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購買加拿大產品”已成為加拿大人在地緣政治動盪與經濟不確定中,以消費行動表達價值觀與支持本土韌性的集體選擇。
在全球供應鏈不穩與地緣政治動盪的當下,從哪裡買、向誰買已不再只是價格或便利性的選擇,更逐漸成為一種價值觀的展現。對越來越多加拿大人而言,購物不只是個人行為,而是對本國經濟與文化的一種支持。從零售店到數位平台,一場由下而上的消費轉變正悄然發生:“加拿大製造”的商品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與青睞。
近幾個月來,“購買加拿大產品/Buy Canada”運動勢頭強勁,推動力來自民眾共同支持本土產品和服務、加強本土企業和減少對外國進口的依賴。儘管該運動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它已經獲得了加拿大人的大力支持,消費者和企業都優先考慮本土產品,以增強當地經濟。
本地消費興起:“加拿大製造”銷售增長
“購買加拿大產品/Buy Canada”運動在整個零售業已展現出令人鼓舞的成效。根據包括Loblaws Companies在內的大型零售商的報告,加拿大製造商品的銷售額成長了10%。同時,Sobeys的母公司Empire也觀察到美國商品的銷售出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轉變並不僅限於大型零售商或主要商品類別。許多小型零售商和知名品牌同樣受惠。
以冰淇淋製造商Chapman’s為例,其長期以來塑造的加拿大品牌形象正在發揮作用,帶動銷售額成長了10%。電商平台巨頭Shopify也指出,加拿大商家在包括床墊、划艇、絲帶與扶手椅等多樣商品上的銷售都有顯著成長。
此外,一些省份已開始從商店貨架上移除美國進口酒品,改而優先銷售本國釀製的酒類,為加拿大本地的酒莊、啤酒廠與蒸餾酒業帶來顯著發展機會。
儘管未來數月還會有更多相關數據釋出,但初步跡象顯示,加拿大民眾不僅在情感上響應這項運動,也已透過實際消費行動予以支持。購買加拿大產品運動的一大成果,是全加拿大上下正積極推動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加拿大製造的商品。
隨著對清晰產品標示的需求快速上升,加拿大食品檢驗局也已向業界發出通知,呼籲生產商提升標籤透明度。
為了回應這股趨勢,許多零售商也加強了標示設計,不論實體店面或線上平台,都更清楚地標出加拿大製造商品。
Loblaws甚至在其Optimum App推出名為“Swap & Shop”的新功能,幫助消費者輕鬆找出加拿大製的替代商品,使用率也在一週內成長了75%。在家居裝飾領域,RONA也推出了“Well Made Here”活動,透過員工訓練和與非營利組織合作,協助消費者了解更多本地選項。
與此同時,民眾對產品來源的關注明顯提升,主動搜尋相關資訊的情況越來越常見。近幾個月,購買加拿大產品相關搜尋關鍵字的熱度迅速攀升,像是Madeinca.ca這類提供本地商品資訊的網站流量大幅增加,單日最高造訪人次甚至達到10萬。
運動加速擴散:推動本地經濟振興
目前,消費者正積極透過社群媒體推動購買加拿大產品運動,像是 #ShopLocalCanada和 #MadeInCanada等標籤已在Facebook和Instagram等主要平台上引發廣泛迴響,目前相關貼文已接近300萬則。
此外,新推出的瀏覽器插件“Support Canadian”也吸引了關注。這款工具能夠在像亞馬遜這類零售網站的搜尋結果中優先顯示加拿大製造商品。雖然首週使用者僅約500人,但初步分析指出,這樣的工具可能為加拿大經濟帶來超過百萬加元的貢獻。
為了協助消費者辨識商品的產地,一系列專為此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也迅速竄紅。像是BuyBeaver,這款以群眾外包方式提供產品來源資訊的App,在短短五週內就累積了10萬次下載。而OScanAda則透過人工智慧與條碼掃描技術,提供商品是否來自加拿大的深入分析,目前已達到16 萬次下載量。另一款名為MapleScan的App,則可掃描商品並推薦加拿大替代品,目前在Apple App Store的購物類別中排名第二。
面對不斷升溫的本土意識,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在行銷策略中強調其加拿大製造的身分,藉此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連結
例如,Kicking Horse Coffee創意十足地將“美式咖啡”重新命名為“加拿大咖啡”,傳達對加拿大文化的驕傲。Black Diamond則推出新廣告,強調其產品“0%美國起司製造”。Moosehead啤酒廠也不落人後,推出限量版“總統套裝”,一共1961瓶啤酒,象徵美國總統任期內的每一天。
其他品牌也紛紛調整既有行銷活動以契合這場運動。例如,Sobeys推出名為“So Canadian”的新活動,是其原有“So.be.it”活動的延伸版本。健康生活品牌“Healthy Planet”則將其原本的#HealthyPlanetSwap擴展為#HealthyCanadianSwap,進一步聚焦於加拿大本土產品的選擇。
無論是透過清晰標示、創意包裝,還是民族認同的行銷語言,加拿大品牌正巧妙運用其本土背景,激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
這場購買加拿大產品運動已展現令人鼓舞的早期成果。雖然根據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定,加拿大在一定程度上免受美國新一輪關稅的衝擊,但面對美國貿易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與國際局勢的緊張,加強本土經濟韌性顯得比以往更加迫切。
從一開始,加拿大民眾就展現了強烈支持本地產業、維護就業機會與提升國家自給自足能力的決心。儘管成本壓力與全球變局仍是不可忽視的挑戰,購買加拿大產品既是一種實際選擇,也是一種象徵性的聲明: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同時加固本土經濟基礎。
購買加拿大產品,所傳遞的不僅是消費行為的轉變,更是一場關於身份認同與集體選擇的深刻對話。這場運動提醒我們,經濟不是抽象的結構,而是由每一位消費者、每一筆交易所共同編織的現實。當更多人選擇支持本土產品,不僅是在為工廠、農場與本地企業注入活力,更是在為一個更具韌性、包容與永續的未來奠定基石。這份自覺與行動的累積,將成為加拿大走向更自主經濟體系的最大資本。