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六號”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背採樣任務,僅是中國雄心勃勃航天計劃的冰山一角?

中國“嫦娥六號”完成人類史上首次月背採樣任務,僅是中國雄心勃勃航天計劃的冰山一角?

發布日期:

科技 Tech


要點:
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這一首次月背釆樣任務,對深空探測、探索太空奧秘、拓展人類生存空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2024年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從月球背面升空,攜帶着寶貴的月球樣品。經過約6分鐘的3000牛頓發動機工作,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的環月軌道。這標志着人類探索月球的一個曆史性時刻,嫦娥六號探測器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釆樣并開始了回家的旅程。

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阿波羅環形山完成釆樣工作后,於當天早晨重新起飛。這也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從月球背面進行釆樣返回任務。如果一切順利,嫦娥六號將在6月底重返地球。

月背採樣任務克服多重挑戰
嫦娥六號的首要任務是在月球背面首次釆集樣本并安全帶回地球,這將有望揭示關於我們最近的鄰居、我們自己的星球以及太陽系早期曆史的內幕,同時也是更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計划的奠基石。

這艘探測器已成功着陸在人類此前未曾到達的月球背面。約一個月后的發射,中國至今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計划的探測器接觸到了月球表面,嫦娥六號飛船由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陸器四部分組成。

嫦娥六號探測器通過鑽取釆樣裝置、表面釆樣裝置、表面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設備,釆用深度鑽取、淺層鑽取,以及挖土、夾土等方式,釆集月球樣品,并進行密封封裝。

據相關資料顯示,鑽取和表面釆樣的重點各不相同。鑽取需要釆集一定深度的月球表下層樣品,力求讓釆樣裝置釆得更深,以增加樣品種類的丰富性。而表面釆樣則是在一個區域內進行多次釆樣,主要釆樣目標是月球表面的風化層樣品。兩種“挖土”模式實現的技朮途徑、釆集的月球樣品種類各有不同,科學價值也有所不同。

針對月球背面着陸區月壤特性,科研人員還對嫦娥六號釆樣封裝程序進行了多項升級,針對月壤特性設計了適應月球背面釆樣的控制算法和釆樣策略,進一步提高釆樣的智能化、自動化程度,以增強月壤釆樣效率、釆樣能力和軌道工作可靠性。

在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了對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釆樣,并將珍貴的月球背面樣品按預定方式封裝存放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在釆樣和封裝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鵲橋二號中繼星傳回的探測器數據,對釆樣區的地理模型進行了仿真,并模擬釆樣,為釆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智能釆樣是嫦娥六號任務的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通過鑽取和機械臂表面釆樣兩種方式,分別釆集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釆樣。此外,嫦娥六號着陸器配備的多種有效載荷如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搆探測儀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均正常開啟,按計划展開了科學探測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鑽取釆樣前,月壤結搆探測儀對釆樣區地下月壤結搆進行了分析判斷,為釆樣提供了數據參考。嫦娥六號着陸器還攜帶了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法國月球氡氣探測儀等國際載荷,并順利完成了相應的科學探測任務。此外,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安裝在着陸器頂部,成為月球背面用於距離測量的位置控制點。

表面釆樣完成后,嫦娥六號着陸器成功展開了攜帶的五星紅旗,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展示國旗。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六號上升器沒有固定的發射塔架系統,而是將着陸器作為“臨時塔架”。在點火起飛后,上升器經曆了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順利進入了預定的環月飛行軌道。

隨后,上升器將與在環月軌道上等待的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行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并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將在環月飛行,等待合適的返回時機進行月地轉移。在地球附近,返回器將攜帶月球樣品再入大氣層,計划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

此次嫦娥六號任務將嫦娥四號的月球背面着陸與嫦娥五號的月表釆樣兩項任務結合,增添了更多挑戰。據路透社引述歐洲航天局技朮官員尼爾·梅爾維爾-肯尼的話稱,在月球背面着陸極為困難,因為缺乏視距通信,必須依賴鏈條中的各個環節來控制正在發生的事情,或將流程自動化。

在過去,人類已經進行了10次月球釆樣返回任務,但這些任務都集中在月球正面進行。在中國之前,沒有其他國家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這片始終背對地球的表面充滿了各種大小的隕石坑,地形崎嶇不平。加上通信信號難以傳達到月球背面,因此探測器在登陸時如何與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聯系也是一大挑戰。

與嫦娥五號的月面起飛相比,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起飛也是本次任務的難點之一。由於月球背面位置的特殊性,地球無法直接發送控制信號,形成了信號覆蓋的盲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利用鵲橋中繼衛星進行實時控制。盡管有了中繼衛星的支持,地球與月球之間的遙遠距離仍然導致信號傳輸存在不可避免的延遲問題。

來自月球的樣品非常珍貴,尤其是來自月球背面的樣品更加神秘。自從嫦娥五號攜帶1731克樣品返回后,中國已將月球樣品分發給上百個科研團隊,取得了在月球形成、演化以及資源利用等多個領域的重要成果,比如證實月球上最“年輕”的玄武岩年齡為20億年,推遲了月球火山活動的結束時間約8億年。

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取樣并返回將有助於人們深入了解月球背面與更為熟知的月球正面之間的差異。這次任務也將為科學家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演化提供重要數據,并推進中國的探月計划。

中國加速推進航天夢
今年標志着中國探月工程邁入了20周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六號,中國探月工程經曆了從初步探索到詳盡勘測的漫長曆程,從月面的觀測到月背的探索,從遙感觀測到樣品的取回。在實現“繞、落、回”三步走規划的基礎上,中國探月工程穩健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一直以穩健的步伐推進航天事業發展,這反映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實現了巨大增長。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開啟了中國探月徵程,踏上了奔月之路,獲得了中國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圖,也是當時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圖。2010年,嫦娥二號的發射實現了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2013年,嫦娥三號攜帶着“玉兔號”月球車升空,圓了人們落月的夢想。2018年,嫦娥四號成功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2020年,嫦娥五號將1731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持續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此次嫦娥六號任務極大地增強了中國在2030年前將航天員送上月球的信心。在接下來的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中,分別計划在2026年前后和2028年前后,中國將開始探索月球南極是否存在水資源,并計划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雛形,以實現2030年前將航天員送上月球的宏偉目標。

外界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再到“羲和”逐日,中國的航天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太空探索范圍更為廣泛。中國在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等領域的穩步前進。法新社稱,中國正在加速推進航天夢想,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政府為航天事業的發展投入了大量資源,并取得了多項令人矚目的成就。俄塔社指出,中國正在積極發展航天事業,涉足氣象、通信、導航衛星以及月球探測技朮,并實施小行星和火星研究項目。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嫦娥六號的交會對接并非對取回月球樣本必不可少。然而,這項技朮對宇航員登陸月球并返回地球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嫦娥六號任務的復雜性也驗證了這一點。

去年,中國宣布將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的計划,計划將一對宇航員送到月球表面,几小時后返回繞月軌道并與另一宇航員會合。這些操作與嫦娥六號的軌道器、上升器設計相似,與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划類似。

中國并不僅僅計划進行短期的月球探索,他們的野心更接近於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划而非阿波羅計划。中國計划在2026年到2028年之間對月球背面的南極進行兩次探測,包括探索使用3D技朮打印月壤磚塊,作為建造月球基地的先驅。

在科學方面,中國在天文學、天體物理學以及系外行星探測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太空科學研究主管本月透露了一系列旨在取得突破的任務,包括正在形成的衛星群,利用月球背面來克服地球干擾,以及收集來自早期宇宙的微弱信號等。

另一項任務是探索像地球這樣的太陽系外行星,以及銀河系中那些沒有恆星和軌道的漫游行星。此外,對月球的探索能夠獲取關於太陽極地的第一手信息。

中國太空官員甚至提到了創建地球月球經濟帶,這表明,與美國等其他太空強國一樣,中國正在探索太空計划的商業化。目前,中國的重點是在6月底之前讓嫦娥六號將樣本帶回地球。未來,中國的太空樣本之旅將由其宇航員在几年后完成。

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釆樣創造了人類紀錄,這次任務將擴大中國在國際太空競賽中的優勢,并使人類登月目標更加接近。作為“中國迄今為止最復雜的探月任務之一”,嫦娥六號任務對中國航天能力是一次關鍵考驗,標志着中國在努力建設航天強國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嫦娥六號探月將改變太空探索格局,并產生長期的戰略和地緣政治影響。

嫦娥六號探測器不僅攜帶了中國制造的裝置,還搭載了包括法國氡氣探測儀、歐空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和巴基斯坦立方星在內的多種國際科學載荷。許多專家認為,嫦娥六號任務釆集到的樣品將與國際社會共享,以進行深入分析,這與中國其他空間科學任務的數據分享方式相似。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嫦娥六號任務是建設性國際合作的典范。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發展,引發多個領域的變革,塑造了新的商業模式,甚至重塑了全新社會結構。我們一起,從科技創新中洞察社會轉型和升級的機遇。

狂呼科技研究所聚焦科技創新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以獨特、前瞻的科技視角,洞察科技時代下涌現的“創新革命”。

狂呼,以最具突破性的技朮塑造我們的未來,為大眾捕捉科技商業先機,探索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

聯系我們 //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1 / 8
  •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Bill Gates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新核電廠,以應對AI電力需求困境

    Bill Gates向外界表明,美國即將迎來長期以來的首次大幅電力需求增長。截至目前,微軟與美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聯合能源已達成合作協議。聯合能源預測,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將達到電動車充電需求的5至6倍。

  •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擺脫世界飢餓困境的3種技術趨勢

    目前,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個沒有飢餓的未來似乎只是一個白日夢。截至現在,全世界有近8億人處於飢餓之中,而三分之一的人甚至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來。不過,一個沒有飢餓的世界是可能的。

  •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中國EX Robots人形機器人創新,引發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

    仿真機器人,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作品的熱門題材。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這些機器人已經不再局限於虛搆的世界。全球范圍內,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搆正專注於開發和制造高度仿真的人形機器人,旨在為人類提供更多服務和幫助。

  • 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星際之旅任重而道遠!

    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星際之旅任重而道遠!

    SpaceX星艦/Starship的第四次試飛任務順利升空,並且上級和下級火箭都順利完成任務。自上次發射至今近3個月的“歸零”時間里,一直秉承“快速迭代”理念的SpaceX在對星艦在前三次的測試經驗中,做了不同級別的升級改造。

    SpaceX星艦試飛成功,星際之旅任重而道遠!

    SpaceX星艦/Starship的第四次試飛任務順利升空,並且上級和下級火箭都順利完成任務。自上次發射至今近3個月的“歸零”時間里,一直秉承“快速迭代”理念的SpaceX在對星艦在前三次的測試經驗中,做了不同級別的升級改造。

1 / 4
1 / 4
  •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出海網紅經濟,是陷阱還是機遇?

    隨著中國品牌出海,網紅經濟席捲北美、東南亞兩大市場。在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也催生了網紅主播、MCN機構一條成熟的“全產業鏈”。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可能會採取什麼極端的手段? MCN機構和主播間到底又存在哪些內幕?

  •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中國年輕人“逃離”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風光不再還是迫於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開一線城市,去到二、三線城市或者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了重新回歸,在一線城市漂泊、打工、旅行,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回籠漂”。

  •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溫哥華明星脫口秀抽獎贈票!中外喜劇,以幽默形式傳遞思考

    作為喜劇的“非常態”表達形式,“即興喜劇”完完全全由现场观众给一些主題、線索或是關鍵信息,再由喜劇演員們把这些东西用随机、自然的形式演绎出来。今天,我們和麦浪娱乐创始人之一、大麦喜剧即兴喜剧负责人紫琪一起探討即興喜劇背後的思考。

  •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Netflix 韓劇D.P: 逃兵追缉令,霸凌黑暗面背後的思考

    大多數人將霸凌與童年聯繫在一起,但任何年齡段的任何人都可能發生欺凌行為。它也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從言語騷擾到身體虐待等等。欺凌行為也不只發生在操場上。個人可能會在網上、辦公室、家里和其他地方遭受霸凌。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