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去年,加拿大邮政与工会在薪资和福利等核心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尽管政府介入调解,但谈判未达成一致,邮政系统可能在即将到来的5月22日再次中断。
2024年,加拿大邮政提出未来四年11.5%的加薪幅度,工会则要求23.79%,并批评部分争议条款被强行提交仲裁,削弱协商权利。尽管政府已介入并设立调查委员会、提供贷款纾困,加拿大邮政与工会至今在薪资、病假、健康保险、就业保障等核心议题上仍分歧明显。随着现有协议临近5月22日,若谈判无法达成,加拿大邮政系统可能再次面临中断。
此次罢工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劳资冲突,更是深层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在电子通信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拿大邮政传统业务模式遭遇冲击。这场罢工实质上反映了公共服务在新时代转型过程中,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维护工人权利的系统性难题。
加拿大邮政罢工事件发展
加拿大有些行业的罢工原因在于人权保障和“反垄断”,但绝大多数还是工资待遇、福利谈不拢,而加拿大邮政/Canada Post近年的罢工也是如此。
在2024年第四季度,加拿大邮政公司向员工及其工会提出一份新的集体协议提案,承诺未来四年内为员工提供总计11.5%的加薪,并维护现行养老金制度。该企业表示,相关内容聚焦于回应工会关切的“核心诉求”,意在化解自去年以来已持续一年的谈判僵局。
但面对新提案,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CUPW在声明中表示“强烈谴责”邮政公司对劳工集体谈判权的“系统性削弱”,并指出部分条款涉及将尚未解决的议题提交有约束力的仲裁程序,工会认为这有违平等协商精神,削弱了员工的谈判筹码与宪法保障权利。 “加薪幅度达不到我们的需求、个人假期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天数,此外带薪病假、健康专家保险范围、生育治疗、性别肯定护理、视力保健等方面都存在分歧。”
其中,CUPW认为邮政工人四年内的工资涨幅应该增长23.79%,但加拿大邮政只同意增长11.5%。在带薪医疗假期等方面,双方也是争执不下。 “我们希望此次罢工通知能够加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2024年11月开始,加拿大邮政人员开始罢工行动。罢工持续了数周,导致加拿大各地的邮件投递大面积中断。
在加拿大邮政工人罢工四周后,造成的邮件与包裹积压已达数百万件,联邦政府终于决定介入。劳工部长麦金农/Steven MacKinnon表示,邮政业务已陷僵局,“全国民众已忍无可忍”。他要求加拿大工业关系委员会/CIRB发布复工命令,并将现有集体协议延长至2025年5月22日。
与此同时,政府同时设立劳资关系调查委员会,授权深入检视导致谈判破裂的结构性因素。委员会不仅着眼于劳资双方协商障碍,也将评估加拿大邮政当前的治理模式与财务可持续性。该举措被视为政府试图寻求系统性解决方案,而非仅施压双方让步。
自去年12月CIRB强制命令复工以来,双方已举行了几次会谈,试图达成协议。但谈判前景仍不明朗。 3月1日和2日的会谈更是未达成任何新协议而结束。工会与公司正尝试在当前协议于接下来5月22日到期前,重新启动谈判,以避免重启罢工。
加拿大邮政近期或再掀起罢工事件
截至目前,加拿大邮政公司与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CUPW尚未公开本周谈判的最新进展,双方均未透露近期协商的具体内容。
谈判启动前,工会曾重申其谈判立场,强调其核心诉求包括“公平合理的薪资待遇、完善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稳定的就业保障以及有尊严的退休制度”。 CUPW在致会员的通告中坦言,这轮谈判“充满挑战,众所皆知”,并指出,若未来谈判出现实质进展,原定于4月31日和5月1日的协商会议将照常举行。
加拿大邮政亦于4月29日发布简短声明,确认在调解员的协助下已与工会代表展开会谈。公司发言人丽莎·刘/Lisa Liu表示,“加拿大邮政持续致力于谈判过程,目标是达成一份新的集体协议,该协议不仅能回应加拿大人不断演变的邮政服务需求,也能为服务提供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与本轮相对稳定的磋商节奏不同的是,今年3月的谈判在仅持续两天后便宣告破裂。工会当时提出了一项“具建设性的建议”,以支持公司在周末提供邮件投递服务,这一议题长期以来是谈判的主要障碍之一。然而,工会指控公司坚持推进“严重倒退”的条款,可能直接削弱现有就业保障。
作为回应,加拿大邮政在3月时反驳称,工会未能正视企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由于电子通信替代传统信件、以及市场份额不断被私人物流企业侵蚀,自2018年以来,加拿大邮政已累计亏损达30亿加元。
公司此前亦警告,若无额外财政支持,其流动资金最早可能于2025年第二季度耗尽。为纾缓财务压力,联邦政府近期向加拿大邮政提供10亿加元贷款支持。同时,公司亦宣布裁减数十名管理层人员,以求压缩营运成本并提升效率。
尽管工会与公司仍在多个关键议题上存在分歧,邮政服务是否应在周末持续运行仍被视为可能导致僵局持续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有专家对此指出,工会早前已对“每日邮件投递”的安排表示忧虑,认为该措施或为公司大规模引入合约工人铺平道路。 “若该议题仍处于谈判桌上,可以预见,工会将坚定反对任何可能导致外包化的提案。”
随着现行集体协议即将于5月22日到期,加拿大邮政警告,若谈判未能如期达成协议,加拿大邮政服务或再面临中断风险。
“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达成一份契合当前转型需求的新协议,但我们也在为所有可能的情境作准备,包括5月22日或之后发生劳资冲突的情况,”加拿大邮政发言人丽莎·刘/Lisa Liu表示。
此外,金融机构已发出预警,提醒民众做好准备。道明银行/TD Bank、加拿大皇家银行/RBC、MBNA等主要金融机构已陆续向客户发出通知,提示邮政服务可能从5月下旬起受影响,并建议客户尽快改用电子对账单等替代方案,以免中断重要通信。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于去年设立的工业调查委员会已完成相关听证程序,预计将在5月15日提交调查报告和政策建议,以协助解决劳资谈判僵局。
面对持续恶化的财务状况,加拿大邮政公司今年初已裁撤约20%的高层管理职位,并在2月进一步缩减中层团队。此外,联邦政府上月亦宣布向邮政公司提供最高达10.34亿加元的可偿还贷款,以支持其2025至2026财年运营。
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CUPW也在发给会员的电邮及对外声明中强调,工会正致力于为员工争取“公平的薪酬、完善的健康与安全保障、工作稳定,以及有尊严的退休条件”。他们表示,若本周三、四的谈判进展顺利,磋商将持续进行。
加拿大邮政罢工背后的深层矛盾
加拿大邮政的劳资纠纷似乎已成为周期性的事件,每隔几年,关于薪资、福利和工作条件的谈判破裂就可能导致服务中断的威胁或现实。然而,将这些罢工仅仅视为寻常的劳资争议,将会忽略其背后更为复杂和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
加拿大邮政系统的劳资关系紧张由来已久,自20世纪中叶工会制度逐步确立以来,邮政工人与作为资方的政府或其代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就常态性地伴随着摩擦与博弈。此次罢工虽然导火索仍是围绕薪资和工作条件展开的新一轮合约谈判,但它更准确地说,是多年来累积的制度性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暴露了现行集体谈判机制在应对快速变革、处理关键结构性议题上的失效。
引发这些深层次矛盾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是技术进步和市场变革带来的业务模式重构压力。随着电子通信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替代传统信件的交流功能,加拿大邮政的核心信函业务量持续萎缩,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则导致包裹递送需求呈爆炸式增长。
这种从轻量化信函到重量化包裹的业务重心转移,使得邮政工人的日常职责和劳动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裹更重、体积更大、递送点更多、对时效性要求更高。然而,尽管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复杂性显著上升,与之相匹配的薪资和保障机制却未能同步进行调整或改革。这种“新劳动模式”与“旧合约框架”之间的严重脱节和矛盾,构成了近年来多次邮政罢工的深层背景,是劳资双方难以绕开的症结所在。
而作为加拿大邮政这一公司的最终责任方,联邦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着极为复杂且常常陷入两难的角色。政府既肩负着保障邮政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对偏远和农村地区的服务)不中断的职责,又需要在平衡企业的财务负担、确保其可持续运营与回应民众对服务效率和价格的期待之间谨慎权衡。
尽管从外部看,邮政工作在很多人眼中可能仍是类似“铁饭碗”的稳定职业,但现实中加拿大邮政的基层员工面临着日益突出和严峻的工作挑战与压力。长时间的加班,其中不乏未得到充分补偿或记录的不计时工作、搬运重物和应对恶劣天气导致的工伤频发以及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日益加剧的职业倦怠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满意度。
此外,邮政系统内一部分合同工(如乡村和郊区邮递员)长期面临着与全职工不同的薪资结构和福利待遇,缺乏稳定的保障和公平的晋升机会,这导致基层员工队伍中出现不稳定和流动率上升的问题。邮政工人希望通过本轮行动,迫使管理层和政府正视这些长期被忽视的、关乎员工基本权益和工作尊严的问题。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给邮政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人机冲突”。自动化分拣系统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但可能减少人工分拣岗位。基于AI 的路线算法优化能够规划更精准、更快速的投递路径,但也意味着邮递员需要适应更为紧凑和固定的投递节奏,压缩了工作中的弹性空间。
更进一步,日益精密的数据监控技术,如投递路径追踪和效率指标分析,虽然有助于管理,但也可能让工人感到被过度监视,工作中的自主性和尊严感下降,使得基层员工的反弹情绪和对未来的焦虑感进一步加剧。
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显然不能仅仅依赖于周期性的、以薪资福利为核心的短期劳资谈判。这需要重新定义加拿大邮政服务在当今时代下的角色:它是否应仅限于信件包裹递送?是否能拓展更多社区服务或数字化服务?同时,必须调整其收入结构,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以减轻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和财务压力。更为关键的是,需要制定更具弹性和公平性的劳动合约形式,既能适应业务模式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又能真正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和应得的报酬。
实现劳工权益与行业效率的平衡共赢,不仅包括通过技术辅导和再培训提升工人的数字化适应能力,帮助在职员工掌握新工具和新技能,更包括在技术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避免技术异化,让技术成为提升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助力,而非监控和压榨的工具。这需要资方、工会和政府共同建立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对话机制,共同规划邮政系统的未来。
加拿大邮政罢工的背后,是数位时代变革对传统劳动模式和公共服务机构带来的深刻冲击的体现。它不仅是一场关于薪资和福利的博弈,更是关于如何在拥抱技术、适应市场的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以及如何在不断演变的社会需求下,重新定义和构建一个可持续、高效且公平的国家邮政系统的艰难探索与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