賣配送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且配送費比外賣本身還貴?大多數人會逃避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社會系統的設計已經把每個人在其中的個體責任摘得干干淨淨。
買了房的人會認為自己已經繳納了几萬塊一平米的進城稅所以有資格享受服務,買不起房的人覺得大家都是打工人憑什么自己累了一天還不能准時吃一口熱飯。即使跳脫出自利的屬性,人們經過理性思考也會發現,就算自己為外賣多花了錢并忍受了更長的配送時間,這筆多出來的收益也不會變成外賣騎手的收入,而是變成平台的盈利。
僅依靠市場機制的話,消費者的高尚情操與同情心,最終只能感動自己。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指向了政府的強力介入。就像只有迫使平台將事故率也納入算法中,外賣員的安全健康才能真正得到保障。無論如何,要說服大多數人同意這種介入似乎都需要大量努力。因為改善基層勞動者收入,保障他們的安全與健康意味着社會運行成本的上升,而這種把人真正當成人的邏輯必定會引起社會關系的劇烈變動。因此,對待外賣員,我們可以採取另外一種態度。或許,我們不必這麼冷血,在下次我們收到一份外賣時,可以真誠地說聲謝謝,以表示對每一個辛勤工作的人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