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MIT宣佈家庭收入低於20萬免學費,或加劇高等院校競爭“內卷”?

麻省理工學院MIT宣佈家庭收入低於20萬免學費,或加劇高等院校競爭“內卷”?

發布日期:

想法 Ideas


要點:
麻省理工學院MIT宣布,從2025年起,將為家庭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學生全免學費,進一步降低了經濟門檻以吸引優秀學生。此舉雖然為低收入家庭的才華學生提供了更多機會,但也引發了是否會加劇高等院校間競爭的討論。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著名的常春藤盟校麻省理工學院/MIT於11月20日宣布,從2025至26學年起,將為家庭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學生全免學費。這一政策使得該校的本科生免學費家庭年收入門檻,從2024至25學年的14萬美元以下,提高到20萬美元以下。

近年來,全球頂尖高等院校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而MIT此舉無疑為家庭收入較低但擁有卓越才能的學生增添了巨大吸引力。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值得大眾思考的問題:這一政策的推出是否會加劇高等院校之間的“內卷”現象?

MIT官宣:學費全免
麻省理工學院/MIT在近日宣布,將為家庭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學生免除學費,政策將於2025年秋季生效。同時,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學生還將獲得包括住宿、餐飲和教科書在內的所有費用全免。

MIT校長莎莉·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表示,“大學費用是所有家庭關注的焦點,我們決心確保每位有才華的學生都能享受這種變革性的教育體驗,不論其經濟背景如何。我想對每一位渴望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說,不要讓費用成為你追求夢想的障礙。”

MIT學費免除新政亮點
1.家庭收入低於$20萬美元:
完全免除學費。
2.家庭收入低於$10萬美元:免除所有與就讀相關的費用,包括學費和生活費用。
3.家庭收入介於$10萬-$20萬美元:家長支付金額將按遞增比例計算,最高不超過23,970美元(與當前學生住宿和生活費用總額接近)。
4.家庭收入高於$20萬美元:仍可根據具體財務狀況申請基於需求的財政援助。

麻省理工學院/MIT對此新政表示,約80%的美國家庭符合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資格,其中50%的家庭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這項政策將惠及全美約80%的家庭,大幅減輕許多學生的教育經濟壓力。

事實上,MIT長期實行“需求導向”財政援助政策,承諾在錄取過程中不考慮申請者的經濟狀況。目前,約18%的MIT本科生為第一代大學生。在2024屆畢業生中,87%的學生實現了無債務畢業,而有貸款的學生中位債務僅為14,844美元。此外,MIT畢業生的行業起薪平均為126,438美元,體現了其學位的長期價值。

MIT在2024至25學年的綜合學費(包括食宿)約為82,270美元,預計明年獲得MIT經濟援助的學生平均獎學金為63,146美元。MIT今年已為本科生提供1.673億美元的基於需求的經濟援助,比十年前增長了約70%。這一增長將有效抵消學費上漲3.75%以及其他生活費用的增加。因此,無論家庭條件如何,只要你足夠優秀,几乎不可能出現被MIT錄取卻因經濟原因無法上學的情況。

那么,MIT為何能夠實施這一免除學費的政策呢?這主要得益於MIT背後的“強大”資金來源。

財政收入:只有9%來自學費
MIT的財務結搆與許多其他頂尖大學相比具有顯著差異。MIT目前的財政收入中,只有9%來自學生學費,剩余91%則來源於其他渠道。在眾多名校中,這一比例相對較低,其他一些頂尖大學的學費收入通常占據每年總收入的20%到30%,甚至更多。MIT能夠實現這一低學費依賴的原因,主要得益於其龐大的捐贈基金/Endowment和高效的投資策略。

MIT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是其捐贈基金Endowment,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管理,MIT的捐贈基金在過去10年里增長迅速,目前已達到246億美元。這個基金不僅僅是一個資金池,還涵蓋了風險投資、股票投資、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投資。通過這些多元化的投資,MIT能夠實現穩健的收益增長,為學校的各項運營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財政年度,MIT捐贈基金和其他MIT學院基金的統一池產生了8.9%的投資回報,這是根據財政年度結束后一個月內收到的估值來衡量的。在本財年結束時,MIT的捐贈基金總額為246億美元,不包括認捐。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0年間,麻省理工學院的年化回報率為10.5%。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投資項目當屬被譽為“全球最具創造力的平方英里”的肯德爾廣場/Kendall Square。在該區域,MIT擁有大量的房產。肯德爾廣場匯聚了大量的科技公司與創新人才,包括谷歌、Facebook等知名企業都在這里設有辦事處。MIT不僅通過這些房地產獲得了持續的租金收入,而且隨着該地區的不斷發展,房地產的升值空間也相當可觀。

此外,MIT的投資回報不僅僅局限於房產,其在高科技、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科技、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成功投資案例也為學校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這些投資所帶來的資金回報,使得MIT能夠每年撥款數億美元支持學校運營和發展。例如,在2023年,MIT通過其投資收益為學校提供了13.6億美元的資金,占其年度收入的近30%。

除了投資收益,MIT還獲得了大量來自政府和私人企業的資助。政府方面,MIT接受來自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國防部/DOD、國土安全部/DHS和NASA等多個機搆的科研資助。與此同時,MIT還與許多私人企業開展合作研究,科技公司和制藥公司是其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慈善基金會的支持,如比爾·蓋茨基金會等,也為MIT提供了額外的資金支持。

得益於這些丰富的資金來源,MIT得以實施免除學費的政策,極大地減輕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而言,這一政策顯得尤為重要。去年,接受經濟援助的MIT本科生每年實際支付的費用中位數為12,938美元,使得87%的2024屆學生能夠實現無債務畢業。即便有借款的學生,他們的債務中位數也僅為14,844美元。而畢業生的收入回報也相當可觀,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MIT畢業生的行業平均起薪為126,438美元,體現了MIT學位的長期價值和影響力。

MIT通過高效的資金管理、戰略性投資、政府與企業資助等多元化渠道,確保了其能夠持續提供卓越的教育資源,并在經濟上對學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使得MIT能夠大膽實施免除學費的舉措,為有才華的學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

與此同時,MIT的這項政策為其他高校樹立了行業的標杆地位
在美國高等教育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MIT的這一舉措可能會促使更多頂尖大學重新審視其財政援助政策,并為全球高等教育探索公平之路提供了寶貴的范例。

目前,MIT是美國僅有的10所實行“Need-blind admission”政策的大學之一,這些大學包括:華盛頓-李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聖母大學、安默斯特學院和鮑登學院。

“Need-blind admission”是美國大學的一種錄取政策,釆用這一政策的學校在招生過程中不會考慮學生的經濟背景,完全依據學生的學朮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對申請者來說,無論是否申請獎學金,都不會影響錄取結果。而一旦被錄取,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提供不同程度的資金支持,通常涵蓋除學生家庭可承擔的部分外的所有費用。

例如,賓夕法尼亞大學(賓大)最近也宣布,將為符合標准的學生提供全額資助,包括學費、雜費、住宿費和餐飲費。這一資助計划適用於家庭年收入不超過7.5萬美元的學生,比2022至23學年提高了約1萬美元。該政策的擴大將惠及約200名學生,每位學生的平均援助額增加了1.6萬美元。賓大還特別強調其對“教育可及性”的承諾,確保所有經濟背景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而不僅僅是來自低收入家庭或能夠支付全額學費的家庭。

此外,賓大還宣布,其在校的1萬名本科生中,約46%正在接受經濟援助,平均每個學生可獲得70,579美元的資助,涵蓋了“總出勤費用”的76%。這些費用包括學費、實驗室費用、健康保險費、住宿費、膳食費、書本文具、筆記本電腦、生活費用和交通費等。賓大是少數几所不將家庭房屋淨值納入獎學金評定的學校之一,預計該政策將使約900名在校學生的助學金增加約4,000美元,對於180名中等收入家庭的學生,經濟援助計划將每人增加1萬美元的補助金。

隨着越來越多的知名高等學院推出免學費政策,它們不僅在提升教育可及性和學生經濟前景方面展現了領導力,也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平等的機會,證明了頂尖教育與經濟可負擔性并非不可兼得。

然而,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引發了關於高等院校“變相內卷”的討論。隨着各大院校在吸引學生方面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獎學金和免學費等政策上,是否會導致頂尖學校之間的無形競爭加劇,并使得這些學校在招生過程中越來越趨同?這不僅增加了學校之間的財務負擔,也可能加劇學生選擇學校時的經濟考量,最終形成一種“內卷”的局面,反而可能限制了教育的多樣性與平衡發展。

高等學院的“變相內捲”?
MIT免除學費的舉措,顯然是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尤其是那些有才華但可能因經濟原因而猶豫的家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MIT的錄取接受率通常只有76%到78%,也就是說,接近四分之一的被MIT錄取的學生最終選擇了其他學校,如哈佛大學或斯坦福大學。這一現象背后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其他頂尖大學提供的獎學金額度更高,能夠有效減輕學生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對於許多優秀的學生而言,選擇哪所大學不僅僅是學朮水平的考量,更與經濟支持密切相關。在當今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環境中,頂尖大學之間的人才爭奪異常激烈。MIT雖然在學朮和研究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其他名校,如哈佛、斯坦福等,常常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獎學金方案,尤其是對於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這些獎學金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還能夠使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專注於學業和個人發展。對於那些經濟條件有限的學生而言,獎學金往往成為決定選擇哪所大學的重要因素。

MIT為了確保那些具有潛力的學生不會因為經濟原因而錯失進入該校的機會,決定釆取免除學費的政策。這一舉措可以消除學生對學費負擔的顧慮,使他們能夠毫無障礙地選擇MIT,專注於學朮和科研發展。MIT顯然意識到,吸引頂尖人才不僅僅是提供優質的教育和科研機會,還必須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經濟支持。通過免學費政策,MIT希望能夠消除那些有才華的學生進入該校的經濟障礙,從而確保他們能在全球最頂尖的學朮環境中茁壯成長。

MIT的這一政策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眼前的招生問題,還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展示了學校對教育公平的承諾。MIT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吸引更多來自不同經濟背景的優秀學生,推動學朮領域的多樣性和創新,并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全球競爭力。

但與此同時,也引發大眾開始思考,這是否為高等學院“變相內捲”?
近年來,科技公司如Facebook和Google通過大幅提高薪酬來爭奪頂尖人才,盡管這些員工可能最終并未被充分利用或沒有達到預期的價值貢獻。在許多情況下,企業通過高薪鎖定人才,防止競爭對手挖走關鍵人員。隨着技朮的發展和全球化競爭的加劇,人才成為了一個日益稀缺且競爭激烈的資源,企業的焦點不再局限於產品或技朮創新,更多地轉向了如何獲取和留住頂尖人才。

這種現象不僅局限於企業領域,還逐漸蔓延到了高等教育領域。為了吸引和培養更多的優秀學生,越來越多的大學釆取了增加獎學金、免除學費等手段,展開了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自2023年起,美國拜登政府推出的學生債務減免政策,尤其是針對學生債務的多次減免措施,已經成為美國教育領域的重要話題。拜登政府延長了學生貸款減免計划,并計划免除3萬5000名美國人的學生貸款,這為眾多深陷債務的畢業生帶來了希望。這一舉措不僅為學生減輕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間接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可獲得性。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無憂地接受高等教育,不再因高昂的學費和長期的債務問題而產生巨大的心理負擔。

如今,像麻省理工學院/MIT這樣的名校,也推出對應的政策爭奪優秀人才,在短期內能帶來更多優秀的學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教育資源的優化和人才體系的完善。這種良性競爭促進了教育水平的提升,也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種政策的正面影響逐漸顯現,尤其是在“高端教育平民化”趨勢下,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和普及性得到了提升。

此外,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有可能成為推動教育變革的關鍵因素。AI技朮能夠幫助個性化學習、線上教育等方式的普及,讓更多的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夠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介入降低了高端教育的門檻,使得更多有潛力的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平台、在線課程等渠道,獲得與傳統名校相當的教育質量。

隨着各大高校經濟門檻的降低以及AI技朮進步下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高等教育將不再僅僅依賴於少數精英,而是讓更多不同階層、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孩子也能有機會享有同樣優質的教育。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的影響下,高等教育的門檻不斷降低,更多的人將能夠享受到平等和優質的教育資源。這種教育“平民化”的趨勢,不僅會讓更多人受惠,也將對社會產生正向的影響。從國家層面來看,這將有助於提升國民整體的知識水平和創新能力,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這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也有可能帶動整個社會的變革,推動知識和創新的普及,帶來更廣泛的社會進步。

觀點1

事實上,除了學曆光環,麻省理工學院/MIT畢業生真正具備的優勢,往往遠不止學位本身的含金量。MIT一直以來以其強大的學朮資源和創新氛圍而聞名,這些資源不僅限於課程和教授的知識,更多的是學校與全球領先企業、研究機搆以及創新型初創公司之間緊密的聯系。MIT的學生畢業后,能夠進入一個遍布全球的精英網絡,這些人脈和資源,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MIT的校友網絡堪稱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之一。無論是在科技、金融、工程、醫學還是政策領域,MIT的畢業生都在全球范圍內占據了重要職位。畢業生之間的聯系、互相推荐以及在職場中得到的支持,極大地拓展了個人的職業發展機會。MIT的畢業生可以通過校友網絡獲得合作伙伴、投資者或是行業專家的支持,這些無形的資源往往比單純的學曆更具競爭力。

其次,MIT的強大資源不僅體現在人脈上,還體現在學校提供的各種機會和平台上。MIT擁有世界級的科研設施、實驗室和創業孵化器,這些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和創新的土壤。學校的“創業精神”貫穿在各個學科的教學和研究中,這使得學生不僅能夠在學朮領域深耕,也能夠通過項目和實踐,迅速將理論應用到現實世界中。此外,MIT對創新的支持也讓學生能夠接觸到眾多的行業領軍人物,激發他們的創業潛力和創新思維。

更重要的是,MIT的學朮氛圍和文化讓學生學會了如何解決復雜的問題,如何跨學科合作,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培養了學生們的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全球視野,這些軟技能在職場中往往比單純的知識更為重要。MIT的學生被鼓勵不僅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還要勇於嘗試跨領域的創新和合作,這種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成為了他們最寶貴的資源。

另外,MIT所在的肯德爾廣場/Kendall Square是全球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吸引了眾多知名科技公司、投資者和科研機搆。這為MIT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就業機會,也讓他們有機會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和商業發展。無論是學生創業,還是作為技朮人才進入知名企業,MIT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創新生態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加速器。

因此,MIT所能提供的遠不止一張紙面的學位證書,真正賦予學生力量的是他們在這所大學中所獲得的丰富人脈、資源和獨特的思維方式。畢業生在全球范圍內能夠輕松融入高端職業圈子,成為行業領袖和創新者。無論是追求個人職業發展,還是創辦自己的企業,MIT的畢業生都能夠憑借着學校提供的資源和網絡,站在更高的起點,走得更遠。

MIT畢業生的真正價值并不單純依賴於學曆的光環,更多的是源自他們所擁有的廣泛人脈、深厚的資源和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無形的資產,使得MIT的畢業生在全球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占據了優勢,也讓MIT的教育在當今的全球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觀點2

在當今社會,名牌大學的頭銜一直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無論是在申請階段還是就業市場中,擁有一所頂級大學的學位似乎成了“通行證”。許多學生和家庭通過巨額的學費支付,試圖為孩子打開通往名校的大門。而這些名校的頭銜,成了他們進入更廣闊職場世界的象徵。然而,隨着學費不斷攀升,這種“買名牌大學”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很多家庭不惜耗盡積蓄,只為了能夠獲得一紙名校文憑。

然而,當今全球經濟的回落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名校的真正價值。在過去几年,隨着經濟形勢的波動和全球大環境的變化,許多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盡管擁有光鮮的學曆背景,卻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就業困難。尤其是在一些傳統行業和競爭激烈的崗位,頂尖學校的學生似乎并不總能輕松找到理想的工作,許多畢業生即使進入了職場,也常常面臨着“過度教育”的尷尬境地。即使有着哈佛、斯坦福等學校的光環,一些名校畢業生也常常難以應對經濟壓力,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

這使得人們開始思考,名牌大學的頭銜究竟還能代表什么?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名校畢業生進入職場后,發現自己的學曆優勢似乎并不如預期那般顯著,甚至有時會被質疑是否真能帶來實際的工作能力和競爭力。比如,許多企業在招聘時,越來越注重實際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而非單純的名校背景。對於雇主來說,最終看重的是員工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而不是他們擁有的學位。因此,名校頭銜的含金量是否真的如曾經那樣重要,值得深思。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也讓一些人重新審視大學教育的意義。面對更為復雜和變化的就業市場,名牌大學的學位是否仍然能為個人帶來足夠的競爭優勢?經濟下行周期中,企業招聘政策可能會發生變化,尤其是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技朮和實踐能力往往成為評判標准。許多大學畢業生發現,雖然自己擁有名校學位,卻可能因為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難以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盡管名牌大學的學位仍然是很多家庭和學生的目標,但隨着全球經濟的波動,社會對於大學教育的評價標准可能正在發生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注重創業精神、技朮技能和跨領域的能力提升,而不僅僅是將重點放在名校畢業證書上。比如,許多頂尖科技公司已經開始關注求職者的實際能力,而非其是否來自名校。短期培訓課程、在線學習平台和實習機會等成為了更受歡迎的選擇。

名牌大學的頭銜雖然依然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化,其含金量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一成不變。盡管這類學位仍然能為許多學生提供廣闊的資源和網絡,但是否值得盲目追捧,仍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未來,如何平衡學曆、能力和實踐經驗,成為學生們和教育體系不得不面對的關鍵課題。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德國研究人員創新分子太陽能儲存技術,為可持續發展開闢新道路

    德國研究人員創新分子太陽能儲存技術,為可持續發展開闢新道路

    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的輸出則會不斷波動,這是依賴再生能源的主要挑戰之一。我們需要一種方式來儲存過剩的電力,直到需要時再釋放。如何進一步提升儲能技術的容量、成本效益和持久性,將成為我們未來能源系統的關鍵挑戰。

    德國研究人員創新分子太陽能儲存技術,為可持續發展開闢新道路

    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的輸出則會不斷波動,這是依賴再生能源的主要挑戰之一。我們需要一種方式來儲存過剩的電力,直到需要時再釋放。如何進一步提升儲能技術的容量、成本效益和持久性,將成為我們未來能源系統的關鍵挑戰。

  • SiPhox開發微型硅光芯片血液檢測系統,創新性實現在家驗血

    SiPhox開發微型硅光芯片血液檢測系統,創新性實現在家驗血

    SiPhox Health正在通過一種創新的基於硅光子芯片的血液檢測技朮,幫助慢性病患者在家中便捷地管理病情。該設備大小類似於一台咖啡機,能夠精確檢測20種不同的生物標志物,極大簡化了檢測流程,使患者無需離開家門便可完成檢測。

    SiPhox開發微型硅光芯片血液檢測系統,創新性實現在家驗血

    SiPhox Health正在通過一種創新的基於硅光子芯片的血液檢測技朮,幫助慢性病患者在家中便捷地管理病情。該設備大小類似於一台咖啡機,能夠精確檢測20種不同的生物標志物,極大簡化了檢測流程,使患者無需離開家門便可完成檢測。

  • AI與量子計算:誰將引領未來科技?

    AI與量子計算:誰將引領未來科技?

    多年來,科技公司多年投入數十億美元於量子計算機,寄希望於它們能在金融、藥物研發、物流等多個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學領域,這種期待更為強烈,因為量子力學的獨特效應在這些領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AI與量子計算:誰將引領未來科技?

    多年來,科技公司多年投入數十億美元於量子計算機,寄希望於它們能在金融、藥物研發、物流等多個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尤其是在物理和化學領域,這種期待更為強烈,因為量子力學的獨特效應在這些領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 金剛石晶片的崛起,或引發全球AI半導體競爭新角逐

    金剛石晶片的崛起,或引發全球AI半導體競爭新角逐

    全球各國都在積極加快金剛石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步伐,並將其視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關鍵材料。從高效能晶片散熱解決方案到量子計算和光電應用,金剛石的潛力被各大研究機構和企業廣泛看好。

    金剛石晶片的崛起,或引發全球AI半導體競爭新角逐

    全球各國都在積極加快金剛石在半導體領域的研發步伐,並將其視為未來科技創新的關鍵材料。從高效能晶片散熱解決方案到量子計算和光電應用,金剛石的潛力被各大研究機構和企業廣泛看好。

1 / 4
1 / 4
  •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生價值的內涵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每個人對於“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時的快樂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則看重長期的進步和自我超越。

    在變革中的抉擇:當今大環境下如何實現職業規劃與人生價值?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生價值的內涵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每個人對於“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即時的快樂和成就感,而有些人則看重長期的進步和自我超越。

  •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紀實觀察節目“再見愛人4”邀請黃聖依、楊子,麥琳、李行亮,葛夕、劉爽三對情感關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紀實觀察”為切口,呈現出不同婚姻樣本在親密關系中的掙扎與甜蜜、桎梏與覺醒。

    再見愛人:探索現代婚姻中的情感困境

    芒果TV婚姻紀實觀察節目“再見愛人4”邀請黃聖依、楊子,麥琳、李行亮,葛夕、劉爽三對情感關系10年以上的夫妻,以“婚姻紀實觀察”為切口,呈現出不同婚姻樣本在親密關系中的掙扎與甜蜜、桎梏與覺醒。

  •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為主角的抖音短劇“閃婚五十歲”、“金榜題名之母憑子貴”、“人到五十,閃婚霸總”等等登上熱度榜單。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當下短劇創作的“新流量密碼”。

    抖音短劇新風潮:中老年人成為新的增長點?

    近日,不少以老年人為主角的抖音短劇“閃婚五十歲”、“金榜題名之母憑子貴”、“人到五十,閃婚霸總”等等登上熱度榜單。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當下短劇創作的“新流量密碼”。

  • 京東楊笠事件背后:愚昧的社會何去何從?

    京東楊笠事件背后:愚昧的社會何去何從?

    臨近雙十一,沒想到第一場公關戰就炸在了京東身上。而更萬萬沒想到的是,翻車的點不是價格,也不是帶貨主播,而是更尖銳更為敏感的“男女性別”話題,還把脫口秀演員楊笠推向了風口浪尖。

    京東楊笠事件背后:愚昧的社會何去何從?

    臨近雙十一,沒想到第一場公關戰就炸在了京東身上。而更萬萬沒想到的是,翻車的點不是價格,也不是帶貨主播,而是更尖銳更為敏感的“男女性別”話題,還把脫口秀演員楊笠推向了風口浪尖。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