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全球制造业在转型压力下加速拥抱AI与机器人技术,而英伟达凭借领先优势与市场信心,可能成为这场工业革命浪潮中的最大赢家。
面对劳动力短缺、能源转型压力与生产效率升级的迫切需求,全球制造业正加速转向以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为核心的数位转型。尤其在以制造实力见长的欧洲,AI正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现场,不仅成为维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更引领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方向与节奏。
在这波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英伟达/NVIDIA作为全球AI与GPU运算的领导者,其股价(NVDA)今天升逾4%,并刷新年内收盘高点至154.31美元,总市值突破3.77兆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尽管面临中国出口限制的挑战,市场依然看好其在AI与机器人领域的长期成长潜力。与此同时,执行长黄仁勋也强调,继AI之后,机器人技术将成为推动公司下一阶段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引擎,其中自动驾驶将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加速AI机器人与技术应用
从德国汽车制造重镇到法国、义大利的工业中心,欧洲正加速导入工业人工智慧与先进机器人技术,借以缓解劳动力短缺、提升制造效率,并推动绿色经济成长。在欧盟委员会的政策协调及高达2,000亿美元的产业转型投资推动下,欧洲正站上AI驱动工业自动化的新浪潮前沿。
欧洲企业正积极研发具备协作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与AI感知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真实制造环境。而这一趋势在本周于慕尼黑举行的Automatica展会上充分展现,该展会是欧洲在机器人、机器视觉及智慧制造领域的旗舰活动。
在此次展会中,英伟达携手合作伙伴展示了最新AI机器人与自动化解决方案。该公司执行长黄仁勋在周三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指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是公司未来最具潜力的两大增长引擎,合计蕴含“数兆美元”级别的市场空间。
自去年起,英伟达将原本分开的汽车与机器人部门合并为同一报告项目。今年5月,公司宣布该部门的季度营收达5.67亿美元,虽仅占总营收约1%,但年增幅高达72%。在AI晶片强劲需求驱动下,NVIDIA整体营收自2023财年的270亿美元,成长至2024年的1305亿美元,分析师预估今年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
虽然机器人目前在英伟达营收结构中仍属小众,但黄仁勋强调,随着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这些应用对AI训练与推理运算的需求将全面依赖英伟达资料中心晶片与边缘AI晶片的支援。
此外,黄仁勋也重点介绍了英伟达的Drive汽车平台与合作车厂梅赛德斯-奔驰的自驾软体部署,并披露英伟达最近推出的新型人形机器人AI模型“Cosmos”。他表示,“我们的愿景是,未来数十亿台机器人、数亿辆自驾车与无数智慧工厂,将共同构成由英伟达技术驱动的智能生态。”
除了晶片,英伟达也正全力布局AI运算基础建设,提供涵盖软体、云端服务与网路连接晶片的整合方案,以实现AI加速器的互联互通。黄仁勋指出,公司已不再自我定位为传统的“晶片公司”,而是“AI运算平台”与“智慧基础设施”的核心提供者。
加速布局欧洲AI机器人生态
欧洲首个专为工业设计的AI云平台于本月初在VivaTech期间举办的NVIDIA GTC Paris大会上正式亮相。这座位于德国的AI工厂配备了多达10,000块英伟达GPU,为区域内的制造企业提供安全、自主且集中化的AI算力基础设施,支援从产品设计、工厂数位孪生,到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多元应用,为欧洲工业智慧化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为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落地,英伟达也同步推出了升级版的Isaac GR00T N1.5,一款专为推理与技能执行设计的开放式通用模型。此次升级大幅提升了其在制造与物料搬运场景中的适应性与指令执行能力。此外,英伟达还发布了辅助模型训练的Isaac GR00T-Dreams蓝图,可透过少量人类演示资料产生大量合成训练轨迹,加速机器人对新任务与新环境的泛化能力。
在模拟与部署方面,英伟达同时释出了Isaac Sim 5.0与Isaac Lab 2.2的开发者预览版,并针对RTX Pro 6000工作站进行最佳化,广泛支援业界采用其技术进行机器人模拟与强化学习训练。
这一系列技术迅速被全球业界采纳。德国NEURA Robotics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4NE1,结合GR00T N1模型与Isaac平台训练,强化其在家庭与专业场景中的互动能力与感知能力、台达电子推出基于Omniverse与Isaac Sim的D-Bot系列协作机器人,旨在革新内部物流、Wandelbots与SoftServe合作,应用Isaac Sim进行高精度模拟与虚拟部署、Cyngn则将其DriveMod系统整合至Isaac Sim中,针对工业车辆如Motrec MT-160和比亚迪堆高机进行虚拟测试。
其他积极参与生态的还包括斗山机器人(展示基于cuRobo 的“模拟到现实”方案)、Franka Robotics(将GR00T N1.5应用于双臂FR3机器人)、Hexagon(推出具多模态感知能力的人形机器人AEON)、Intrinsic(将其Flowstate平台与Omniverse整合)、SCHUNK(以Jetson AGX Orin推动智慧抓取系统)以及Universal Robots(发表高速协作机器人UR15)等。同时,全端自动化平台Vention也展示了基于Isaac加速库与Jetson的Machine Motion AI控制系统,并将FR3机器人纳入产品矩阵,进一步强化其在学术与研发领域的应用深度。
英伟达正藉由全面整合云端算力、基础模型、模拟平台与边缘AI硬体,加速构建横跨工业制造、人形机器人与智慧物流的下一代智慧机器人基础设施生态系统。随着Isaac平台与Omniverse等技术不断成熟,AI与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商用的新阶段。
这场由AI与机器人驱动的工业革命,既是技术突破的竞赛,也是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的起点。欧洲与英伟达等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预示着未来制造业将不再只是拼效率与成本,更是智慧与韧性的新战场。当虚拟模型与真实工厂无缝对接、当人形机器人能自主感知与执行任务,真正融合虚拟与现实的智慧工业时代,已然悄然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