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經濟內卷白熱化,為博取流量不擇手段,世風日下道德淪亡?

網紅經濟內卷白熱化,為博取流量不擇手段,世風日下道德淪亡?

發布日期:

文化 Culture


要點:
在競爭極大的短視頻平台,各網紅博主為了搏取眼球和流量,近几年的“騷操作”可是層出不窮。而“自虐式行為”則是其中一種表現,帶來的負面影響難以想象。從網紅、主流社交媒體平台、粉絲觀眾三大角度出發,重新思考面對一系列的“流量內容”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兩敗俱傷”結局。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如今,短視頻競爭日益激烈,有不少網紅為了博取流量和關注,紛紛施展“各路技能”,甚至一個比一個內卷,比如直播PK喝酒導致去世、偽造自己是罕見的絕症患者、自殘式挑戰等內容不斷沖擊着網友眼球的同時,卻釀成了無法挽回的后果,卷進了短視頻“病態”的競爭之中。

直播喝下四瓶白酒致死
網名叫“三千哥”的一位主播,從網上盛傳他的最后一次打PK的視頻來看,當天他在喝完第四瓶白酒之后就昏睡在鏡頭前,直到直播結束也沒有醒來。當時,“三千哥”正在與另一位網絡主播直播PK,雙方約定在規定時間內,誰的人氣較低,就要現場喝白酒作為懲罰。而這個直播PK,沒想到直接讓“三千哥”送上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網紅“三千哥”有着大量的直播經驗,他基本都會選擇“直播PK”的方式。“直播PK”指的是主播在直播的時候發起主題性挑戰,一旦被人接受,兩個主播就會連麥互動,同時兩方粉絲就為自己的主播點贊刷禮物,助其獲勝,輸的一方則要接受定好的懲罰。事發當天“三千哥”一共PK了4次:第一次PK,“三千哥”輸了喝了1瓶白酒作為懲罰;第二次PK,他又輸了,這次的懲罰是2瓶白酒外加3瓶紅牛飲料;第三次PK,沒有輸,所以沒被懲罰喝酒;最后一次PK,“三千哥”明顯有點不適,但他手指着鏡頭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隨后喝下了第四瓶。

直播背后的商業模式、流量以及隨之而來的利益,成為主播們無所不用其極博取眼球的動力,前赴后繼地進行PK、追求流量。三千哥”作為一個流量網紅,“自虐式”手段的背后與他的經曆密不可分。先前,他在接受媒體釆訪時就有講述他的個人經曆:“ 生意失敗,我向生活低頭了,我放下了尊嚴放下了面子,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短視頻平台上,拼盡了最后一絲力氣搞直播。置死地而后生,男人再難也要有夢想,大膽的去拼搏,干就完事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跡吧。干!”

正因為現實的壓迫以及直播網紅新人的大量涌現,讓“三千哥”在面對巨大挑戰下,用盡一切手段得到粉絲的關注和提高直播間停留時間。而不幸的是,他也一步步把自己逼到極限,釆取以極端的直播行為作為噱頭,引發觀眾好奇心向流量低頭,最后導致了悲慘的結局。

花式“自虐”直播死亡
除了最近的悲劇事件外,在近几年,網紅也在利用各種花式“自虐”的手段來博取流量和關注。網紅“羅小貓貓子”在一場直播中喝農藥自殺,經搶救無效去世,引發全社會的關注。她在視頻中稱自己得抑郁症很久,甚至住院兩個多月。她家住湖南省株洲市,出事前在山東省汶上縣,在抖音上擁有70多萬個粉絲,主要在抖音上自拍和拍攝個人生活視頻。

羅小貓貓子在抖音賬號發布視頻並配文「這大概是最後一條視頻了吧,謝謝你們一路陪伴」。發布視頻後,羅小貓貓子開始直播,渴望向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但是卻遭到了一些人的無端攻擊,這些人在羅小貓貓子的直播中留言,包括「你快點喝」、「瓶子裡裝的該不會是尿吧」、「要喝就喝」、「快喝快喝快喝快喝快喝」等煽動性言語慫恿她自殺,羅小貓貓子在抑鬱症的狀態下無法控制自己,喝下了百草枯。

從網絡上流傳的直播錄屏來看,“羅小貓貓子”喝瓶中的液體時,直播間的部分網友不僅不勸阻,還“煽風點火”,讓她“要喝就快喝”。視頻里,這位主播當時的狀態非常不好,在網友的慫恿下,再加上抑郁,她拿出一瓶褐色的液體,一口氣喝了下去。而在下播后,她自己叫了120,送到醫院,已經來不及了。根據羅小貓貓子的家人事後的說法,羅小貓貓子的自殺和兩任男友無關,同時羅小貓貓子的家人聲稱要追究在抖音直播中慫恿羅小貓貓子自殺的人的法律責任。

據“羅小貓貓子”好友透露,“羅小貓貓子”并不想自殺,做這一切只是為了引起男友的注意。在今天,人性的惡依然是這樣的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如果當初直播間沒有那么多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聲音,那么這個姑娘很可能不會喝下那瓶毒藥,可是現實中沒有那么多如果。身患抑郁的“羅小貓貓子”,她的情緒在抑郁和正常之間不停搖擺,情緒非常脆弱,一點小事都可以促使她走向極端。

“絕症博主”賣慘人設崩塌
一位擁有五百多萬粉絲的大網紅近期也翻車了。這個網紅名叫金洋jyan,是個美妝博主,前不久他在微博上發了一個視頻,說自己25歲得了肝癌。視頻里,他說自己非常痛苦和后悔,并且反復問自己:為什么以前不按時吃飯?為什么當初不重視?為什么該睡覺的時候還在刷手機熬夜?還為此拍了一個長達7分鐘的賣慘視頻。有很多網友都被他的視頻所感動,很多人刷彈幕表示看哭了,說自己看視頻的時候“手在冒冷汗”、“心痛到顫抖”。而正當大家看得淚流滿面的時候,視頻的最后兩秒,一段文字一閃而過——本期視頻內容純屬虛搆,直接讓他一直以來塑造的“絕症博主”人設崩塌,更受到了網友們強烈的譴責。

面對如今最內卷的美妝賽道,網紅們拼的已經不是單純的化妝、護膚能力,而是看誰能以更快的速度吸引粉絲的眼球,自然就能得到大量的流量,從而吸引更多的廣告主進行獲利,因此也誕生了像金洋同款的“絕症博主”。

而且,他已經不止一次以疾病當樂子,抑郁症、癌症…都是他博流量的籌碼。為了博取流量而不惜一切去造謠自己患病,這種荒唐行為着實令人氣憤,而利用病人群體為自己帶來流量和收益,不僅無恥,還無德。但對於這種“利用絕症引起同情”的行為之所以能一直存在的背后原因,也有大眾的責任。大眾觀眾粉絲情緒很容易被調動、加之同情心泛濫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無上限地助長着“絕症博主”們的猖狂,以致他們變本加厲地加大自己的“病情”,引發更大范圍的同情和憐憫之心。

人在脆弱的時候,一句話就可以要了命,更何況是當今人云亦云、見風使舵的社會。短視頻平台滿屏的“煽風點火”都會刺激大量網紅使勁渾身解數,想各種“噱頭”來博取更多的眼球和更大的流量。他們肆意揮霍着網友們的好奇心和信任,而觀眾粉絲們也為各種嘩眾取寵的現象傳播助力,讓這種“病態競爭”愈演愈烈。不僅在國內,國外近几年在社交媒體上也發生大量類似的案例。

自虐式“傷痕挑戰”引爆全網
TikTok近期在法國的自虐“傷痕挑戰”,需要青少年以特定手勢在臉上留下一條條又長又紅的傷痕。自這個挑戰發布以來,越多越多青少年發布用力捏臉,好在自己臉頰上留下一條條長型暗紅印記的短片。這些危險且具爭議性的影片在學生間瘋傳,并累積了上百萬的觀看次數。這些以“傷痕”挑戰甚至還有“教學示范”,教受眾怎么制造出受歡迎的“傷痕”,展現自己能承受疼痛、“是條漢子”。

“傷痕挑戰”甚至還被TikTok的算法大量推荐,只要使用者在搜尋處輸入字母“ci”,TikTok就會彈出相關關鍵詞“Cicatrice”/臉頰上的傷痕,并推荐兩支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挑戰的影片。早前,TikTok就在官網上自稱會禁止煽動自虐的內容,然而如今大量散布“傷痕挑戰”的視頻和TikTok早前的承諾卻完全相反。

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
如今,年輕人往往追求短期的關注和點贊,為了吸引注意力而參與各種挑戰。“自虐挑戰”視頻可能是為了贏得關注而進行的嘗試,而且年輕人通常試圖在同齡人中建立更多的認同感,“自虐挑戰”視頻能讓他們誤認為通過參與這些挑戰,可以獲得群體認同和接受。

Convo Ave podcast list

各種為了博取眼球和流量的“騷操作”近年來層出不窮,這也提醒着我們每個人,在享受娛樂活動的同時也要注意理性和節制,更要注意網絡娛樂背后帶來的風險和危機。網紅為了博取眼球而做的自虐式行為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從網紅個人角度出發,自虐式行為可能反映了網紅本身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他們可能面臨着內心的不安、對流量的焦慮、自尊心低下、尋求認可、追求刺激等心理困擾,而釆取了極端的手段去獲取外界的關注和認可。

但是,自虐式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難以想象,特別是對年輕人和模仿者。他們可能被誤導,以為這樣的行為是當下最受歡迎的趨勢,而不了解其中的風險和后果就選擇盲目跟風模仿。而作為主流社交媒體平台,在監管和管理內容方面更有着重要的責任。平台應該釆取措施來識別和限制這種日趨增加為了博取流量而產生的自虐行為的傳播,并依據大數據和算法,向年輕人傳遞更符合他們個性化需求的精准式推送內容。

最后,作為觀眾和粉絲的我們,應該提倡積極的價值觀,不鼓勵和追隨這種自虐式行為。我們應該支持那些傳播有意義、積極影響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內容創作者,而不是為了所謂的好奇心、吃瓜群眾心態,就去圍觀、跟風甚至是網絡暴力網紅,避免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兩敗俱傷”結局。

觀點1

美國著名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有一句名言:“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這句話通常被濃縮為“每個人都會出名 15 分鐘”,儘管持續時間可能因解釋而異。沃霍爾的聲明反映了他對當代文化中名望和名人不斷演變的本質的觀察和想法。他相信媒體的進步,特別是電視和大眾傳播的興起,將導致名聲的民主化。在他看來,這些變化將使各行各業的個人獲得暫時的認可和曝光。

沃霍爾本人對名望和流行文化著迷,他試圖挑戰傳統的藝術和名人觀念。通過他的藝術,他探索了消費主義、大規模生產和“工廠”的概念,他僱傭了一組助手來製作他的作品。通過暗示每個人都可以體驗他們的成名時刻,沃霍爾強調了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名人轉瞬即逝的本質。他將名望視為在現代世界媒體驅動的環境中可以製造、消費和輕易丟棄的東西。

沃霍爾的聲明自此成為一個被廣泛引用和參考的想法,抓住了名聲不斷變化的本質和當代文化中短暫認可的潛力。在我們這個時代,隨著社交媒體和視頻平台的爆炸式增長,這些數字平台的出現確實為個人提供了一種手段,使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獲得一定程度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在社交媒體和視頻平台的背景下,我們可以反思安迪·沃霍爾的名言。

社交媒體使成名的概念民主化,允許個人創建內容並與潛在的廣大受眾分享。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機會實現因其才華、想法或獨特的觀點而獲得關注和認可。雖然社交媒體可以提供引起廣泛關注的成名時刻或病毒式傳播內容,但它通常是短暫的。趨勢和注意力跨度在數字領域快速變化,內容的湧入可能使維持長期名望或認可變得極其困難。

社交平台可以營造一種與名人或影響者的聯繫感和親近感,模糊個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的界限。這放大了任何人都可以成名的觀念,並可能導致通過在線參與獲得大眾仰慕和認可的願望。對個人幸福感的影響上,追求名望或被關注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和自尊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獲得追隨者、點贊或關注的壓力會導致不斷需要內卷和比較,從而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和整體幸福感。

由於渴望獲得認可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的壓力,個人可能會忍不住編造或誇大他們生活或角色的各個方面。在全是吸引註意力的內容和即時滿足的環境中,真實性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模糊。雖然社交媒體和視頻平台擴大了個人成名的機會,但重要的是我們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它。我們應該考慮對一系列搏眼球和流量的內容,對我們的潛在影響,重要的是要記住,真正的成就感和成功遠超越數字領域中稍縱即逝的片刻成名。

觀點2

為了搏取眼球、獲得流量而不擇手段的現狀,不僅存在於當今的社交媒體短視頻上,而是早在電視時代,已經發生過大量因為搏取眼球而導致生命危險的事件。

在中國,就在2013年發生了“飢餓真人秀”的悲劇。2013年的中國電視節目“挑戰真人秀”,該節目的概念是模仿國外的真人秀節目,參與者需要在荒野中自給自足,尋找食物和水源,同時完成各種任務。因為戶外挑戰的噱頭以及緊張的節奏感,讓廣大觀眾深深被其吸引,達到意料之外的收視率。

在該節目的錄制過程中,一名參賽者名叫彭宇(化名)因為長時間飢餓和缺水,最終在比賽期間突發心臟病,不幸去世。據報道,彭宇在比賽過程中出現嚴重體力透支,但節目組并沒有及時發現他的健康狀況,也沒有提供及時的醫療救助。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批評,媒體和觀眾對於這類搏取眼球的節目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而在國外,早在1950年代,也發生過類似的悲劇。美國一家電視台組織了一場直播的“勇敢女性”比賽。參賽者需要穿越一條充滿鱷魚的河流。其中一名參賽者名叫納爾遜/Nellie Nelson,她在比賽中遭遇了鱷魚的襲擊,導致她受傷并差點喪命。這個事件引發了公眾對電視節目安全性和道德性的廣泛爭議。

這類大同小異的事件引發了公眾對電視節目制作和安全問題的廣泛關注,并推動了相關行業制定更嚴格的安全規定和道德准則,以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搏取眼球而導致死亡的行為背離了道德和倫理原則,作為媒體和制片公司,應該意識到他們對公眾的責任,并確保節目或內容不會給參與者或觀眾帶來生命危險及潛在的威脅。

而作為觀眾意識和選擇,我們也有責任選擇關注和支持那些尊重生命和價值觀的內容,應該避免觀看那些以危險為樂趣或創造極端情況來吸引注意力的節目。

總的來說,搏取眼球而導致死亡的事件提醒我們,媒體和觀眾都應該更加注重生命的尊重和價值觀的保護。只有在一個道德和負責任的媒體環境中,我們才能確保人們的安全和福祉得到妥善保護。

 

在“速食”成為主流的視聽傳播時代,社會每天都在產生大量信息。而應該探討的深度,卻永不止於話題或事件本身。我們一起,從社會發展中洞察有價值、有趣、有爭論點的生活方式及現象。

狂呼社會研究所聚焦社會變革下不同的聲音,向外延申社會背景、文化背景的思考深度,以多角度剖析、獨特的社會視角,引領大眾感知社會的“人間百態”。

狂呼,為每一個社會現象或事件的背后,提供具有探討價值的觀點,始於洞察、終於啟發。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未來智能眼鏡會將取代智能手機嗎?

    1901年,“萬能鑰匙”這部小說中描述了一個男孩收到一副眼鏡,可以在他看到的人的額頭上顯示數據,這是“擴增實境”沒成概念前的早期案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技術“智能眼鏡”,將成為下一個改變生活科技設備?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