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RNA技术正引领一场重塑全球健康防线的深刻革命,而加拿大凭借多年研究累积与创新实力,正站上这场医疗转型的前沿。
随着世界免疫周的到来,疫苗的关键救命作用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在麻疹病例激增、疫苗接种率下滑与疫苗犹豫情绪升高的背后,一场更为深远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场变革有潜力彻底改写人类对流行病、癌症等重大健康威胁的应对方式。
推动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是RNA技术。而加拿大正处于一个绝佳的位置,有望成为这场健康革命的领航者。
加拿大的RNA革命:从mRNA到saRNA的突破
新冠疫苗的迅速诞生看似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科学突破,实则奠基于长达六十年的研究积累,而其中相当多的关键进展是在加拿大完成的。
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一种体积较大、带负电荷的分子,容易被人体细胞分解或排斥。为了让细胞能够有效吸收这类分子,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技术,将其封装在“脂肪泡”中,即脂质奈米颗粒/LNP。
而这项突破性方法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彼得·卡利斯/Pieter Cullis及其团队所创,卡利斯同时也是本文的合著者。
这些封装好的mRNA一旦进入人体细胞,就会指导细胞制造病毒蛋白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辉瑞/BioNTech和Moderna所推出的疫苗便基于这一技术,并在初期试验与后续监测中证实具备超过94%的高效保护力与良好的安全性。据估计,光是在2021年,这些疫苗就拯救了近千万条生命。
如今,全加拿大的研究机构正以这项本土技术为基础,积极探索RNA疫苗在治疗传染病以外领域,包括癌症与罕见疾病等的应用潜力。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布莱克尼实验室正专注于开发基于自我扩增RNA/saRNA的疫苗与疗法。与传统mRNA相比,saRNA具备多项优势:由于这类分子能在进入人体细胞后自我复制,因此仅需极低剂量便能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这种技术听起来或许像是来自科幻情节,但实际上,与mRNA一样,saRNA的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并累积了扎实的临床研究基础。其低剂量特性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疫苗在全球紧急情境下的可扩展性,同时也可能减轻副作用,降低接种后出现手臂酸痛或短暂请假的机率。
据最新的临床前研究显示,saRNA疫苗在小剂量下便能产生更持久的免疫保护。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评估该技术在对抗流感、寨卡病毒,甚至癌症等疾病方面的应用潜力。
扩展加拿大本土的RNA疫苗生产能力,不仅是科学领域的战略重点,更是公共卫生上的紧迫需求与重大的经济契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频繁中断,突显出对海外来源依赖过重所带来的风险。透过投资本地生产设施,加拿大能够在未来面对疫情时更迅速、灵活地做出回应。
然而,这项技术的潜力远不止于传染病防治。 RNA平台最前沿的发展之一,是打造个人化癌症疫苗。这类疫苗能引导免疫系统辨识并攻击特定肿瘤细胞的突变,为癌症治疗开启新局。
目前,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振奋。以mRNA为基础的癌症疫苗,如Moderna和BioNTech研发的产品,已在黑色素瘤与胰腺癌患者中展现降低复发风险的明显效果。
加拿大拥有成熟且具创新力的科学研究体系,具备推动下一代疗法发展的坚实基础。强化本国的生物技术基础设施,不仅能创造高技能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也将有助于巩固加拿大在全球生物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从危机到产能:RNA技术重塑加拿大健康未来
当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时,mRNA疫苗的迅速研发与部署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展现了现代科学在危机中带来变革性成果的潜力。然而,这场危机同时也揭示了全球与各国内部公共卫生体系中深层的不平等现象。当部分地区获得即时保护,另一些社群却因资源短缺与后勤障碍被迫等待。若缺乏配套的基础建设与公平分配机制,再先进的科技也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公共价值。
尽管加拿大在疫苗研发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研究能力,过去几十年却因为缺乏本土生产设施,无法即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对危机的实际产品。
疫情期间,加拿大不得不依赖国外疫苗供应,导致接种时程受限。如今,联邦政府已投入数十亿元在加拿大多地兴建RNA疫苗制造厂,试图补上这项战略性缺口。然而,要让这些设施发挥持久影响力,单靠一次性投资是不够的,还需有连续性的政策承诺与资源投入,确保研发、生产与分发链条能持续运作并扩展。
此外,在推动技术发展与设施建设的同时,公平可及性必须始终作为核心原则。农村与偏远地区、原住民与弱势社区,长期以来在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上处于不利位置。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交通与物流挑战,还包括语言、文化与信任上的隔阂。加拿大公共卫生署早已指出,若不与这些社区共同设计解决方案,任何疫苗部署计画都可能在落地过程中遭遇阻力。因此,公平不应只是理想,而应成为政策与执行的起点。
世界免疫周,同时也在提醒大众,免疫科技如何拯救生命的时刻,这同时也是反思与展望的契机。加拿大已拥有许多关键优势,包括数十年在RNA技术上的研究积累、强大的创业与学术网络,以及愈来愈完善的生技基础设施。若能整合这些资源并维持长期投入,加拿大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RNA创新与疫苗主权的领航者。
RNA技术的潜力不仅限于流行病防控。 mRNA与自扩增RNA平台正快速扩展至个人化医疗领域,特别是在癌症治疗方面显现希望。这些新型疫苗能针对患者体内独特的肿瘤突变,激发精准的免疫反应。在多项早期临床试验中,这类个人化癌症疫苗已显示降低复发风险的能力,未来更有望拓展至多种难治性疾病。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已积极参与这场医疗革命,未来将扮演关键角色。
但有专家对此指出,要真正发挥RNA科技的潜力,需要一个稳健而协调的政策环境。包括临床试验审批、知识产权、国内采购与公私协力机制在内的整体政策架构,必须同步调整,避免创新受限于行政与制度壁垒。此外,这也需要跨部门合作,不仅是健康与科学领域,更应涵盖教育、产业与原住民事务,确保每个人都能公平分享科技进展的成果。
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是疫苗信心的流失。即便是历史悠久、成效确立的疫苗,如麻疹、腮腺炎与德国麻疹/MMR疫苗,也因假讯息与社群媒体扩散而遭遇疑虑。疫情后的调查显示,即使在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有越来越多人对疫苗安全性持怀疑态度。这需要更加主动的公共教育与科学沟通,不仅传递资讯,更要重建社区与公共卫生体系之间的信任。
今天对RNA技术的投资,代表的不仅是对疫情的应变,也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公共承诺。若能结合科学创新、制度完善与公平原则,加拿大就不仅能保障自身的医疗韧性,更能为全球健康贡献可持续、包容的解方。未来的疫苗不只是防御疾病的工具,也将成为健康平权与科技民主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