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事件引發中國國貨“報團取暖”,國貨情懷下的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李佳琦事件引發中國國貨“報團取暖”,國貨情懷下的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發布日期:

商業 Business 想法 Ideas


要點:
李佳琦“79元花西子眉筆”事件發生後,中國國貨品牌“抱團取暖”。而在在蜂花品牌的影響下,不少國貨品牌也紛紛加入了這場商戰。隨著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被看見”,也開始湧現背後的問題。對不少國貨品牌來說,當流量火爆過後,市場重歸理性,消費者也愈加冷靜,如何擺脫對流量的依賴,做好營銷和產品研發投入的平衡,加緊修煉內功,對於國貨品牌而言顯得頗為重要。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近日,中國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主角是著名的“直播一哥”網紅李佳琦。李佳琦面對網友評論的回應引發了粉絲的不滿情緒,一夜之間登上了社交媒體熱搜,並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直播怒懟網友
2023年9月10日,李佳琦在帶貨一款花西子品牌的眉筆時,直播間有網友評論“花西子眉筆越來越貴了”,他當即表示,“79元哪里貴了,國貨很難的”,隨后更是提醒消費者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么多年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也正是這句話,讓網友們紛紛指責他傲慢和看不起顧客的態度,就連他身邊的助理當下都有些震驚,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幫他圓場。

此言一出,迅速成為熱搜話題,不少李佳琦的粉絲都感到很失望。11日凌晨,李佳琦在直播過程中公開道歉,承認自己的話辜負了粉絲的期望,並表示會傾聽建議、控制情緒、用心服務好所有的消費者。此外,李佳琦表示他之所以沒有立刻回應,是想在工作結束之后,認真地向直播間里被他懟的女生道歉。“任何人都可以對直播間的產品提出意見和想法。我作為主播將會一直帶給大家積極的正能量,并學會控制情緒。”

但在道歉信發佈社交媒體後,評論區中大部分網友并不接受
“你掙着普通人的錢,到頭來嘲諷普通人貧窮 ”
“你得承認你變了 , 賺錢已經賺到忘本了”
“真的不想做就退休吧,起碼還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你已經沒有普通打工人的心態了,賺到錢就飄了唄”

與此同時,也有粉絲稱能理解李佳琦,今后還會支持他
“今天感覺你確實有點激動了,下次注意就好”
“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出來道歉了,人非聖人孰能無過”
“大家現在聽不得大實話,戾氣太重了”
“只是維護了沒漲價的國貨,被噴成這樣也是人言可畏”

李佳琦不當言論引發的輿論還在持續發酵,連帶着花西子品牌也被頻頻吐槽。網友調侃道,“新的貨幣單位誕生,一個花西子=79元,打工人周末加班能賺1.5個花西子。”消費者普遍認為,用79元買國貨眉筆是“不值得”的,但反觀假如用同樣的價格購買國際知名品牌,消費者則大概率會接受,並覺得“很划算”。

因此,重點不在於價格,而是國貨產品自身的品牌定位及價格定位,才是最為關鍵的核心。李佳琦在直播間的“翻車”事件後,卻讓蜂花、蓮花、鴻星爾克、郁美淨等一系列主打高性價比的中國老國貨品牌迎來了高光時刻。正是李佳琦的傲慢,讓那些几乎都快要被遺忘的國貨老品牌們一夜之間居然全部“清醒了”。

中國國貨品牌“抱團取暖”
李佳琦事件發生之后,先是“蜂花”在直播帶貨平台連夜上架了三款價格79元的洗護套餐,主打79元可買5斤半產品。79元的價格,以及5斤半產品的宣發口號,與李佳琦那79塊錢0.24克的眉筆“真不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番操作也是直接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直擊消費者的心理,產品被紛紛涌入直播間的網友們所瘋搶。據相關數據顯示,蜂花在9月11日開播的直播間銷售額已超2500萬元,銷量也超過了25萬單。此前,蜂花直播間的銷售額很少超過百萬元。

不管是不是報復性消費,但是能夠看到這一幕真的挺讓人欣慰。蜂花創建於1985年,是國內第一個液體洗發水、護發素品牌,以“高性價比”的親民路線被消費者所熟知。在蜂花發展的頂峰時期,甚至出現“一瓶難求”的現象,蜂花護發素更是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當時年輕人嫁妝的標配。公開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蜂花的年銷售額就突破了5億元,并登上中國央視媒體。如今重回聚光燈下的蜂花,也曾被清揚、海飛絲、飄柔等國外品牌擠出市場,根據公開數據,1998至1999年,蜂花連續兩年出現嚴重虧損,漸漸被擠出市場。往前數几年,活躍在網絡上的網友可能已經想不起蜂花這個老牌國貨了。

直到2021年“雙11電商節”期間,“蜂花疑似倒閉”相關詞條沖上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對這一老牌國貨洗護品牌的疼惜,抱着拯救國貨的情懷,消費者出現一波“野性消費”。自創立30多年以來,蜂花從來不漲價、從不去做華麗的包裝、一直都保持着做好品牌的初心,一直都把成本和精力全都用在好產品上。

在“蜂花效應”下,不少國貨品牌也紛紛加入了這場商戰
這其中有1982創立的活力28、有2000年創立的鴻星爾克、還有創立了30年卻被冤枉了很多年的蓮花味精,其它的還有維維豆奶、郁美淨、匯源、上海藥皂等,都是在這一代人心中種下過深深回憶的國貨老品牌。

這一次,它們几乎全部都在一夜之間清醒,讓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年以來,雖然它們請不起明星代言、做不起廣告,就連很多商場的櫃台都不願意去擺放它們的商品,但是它們依然還在堅持的做好每一件產品,仍在努力的活着,只為了能夠對得起那些還在一直默默支持它們的人。

李佳琦事件發生後,蓮花、鴻星爾克也紛紛上線了79元套餐。數據顯示,蓮花直播間的銷售額於9月12日開始瘋漲,13日持續,並在當天銷售額已超11日的10倍,從10萬以下飆升至百萬以上。鴻星爾克在聯動當天直播間銷售額得到5倍增長。更令人無比欣慰的是,清醒之后的它們,并不是單打獨斗,而是紛紛的抱成了一團,在直播間里加強了互動,在賣自家產品的同時,還在大力推廣着其它品牌的國貨產品。

9月13日晚開啟國貨品牌“大拼槃”帶貨直播,數位主播集體花式直播。在蜂花的直播間里,自家的洗護產品賣斷貨了直接賣起了鴻星爾克的鞋子;蓮花味精的直播間里,主播用着蜂花的洗發露洗頭;鴻星爾克的直播間里,主播泡着白象的方便面吃了起來,桌子上更是擺滿了各種國貨商品;匯源果汁的直播間里,主播卻喝起了蜜雪冰城。在面對這樣的場景,有網友戲稱,我本來想在蜂花直播間買洗發露的,然后被推荐去了鴻星爾克直播間買鞋,去了鴻星爾克后又被推荐去看了匯源果汁,最后買了一杯蜜雪冰城。這一係列操作,讓網友感到十分有趣,但是冷靜下來細想之后,這背后卻是莫名的心酸。

因為在過去,這些老品牌們一直默默無聞,它們面對資本的打壓、面對電商的沖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有些品牌几乎都已經快要被徹底遺忘了。所以這一次各個國貨之間的互動“抱團取暖”,只是為了讓它們自己能夠好好地活着,不會被時代拋棄,不會被大家所遺忘。

國貨情懷下的長久之計
受李佳琦事件影響,國貨品牌為什么能夠在這次“商戰”中爆紅?

在不少人看來,國貨品牌之所以能“抱團取暖”,是因為消費者積累的某種潛在情緒被李佳琦事件激發出來了,而各種國貨品牌因勢利導,則給了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情緒宣泄的出口。事實上,盡管在互聯網曝光較少,老國貨品牌還是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并有着丰厚的品牌積澱和品牌資產。

簡單地說,品牌資產就是當提起一個品牌時,消費者會想起什么。如果一個品牌能讓人想起它是一個大品牌、產品質量好、設計時尚、技朮領先等,那么其品牌資產就丰厚,品牌的競爭力就強。對國貨品牌而言,其優勢可能在於它們是國產的而非舶來品,因此性價比較高。結合當下經濟大環境,當消費者想省錢、表達愛國情懷時,那些曆史悠久但不太被關注的國貨品牌就會享有較大的優勢。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被看見”,也開始湧現背後的問題
國貨品牌一直以來的營銷密碼,似乎也總離不開哭窮賣慘、立人設,走薄利多銷路線,由此帶來的熱度也無法長久。伴隨近日的李佳琦事件,可以明顯看到蜂花的營銷套路主要是無意間“賣慘”、“哭窮”、“蹭流量”,抓住消費者逆反心理,贏得支持。

雖然蜂花營銷套路層出不窮,但每次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反感,這也是蜂花營銷的高明之處。當人們在直播間下單79元的囤貨套裝的時候,或許消費的不僅是商品,更是一種情緒,一種對價廉物美但逐漸失聲的老牌國貨品牌的支持,對一些高溢價的流量型新國貨品牌的不滿。但產品功能好不好、是否具備競爭優勢等,在此刻不被消費者作為主要考慮因素。而作為國貨品牌,更應考慮的是當離開“國貨情懷”後,還具備什麼核心競爭優勢,以支撐品牌的長久發展。

談及當前國貨老品牌的發展現狀,凱度消費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表示,“當前,消費者變了、渠道變了,大家對於產品的需求也變了。部分能夠積極擁抱變化的老牌國貨品牌已經走出低谷,但還沒有完全恢復往日的輝煌。但也有一些老的國貨品牌仍在苦苦掙扎,可能只能在五至六線市場甚至鄉鎮才能看到。”

此外,一些傳統的日化企業也正在轉型升級的路上,隨著90后、00后的團隊負責其電商業務的運營,也逐步開始掌握了“流量密碼”。例如國貨老品牌蜂花,一直有比較穩定的忠實客群,產品質量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最近几年在年輕化轉型上也做得非常不錯,吸引了一波一波的年輕流量。

未來,國貨品牌要形成長期的品牌力,以獲得消費者的持續青睞,需要在品牌建設,研發和產品升級上有更全面的布局。此次的抱團商戰和聯動銷售,帶來的銷量增長是短期,不能幫助老牌國貨浴火重生,成為真正的知名國民品牌。而親民的價格只是整體品牌策略的一部分,能沉下去的消費品牌靠的不只是價格,技朮、供應鏈和長期的品牌建設都非常關鍵,缺一不可。

對不少國貨品牌來說,由於一般具有自有工廠、核心專利,缺的是“被看見”的機會,因此抓住機會往往能乘風而起。但是,當流量火爆過後,市場重歸理性,消費者也愈加冷靜,如何擺脫對流量的依賴,做好營銷和產品研發投入的平衡,加緊修煉內功,對於國貨品牌而言顯得頗為重要。對於目前中國的國貨老品牌而言,是否能蹭著這一波熱度,重獲發展的新轉機?我們敬請期待。

觀點1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事實,中國國貨品牌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過去的几十年里,它們經曆了無數次的市場考驗和消費者認可度的提升。然而,這次李佳琦事件無疑給國貨品牌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壓力。

作為國貨品牌,應該加強自身產品質量。只有確保產品的品質過硬,才能在流量過後,依然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從而加大他們的復購率。此外,還需要密切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是品牌發展的基石。國貨品牌應該通過大量的市場調查、用戶反饋等方式,深入挖掘消費者的需求,以便為他們提供更符合期望的產品和服務。

另外,國貨品牌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國貨品牌的合作。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單打獨斗已經無法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國貨品牌應該攜手同行,共同打造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生態。例如這次鴻星爾克開啟國貨品牌“大拼槃”帶貨直播,就是一個鮮活有效的案例。

值得註意的是,很多老國貨品牌的品牌資產一直處於“沉睡”狀態,就是因為品牌缺少變化。國貨品牌要想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一方面要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喜好,不斷改進和優化自己的產品,提高產品的質量、功能、外觀等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媒體環境和消費者行為,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營銷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等。

不斷用流量製造話題營銷,銷售低毛利率產品的企業像在“高空走鋼絲”,可能可以實現一時的銷量上漲,但長期以往必定面臨著發展的危機。國貨品牌想要獲得良性發展,就需要讓消費者跳脫價格因素、形成消費意願,而這一切的基礎,只能是搆建差異化優勢。在這鋪天蓋地的流量過后,如何走好下一步棋才是關鍵。李佳琦事件對於國貨品牌來說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次機遇。只要我們能夠正確應對,國貨品牌依然可以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觀點2

“每個人都能在15分鐘內出名。”安迪·沃霍爾這句曾經非常大膽的預言,放在今天的互聯網環境里,已經變得十分保守了。或許,將15分鐘改成15秒,會更貼近現在的現實。

2019年,直播電商成為了新的風口。隨着中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渠道崛起,網紅帶貨成為了新潮流。除了薇婭、李佳琦這些頭部網紅外,李彥宏、董明珠等企業家,上海市副市長吳清、丹東市長張淑萍等領導干部也都走進了直播間開始帶貨。

不過,隨着關注的人越來越多,網紅直播帶貨面臨的爭議也越來越大,直播翻車、流量衰退的情況越來越多。而本質原因在於:網紅主播的審美疲勞。近十年,每年都會涌現出大量風頭一時無兩的網紅,但過不了多久,這些網紅就變成了過氣網紅,然後又會湧現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正因為更新迭代速度之快,致使很多網紅主播都抱著“賺快錢”的想法,因此導致帶貨的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因此,去中心化,可能是網紅經濟的下一站。非頭部網紅的機會剛剛到來,而機會就來自於網紅的去中心化趨勢。隨着自媒體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垂類自媒體,各路KOL都能在自媒體江湖中找到自己的市場。所以對於“后浪”網紅來說,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垂直領域,再做出影響力。網紅經濟的深度創新周期將加速到來,專注於某一垂類、某一小眾粉絲群體的品牌和網紅,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以及資本青睞。

大多數人看到了李佳琦和央視主持人帶貨,看到了企業家、政府官員紛紛下場帶貨,但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產業結搆變化帶來的新機會。圍繞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網紅經濟在不同行業、渠道、場景的應用滲透程度不斷加深,形成丰富多元的創新商業生態。

當前,“網紅經濟+X” 的商業暢想帶來了新營銷、新品牌、新職業、新場景、新交易等,隨着網紅經濟的不斷“出圈”,未來將會出現更多的去中心化創新商業模式,為新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動力和可能性。此外,除了真人的KOL外,未來還會增加虛擬形象等網紅主體。目前的網紅經濟主要是圍繞網紅實體角色進行,以網紅的影響力、 號召力達到促進消費變現的目的。在多樣化的網紅主體中,粉絲與網紅IP建立關系,在IP影響力的帶動下實現消費變現, 同時不斷提高對品牌的忠誠度。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