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AI晶片因其戰略重要性成為美國掌控流向的目標,這引發了科技產業內部關於如何平衡國家安全與產業發展需求的公開分歧。
在推動人工智能AI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的浪潮中,高性能運算晶片扮演著核心關鍵的角色。這些晶片不僅是AI模型訓練和部署的基礎,更被視為影響未來科技競爭格局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資產。正因如此,全球主要國家,特別是美國,正積極實施並調整相關政策,試圖掌控這些關鍵技術的流向。
近日,隨著美國晶片出口限制即將生效,英偉達和Anthropic在人工智能AI芯片政策上出現分歧。如何平衡國家戰略目標與產業的全球化商業模式、創新活力,以及技術本身難以完全封鎖的特性,成為擺在科技公司面前的巨大挑戰,並可能導致業界內部出現深刻的分歧。
引爆企業內戰:Anthropic與英偉達激烈交鋒
隨著美國針對人工智能AI晶片的最新出口限制即將於5月15日正式生效,一場罕見的政策衝突正於科技產業內部升溫。
Anthropic是一家獲得亞馬遜超過40億美元資金支持的新興企業,在人工智能安全與大型語言模型領域崛起迅速。近日,Anthropic公開呼籲政府加強晶片走私的打擊與監管,卻因此引來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的強烈反擊,點燃了企業間對於國家政策方向的激烈分歧。
本周三,Anthropic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指出,中國透過各種“極具創意”的方式走私受限晶片,其中包括將晶片藏於一些物品中,甚至與活龍蝦一同“走私”,運輸至中國。該公司強調,這些方式雖然聳人聽聞,但反映出現行執法機制存在重大漏洞,呼籲美國政府進一步強化邊境監控與出口管理。
然而,這番言論迅速引來英偉達的抨擊。作為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晶片設計公司,英偉達CEO黃仁勛公開表示,“美國公司應該專注於創新和技術挑戰,而不是散播誇張、缺乏事實根據的說法。”他們進一步指出,“將精密且重型的電子產品與龍蝦等物品聯繫起來,純粹是編造故事。”
實際上,這場爭論的背景是美國政府於拜登總統任內推出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該規則旨在限制先進AI晶片與AI模型權重的出口,防止中國等戰略競爭對手在AI軍事化及技術發展方面取得突破。該政策已經引發科技界與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而如今,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著手重新審視並可能加強這些出口限制,為政策未來的走向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這場Anthropic與英偉達之間的隔空交鋒,不僅揭示了圍繞AI晶片出口管制的複雜性,更折射出美國科技界內部在國家安全、商業利益和技術發展方向上的分歧。隨著5月15日新規生效日的臨近,以及特朗普團隊對政策的審查,關於如何平衡限制技術擴散與維護美國科技產業競爭力的討論將持續下去,而這種來自產業內部不同聲音的公開碰撞,預示著相關政策的演變遠未結束。
封鎖還是開放:美國AI芯片競賽下的分歧
本週,圍繞美國政府即將生效的先進AI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一場罕見且激烈的政策公開辯論在科技產業內部爆發。這場爭議不僅牽動著科技巨頭的商業利益,更折射出在AI軍備競賽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美國在國家安全、技術領導地位與全球商業利益之間所面臨的複雜權衡與分歧。
Anthropic的呼籲直指即將於今年五月中旬生效的、旨在限制或禁止將高端GPU及加速器出售給中國及部分國家的出口管制措施。該公司在向白宮提交的聲明中明確強調,如果政府不正視現有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中存在的漏洞並加以彌補,將可能使美國在AI技術領域建立和維持的主導地位面臨長遠且嚴峻的威脅。
作為一家嚴重依賴尖端硬體來訓練其大型AI模型的新創公司,Anthropic對計算能力的戰略價值有著深刻認識。
從Anthropic的視角看,計算訪問,即獲取和使用高性能計算硬體的能力,是當前建構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競賽中的一個關鍵戰略瓶頸。該公司認為,透過出口管制來維持和鞏固美國在計算能力上的優勢,對於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和促進經濟繁榮至關重要。一旦競爭對手在計算能力上取得突破,將直接影響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和戰略優勢。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Anthropic也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建議,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夠考慮和採納。其中包括建議降低對被列為“第二層次國家”的技術出口門檻,同時收緊相關規則以降低晶片被轉運或走私的風險。此外,Anthropic還特別提到,應當增加對出口執法的資金支持,以提高這些管制措施在實踐中的有效性和威力,確保禁令不只是紙上談兵。
Anthropic在一份詳細的簡報中提供了一些支持其論點的證據,指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速度令人擔憂。例如,中國在一月份發布的一些免費大型語言模型/LLM在某些特定的基準測試中,已經展現出超越美國公司模型的性能。
而針對美國政府目前實施的三層次出口管制方案,Anthropic希望對第二層次國家購買高端技術的限制能夠進一步收緊,目前這些國家在無需美國政府單獨批准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價值約4000萬美元的Nvidia H100等先進晶片。
Anthropic建議針對第二層次國家增加更嚴格的分配條件,例如要求這些國家必須證明具備強有力的數據中心安全措施,並且需要與美國政府達成明確的、具有約束力的防止晶片被轉移或走私到被禁國家的協議。
Anthropic作為一家以AI模型和安全為核心業務的公司,其側重於限制技術擴散、被某些人視為“封閉派”的立場,與以英偉達為代表的“開放派”美國晶片設計製造公司的立場形成了鮮明甚至對立的對比。
這些建議顯示出Anthropic希望建立一個更為滴水不漏的出口管制體系,從技術和合作層面雙重加固防線,以阻止技術外流。然而,這一呼籲顯然可能會直接限制英偉達等晶片巨頭的海外業務和關鍵的晶片銷售收入。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同一天公開呼籲特朗普政府放寬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出口限制,他認為應當加速美國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而非加以限制。
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供應商,英偉達的商業模式與全球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緊密相連。從英偉達等晶片設計企業的角度看,過度、僵化或執行過嚴的出口限制,不僅可能損害其自身的營收和利潤,限制其投入研發新技術的資源,更有可能反噬美國的創新能力。該公司認為,將所有風險過度渲染,不僅會導致外界對技術擴散風險產生誤解,也可能推動出台過度保守、反而妨礙技術正常發展和商業化的政策。
英偉達CEO黃仁勳在4月中旬拜訪了中國貿易官員後,於週三在華盛頓特區的表態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觀點。他明確表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並不落後於美國,並特別稱讚華為是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之一。黃仁勳指出,“他們在計算和網絡技術方面非常出色,這些都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必要能力,中國在過去幾年裡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從英偉達代表的企業角度看,該公司認為,對中國進行晶片限制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相反,開放市場、保持健康的競爭,才可以讓北美晶片企業維持市場份額和領先地位。而目前的關稅和限制政策,反而可能像“逼虎跳牆”一樣,迫使中國投入巨大資源進行自主研發。間接帶來本土技術的創新和競爭力提升,例如華為近期在晶片設計領域展現出的進步,反而可能對北美晶片企業的未來構成潛在的威脅。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角,正是當前美國在處理AI晶片出口問題時所面臨困境的縮影。這場由兩家重量級科技公司引爆的公開論戰,深刻揭示了美國在面對人工智能AI這一顛覆性技術時,所必須直面的核心矛盾與艱難抉擇。如何在透過限制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需求,與透過開放市場和自由流動維護產業創新活力及全球競爭力之間找到平衡點,是定義這個AI時代的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