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瑞典國家分子生物科學中心科學家首次分離和測序了一個已滅絕物種的RNA分子,從而重建了該滅絕物種塔斯馬尼亞虎的皮膚和骨骼肌轉錄組。該項成果對復活塔斯馬尼亞虎和毛猛獁象等滅絕物種,以及研究如新冠病毒等RNA病毒具有重要意義。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在好萊塢影片中,重現猛獁象、劍齒虎乃至恐龍等已經滅絕的動物似乎是家常便飯,但在現實中,這個目標仍有非常遙遠的距離。近日,瑞典國家分子生物科學中心的科學家首次從一只自1891年起就存放在瑞典博物館的“塔斯馬尼亞虎”干燥的皮膚和肌肉中恢復了RNA/核糖核酸,這項突破可能會讓於1936年滅絕的這一物種“復活”。盡管不少支持者將此舉視為復活滅絕動物的重大突破,但科學界對於是否有必要“復活滅絕動物”始終存在諸多爭議。
首次從已滅絕動物中分離RNA
據相關資料顯示,最后一只塔斯馬尼亞虎 (又称袋狼) 於1936年在動物園死亡,自此該物種宣告滅絕。但瑞典科學家從130年前的塔斯馬尼亞虎標本中成功分離和測序了它的RNA。該項目主要負責人埃米利奧·桑切斯表示,“RNA讓我們有機會透過細胞和組織,找到在塔斯馬尼亞虎滅絕前保存下來的真實生物學信息。”該發現將使科學家能更好地了解動物的基因如何發揮作用,從而有助於復活這種動物的努力。
想要復活塔斯馬尼亞虎,不僅需要對其DNA有全面了解,還需要對組織特異性基因表達動力學和基因調控如何發揮作用有全面的認識,而這些只有通過研究RNA才能實現。研究人員是通過對塔斯馬尼亞虎樣本中的皮膚和骨骼肌組織的RNA進行測序,鑒定出特異性基因。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DNA在動物死亡后就開始分解,即便在最適合的環境下也只能保存約150萬年,而RNA比DNA更脆弱,分解速度也更快。此前科學家們認為,RNA無法保存較長時間,因此本次實驗是生物學家首次從一種早已滅絕的生物中分離并解碼了RNA。
復活已滅絕動物思路
墨爾本大學安德魯·帕斯克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正在試圖復活塔斯馬尼亞虎。該項目涉及多個復雜的步驟,融合了基因編輯和人工子宮等尖端科學技朮。
研究小組將首先對這種已滅絕動物的DNA進行詳細測序,并將它與現存的近親,一種老鼠大小的肉食性有袋動物袋貂進行比較,以找出差異。帕斯克解釋稱,“我們將從袋貂身上取出活細胞,并通過基因編輯修改它們DNA與塔斯馬尼亞虎每個不同的地方。我們本質上是將袋貂細胞改造為塔斯馬尼亞虎的細胞。”一旦研究小組成功地對細胞完成基因編輯后,將通過干細胞和輔助生殖技朮“把細胞變回活體動物”。他表示,雖然袋貂比塔斯馬尼亞虎的體形小很多,但有袋動物出生時的幼崽體積很小,這意味着即使是老鼠大小的有袋動物也可以充當塔斯馬尼亞虎等體型大得多的有袋動物的代孕母親。“我們這項技朮的最終目標是將這些物種恢復到野外,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發揮着絕對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有一天能再次在塔斯馬尼亞叢林中看到它們。”
據相關資料表示,克隆技朮是復活滅絕動物最為公眾熟悉的思路之一。科學家預計,一旦復活塔斯馬尼亞虎獲得成功,未來將試驗復活體形更大的猛獁象等史前動物。但報道提到,這類技朮存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制約,僅適用於瀕臨滅絕或者剛滅絕不久的物種。恐龍的滅絕時間早在6500萬年以前,因此無法像電影里那樣用這種辦法進行復活。
另一種復活滅絕動物的方法被稱為“回歸繁殖”,即通過識別與已滅絕物種有相似特徵的現有物種,并有選擇地進行繁殖,產生更接近已滅絕物種的后代。目前科學家正利用選擇性繁殖,通過一代代篩選與已經滅絕的歐洲原牛基因相似的現代牛,培育一種特徵與后者非常相似的物種。
此外,還有科學家嘗試利用動物的返祖現象,通過“反向基因工程”達到恢復動物祖先特徵的效果。例如鳥類被認為是某種獸腳類恐龍后代,科學家正借助“反向基因工程”試圖喚醒現代家雞體內沉睡的恐龍基因,從而讓雞表現出某些恐龍特徵。事實上,早在2015年,科學家就已經通過這類基因技朮,讓雞長出了類似恐龍的嘴。
存在諸多爭議
目前所有關於復活滅絕動物的嘗試,本質上都只是創造了一種與已經滅絕動物非常類似的雜交物種。丹麥國家研究基金會進化全息組學中心主任吉爾伯特承認,“我們不太可能獲得已滅絕物種的完整DNA序列,永遠無法找到那些丟失的DNA,只能用它們近親的DNA進行替代,由此產生的后果難以預料。基因不完美的雜交動物可能會出現健康問題,如果沒有人類的大量幫助,它們可能無法在自然界生存。”
同時,通常滅絕動物的殘骸與周邊其他生物混在一起,存在DNA被污染的問題,如何從中識別和挑選出滅絕動物的破碎DNA殘片是個難題。此外,當代基因技朮本身的成熟度也不夠。2003年,西班牙和法國科學家利用克隆羊技朮,曾短暫復活了一只已經滅絕的比利牛斯野山羊。但小羊出生僅7分鐘后便因先天性肺葉病變而死亡,比利牛斯野山羊也成為曆史上首個“兩次滅絕的物種”。
但復活滅絕動物的支持者認為,這類研究的根本目的并非只是讓某些滅絕動物復活,而是借此吸引公眾對生物技朮的關注和支持,并在研究過程中積累技朮,未來可用於改善人類健康、改良糧食物種等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