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吉他品牌Gibson正在失去光輝?

百年吉他品牌Gibson正在失去光輝?

發布日期:

商業 Business


要點:
盡管Gibson曾是樂器界的領軍者,但近年來卻頻頻陷入財務困境和管理混亂之中。公司的破產申請、管理層的變動以及產品質量和創新面對吉他與智能時代結合的爭議,都讓人擔憂這個百年老品牌是否正在走向衰落。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在世界上存活了一百年以上的品牌寥寥無幾,而Gibson無疑是其中之一。這個擁有豐富歷史的品牌不僅承載著無數音樂傳奇和經典作品,更是許多音樂人心中的象徵。從它的創立開始,Gibson就以其對品質和創新的堅持贏得了全球樂手的青睞。通過不斷地適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Gibson成功地維持了其在音樂界的領導地位,並且在不斷創新的道路上持續前行。其百年的歷史見證了品牌的堅韌和不懈追求,使其成為了音樂史上的一個傳奇。

Gibson/吉布森是美國最悠久的樂器制造商之一,與Fender并列成為世界兩大電吉他品牌,其曆史可追溯至1894年。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多里,Gibson經曆了巨大的發展變化,不斷與時俱進,適應了音樂界的不斷變化,通過創新和品質的堅持,樹立了全球的聲譽。盡管這一路并不平坦,品牌也曾經陷入過困境,几乎處於岌岌可危的邊緣。對於Gibson是否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依然在持續交織之中。

揭秘歷史:Gibson的音樂傳奇
1974年成立的Gibson吉他總部設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成為世界上最知名、最受尊敬的樂器制造商之一。

盡管Gibson已經享譽盛名,但很難想象這一切都源自其創始人奧維爾·吉布森/Orville H. Gibson的業余愛好:手工制作樂器。

1896年5月11日,奧維爾申請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專利。該文件的美國專利號為598,245,於1898年2月1日發布,涉及一種曼陀林結搆,其中頂部和背面經過雕刻,從一塊硬木上切割下來,側面不彎曲成細條。

在1890年代,他不僅增加了音量,還制作了帶有橢圓形音孔的雕刻頂部空心吉他,為未來的拱塔吉他設定了標准。奧維爾的樂器比其他現代音品樂器更響亮、更耐用,音樂家們的需求很快就超出了他在一個人的工作室中所能制作的。

由於音樂家們對他的樂器的需求不斷增加,奧維爾·吉布森的想法幫助吉布森曼陀林吉他制造公司/Gibson Mandolin-Guitar Mfg. Co., Ltd.於1902年與資助該公司的五位卡拉馬祖企業家簽署了一份協議,並在密歇根州卡拉馬祖成立。而1904年達成的另一項協議記錄了雙方向奧維爾·吉布森支付2500美元以獲得其專利專有權的合作伙伴關系。

奧維爾與該公司保持了長達八年的合作關系,直至1907年,他的大部分版稅收入來自於此。最初,該公司只生產奧維爾·吉布森的原創設計。奧維爾的貢獻是他創造力的種子,使這件偉大的樂器誕生了一百多年。

而奧維爾·吉布森離開后,許多忠誠的Gibson員工有了進一步發展了Gibson的想法。

1902年至1923年間出現的一個有趣的型號是Gibson Style O Acoustic Archtop。一些早期的Gibson樂器具有這種“卷軸”形狀,該形狀被納入舊式曼陀林的設計中。Gibson Style O吉他在Gibson的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這把Gibson吉他被認為是當時最權威的吉他,並被譽為源自其他未來Gibson Arch Tower吉他的基礎模型設計。它們基於Orville Gibson最初的拱頂設計,於1800年代末推出。

而Gibson的真正創新卻在1920年代開始起飛,引領了新型電吉他的潮流
1950年,一位名叫Ted McCarty的人接手了Gibson的總裁職位。在他的領導下,Gibson成為了創新的動力。他創造了Gibson最偉大的兩項工程成就:可調節桁架杆和高度可調節橋梁,即使在今天,所有Gibson也都配備了McHugh設計的相同桁架杆。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Gibson於1944年被芝加哥樂器公司收購,期望吉他的需求將達到歷史新高。Gibson是原聲吉他設計領域的開拓者,開發了J-45和Southern Jumbo等傳奇型號,至今仍保留着標志性的琴體形狀。但所有這些創新,都只是接下來的跳板。

1952年,Gibson與當時最著名的唱片藝朮家、爵士吉他手兼唱片先驅Les Paul合作,推出了一款簽名吉他。Les Paul,一個極具創新精神的博學者,於40年代來到麥卡蒂,并提出了一種他稱之為“The Log”的實心吉他的概念。面臨當時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在1951年,McCarty和Paul最終聯手開始開發他們自己的實體琴體,一種單切割設計,琴頭上刻有吉他手的名字“Gibson Les Paul”。

事實上,這并不是當時的熱門設計,但后來卻成為有史以來兩把最具標志性的電吉他之一的基本原理:單切波托木琴體、塗有引人注目的拱形楓木面板金色雙拾音器(最初為P-90),配備四個控制旋鈕和一個三向切換器,配有梧桐木琴頸,以及帶有Les Paul簽名的頭部。

但這一產品也存在一些問題,梯形橋和系弦板與吉他的淺琴頸音調相結合,使其成為演奏上的噩夢。而整整兩年后,帶有金色硬件和黑色裝飾面的更豪華、高端的定制版本才問世。

1954年,McCarty發明了Tune-o-matic橋,由於其堅固的穩定性、出色的音色以及單獨調節弦座音准的能力,它至今仍是大多數Gibson吉他的標准配備。1957年,Seth Lovers發明的雙線圈拾音器也解決了廣受歡迎的P-90的噪音問題。雙線圈拾音器仍然是搖滾樂史上的決定性發明之一,它將兩個單線圈拾音器疊加在一起,極性相反,消除了可怕的“60 周期嗡嗡聲”,并為更多的可能性打開了大門。

1957年,Gibson收購了Epiphone品牌。Epiphone這家紐約公司在1930年代曾是Gibson的巨大競爭對手,但后來陷入困境,被Kalamazoo收購,作為Gibson的“高性價比”產品線系列。

到了1960年,Gibson的Les Paul銷量開始下滑,因此Gibson決定對設計進行徹底改革。以前的單切拱形面板設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兩個尖角的薄型輪廓實體設計,以便更好地接觸上音品。

這款激進的Les Paul設計在1961年推出時銷量非常強勁,但琴頭上刻着名字的人卻非常討厭這種設計。他要求將自己的名字從吉他上去掉,盡管每把吉他為他帶來了1美元的版稅,到1963年,Les Paul已成為了SG。

到了1986年,Gibson實際上已經破產了。同年,David Berryman和新任執行長Henry Juszkiewicz以500萬美元收購了該公司,目標是將Gibson的名字和聲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Gibson一直是一家以創新和前瞻性思維為核心的公司,但逐漸地,該公司開始朝着看似乎疏遠其受眾的方向發展。

Gibson在90年代開始收購Baldwin、Steinberger、Kramer等較小的公司。此外,在2005年,Robot Les Paul配備了兩極分化但極具創新性的機器人調音器,只需按一下按鈕即可調音吉他。從那時起,Gibson繼續推進將現代技朮與電吉他融合在一起的目標,直接導致了Dusk Tiger和Firebird-X等災難性產品的推出。

此外,Gibson與其受眾之間最大的脫節發生在2015年,當時整個Gibson系列進行了徹底改造,包括更寬的琴頸、帶零品的可調節黃銅螺母和G-Force機器人調音器作為標准配置。反應几乎普遍都是負面的,粉絲們抱怨Gibson試圖強迫他們做出改變,而不是提供他們想要的吉他。

受此影響,Gibson的聲譽在2010年代受到重創,到2018年該公司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困境。同年5月依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隨後,Gibson被對沖基金KKR挽救,并迅速着手組建新的領導團隊,罷免尤斯基維奇,并將公司置於前李維斯/Levis人JC Curleigh的管理之下。

盡管接下來的几年并不順利,Gibson因其對其商標和其他吉他制造商的咄咄逼人的態度而多次受到負面宣傳,但重生的Gibson做對的事遠多於錯的事。

從徹底改造生產范圍以更好地反映過去几年原始系列的標志性設計,到創建一個由Tom Murphy領導的新的和改進的定制商店實驗室,再到徹底收購、改造和改進Epiphone吉他,使它們更符合他們的Gibson從靈感等一切,Gibson的未來似乎并沒有“失去光輝”。

而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Gibson為了建立品牌“護城河”,更是針對更為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進行了一系列的內容開發及創新,以維持其知名度和熱度,并收獲了年輕一代新消費者的市場。

創新探索:深耕內容,共創未來音樂界
近年來,Gibson在內容領域做出了巨大的嘗試。這家以吉他聞名的公司已經通過Gibson TV將業務范圍擴大到流媒體領域,與Gibson出版社合作出版書籍及其他內容,唱片公司吉布森唱片公司/Gibson Records更是Slash Feat的發源地。

Gibson的內容來自品牌與當今標志性超級明星的合作關系,如Slash、ZZ Top的Billy Gibbons、Metallica的Kirk Hammett、Halestorm的Lzzy Hale、Luke Combs等,以及培養下一代吉他英雄以及Gibson Generation Group (G3) 的計划。

Gibson Generation Group也稱為Gibson G3,是專門為培養杰出的年輕藝朮家而設計,讓他們曝光,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指導計划,為他們提供全球曝光度,并將他們與Gibson的一些明星偶像配對,這樣他們不僅可以獲得偶像的指導,而且還有機會與他們一起在舞台上表演。Gibson認為,通過該公司的文化影響力和藝朮家關系團隊,把所有這些優勢元素放在一起時能給當代年輕人們一個未來音樂的好起點。

而Gibson Garage的目標是確保人們完全沉浸在這個品牌中,無論他們是品牌的新手、老愛好者,還是來看吉他的其他客人。 Gibson Brands品牌體驗主管對外表示,“每個進入Gibson Garage的人都會感受到品牌的力量和音樂社群的意義,並將我們的歷史與現在聯繫起來。”

在Gibson TV,更是以電影的方式展示我Gibson合作的藝術家。此外,Gibson還推出了“The Process”系列節目,深入展示了Gibson如何製作吉他,其背後過程有多複雜以及有多特別,讓觀眾得以一睹這個著名品牌的演變及其對音樂產業的持久影響。

從19世紀末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全球領先地位,Gibson的歷程充滿了無數的創新和藝術表達的探索。Gibson一直以來都是音樂界的先驅者,始終保持著對品質和技術的高度追求。

然而,這一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競爭的激烈,Gibson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除了應對與傳統吉他品牌的競爭之外,還需要應對新潮流“智能吉他”的新市場帶來的衝擊。

吉他革命:智能時代下的新發展
隨着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吉他正在逐漸成為吉他市場的主要趨勢之一。這些智能吉他通常配備了各種先進的技朮,例如內置的數字設備、擴音系統以及與智能手機連接的功能,使得吉他手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演奏、錄音和創作。

智能生產線依靠先進的設計和精確的數據控制,確保產品質量更為一致和穩定。每一把吉他琴體的厚度、曲率以及面板材料的均衡性都能達到完美的狀態。從打磨、噴漆到拼接,所有環節的誤差都被縮減到最小。標准化生產提升了產能,使得吉他的性價比更高。

此外,智能吉他與傳統吉他另一個區別之一是具備獨立的操作系統。一個完善的系統開發需要以全局的視角規划功能,解決用戶的需求,改進現有技朮,并提供全新的體驗,而不僅僅是為了添加智能而智能。

在中國,近年來誕生了許多新銳的智能吉他品牌,比如拿火吉他/LAVA ME、恩雅/Enya、魔耳/Mooer等,但它們在設計、功能和定位上都有所不同。

拿火/LAVA ME和恩雅/Enya更多的是針對年輕人市場。拿火通過琴身的腔體共鳴發聲,搭載加震拾音器、而恩雅則是通過數字算法發聲,採用新材質以達到輕便攜帶的目的。魔耳/Mooer則是更多吸引傳統吉他愛好者,其利用傳統吉他的外形設計,搭配內置效果器音色,盡可能滿足更多的吉他彈奏需求。但無論是哪一種設計,作為智能電吉他的代表,它們都致力於為演奏者提供更加豐富、靈活和創新的音樂體驗。

拿火/LAVA ME Guitar影片示範:

恩雅/Enya Guitar影片示範:

魔耳/Mooer GTRS Guitar影片示範:

隨著吉他與智能時代等設備的結合,傳統樂器的界限正被打破,吉他將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工具,更將融入更多娛樂、社交等元素,為人們帶來更多可能性和樂趣。在未來,這種融合將為吉他產業帶來相當大的拓展空間。

這種趨勢也將影響到吉他製造商,以迫使它們需要不斷調整和創新,以滿足市場對於更具功能性和互動性的吉他的需求。這也為新興的吉他製造商提供了一個巨大的機會,去開發和推廣更加創新的產品,擴大市場份額並保持競爭力。

在這個潮流下,作為全球領先品牌的Gibson,看起來卻相對保守和“落後”於這一波智能吉他革命。這意味著它不僅需要保持傳統吉他的優勢,還需要將先進的技術融入到產品中,以滿足智能時代下消費者對吉他的需求。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的時期,Gibson是否能繼續為音樂愛好者帶來更多驚喜和樂趣?新銳的智能吉他品牌能否引領電吉他的新音樂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在如此動蕩的金融市場中,你會選擇怎樣投資?
一起深入了解資深投資者的交易策略。在投入股市之前,多認識金融市場,才可提高投資回報率。關注狂"思錢想後"欄目,緊密跟蹤股走勢,尋找更多投資機會

點擊此處了解更多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創造財富,更是一種洞察宏觀經濟的態度,見證社會演變與科技發展。我們一起,從大變局中看清發展趨勢,希望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

狂呼金融研究所聚焦於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金融與經濟對當今世界日益凸顯的影響。以全面、理性的投資視角,洞察分析每一個趨勢與機會,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更高質量、更獨特的金融投資觀點。

狂呼,比一部分人更快、更准地看清市場,讓大眾洞察金融經濟的核心。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信息目的,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返回網誌
1 / 8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 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星際之旅任重而道遠!

    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星際之旅任重而道遠!

    SpaceX星艦/Starship的第四次試飛任務順利升空,並且上級和下級火箭都順利完成任務。自上次發射至今近3個月的“歸零”時間里,一直秉承“快速迭代”理念的SpaceX在對星艦在前三次的測試經驗中,做了不同級別的升級改造。

    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星際之旅任重而道遠!

    SpaceX星艦/Starship的第四次試飛任務順利升空,並且上級和下級火箭都順利完成任務。自上次發射至今近3個月的“歸零”時間里,一直秉承“快速迭代”理念的SpaceX在對星艦在前三次的測試經驗中,做了不同級別的升級改造。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