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AI Agent 聲稱能夠完全自主地解決各種需求,並交付工作成果——寫程式、篩選履歷、做網頁,甚至幾個小時內就能設計一款線上遊戲。
衛詩婕 | 商業漫談 Jane's Talk | 播客Podcast | 國語 | 2025年3月13號
Manus爭議背後:FOMO、野心、失控,但,人均Leader的時代要來了!
這是一款將自己定位成「全球首個通用AI Agent」的產品。它聲稱能夠完全自主地解決各種需求,並交付工作成果——寫程式、篩選履歷、做網頁,甚至幾個小時內就能設計一款線上遊戲。
但與Deepseek 不同,Manus 只發放了少量的邀請碼,大部分人無法第一時間使用它,這就使得社交媒體上大量用詞誇張的褒獎顯得空洞、無法驗證。人們開始質疑:這款產品,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邀請了Manus熱潮中的明星人物之一:
李國豪,CAMEL-AI 的創始人,國內最快復刻出「Manus」的團隊之一,他和團隊開發出的AI Agent 框架Camel,目前在全球開源框架中排名第一。作為一個在國內活躍的Agent社區,Camel 社群也見證了許多開發者在manus熱潮中的積極行動。國豪本人也是牛津大學博士後,參與史丹佛、蘇黎世等多家大學的研究項目,可以從技術角度很好地解讀Manus。
但這期完整訪談將會稍晚些在新浪出品的一檔科技訪談節目中呈現,這一期內容,我錄製了一些自己的總結、精華要點以及感悟收穫。分享了關於AI Agent 的幾個最重要的概念。
本嘉賓:李國豪Camel.AI 創辦人
本期Podcast Shownotes: ▼
01:24 這是第一次錄solo 形式:以第一視角分享學習筆記
Manus 是什麼?
03:48 AI Agent 與Chatbot 的本質區別:行動VS語言,與物理世界互動
04:44 基於大模型的AI Agent:自助規劃、執行動作、產生記憶(並自我學習)
05:59 2025 ,將會進入一個雙線並行的時代
為什麼Manus會引發巨大的爭議?
06:41 絕對的褒揚VS絕對的否定
07:09 Manus讓我想起一則跑過的社會新聞-羅爾事件
09:38 還原Manus 爆火過程:為團隊高興之餘,也的確有些奇怪的感受
11:09 緊俏的「邀請碼」、用詞誇張的媒體和Manus 的定位
15:11 Manus 實現的「通用」:用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更少結構,更多智慧)實現的湧現
16:44 一絲擰巴:定位上扣了超級高帽,但實際上沒有做好開放產品給公眾檢驗的準備
18:38 批評者指出Manus 與Deepseek 傳播路徑的不同
19:30 「邀請碼」的作用?
Manus 產品的真實評估與客觀貢獻
20:42「他們的產品能力不錯,我覺得比OpenAI的產品力都要好」
21:433 小時復刻Minus 平替版? ——復刻版們和Manus 的差距在哪?
22:44 合夥人張濤:「Manus 沒有秘密」
24:26 套殼不是原罪,不要拿「套殼」去指責一個應用
25:22 創辦人肖弘:有關「殼」的價值
25:44 就像所有人要感謝Deepseek 一樣,大家也需要感謝Manus
最後一點感悟與分享
27:45 always 熱衷於造神和毀神的時代,給科技和創新多一些尊重
28:26 “Multi Agent”& “Single Agent”,Manus 是哪一種?
30:04 或許人人皆leader 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