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AI晶片因其战略重要性成为美国掌控流向的目标,这引发了科技产业内部关于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公开分歧。
在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浪潮中,高性能运算晶片扮演着核心关键的角色。这些晶片不仅是AI模型训练和部署的基础,更被视为影响未来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产。正因如此,全球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正积极实施并调整相关政策,试图掌控这些关键技术的流向。
近日,随着美国晶片出口限制即将生效,英伟达和Anthropic在人工智能AI芯片政策上出现分歧。如何平衡国家战略目标与产业的全球化商业模式、创新活力,以及技术本身难以完全封锁的特性,成为摆在科技公司面前的巨大挑战,并可能导致业界内部出现深刻的分歧。
引爆企业内战:Anthropic与英伟达激烈交锋
随着美国针对人工智能AI晶片的最新出口限制即将于5月15日正式生效,一场罕见的政策冲突正于科技产业内部升温。
Anthropic是一家获得亚马逊超过4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新兴企业,在人工智能安全与大型语言模型领域崛起迅速。近日,Anthropic公开呼吁政府加强晶片走私的打击与监管,却因此引来晶片巨头英伟达/Nvidia的强烈反击,点燃了企业间对于国家政策方向的激烈分歧。
本周三,Anthropic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指出,中国透过各种“极具创意”的方式走私受限晶片,其中包括将晶片藏于一些物品中,甚至与活龙虾一同“走私”,运输至中国。该公司强调,这些方式虽然耸人听闻,但反映出现行执法机制存在重大漏洞,呼吁美国政府进一步强化边境监控与出口管理。
然而,这番言论迅速引来英伟达的抨击。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晶片设计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表示,“美国公司应该专注于创新和技术挑战,而不是散播夸张、缺乏事实根据的说法。”他们进一步指出,“将精密且重型的电子产品与龙虾等物品联系起来,纯粹是编造故事。”
实际上,这场争论的背景是美国政府于拜登总统任内推出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该规则旨在限制先进AI晶片与AI模型权重的出口,防止中国等战略竞争对手在AI军事化及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突破。该政策已经引发科技界与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而如今,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着手重新审视并可能加强这些出口限制,为政策未来的走向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这场Anthropic与英伟达之间的隔空交锋,不仅揭示了围绕AI晶片出口管制的复杂性,更折射出美国科技界内部在国家安全、商业利益和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分歧。随着5月15日新规生效日的临近,以及特朗普团队对政策的审查,关于如何平衡限制技术扩散与维护美国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讨论将持续下去,而这种来自产业内部不同声音的公开碰撞,预示着相关政策的演变远未结束。
封锁还是开放:美国AI芯片竞赛下的分歧
本周,围绕美国政府即将生效的先进AI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一场罕见且激烈的政策公开辩论在科技产业内部爆发。这场争议不仅牵动着科技巨头的商业利益,更折射出在AI军备竞赛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美国在国家安全、技术领导地位与全球商业利益之间所面临的复杂权衡与分歧。
Anthropic的呼吁直指即将于今年五月中旬生效的、旨在限制或禁止将高端GPU及加速器出售给中国及部分国家的出口管制措施。该公司在向白宫提交的声明中明确强调,如果政府不正视现有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中存在的漏洞并加以弥补,将可能使美国在AI技术领域建立和维持的主导地位面临长远且严峻的威胁。
作为一家严重依赖尖端硬体来训练其大型AI模型的新创公司,Anthropic对计算能力的战略价值有着深刻认识。
从Anthropic的视角看,计算访问,即获取和使用高性能计算硬体的能力,是当前建构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竞赛中的一个关键战略瓶颈。该公司认为,透过出口管制来维持和巩固美国在计算能力上的优势,对于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繁荣至关重要。一旦竞争对手在计算能力上取得突破,将直接影响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战略优势。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Anthropic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考虑和采纳。其中包括建议降低对被列为“第二层次国家”的技术出口门槛,同时收紧相关规则以降低晶片被转运或走私的风险。此外,Anthropic还特别提到,应当增加对出口执法的资金支持,以提高这些管制措施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威力,确保禁令不只是纸上谈兵。
Anthropic在一份详细的简报中提供了一些支持其论点的证据,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速度令人担忧。例如,中国在一月份发布的一些免费大型语言模型/LLM在某些特定的基准测试中,已经展现出超越美国公司模型的性能。
而针对美国政府目前实施的三层次出口管制方案,Anthropic希望对第二层次国家购买高端技术的限制能够进一步收紧,目前这些国家在无需美国政府单独批准的情况下,可以购买价值约4000万美元的Nvidia H100等先进晶片。
Anthropic建议针对第二层次国家增加更严格的分配条件,例如要求这些国家必须证明具备强有力的数据中心安全措施,并且需要与美国政府达成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防止晶片被转移或走私到被禁国家的协议。
Anthropic作为一家以AI模型和安全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其侧重于限制技术扩散、被某些人视为“封闭派”的立场,与以英伟达为代表的“开放派”美国晶片设计制造公司的立场形成了鲜明什至对立的对比。
这些建议显示出Anthropic希望建立一个更为滴水不漏的出口管制体系,从技术和合作层面双重加固防线,以阻止技术外流。然而,这一呼吁显然可能会直接限制英伟达等晶片巨头的海外业务和关键的晶片销售收入。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同一天公开呼吁特朗普政府放宽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出口限制,他认为应当加速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而非加以限制。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供应商,英伟达的商业模式与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紧密相连。从英伟达等晶片设计企业的角度看,过度、僵化或执行过严的出口限制,不仅可能损害其自身的营收和利润,限制其投入研发新技术的资源,更有可能反噬美国的创新能力。该公司认为,将所有风险过度渲染,不仅会导致外界对技术扩散风险产生误解,也可能推动出台过度保守、反而妨碍技术正常发展和商业化的政策。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4月中旬拜访了中国贸易官员后,于周三在华盛顿特区的表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点。他明确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并不落后于美国,并特别称赞华为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之一。黄仁勋指出,“他们在计算和网络技术方面非常出色,这些都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能力,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从英伟达代表的企业角度看,该公司认为,对中国进行晶片限制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相反,开放市场、保持健康的竞争,才可以让北美晶片企业维持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而目前的关税和限制政策,反而可能像“逼虎跳墙”一样,迫使中国投入巨大资源进行自主研发。间接带来本土技术的创新和竞争力提升,例如华为近期在晶片设计领域展现出的进步,反而可能对北美晶片企业的未来构成潜在的威胁。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正是当前美国在处理AI晶片出口问题时所面临困境的缩影。这场由两家重量级科技公司引爆的公开论战,深刻揭示了美国在面对人工智能AI这一颠覆性技术时,所必须直面的核心矛盾与艰难抉择。如何在透过限制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与透过开放市场和自由流动维护产业创新活力及全球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定义这个AI时代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