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生成式AI推动下,数字人正走向商业舞台,逐步取代真人主播,成为内容与电商革命的新引擎。
当生成式AI持续引发技术革新浪潮,“数字人”正悄然成为下一场内容与商业革命的引爆点。从金融服务到文旅讲解,从虚拟主持到带货主播,虚拟人技术逐步渗透各行各业,尤其在直播电商领域,更被寄予“全天候、低成本、高效率”三重期待。
近日,百度携手中国头部网红主播罗永浩生成的“罗永浩数字人”,正逐渐在直播电商领域超越真人主播的销售表现。这背后,一场关于未来内容形态与消费逻辑的深度变革,已悄然揭幕。

百度AI Day重磅发布“罗永浩数字人”
在百度AI Day上,百度正式发布全球首位以超头部主播IP打造的AI虚拟形象“罗永浩数字人”,并同步启动“梦蝶计划”与“繁星计划”,试图以数字人技术为核心,全面赋能电商直播生态。
此次亮相的“罗永浩数字人”,是业界首个基于真人主播深度建模的虚拟形象,融合百度在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与3D智能建模上的最新成果,不仅在外貌、语气、动作上高度还原本尊风格,更具备全天候直播、多语言互动、内容个性化生成等能力,有望突破头部主播时间精力受限的瓶颈,释放“人设IP×AI技术”带来的持续价值增量。
与市面上多数“数字人”直播不同,百度此次发布的高仿真虚拟人具备显著优势。传统数字人多依赖固定脚本与重复表情动作,缺乏真实情感与互动感,观感僵硬,甚至影响用户体验,导致不少平台对其带货行为设限。而百度依托“慧播星”平台与文心4.5大模型支撑的技术体系,融合多模态生成、自主逻辑判断与智能体调度,打造出真正“能思考、会表达、具备高说服力”的数字人形态。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今年4月首次提出了“高说服力数字人”的概念,称其为“最令人激动的应用方向之一”。这一理念通过罗永浩的数字分身得以首次实现,预示着从“人助AI”向“AI成人”的直播新范式正在开启。过去因技术瓶颈而受限的数字人,如今借助生成式AI的强大动力迎来了商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而百度正是这场变革浪潮中的核心推动力量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创造了新的纪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创纪录
近日,罗永浩与搭档以虚拟人身份在百度旗下的电商直播平台“有选”进行长达六小时的直播互动,吸引了超1300万人次观看,累计创下超过5500万元人民币(约765万美元)的销售额。据百度透露,这场以数位分身主持的直播,不仅时间更长、互动更顺畅,销售转化率亦明显优于罗永浩上月以真人进行的首场直播,当时订单量相对有限,且直播时长仅约四小时。
在直播过程中,“罗永浩数字人”和用户的互动不止一次,当观众提及最近关注度很高的“苏超”足球比赛时,数字人回应,“我知道苏超最近挺火的,什么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热梗挺多的,我建议国足也和苏超学学。”介绍产品时,老罗和搭档还可以相互配合,比如将可乐倒在T恤上展示防污能力,甚至可以盛好方便面递给搭档。
根据罗永浩自己透露,这场直播由AI生成的剧本式产品讲解高达9.7万字,由AI驱动的数字人动作高达8300个,几乎完美复刻了罗永浩的语调、口音和微表情,并预设了应对观众提问的智能应答系统,让不少网友表示“真假难辨”。
这是罗永浩首次尝试以虚拟人形象进行带货,他在微博上向其170万粉丝坦言,“数字人的威力让我有些害怕,甚至有些迷惘。”有专家认为,“对中国整个直播与数字人产业而言,这是一个关键转捩点,堪比中国版OpenAI的DeepSeek的出场时刻。”
事实上,作为首位以数字人形式进行直播带货的顶流主播,罗永浩此次入局早已蓄势已久。
早在5月18日,他现身百度杭州分公司,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与热议。翌日,罗永浩官宣与百度优选达成战略合作,并宣布将于5月23日晚8点开启首场数字人直播,正式以AI技术为核心的方式踏入全新电商赛道。
这场合作不仅标志着罗永浩继抖音、淘宝之后的新平台探索,更是其首次将“虚拟分身”作为主要载体的带货尝试。而作为东道主的“百度优选”电商平台,自2023年5月25日成立以来,便明确定位于AI驱动的智能电商赛道。
据“交个朋友”机构透露,双方此次合作的起点正是对AI技术在电商产业中潜能的高度共识。百度电商方面表示,将借助罗永浩在选品与直播领域的专业能力,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内容与商品。同时通过百度的智能电商基础设施,带动更多商家实现智能化转型,推动直播电商迈入技术驱动的新阶段。
从罗永浩的视角看,这既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技术试验,也是其直播生涯中的又一次边界拓展。而对百度而言,则更像是一场数字人时代的冲锋号角,试图借助“高说服力数字人”的理念,重新定义电商直播的未来想象。
数字人电商直播的未来
根据IDC预测,到2026年,数字人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级别。而在“罗永浩数字人”正式亮相之前,京东“釆销东哥”数字人的首场直播已于2024年年初吸引大量关注。目前,从短视频平台到电商直播,再到内容创作领域,数字人技术几乎已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标配”。
AI虚拟人技术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在于能显著压缩直播运营成本。与传统直播相比,公司不再需要高薪聘请主播或大规模制作团队,也无需依赖实体场地或复杂的后制流程,并且这些虚拟形象能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直播,极大提升了商业效率。例如,以罗永浩、董宇辉、李佳琦等为代表的头部主播,其个人精力和出镜时间有限,而数字人分身的加入,有望实现365天×24小时的持续直播,不仅提升效率,还可创造新的增量市场,进一步激活内容经济生态。
百度副总裁平晓黎对此指出,数字人在诸多方面具备超越真人主播的潜力。 “24小时超长待机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千人千面',能在不同语言和场景下切换风格与内容。”她认为,这种灵活性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体验。再加上数字人内置的AI大模型知识库,不仅能还原主播风格,更能在知识覆盖和响应速度上实现超越。她强调,这并非“替代”而是“共生”,百度的策略是推动“真人+数字人”的融合直播模式。
此外,从成本角度看,平晓黎透露,目前开展一场数字人直播,月度运营费用可控制在1000元左右,极具性价比。
目前,包括腾讯、百度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一众创业企业,也在密集推出面向直播、主持与内容创作的数字人解决方案。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数字人直播虽节省人力、提升效率,却也面临挑战。
首先,冲动消费导致的退货率偏高,成为直播电商长期扩张的隐忧。而随着技术门槛降低,行业难题逐渐从“能不能做”转向“怎么规范”。此外,平台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例如,抖音对缺乏观众互动的数字人直播设置限制,强调内容质量与真实性、快手虽然拥有“槃古”、“女娲”等AIGC产品,但也避免鼓励低质量内容的泛滥、腾讯等平台则更注重用户体验与信任建立。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数字主播的技术水平仍参差不齐,不少用户在实际应用中遭遇了“踩坑”经历。还有人指出,一些数字主播虽然在人脸建模和口型匹配上趋于逼真,但长时间观看后仍能感受到“机械感”,真实感难以持续。
而回归现实,此次罗永浩数字人直播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于其个人IP的影响力。对于普通商家而言,难以复制这种流量和信任背书。当前的数字人技术,更多是为具备专业釆销团队和运营资源的平台型玩家服务。
尽管如此,行业仍对虚拟主播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有业内人士透露,下一位数字人分身已在筹备之中,未来技术将进一步迭代,支持多语种、多时区直播,有望拓展至海外市场,开启虚拟人内容创作与商业化的新篇章。
数字人不只是技术叠代的产物,更是人类表达方式与商业边界的重新定义。从“罗永浩数字人”的横空出世,到AI驱动下的一场场虚拟带货直播,技术与内容的融合正逐步重构我们与信息、与品牌乃至与彼此的连接方式。它提醒我们,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启,一个人类与数字智能共创共生的未来正在快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